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1449-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士们被于谦必胜的信念震撼住了,激奋地高呼着:有! 
  于谦:好!本官这就下令,所有将士,只可往前冲杀,不准后退。包括本官在内,有从前线退回的,城门一律不开!有敢违抗军令者,斩! 
  将士们见于谦要身先士卒,只进不退,都被惊呆了,一时鸦雀无声。 
  于谦:将士们,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跟着我于谦勇往直前,绝不后退! 
  将士们豪气冲天,振臂高呼:勇往直前,决不后退! 
  也先已镇定下来,把手一挥,瓦剌军紧逼上去。 
  两军对阵,也先和于谦都相互看了一眼。 
  于谦纵马上前,客气地拱拱手:太师,我们又见面了! 
  也先也客气地回礼:于大人真乃文武双全,今日亲自出阵,本王正要好好 
  讨教讨教。 
  于谦故意激怒也先:今日交锋,太师已折了第一员虎将,再打下去,恐怕占不了便宜,太师不如早早退兵。 
  也先激愤地:哼,孛罗是中了你的奸计,本王要向你讨还血债! 
  于谦微微一笑:太师休出狂言,鹿死谁手待会自有分晓! 
  也先厉声地:那本王就来领教于大人的厉害了! 
  也先说着,把马鞭徐徐举了起来。 
  瓦剌军在也先的指挥下,全线压上。 
  明军这边,于谦把剑一挥:弟兄们,杀啊! 
  明军在石亨等人的率领下,也朝瓦剌军冲去。 
  瓦剌军的人数显然多于明军,一部分围住石亨等人,一部分直向于谦这边逼近。 
  情况顿时万分危急。 
  陈镒:于大人,他们冲上来了! 
  一些明军将士在往后退却。 
  于谦大怒:退后者斩! 
  于谦大吼着,舞剑上前,杀向敌阵。 
  将士们见于谦身先士卒,大为振奋,复又跟着于谦冲上去。 
  喊杀声震天动地。 
  2、土城 
  瓦剌的粮草辎重车队停在土城的一处空地。 
  一支明军在范广的带领下,突然出现在外面。 
  瓦剌士兵惊慌失措:明军……明军来了! 
  范广:上! 
  明军士兵冲进粮草辎重车队,与瓦剌士兵激战。 
  瓦剌兵被一个个杀死了。 
  一个守粮草的小头目见势不妙,落荒而逃。 
  明军士兵想上前追杀。 
  范广:别追了,让他去给也先报信吧。 
  士兵们点燃了粮草辎重,火光冲天。 
  3、城门前 
  也先孤注一掷,发动了最后的进攻。 
  明军快支持不住了,情况更加危急。 
  陈镒向于谦急报:也先的攻势又加强了,于大人。 
  于谦沉思着,默不作声。 
  陈镒焦急地:再这样下去,我们快顶不住了。 
  于谦:他这是孤注一掷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顶住。 
  陈镒:是,大不了跟他拼个鱼死网破。 
  于谦看着前方战场,信心十足地:放心,再坚持一会,会有奇迹发生的! 
  就在城门前开始激战的时候,空屋附近突然冒出了大批明军。 
  原来是女贞和孙镗带领明军在此埋伏。 
  瓦剌军已将明军包围起来。 
  也先大喜:明军抵挡不住了,快冲啊! 
  看着包围上来的瓦剌军,于谦却极为镇定,他转身对一个举着战旗的士兵:把旗给我。 
  士兵把旗交给于谦:于大人,给。 
  于谦接过战旗,高举起来,在空中挥舞着。   
  十 迎回英宗(2)   
  战旗在硝烟中迎风飘扬。 
  明军将士见于谦亲自掌旗,士气大振,反过来朝瓦剌军猛冲。 
  喊杀声又响起来。 
  瓦剌军一时陷入混乱。 
  也先眼看明军不退反进,也愣住了:这个于谦,不退反进,倒真有两下子。 
  就在这时,也先的身后忽然一声炮响。 
  也先给吓了一跳,还未反应过来,后面突然响起了一阵喊杀声。 
  原来是埋伏在空屋里的明军在女贞和孙镗的带领下,一拥而上,从背后袭击瓦剌军。 
  女贞一马当先:杀,杀啊! 
  也先见明军从后面夹击,大惊:不好,中计了! 
  伯颜:太师,明军前后夹攻,我们腹背受敌,情况大为不利啊! 
  也先:别忙,谅他们也没多少兵马,先给我顶住。 
  正在这时,后面赶来的明军队伍里,出现了“勤王”字样的大旗。 
  伯颜战战兢兢地:太师你看,那……那是勤王之兵啊! 
  也先也大吃一惊:勤王之兵?他们来得这么快? 
  伯颜:勤王之兵真的赶到,于谦再发动反攻,那我们就要四面受敌了! 
  也先默然,脸色颇有惊恐之色。 
  女贞、孙镗带领的明军,打着“勤王”的旗号,奋勇杀来。 
  于谦举旗大呼:勤王兵到,弟兄们,冲啊! 
