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1449-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谦郑重地:知道了。 
  王文:太子之死,到底真相如何,于大人有线索了? 
  于谦:我已查实,太子确是被人谋杀,这个人,只怕现在还隐藏在宫中! 
  王文大惊:是吗? 
  于谦:局势危急啊,王大人! 
  王文:会不会是武清侯他们搞的鬼? 
  于谦一愣:武清侯?他近来有何举动? 
  王文:哼,别提了。太子被害前,皇上曾召我入宫,与我商议如何除去武清侯的兵权。我向皇上提议,不妨采用明升暗降的办法,解除武清侯对京城三大营的指挥权。 
  于谦:唔,后来呢? 
  王文:皇上也答应了,后来我正准备在朝堂上发难,就发生了太子中毒事件,皇上闭宫不出,我接连几次想进宫,都被挡在门外不得入。而且皇上还在宫中大开杀戒,滥杀无辜,搞得人心惶惶。现在这朝堂上,是群龙无首,乱成一团了。 
  于谦肃然起身,长叹一声: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王文:还好于大人你在这节骨眼上回来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于谦:眼前的首要之事,是先稳定大局,可难的是皇上龙体欠安,许多事情难以定夺啊! 
  王文大急:皇上真的病得不轻吗? 
  于谦点点头,又是一声长叹。 
  王文:于大人,那……那如何是好? 
  于谦:追查谋杀太子的元凶,是必须做的,皇上最关心的也是这个。 
  王文:于大人查到什么线索了吗? 
  于谦摇着头:没有。皇上把太子身边的人全杀光了,现在要找线索,真比登天还难哪! 
  王文连连叹息:皇上也太急躁了,谋害太子的凶手找不到,皇上又不肯罢休,这朝中的人心越发浮动,势必乱上加乱啊! 
  于谦:王大人的忧虑,也真是我的心病,谋害太子这个案子,极有可能是个无头案了! 
  王文:还有,武清侯那边呢?我们不早点动手也不行啊! 
  于谦:据我猜测,谋杀太子的凶手就藏在太子或者皇上身边,这个人如与宫外的大臣有所勾结,或者是受了谁的指使,事情就更复杂了,这背后必定有绝大的阴谋。 
  王文:范广将军曾向皇上奏报,说南宫活动异常。 
  于谦一愣:是吗? 
  王文:皇上一怒之下,将南宫所有的大门永久封闭,周边的树木也统统砍光了。 
  于谦大惊:皇上怎么能干这种事? 
  王文:我在想,太子被害,跟南宫有没有什么关系? 
  于谦迟疑地:不会吧?太上皇有病在身,而且早已一心向佛,又何必再卷入这宫中的纷争? 
  王文: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还是颇有疑点。 
  于谦沉思着:围绕着太子被害,宫里宫外,真是千头万绪了! 
  王文:依于大人之见,我们该从何处着手? 
  于谦断然地:不管发生什么事,稳定朝政是第一要务。如果废立太子是这一系列灾祸的关键,那我们就再从这儿着手。 
  王文:于大人请明言。 
  于谦:我以为必须复立太子! 
  王文吃了一惊:复立太子? 
  正在这时,女贞跑进来,见于谦和王文在议事,关切地:于大人,王大人,你们在议论什么呀? 
  王文:哦,是女贞姑娘,于大人要提议复立太子呢。 
  女贞也吃了一惊:复立太子?谁?沂王吗? 
  王文看了于谦一眼:在于大人心目中,只怕是非这位沂王莫属了,于大人,对吧? 
  女贞欣喜地:于大人,这是真的? 
  于谦微微点头:眼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复立沂王为太子,平息风波,以稳定人心。 
  王文:对,自废立太子以后,朝廷就没安耽过,如现在复立沂王为太子,种种纷乱也许能烟消云散了。 
  于谦:那好,就这么定了。 
  王文担忧地:不过,于大人,皇上能答应吗? 
  女贞:就是嘛,这个主意好是好,就怕皇上不肯点头啊! 
  于谦默然。 
  王文见于谦不作声,吞吞吐吐地:再说了,南宫既然活动异常,复立沂王恐不是良策,于大人是不是再细加斟酌? 
  于谦决然地:我只有据理力争,让皇上以社稷为重吧! 
  王文:于大人这就去觐见皇上? 
  于谦沉吟着:不,我先去见太上皇,然后再去见皇上。 
  王文:于大人这是要先来个敲山震虎? 
  于谦正色地:复立太子绝非权位之争,我只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我想太上皇和皇上一定能体谅我的这一番苦心! 
  女贞:那……于大人,我陪你去。 
  于谦:不必了,女贞,你先进宫去见太后,把我的主意告诉太后,让她心里有数。万一我说服不了皇上,太后也可出面。   
  二十六 复立太子(5)   
  王文:嗯,这个办法倒可一试。 
  女贞:行,那我先进宫见太后。 
  9、南宫前 
  南宫的门窗全被木条横七竖八钉死了,景象甚是怪异。 
  于谦来到南宫前,一见之下,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这……怎么变成如此模样? 
