《大明王朝14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1449-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景帝点点头:好,有于爱卿亲自挂帅,朕心里就踏实了。 
  城外传来了隐约的炮声,有火光冲天而起。 
  景帝一惊:那……那是什么地方? 
  于谦:是土城…… 
  石亨上前一步,大声地:新任京城总兵石亨请奏。 
  景帝:说吧。 
  石亨:也先挟持太上皇进攻土城,与我守军发生激战。据臣得到的急报,我军伤亡惨重,恐支持不了多久。 
  景帝焦急地:于爱卿,你看怎么办? 
  于谦:土城目前已成一座孤城,难以死守,不如令将士突围,退守京城,保存实力。 
  景帝:那就传令下去。 
  于谦:石总兵,你速遣一队人马前往接应。 
  石亨:遵命。 
  正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声嘶力竭的哭喊,一个人影披头散发冲上城头,原来是钱皇后。 
  钱皇后:不行,不行啊,太上皇都到了京城外了,你们为何不去接他,反将他拒之门外啊?你们这不是要太上皇的命吗? 
  景帝尴尬地:皇嫂,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钱皇后扑通跪下:我来求皇上迎回太上皇。皇上,太上皇现就在土城,你快派人去迎他啊,要不,太上皇性命难保呀,呜呜―― 
  景帝淡淡地:有话回宫里说,皇嫂,朕在这儿议事,你这哭哭闹闹的,像什么样儿? 
  钱皇后咬牙切齿地:你……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你自己当了皇上,就把亲兄弟给忘了,你……你是有意不让他回来,你好永远当你的皇帝! 
  景帝大为恼怒,但竭力隐忍着:荒唐,你这是什么话? 
  钱皇后索性放开嗓门大哭:呜呜,太上皇啊,他们不肯接你回来啊,要害死你啊,呜呜―― 
  景帝厉声地:大敌当前,岂容胡闹,下去! 
  钱皇后:我就要太上皇,你们还我的太上皇,呜呜,太上皇,你快回来呀,回来呀! 
  文武大臣见钱皇后如此撒泼,都有点气愤,但又听她口口声声喊着太上皇,心里一阵辛酸,劝又不是,不劝又不是,呆呆地站着。 
  于谦挺身而出:娘娘,你想迎回太上皇,皇上和众大臣也想迎回太上皇,可眼下还不是时候,等打退了瓦剌…… 
  钱皇后:于大人哪,那时候太上皇只怕早没命了,呜呜―― 
  于谦:娘娘放心,只要京城在,大明江山在,太上皇就在,谅瓦剌也不敢对他下毒手。 
  钱皇后:不不,我要太上皇,他可是大明的太上皇啊,你们不都是忠臣吗?你们怎么能忍心他……呜呜,于大人,你倒说话呀…… 
  于谦:臣只有一句话,社稷为重,君为轻! 
  钱皇后更绝望了:君为轻?我就知道,你们不要太上皇了,有了新皇帝,旧皇帝就没用了,没用了…… 
  钱皇后凄厉地笑起来。 
  景帝气得直打哆嗦:胡闹,胡闹! 
  钱皇后继续凄厉地大笑着,慢慢退到城头边,指着城下:你们连太上皇都不要了,我还活着有何用?我这就死给你们看! 
  景帝和于谦等人都一愣,钱皇后已纵身跳下城头。 
  她的身体摔在一辆马车的顶棚上,然后再翻落在地。 
  13、土城 
  也先的大军占领了土城。 
  大队人马践踏着城池的瓦砾和明军阵亡将士的尸体,蜂拥而入。 
  也先带着军师伯颜和孛罗等将领,登上土城城头,向京城眺望。 
  孛罗:太师,前方就是京城。 
  也先感叹地:好漂亮的一座城池啊! 
  孛罗:攻下土城,前面已无任何屏障,京城近在咫尺,指日可下了! 
  也先:京城里面的情况怎么样? 
  伯颜:太师,老臣听说新皇登基后,对于谦信任有加,令他全面负责朝政和军机大事。目下于谦已组织起二十余万大军,要固守京城呢。   
  七 慷慨赴难(6)   
  也先的脸色顿时阴了下来:那守卫京城的将领都有谁啊? 
  伯颜:京城新任总兵是石亨将军。 
  也先:哼,这个手下败将倒不足为虑,就是于谦不太好对付。 
  伯颜:太师说的是,于谦在军队和百姓中颇负众望,现又得景帝信任,他是如虎添翼了! 
  孛罗不以为然地:军师也太看得起于谦了,谅他一介书生,这两军对垒,真刀真枪的干,他未必在行。退一步说,就算他有天大的本领,也绝非太师对手。 
  伯颜厉声地:孛罗将军,于谦绝不是纸上谈兵之辈,你别看轻了他。 
  孛罗针锋相对地:看不看轻,属下明日带兵去会他一会,军师自然就见分晓了,哼! 
  伯颜:你…… 
  也先皱皱眉:你们都别争了。军师说得也对,这于谦还真是本王心头的一块心病呢。 
  伯颜:太师的意思是…… 
  也先:看样子还得在英宗身上做做文章! 