  石亨一马当先:冲啊! 
  明军奋勇而上。 
  也先见明军前后夹攻,迟疑不决。 
  这时,那个守粮草车队的小头目赶到了:太……太师,不好了,我们的粮草辎重全被明军给烧……烧了。 
  也先又是一惊:什么?粮草给烧了? 
  小头目:是……是…… 
  也先大怒,挥起一刀,将小头目砍翻在地:混账! 
  瓦剌军将士越发心惊胆战。 
  伯颜:粮草被焚,勤王之兵又已赶到。太师,还是赶紧退兵吧。 
  也先终于下了决心:撤! 
  4、土城 
  也先率领败军,匆忙撤回土城。 
  不料,刚近土城,突然有暴雨般的碎瓦片和砖块从天而降,打得瓦剌将士头 
  破血流。 
  原来是土城的百姓见也先打了败仗,乘机组织起来抗敌,他们爬到屋顶上用这些碎瓦片和砖块袭击瓦剌军。 
  士气低落、死伤惨重的瓦剌军再次受到莫名其妙的袭击,顿时慌了神,还以为又受到明军伏击,吓得四处乱窜。 
  也先见队伍陷入混乱,大惊失色:怎么回事? 
  一个将领头破血流地奔来禀报:启禀太师,是土城百姓,他们全反……反了! 
  也先倒愣住了:土城百姓? 
  这时,百姓们在屋顶上大呼起来:瓦剌滚回去!瓦剌滚回去! 
  紧接着,狂风暴雨般的瓦片和石块又从天而降。 
  有一块瓦片击中了也先的额头,也先顿时血流如注。 
  也先惊叫一声,用手捂住伤口,他的脸上露出了暴怒的表情。 
  将领勃然大怒,哗地抽出刀来:太师,属下这就去将这些乱民统统杀光。 
  可也先的表情很快就变了,他的目光中露出的是惊恐之色。 
  站在屋顶的土城百姓面无惧色,正气凛然,他们奋不顾身地揭起瓦片袭击瓦剌将士,许多屋顶已片瓦无存,露出了一根根椽木。 
  也先是被土城百姓宁毁祖屋,也要赶走强敌的气势震住了。 
  将领焦急地又喊了一声:太师,你快下令啊! 
  也先还是没有反应。 
  伯颜小心翼翼地:太师,这些百姓是铁了心与我们作对,万万不可大开杀戒,否则,我们在这儿…… 
  也先痛苦地点点头,忍下一口恶气:这些人都不要命了,奈何以死惧之! 
  百姓们继续呐喊着:瓦剌滚回去!瓦剌滚回去! 
  伯颜:太师的意思是…… 
  也先仰天叹了口气:天不助我也!此地不可久留,我们还是走吧。 
  伯颜:是。 
  将领大急: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土城,请太师三思! 
  伯颜瞪了将领一眼:太师令下,休得多言,走! 
  也先:带上英宗,退三十里地扎营,去吧。 
  将领只得领命:属下遵命。 
  瓦剌军惶惶如丧家之犬,在土城百姓的呐喊和瓦片、砖块的袭击下,匆匆撤走。 
  后面是百姓们的一片胜利欢呼声…… 
  5、城门口 
  几支勤王军队真的赶到了。 
  一将军在城下大喊:请禀报于大人、石总兵,各地勤王之兵已陆续赶到。 
  守城将领大喜:打开城门! 
  勤王军队浩浩荡荡入城。 
  于谦和石亨前来迎接勤王军队:王将军、赵将军、肖将军,总算把你们给盼来啦。 
  众将军:我等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赶来,不想于大人、石总兵已解京城之围,可喜可贺啊! 
  于谦:有了你们,我的胆子就更壮了。 
  石亨:就是,昨日我们这儿还差点摆空城计呢。现在我这颗心,也算放回到肚子里,踏实了! 
  王将军:于大人、石总兵,也先久攻京城不下,现正在骑虎难下,我们何不乘胜追击,打他个落花流水,彻底解除京城之围! 
  赵将军等:对,将士们大老远的赶来,都等不及了。于大人,快下令吧。   
  十 迎回英宗(3)   
  于谦大喜:我等的就是你们这句话了,好,兵贵神速,趁也先惊魂未定,立足未稳,我们追上去再打一仗! 
  石亨:于兄,这一仗还是我去吧。 
  于谦:行,我命你全权指挥守城将士和勤王之军,全力出击。 
  石亨:遵命! 
  6、前线 
  石亨率领京城守军和勤王军队与瓦剌军展开激战。 
  石亨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好几个瓦剌将领被他斩于马下。 
  勤王军队不失时机地从左右两路杀出来。 
  瓦剌军大乱。 
  7、乾清宫 
  景帝边走边喜滋滋地看着军情奏报,连连赞叹:好,好啊! 
  他还没坐下,汪皇后奉上茶来:于大人和石总兵打了大胜仗,瞧把皇上乐的,嘻嘻。 
  景帝:大局已定,朕能不高兴吗?哈哈哈哈。 
  汪皇后:皇上,请用茶。 
  景帝喝了口茶:唔,好香啊! 
