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1449-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贞:谢太后。 
  于谦感动地:太后光临寒舍,令臣诚惶诚恐。 
  孙太后:于爱卿啊,这些话就别说了,哀家今日来,是要跟你商议,我大明又大祸临头喽! 
  于谦:太后说的可是废立太子一事? 
  孙太后:正是。于爱卿啊,皇上怎么会言而无信,做出如此有悖天理的事来?哀家真是给他气死了! 
  女贞:就是嘛,皇上也太不像话了,当着大明的皇帝,肚子里却打的是自己的小算盘,真让人寒心哪!于大人,你快想想办法吧。 
  于谦痛苦地:唉,办法我都想了,就是没一样说服得了皇上,看来他这次是铁了心了。他为此甘愿置国法于不顾,免了石亨的死罪,臣实在是想不通啊! 
  女贞:哼,他这个皇上,现在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孙太后伤心地:是啊,当年是哀家听了于爱卿你的主意,把这位郕王扶上皇位,哀家的一道懿旨让他当了皇帝,现在他羽翼丰满了,早不把哀家放在眼里,哀家真是自作自受啊! 
  于谦:皇上是有私心,不过依臣看来,主要是受了石亨等人的蛊惑。 
  孙太后不满地:于爱卿,你对皇上也太轻信了,他这个人,不是哀家出言不逊,他……他…… 
  于谦:太后放心,臣已打定主意,明日早朝,臣即向皇上请奏,万不可废立太子。 
  孙太后:于爱卿,哀家可全靠你了。太上皇的处境你是知道的,在塞外受尽磨难,又有病在身,他这辈子也够凄惨的了,这一回,要是皇太子再被废黜,哀家只怕他经受不起了! 
  于谦:臣绝不会对不起太上皇和太后,更不会对不起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废立太子风波一起,朝纲势必混乱,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要让皇上消了这个念头! 
  孙太后:好,于爱卿,有你这句话,哀家心里也踏实了。 
  于谦:臣就不信,这满朝文武,都跟石亨同穿一条裤子,都无视朝廷的稳定和人心向背。臣明日一定据理力争,让列位大臣和臣一道说服皇上。 
  孙太后点点头,可仍忐忑不安地:于爱卿,哀家还是有点担心,要是文武大臣都不敢拂逆皇上的意思,这…… 
  于谦:常言道,天理公道自在人心,臣就不信,满朝文武大臣的心里头,就没有社稷为重这几个字! 
  孙太后叹息地:但愿如此吧! 
  10、曹吉祥府上 
  曹吉祥躺在床上养伤,正向仆人询问宫中的情况:这些日子,宫里头都有些什么动静啊? 
  仆人:回公公,奴才听人说,皇上要废立太子了。 
  曹吉祥:唔,看来皇上是等不及了,这么说,他真下手了? 
  仆人:没错,公公。 
  曹吉祥: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嘿嘿,这事皇上倒也不一定办得成。 
  仆人:不不,公公,皇上这一回倒是眼看要办成了,奴才听人说,武清侯领头向皇上奏请废立太子呢。 
  曹吉祥大吃一惊:是吗?有这等事? 
  仆人:奴才虽是听说,可肯定错不了。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说武清侯是为了逃脱死罪,施了这起死回生之计。 
  曹吉祥:这个武清侯,倒真有两下子,啊? 
  正在这时,使女进来禀报:公公,武清侯来访。 
  曹吉祥: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请他进来吧。 
  使女:是,公公。 
  使女领着石亨进来。 
  石亨:曹公公啊,下官看你来了,你的伤可好些了? 
  曹吉祥:我没死,算是福气。武清侯,请坐。 
  石亨坐下:曹公公可是皇上的心腹,皇上怎么下得了如此狠手?下官还真要替曹公公打抱不平呢! 
  曹吉祥沮丧地:武清侯,你就别笑话在下了,奴才在主子跟前再怎么的,还不是个奴才啊! 
  石亨听出了曹吉祥对景帝的怨气:这话可不是曹公公你说的,皇上知道了,免不得又赏你一顿板子。 
  曹吉祥一愣:武清侯,你这是讥笑在下不成? 
  石亨大笑:曹公公别误会,下官是跟你开个玩笑,哈哈。 
  曹吉祥:开不得开不得,在下可没两条命,再挨一顿板子,在下只怕小命不保了。 
  石亨安慰地拍拍曹吉祥:好了好了,曹公公,咱们都是自己人,下官是不会出卖朋友的。 
  曹吉祥感动地:武清侯对在下的一片诚意,在下感激不尽! 
  石亨掏出一叠银票,放在曹吉祥的枕边:曹公公,好好养伤,皇上还用得着你呐。 
  曹吉祥:武清侯太客气了,这些银票在下可不敢…… 
  石亨:哎,曹公公要是不收,那就是看不起下官了。 
  曹吉祥:好,在下收下了,以后武清侯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尽管吩咐。 
  石亨:自家兄弟,说这些就没意思了。曹公公啊,往后我们可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啊!   