  孛罗:他都成了太上皇了,还有何用?属下正想一刀杀了他呢! 
  也先决然地:这样吧,即刻派使者前往京城,请大明朝廷派于谦到土城谈判。 
  伯颜:嗯,这倒是个办法,于谦一来,我们就拿下他,大明朝廷等于抽掉了一根栋梁,这大厦是撑不住的。可是太师,要是于谦不肯来呢? 
  也先:告诉他们,要是于谦不来,那本王就割了他们太上皇的脑袋送过去! 
  14、华盖殿 
  景帝召文武大臣议事,气氛极为凝重。 
  景帝:瓦剌太师也先派使者前来,邀于爱卿前往土城拜见太上皇,并商谈迎回太上皇事宜。列位爱卿…… 
  王直忍不住跳起来:皇上,这是也先施的诡计,无非是想乘机扣留于大人,万万不可答应。 
  胡滢等人附和:对对,我们不可上了也先的当。 
  景帝沉重地:列位爱卿有所不知,也先让使者向朕传话,如于爱卿不去土城,他们就要杀了太上皇,奉上人头作战书,一举破城。 
  众大臣又惊又怒,却张口结舌:啊―― 
  于谦更是全身一震。 
  王直:他这是威胁,我们更不能答应。皇上,老臣建议,不管也先提何种无礼要求,朝廷一概予以拒绝! 
  石亨:王大人说的是,我们不能让也先牵着鼻子走,朝廷既然决意抗敌,就坚守到底。 
  胡滢哆哆嗦嗦地:那太上皇怎么办啊?万一也先真的狗急跳墙…… 
  石亨:胡大人,也先要是真的想杀太上皇,早就动手了,他这分明是在耍阴谋,要除掉于大人。 
  胡滢扑通跪下:皇上,事关太上皇的性命,请皇上三思啊! 
  景帝沉痛地:胡爱卿请起,朕也是心乱如麻,委决不下啊,一边是太上皇的性命,一边是于爱卿的安危。列位爱卿都知道,于爱卿的肩头抗着的是整个大明的担子,他是万万出不得意外啊! 
  众大臣都把目光投向于谦。 
  于谦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目光直愣愣的,表情异常复杂。 
  景帝:列位爱卿刚才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朕考虑再三,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吧。 
  众大臣听明白了景帝的意思,都默然不语地点点头,显然表示赞同。 
  寂静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不―― 
  景帝和众大臣都吃了一惊,却发现说话的正是于谦。 
  于谦已上前一步,面向景帝:皇上,臣愿去见太上皇。 
  景帝大惊:于爱卿,朕不是已经说了吗?你怎么…… 
  于谦:启禀皇上,臣刚才都想过了,也先此举显然包藏祸心,他这是设了一个陷阱,要臣自投罗网。 
  景帝被搞糊涂了:于爱卿啊,你明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为何还要去呢? 
  于谦一字一顿地:因为臣不能不去! 
  景帝:为什么? 
  于谦:臣不去,太上皇性命难保,臣为苟全一己性命而置太上皇于不顾,是为不忠不义。 
  景帝一愣:于爱卿,你的为人,朕和列位大臣都是有目共睹,又有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于爱卿多虑了。 
  于谦:不,皇上错了,臣的名节事小,皇上的名节事大。也先是请臣前去谈判并拜见太上皇,如朝廷不让臣去,正给天下人落了口舌,还以为是皇上的意思,皇上就要背上不仁不义之名。 
  景帝有点不悦:是吗?朕怎么没想到啊? 
  王直大急:于大人,你也太顶真了,跟也先这种人,讲什么仁义道德? 
  于谦:臣是为皇上和大明的声誉着想。来而不往非礼也,何况太上皇自蒙尘塞北,臣等虽朝夕思念,却不得以见,太上皇的心情亦可想而知。臣此去如能见到太上皇,当是一件幸事,臣会告知太上皇,朝廷没有一天不为他的生命担忧,天下的百姓也时刻没有忘了他,大明是牢牢连着太上皇的。 
  众大臣都被于谦的话镇住了,无不为之动容。 
  景帝一愣:于爱卿,你对太上皇可真是忠心耿耿! 
  于谦:皇上明鉴,臣只求此去了此心愿。 
  景帝却默不作声。 
  王直:太上皇已陷于敌营,也先再扣下于大人,那还了得?我们的麻烦岂不更大了? 
  石亨:对对,朝廷离不开于大人,守卫京城更离不开于大人。   
  七 慷慨赴难(7)   
  于谦:石总兵,守卫京城有你等一干将士,朝廷有王大人等一班大臣,就算少了于谦,相信同样能克敌制胜。 
  景帝动情地:唉,朕离了你,还真不知该怎么办呢。于爱卿哪,你这……这不是叫朕为难吗? 