  汪皇后打趣地:皇上心情好了,这茶也变香啦,是吧? 
  一直伺候在景帝身旁的曹吉祥却不以为然地皱了皱眉头。 
  景帝正在兴头上 ,见曹吉祥皱眉头,大感不悦:曹公公,你这挤眉弄眼的,干什么? 
  曹吉祥忙垂手而立:奴才该死。 
  景帝更不高兴了:别动不动就该死该死的,朕最不爱听这句话。 
  曹吉祥连连答应着,一边大着胆子看着景帝:奴才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景帝:说吧。 
  曹吉祥却又看看汪皇后:奴才不……不敢。 
  景帝会意过来,挥挥手让汪皇后下去:先下去吧。 
  汪皇后退下:是,皇上。 
  景帝瞪着曹吉祥:曹公公,什么事鬼鬼祟祟的,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曹吉祥凑近景帝,轻声地:于大人解了京城之围,万岁爷莫非以为就此高枕无忧了? 
  景帝一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曹吉祥阴沉地一笑:奴才再问一句,万岁爷是觉得这皇位已经坐稳了? 
  景帝又是一愣:那又怎么样? 
  曹吉祥不说话了,抬起脸,眼睛盯着殿上供着的英宗血诏。 
  景帝也抬起头来,若由所思。 
  曹吉祥:奴才的意思,万岁爷难道还不明白吗? 
  景帝显然是被曹吉祥说中了心事,沉吟不语。 
  曹吉祥:京城保卫战大获全胜,万岁爷是该高兴,可奴才却替万岁爷担忧哪!太上皇还活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又给送回来了,到那时候,万岁爷你这皇位―― 
  景帝的表情一下僵住了,他想了一想,突然地:曹公公! 
  曹吉祥:奴才在。 
  景帝指指血诏:把这东西给朕取下来。 
  曹吉祥见景帝听信了他的劝告,心里大喜:是,万岁爷。 
  曹吉祥过去将血诏取下,准备交给景帝。 
  景帝已轻描淡写地:把它给烧了吧。这血不啦叽的东西,放在朕的寝宫里,可不吉利啊! 
  曹吉祥拿着血诏退下:是,奴才这就去办。 
  8、华盖殿 
  早朝。众大臣均神情轻松,喜形于色。 
  石亨正在向景帝奏报:臣奉于大人之命,统率京城守军和勤王军追击瓦剌,我军神勇,瓦剌望风披靡,接连退营五十里,京城之围,现已全面解除。 
  景帝:好好,京城保卫战大获全胜,功德可谓圆满,接下来再把瓦剌赶回老家,看来是指日可待了,啊? 
  众大臣:皇上圣明! 
  景帝:列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于谦:启禀皇上,瓦剌经此一仗,实力大损,趁此机会,正可逼瓦剌退兵,迎回太上皇,请皇上下旨,派使者前去,提出我朝要求,谅也先不敢不答应。 
  景帝没想到于谦这么快就提出迎回英宗,心里十分不快。 
  王直:于大人所言极是,太上皇有功于朝廷,我们打了胜仗,就该尽快迎回太上皇。 
  景帝迟疑地:太上皇当然是要迎回来的,可朕担心,战事并未了结,也先这人诡计多端,要是他再利用太上皇,对我朝廷要挟,恐怕不太好办吧? 
  于谦:迎回太上皇,事关我大明国格,此事不容迟疑。况且也先已不是我军对手,依臣之见,他不敢有过分要求。相反,我朝尽可提出条件,一是送太上皇回朝,二是瓦剌即刻退回塞北。就算也先不会马上答应,我朝也需向他表明态度。 
  景帝极不舒服,但没表露出来,只是继续推脱:刚才石总兵和于爱卿都说我军胜券在握,朕的意思,那就再跟也先打一仗,等把他们赶回老家了,再谈迎回太上皇一事,岂不更好? 
  于谦大急,扑通跪下:皇上,太上皇多留一日,就多一份危险哪!为了保住京城,太上皇曾不惜性命,现京城之围已解,我们岂可置太上皇于不顾啊! 
  王直等大臣也纷纷跪下:皇上,请准于大人所奏吧。 
  景帝仍沉默着,不肯表态。 
  于谦:皇上宽厚仁慈,以德服人,就是念在兄弟情分上,也该派使者前去试上一试。 
  众大臣:皇上―― 
  景帝隐忍着不满,终于点点头:列位爱卿,看来你们是误会朕了,朕何时不想迎回太上皇?唉,朕这心里,比你们都急呐。 
  于谦大喜:皇上,那就速派使者前往。   
  十 迎回英宗(4)   
  景帝扫视着众大臣:列位爱卿,你们谁愿…… 
  众大臣后面响起了一个声音:臣愿往。 
  众大臣纷纷回头,发现是一直躲在最后面的徐珵。 
  景帝一愣:你? 
  徐珵:臣徐珵愿为皇上成全这件功德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