  二十二 废立太子(7)   
  曹吉祥:武清侯可是翻云覆雨的大人物,皇上都听你的,在下敢不惟命是从,啊? 
  石亨得意地大笑:过奖过奖。哎,对了,曹公公啊,你也别老躺在家里了,这伤该快点好才是啊! 
  曹吉祥:怎么?武清侯要在下…… 
  石亨暧昧地:明日早朝,廷上会有一场好戏,曹公公,你不去,岂不可惜了? 
  曹吉祥已心领神会:哦,是吗?哈哈。 
  两人都会意地相视而笑。 
  11、华盖殿 
  早朝。 
  景帝:昨日早朝,武清侯向朕奏请废立太子,朕感念其忠心,对武清侯所犯之罪既往不咎。不过嘛,列位爱卿请别误会了,朕并无私心,只是觉得当今我朝皇太子之位,与列朝列代颇不相同,恐有违先例,是以让诸位爱卿再议一议。诸位爱卿啊,你们谁有话说? 
  于谦:臣有话说。 
  景帝略带嘲讽地:哦,又是于爱卿。于爱卿的直言是最最有名的,朕姑且洗耳恭听吧。 
  于谦:废立太子事关朝廷安危,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易为之,想来皇上必明白其中的道理。 
  景帝:朕就是觉得事关重大,才让你们议议嘛,于爱卿又何必冲着朕,倒像是朕怀有私心了。 
  于谦直视着景帝:既然如此,那臣斗胆问皇上一个问题,皇太子犯了何罪没有? 
  景帝:皇太子年幼,尚在读书,犯罪,谈不上吧。 
  于谦:那臣再问一句,皇太子无罪,皇上何故要将他废黜? 
  景帝一愣:这个…… 
  于谦:皇储继承,历来是朝廷头等大事,今皇太子虽然年幼,但聪明知礼,并无逾规之处,皇上岂能无辜将其废除? 
  景帝讪讪地:朕乃当朝天子,现今皇储的身份,于爱卿难道不觉得不太合适吗? 
  于谦冷笑:身份?皇上请恕臣直言,天子的身份尚且不一定是天定,更何况皇储了,难道非得是皇帝的亲骨肉吗? 
  于谦此言一出,众大臣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景帝更是怒不可遏:于爱卿,你这话是何用意? 
  于谦:皇上坐上今日的皇位,并非天定,是因太上皇蒙尘塞北,国家危难,我朝不可一日无君,才有此皇位更替。 
  景帝气得咬牙切齿:好,好啊,于爱卿,你是说朕本不该坐这个皇位吧? 
  众大臣见景帝气成这样,脸都白了,惟有石亨和徐有贞暗暗得意。 
  于谦凛然不惧地:当年皇上登基,是太后和臣极力主张,此事自不需臣多言,皇上心里比谁都清楚。臣的意思最明白不过,皇上能登大位,乃是江山社稷的需要,今日皇太子之事亦如此,请皇上摒除私心,以社稷为重! 
  景帝阴冷地:于爱卿误会了,朕正是本着社稷为重,才郑重其事与诸位爱卿商议,要不,这皇家的家事,又何必有劳各位操心? 
  徐有贞乘机跳出来:皇上说得好,此乃皇家家事,还是由皇上决断为妥。 
  于谦大喝一声:徐珵,你这个主张南迁的贪生怕死之徒,朝堂上何人不认得你?任你在此胡言乱语? 
  徐有贞大为尴尬:在下早改过自新了,在下现在叫徐有贞,是…… 
  于谦:退下! 
  徐有贞被于谦的威严吓住,讪讪退下。 
  于谦:皇上,废立太子绝非皇家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哪!皇上试想,列朝列代,为皇太子之位,废长立幼而引发大乱,兄弟间血肉相残,祸及朝野的,还算少吗?这些血淋淋的教训,皇上怎么就忘了呢? 
  景帝冷冷地:朕百年之后,未必就没有这一乱! 
  于谦一愣:皇上―― 
  景帝却不理于谦了,他把目光投向大臣们:诸位爱卿,你们也说说吧,啊? 
  于谦:对,大家都说说,忠言直谏,那是我们做大臣的本分! 
  众大臣突然变得鸦雀无声了。 
  景帝将目光落在石亨等人的脸上:怎么?你们难道都变哑巴了? 
  石亨:皇上明鉴,列位大臣其实早就有了主意。 
  景帝:哦,是吗?朕怎么没听见啊? 
  石亨掏出一份劝进表:皇上请看。 
  景帝心里已经明白,装模作样地:这是什么呀?武清侯。 
  石亨不无得意地:启禀皇上,臣废立太子的奏折一经提出,列位大臣纷纷附议,刚才臣献给皇上的,就是臣和列位大臣的劝进表,劝皇上尽早废立太子,以定大位! 
  景帝接过劝进表,交给曹吉祥:念! 