  于谦庄重地跪下:皇上,臣心意已决,请答应臣的请求吧。 
  景帝仍迟疑着,看着于谦,最后只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15、坤宁宫 
  钱皇后浑身是伤,躺在床上。她的一条腿已摔断了,被布条捆得严严实实。 
  两个使女在服侍她。钱皇后不时发出“哎哟、哎哟”的呻吟声。 
  有太监过来禀报:娘娘,太后看你来了。 
  钱皇后像听到了什么福音,挣扎着起来:太后?快,快请…… 
  孙太后一进房间,钱皇后便挺起身:太后―― 
  孙太后:你身上有伤,快躺下。 
  钱皇后却扑通一声翻下床:太后,臣妾给你叩头了。 
  “你这是干吗?”孙太后连忙扶住钱皇后,对使女说,“快,快扶娘娘上床。” 
  使女硬将钱皇后抱上床。 
  钱皇后拉着孙太后的一只手,泪流满面:太后,你要替臣妾作主啊! 
  孙太后:唉,你的伤怎么样了? 
  钱皇后:臣妾的一条腿断了,太后啊,臣妾命大,没摔死,今日还能见太后一面。 
  孙太后:你也真是的,跳这城楼做什么? 
  钱皇后:臣妾是想跟着太上皇去啊! 
  孙太后顿时拉下脸来:胡说八道,太上皇怎么啦?不是好好的吗? 
  钱皇后:太后啊,你有所不知,皇上根本就不想派人去见太上皇,还有那个于谦,对臣妾说什么社稷为重君为轻,这君为轻,不就不要太上皇了吗?你让臣妾怎么活啊! 
  孙太后:好了,你也别哭哭啼啼的了,跑到德胜门去胡闹,像个皇后的样子吗? 
  钱皇后:臣妾心里苦啊,太后,臣妾求你了,下一道懿旨给皇上,让他派人去见太上皇,要是也先定不放太上皇回来,臣妾也好死了这条心了。 
  孙太后:哀家这心里也难受啊,皇儿是哀家的亲骨肉,哀家能不想他吗? 
  钱皇后:臣妾说句不该说的,太后立了新皇,可别把自己的亲骨肉拒之门外啊! 
  孙太后一惊,痛苦地:别说了,为了大明朝廷,哀家能做的都做了,哀家这是把自己的心放在火上烤啊! 
  钱皇后一时说不出话来,愣愣地看着孙太后流泪。 
  正在这时,女贞急匆匆跑进来:太后,太后―― 
  孙太后:什么事? 
  女贞:不好了,于大人要去土城见太上皇呢。 
  孙太后和钱皇后都吃了一惊:是吗? 
  女贞焦急万分地:太后,你快劝劝于大人,这分明是也先设的陷阱,于大人这一去,还回得来吗? 
  钱皇后却像看见了一线希望,又一把抓住孙太后:太后,快跟于大人说,接太上皇回来,不管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好不好? 
  孙太后有点厌恶地甩开钱皇后,然后站起来,冷冷地:你还是躺着养伤吧,朝廷的事就别操心了。 
  钱皇后失望地:太后―― 
  孙太后已转过身去,对女贞:即刻召于爱卿入宫,哀家要见他。 
  女贞:是,奴婢这就去。 
  16、慈宁宫 
  又是那间琴室,不过琴弦阒寂,房间里似乎有一股逼人的冷清。 
  孙太后面朝窗外,寂然而立,及到于谦匆匆进来,她才慢慢转过身。 
  于谦:臣叩见太后。 
  孙太后:免礼吧。于爱卿,请坐。 
  于谦坐下,脸色平静。 
  孙太后:于爱卿,哀家听说你要去敌营见太上皇? 
  于谦:是。 
  孙太后:也先居心叵测,你此去凶险异常,恐怕有去难回,于爱卿,想必你心里比哀家清楚。 
  于谦却平静地一笑:于谦此去虽是凶险,可也并非有去无回。 
  孙太后一惊:哦?莫非于爱卿另有打算? 
  于谦:臣是打算借见太上皇之面,一来深入敌营,摸一摸敌情,二来寻机行事,如天与其便,或许能救太上皇脱离虎口,也未可知。 
  孙太后又是一惊:于爱卿,你这是要去救太上皇回来? 
  于谦点点头:臣心中是如此盘算。 
  孙太后:土城已沦入也先之手,这虎穴之中…… 
  于谦: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孙太后却连连摇头:于爱卿,你此去如能保得性命回来,已是千难万难,更别说救回太上皇,这件事恐怕…… 
  于谦:臣心里也没十二分把握,可太上皇生死系于一线,臣不得不冒险一试。 
  孙太后默然,过了片刻,才徐徐地:于爱卿,你可知哀家为何召你来吗? 
  于谦:太后也想劝说于谦? 
  孙太后微微摇头:唉,说实话,于公于私,哀家心里既希望你去,又希望你不去。太上皇是哀家的亲骨肉,只要有一线希望,哀家就不会放弃;于爱卿你呐,你是朝廷重臣,大明的擎天之柱,哀家岂能拿你的性命作赌注?哀家前思后想,就是拿不定主意啊! 
  于谦:谢太后眷顾,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