  他边走边看,心情越来越沉重,不知不觉已到了宫门前。 
  守卫南宫的御林军将他拦住了:站住! 
  于谦一愣,回过神来。 
  御林军认出了于谦:来的可是于大人? 
  于谦冷冷地举起尚方宝剑:皇上有旨,见此尚方宝剑如见皇上本人! 
  御林军赶忙跪下:卑职冒犯圣威,请于大人恕罪。 
  于谦:本官有要事要办,快带本官入宫吧。 
  御林军:是,卑职遵命。 
  这时,于谦留意到宫门的铜锁也全给封死,心里又是一震。 
  御林军对着围墙吆喝起来:喂,南宫里头的人听着,快放吊篮下来,于大人要入宫。 
  墙头上,曹钦将吊篮放了下来。 
  于谦哼了一声:进出南宫就用这玩意儿? 
  御林军:回于大人,这……这是皇上的旨意,卑职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于谦冷着脸,不再说话,坐上了吊篮。 
  墙上的曹钦等人一用力,吊蓝晃晃悠悠上去了。 
  10、南宫佛堂 
  于谦叩见英宗:臣叩见太上皇。 
  英宗却装出病病歪歪的样子,踉踉跄跄迎上前来:哎哟,是于爱卿啊,稀客,稀客啊! 
  于谦跪在地上,再次拱拱手:太上皇吉祥! 
  英宗:哎哟,你看你看,朕都糊涂了,怎么还让你跪着呢?于爱卿,快平身,快平身,啊! 
  于谦:谢太上皇。 
  英宗:于爱卿请坐。 
  于谦坐下,关切地打量着英宗:太上皇龙体无恙? 
  英宗:多谢于爱卿记挂了,朕嘛,吃吃素,念念佛,这日子过得还算逍遥,死不了,死不了啊,哈哈哈哈。 
  于谦尴尬地:太上皇言重了,臣祝愿太上皇永保安康。 
  英宗试探地:于爱卿啊,今儿个怎么来看朕了,莫非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吧? 
  于谦:也是,也不是。 
  英宗:于爱卿这话怎讲啊? 
  于谦:太子被人谋害,中毒而亡,太上皇可知晓? 
  英宗故意吃惊地:太子归天啦?哎哟,这可是天大的祸事啊! 
  于谦:皇上令臣全权追查此案,故臣此番前来,也算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吧。 
  英宗一愣:除奉皇上旨意外,于爱卿莫非另有…… 
  于谦:哦,太上皇说对了,臣是另有一件关系重大之事要禀报太上皇,此事只是臣的一个想法,想与太上皇商议。 
  英宗:于爱卿请讲。 
  于谦:太子归天,朝中人心浮动,议论纷纷,臣担心如此下去,将危及社稷安定,重振大明所获的一系列成效,也将毁于一旦。 
  英宗:唉,于爱卿啊,你跟朕说这些又有何用?朕早就一心向佛,不理世事了。 
  于谦:是吗?不过臣说的这件事,太上皇听了,一定会有兴趣。 
  英宗仍然装出漠不关心的样子,摆摆手:世道变幻,最是无常,这些年于爱卿为朝政奔波,呼风唤雨,对朕恐怕是不了解喽。 
  于谦平静地:太上皇且听臣说下去。 
  英宗:既然于爱卿执意要说,朕姑妄听之吧。 
  于谦:臣准备奏请皇上,复立沂王为太子! 
  英宗大出意外,心里不由狂喜,表面上竭力镇静地:复立沂王为太子?于爱卿,这……可是你说的? 
  于谦:没错,臣以为惟有如此,方能稳定朝政。 
  英宗急不可待了:那……皇上他会答应吗? 
  于谦:臣当据理力谏,务必请皇上以社稷为重。 
  英宗再也忍不住,喜形于色地:好好,复立太子如能实现,我大明江山就有望了。于爱卿啊,你对朕可是大大的忠心,以后朕不会忘了你呵! 
  于谦:臣不胜惶恐。不管太上皇如何对待臣,臣心里还是四个字:社稷为重! 
  英宗一惊,马上掩饰地:哦,说得好,说得好,社稷为重,哈哈,社稷为重。 
  于谦正色地:臣还有几句话,不知入不入太上皇的圣听? 
  英宗:于爱卿只管说来,朕听着就是了。 
  于谦:太子被害,案情错综复杂,似是宫中人所为,背后的图谋,实在非同小可。 
  英宗又是一惊,赶忙朝于谦拱手:于爱卿重任在肩,得赶紧破案才是。 
  于谦:当前我大明国泰民安,四海清平,如此局面得来不易,如宫中生乱,势必引发灾祸,天下黎民百姓又当陷于水火之中。不是臣危言耸听,重蹈覆辙的悲剧只怕就近在眼前了! 
  英宗连连附和:于爱卿言之有理,这朝廷乱不得,乱不得了! 
