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镜子的历史-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帐跏址钊硕笸缶荆撬布洳蹲降降奈⑿χ皇瞧渲幸桓鎏氐恪H嗣遣唤嵯耄庖欢ㄊ且环は瘢浅鲎杂谝帐醮笫χ帧!闭缈脊叛Ъ腋甑恰ぐ?嘶舳罚℅ordon Ekholm)所讲的那样,这些镜子可能是由萨满教徒、牧师或者贵族所佩戴,也很可能用来“在黑暗的屋子里反射阳光以占卜未来。”镜子也可能用于自己照看自己。    
    但是镜子最有可能的用途就是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点取圣火。埃克霍尔姆这样描述一面古代镜子,“我好几次点燃干燥的腐木,每次都只用了20至30秒钟。因此说,这些镜子的主要用途就是造火。能有什么会比从太阳那里取火更神奇、更了不起的呢!”    
    奥尔梅克人的太阳火神成为马雅人的K神或者叫火焰神。火焰神的前额是一面镜子,中间由一支冒烟的火炬或者雪茄烟穿个洞。高原马雅人埋葬皇室成员时将家臣、男仆、女仆和孩子都一齐陪葬,陪葬物中还有大量的祭品如陶器、玉器、赤铁矿石和黄铁矿石镜子。陪葬物品中的许多镜子有时直径有一尺多,是用许多小块精心拼凑最终达到能映射出一个图像的镜面。镜面粘在石板上或者精巧雕刻的木板上。    
    马雅人除了将镜子戴在胸前或者头上之外,还将镜子戴在后背上,镜面朝外。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马雅人有可能和中国人一样,都认为镜子可以避邪或者在打仗时保护自己的后背。    
    人类学家卡尔·陶布(Karl Taube)指出,马雅人的镜子象征着许多的东西,比如太阳、人的眼睛或脸部、花卉、蝴蝶、火焰、水池、蜘蛛网、盾牌、岩洞或者通道。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与超自然世界联系的象征物,牧师通过它们求得最重要问题的答案。陶布写道,“这些古代镜子表达了极其丰富的秘传民俗习惯,其中的许多民俗习惯当代中美洲的人仍然保留着,”尤其是在惠乔尔部落里。此外,圆形镜子有时也出现在陶俑的肚子部位,那里作为地球的肚脐,象征着生命和与生命的种种联系。他们的花瓶上的绘画表明,镜子对马雅人极其重要。常见的画面是统治者对着镜子盘膝而坐,而举着镜子的往往是助手或者侏儒。有时候统治者在认真地查看自己的容貌,如一张绘画所显,镜子所举的角度能让统治者看到自己背部图彩画的进展情况。有的绘画描绘的是男子手拿镜子跳舞或者是认真地照着镜子,有时候也吸着一根烟带杆。    
    托尔特克人和阿兹特克人崇拜的神明是特斯卡特利波卡(Tezcatlipoca),其意思为“吸烟镜子神明”。这位神明没有右脚而有镜子。根据克迪·伯兰(Cottie Burland)和沃纳·福曼(Werner Forman)所记载,在阿兹特克人到来之前,这尊黑神盛行于村落文化之中。伯兰和福曼在他们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书《羽蛇,吸烟镜》里写道,“在12世纪和13世纪,墨西哥全境内是由众多的小部落社会组成的。神殿的牧师们仍然将人献祭给神明。从牺牲者的胸口中掏出的心脏敬献给了伟大的吸烟镜子。”    
    阿兹特克人于1325年获得了统治地位,并将这种献祭神灵的仪式发展到空前的高峰。他们的牧师从头到脚涂上一种黑色油膏,可能服用了某种药物之后陷入一种昏迷状态,同时一直往黑曜岩石镜子里看,所看到的图像能揭示未来和神明的意愿。镜子中所见到的未来仍模糊未定,因为图像预言司治病和神奇草药的神明魁扎尔科亚特尔基(Quetzalcoatl)将卷土重来,他回来就是要推翻特斯卡特利波卡和阿兹特克统治者。    
    当西班牙殖民者赫南多·科尔特斯1519年抵达时,他竟被认作卷土重来的神明,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因为他戴的眼镜闪闪发光、能反射出物体,使他的眼睛看上去很像一双魔力镜子,就像特斯卡特利波卡神明的带有凸形黄铁矿石眼睛的骷髅头一样。    