  曹吉祥尖声念了起来:皇上膺受天命,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武清侯所奏甚是…… 
  石亨:皇上,这上头还有列位文武大臣的签名呢。 
  景帝微微点头:唔。 
  曹吉祥将劝进表交还给景帝:请万岁爷过目。 
  景帝将劝进表拉开,上面果然是长长的一串签名,还按着密密麻麻的手印,足有几十个。 
  景帝大喜:列位爱卿,这些都是你们签的名了? 
  有不少大臣赶忙纷纷跪下,唯唯诺诺地:是,是。 
  景帝:还按了手印呢,哈哈,好,好啊! 
  还有将近一半的大臣仍站在殿上,似乎对这种做法颇为不满。 
  景帝阴沉地扫视了他们一眼:怎么,你们几位呢?这上头……   
  二十二 废立太子(8)   
  不容景帝说完,于谦突然对着石亨,义愤填膺地大喝起来:石亨,你……你干的好事! 
  石亨:于大人,你看清楚了,岂止是我石亨一人干的好事,这满朝文武差不多都跟我站一块呢。 
  于谦愤怒地瞪着那些签了名的大臣,痛心疾首地:你们……你们还有良知,还有公理吗?你们这是把我大明往火坑里推啊! 
  石亨:于大人,别教训人了,这就叫胳膊扭不过大腿,懂吗? 
  于谦轻蔑地看着石亨,吐出两个字:卑鄙! 
  景帝却突然呵呵笑起来,举着那份劝进表:于爱卿啊,你还有何话说? 
  于谦激愤地:皇上,此等小人之道,你居然受用得很,埋下灾祸而昏聩不明,绝非圣君所为! 
  景帝大怒,但极力隐忍着,反而一笑:于爱卿一向出言耿直,朕就不计较了,要是换了一个人,朕可就要他的脑袋了! 
  于谦:臣的脑袋不足惜,臣是为我大明江山社稷担忧,皇上,你定要执意为之,臣今日就死在这儿! 
  景帝一愣:于爱卿,你难道要死谏不成? 
  于谦:比起朝廷安危,臣的一条命又何足道哉!于谦愿以一死,换取大明江山日后的安宁。 
  于谦说着,悲愤地就要往柱子上撞去。 
  景帝大惊:快拉住他! 
  胡滢和王文等人拉住于谦:于大人,万勿冲动。 
  于谦:列位大臣,眼见朝中纷乱丛生,动荡将至,皇上又置江山社稷于不顾,臣还有何必要苟活于人世? 
  胡滢等不胜唏嘘:于大人,我等还是再劝劝皇上吧。 
  于谦:皇上,不听臣之言,要遭报应的啊! 
  景帝扬起手中的劝进表,厉声地:够了,于爱卿,废立太子乃众大臣建议,不容你多说。不过,朕看在你也是为朝廷的长久之计份上,且退让一步。 
  于谦以为景帝松口了,急忙上前:皇上请明示。 
  景帝:朕现在就下诏废立太子,你,还有一些大臣可能心中不服,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有赞同废立太子的,在这份名单上签名,朕等会再行定夺。于爱卿,朕这样做,够公平的了吧? 
  于谦:若有大臣不肯附议,皇上不可勉为其难,而且,要是不肯附议的大臣居多,皇上应即刻放弃废立太子的动议。 
  景帝郑重地:行,朕答应你。 
  于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如此甚好! 
  石亨和徐有贞交换了下眼色,显得颇为胸有成竹。 
  陈循急忙上前:皇上,事不宜迟,众大臣既有不少附议,请皇上当庭决断,免得夜长梦多。 
  景帝却不理陈循,对着大臣们:不过,朕有个条件,要你们现在就拿出自己的主意。朕先回乾清宫等候,三炷香以后,朕重开廷议,一锤定音! 
  众大臣又是一愣。 
  景帝这次把目光落在了陈循身上:陈爱卿乃内阁首辅,此事就交由陈爱卿主持。 
  陈循得到景帝重用,喜形于色:是,臣遵旨。 
  景帝笑吟吟地站起来,大摇大摆退出殿去。 
  文武大臣看着景帝的背影,均呆若木鸡。 
  廷上燃起了第一炷香。 
  徐有贞、陈循、孙镗等人拿着劝进表,在逼没签名的大臣签名:签名,签名,皇上的意思你们还不明白吗?签名! 
  有些大臣害怕了,战战兢兢签了名,又有些惭愧,偷偷看了于谦一眼。 
  于谦朝他们怒目而视,这几个大臣赶忙低下脑袋,避开了于谦的目光,满脸通红。 
  陈循把劝进表拿到胡滢边上:胡大人,该你了! 
  胡滢却看看于谦,为难地:老臣再等一等吧。 
  陈循:等?胡大人啊,不是下官说你,再等一等,只怕把你的乌纱帽也给等没了。 
  胡滢:唉,我老了,无所谓了。 
  陈循气得狠狠瞪了胡滢一眼:哼!你可别后悔了,胡大人! 
  12、华盖殿外 
  石亨不知什么时候出了殿,等在殿外。 
  曹吉祥从殿里悄悄溜出来。 
  石亨:怎么样?都签了吗? 
  曹吉祥:有几个签了,还有一些大臣都看着于大人的脸色呢。 
  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