  于谦紧盯着英宗:太上皇既然有此同感,那臣就放心了! 
  英宗讪笑着,避开了于谦的目光:朕也请于爱卿放心,于爱卿的意思,朕听明白了。 
  于谦意味深长地一笑:如此甚好。 
  11、慈宁宫大殿 
  女贞在向孙太后禀报于谦的建议。 
  孙太后喜形于色:女贞,你说的可是真的?于爱卿要奏请皇上复立太子?   
  二十六 复立太子(6)   
  女贞:那还有假,于大人说了,他见过太上皇,就去见皇上。 
  孙太后倒是一愣:于爱卿去见太上皇了? 
  女贞:是啊。 
  孙太后:这事倒蹊跷了,于爱卿怎么想着去见太上皇呢? 
  女贞:奴婢也不太清楚,于大人大概是觉得,太子被人谋害,这背后…… 
  孙太后一愣:背后怎么啦? 
  女贞却认真地盯着孙太后:太后,你告诉我,太子之死,是不是跟太上皇有关啊? 
  孙太后大惊,厉声地:你胡说些什么?这话是谁跟你说的,啊? 
  女贞平静地:谁也没跟奴婢说,是奴婢自己想问的嘛。太后,奴婢是不是不该问这些? 
  孙太后感觉到自己失态了,忙笑了一笑:哦,哀家是心里着急,嗓门就大了,其实并没责怪你的意思,啊? 
  女贞:太后多虑了,奴婢就是让太后责怪几句,也是理所应当。 
  孙太后:哎,女贞,话可不能这么说,你是哀家的人,你的心是向着哀家的,是吗? 
  女贞真诚地:那自然,太后待奴婢亲如母女,太后对奴婢的恩情,奴婢就是做牛做马也报答不了。 
  孙太后欣喜地:你这丫头,哀家真是没白疼你! 
  女贞噗哧一笑:有了于大人复立太子的主意,太后你今儿个开心了吧? 
  孙太后却叹了口气:唉,这么说来,哀家倒是错怪于爱卿了,废立太子那会,于爱卿定是迫于无奈,才不得不签的名啊! 
  女贞:太后跟于大人交往了这么多年,于大人的为人,太后是最清楚不过了,他心里头从来就没有私心杂念,有时候,奴婢倒是觉得,他就跟一个小孩似的,可天真了,遇事都不会拐弯呢。 
  孙太后幽幽地:看来你对于爱卿的了解,比哀家要深多了,是吗?女贞。 
  女贞脸一红,站了起来:太后,你是在取笑奴婢,奴婢…… 
  孙太后:鬼丫头,你的事儿,哀家该做的都做了,以后你跟于爱卿怎么样,那就要你自己作主了,啊? 
  女贞脸色绯红,含羞地低下头:是,太后…… 
  孙太后半晌无语。 
  女贞回过神来,等她抬起头,却见孙太后一脸肃然,不由吃了一惊。 
  孙太后已朝她摆摆手。 
  女贞乖巧地:那……奴婢先告退了。 
  孙太后勉强笑了笑:唔。 
  女贞退下。 
  孙太后看着女贞的背影,那丝笑容便凝固在脸上:看来于爱卿是注意上太上皇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现在既然要复立太子,太上皇那头,千万不要有所动作才好。这个朝廷,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啊! 
  12、乾清宫景帝寝宫 
  窗外阴雨绵绵。 
  景帝躺在病榻上,病情又严重了几分。 
  曹吉祥轻手轻脚地过来禀报:万岁爷,于大人求见。 
  景帝:哦,让他进来吧。 
  曹吉祥把于谦一直领到景帝的病榻前。 
  于谦刚要跪地叩见,景帝已伸出手来:于爱卿,快坐到朕的身边来吧。 
  于谦:谢皇上。 
  景帝焦急地盯着于谦:于爱卿,谋害太子的凶手找到了吗? 
  于谦摇摇头:回皇上,还没有。 
  景帝严厉地:于爱卿,你这是怎么搞的?啊?你有耐心,朕可不能就这样眼巴巴等下去! 
  于谦:皇上龙体要紧,追查凶手一事,臣会竭尽全力,请皇上放心。 
  景帝:案子一日不破,凶手一日不找出来,朕的病就好不了,于爱卿,你难道连这个都不懂吗? 
  于谦:皇上,依臣之见,目下还有比追查凶手更为紧迫之事,不知皇上有没有想过? 
  景帝:是吗?还有比追查凶手更紧迫之事?于爱卿不会是开玩笑吧? 
  于谦:谋害太子一案,必是太子或者皇上身边的人所为,也就是说,是宫里的人干的,否则,谁也没有机会,三番五次用砒霜来慢性毒杀太子。 
  景帝:所以朕要你快快将他给找出来,朕要亲手宰了他! 
  于谦:臣担心的还不是这个隐藏的凶手,臣担心的是谋害太子这件事,乃宫内外有人狼狈为奸,共同下的毒手。 
  景帝一愣:那倒真是反了! 
  于谦: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