    科尔特斯手下的一个人后来这样描述特斯卡特利波卡的巨大身形,“他的面部像熊,两只熠熠生辉的巨眼是用他们制作镜子的黑曜岩做的。”    
    科尔特斯那年给西班牙国王带回去的宝物中有“一面镶嵌在蓝红石头艺术品上的镜子,上面还插了根羽毛;一个双面的镜子;一面像太阳一样的圆镜子;一面狮头镜子;一面猫头鹰形状的镜子。”    
    即使在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之后,那里的镜子仍然具有和从前一样的重要性。许多黑曜石和玻璃镜子被用于天主教教堂的装饰中,如在秘鲁城市库斯科于1558年开始建造的圣克拉拉大教堂里,游客们到处可以看到闪闪发光的镶嵌的小镜子。这种镜子在拉丁美洲不仅随处可见,它们伟大的魔力也依然存在。一位民俗学家于1883年访问了墨西哥,并发现那里的镜子“具有反映过去和未来的力量。在尤卡坦半岛上,几乎没有一个村落里没有这种神奇的石镜子。


第二部分 魔力幻觉第10节 魔鬼出没的世界,神圣的比喻

    因此,我将它带到你理智的窗口,想象的门户。    
    ——1583年4月6日,天使乌列对英国炼金术士约翰·迪如是说    
    不要满脑子里老想着这件事如何奇怪。    
    ——莎士比亚剧本《暴风雨》(1611)中人物普洛斯彼罗的台词    
    到戴着闪亮眼镜的科尔特斯被阿兹特克人误认为返回的神明时为止,全世界的人都已经开始照镜子了。更令人惊叹的是,全世界镜子的用途都与宗教习俗和努力探索神秘的生活有着联系,包括在黑亮的镜面上占卜的习俗。    
    送回欧洲的一面阿兹特克人的镜子最后落到了约翰·迪(John Dee)的手里。迪是著名学者、数学家、哲学家和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顾问。他把抛光的黑曜石镜子和魔力水晶球称为“奇观石”。这些奇观石使得他对宇宙的永恒真理进行了探索。他的故事将在最后一章里提到,那是数千年来人类与镜子互动的结晶,是历史中关键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一时刻,在镜框范围内联系一直不十分稳定的巫术和科学相互脱离开了。在这一章里,我们将探索宗教和神秘学,在下一章里探讨科学。    
    魔鬼出没的世界,神圣的比喻    
    萨满人和神学家们为了解释这个世界并给它赋予意义,即向镜子中寻找答案。他们的努力过程始于恐怖,最后发展到了智慧的巅峰。为了避邪和保护灵魂,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某种据认为有神奇力量的事务,尤其是镜子、水晶石及其它能反射的护身符。中国人认为,鬼怪怕镜子因为镜子能使他们现出原形。阿兹特克人也用亮如镜面的物体来避邪。他们在家门口放一碗水,水中再放一把刀,这样,如果鬼怪看向水里就会看到自己的灵魂被刀扎透因而逃之夭夭。    
    但是,镜子因为能捕捉形象,也可能令人恐怖。人们担心自己的灵魂一旦溜进反射的镜面里就会永远出不来。因此,有些文化相信,在刚死过人的房子里扣上一面镜子可以防止活人的灵魂被死人的鬼魂带走。    
    根据英国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詹姆斯·弗雷泽(James Frazer) 的作品《金枝》所记载,对镜子可能捕捉灵魂的恐惧和担心无所不在:“在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都有箴言警告人们不要看水里自己的影子。希腊人认为,如果人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就是死亡的恶兆。他们担心水中的鬼怪会把人的影子或者灵魂拖下水,使得人因无灵魂而死去。”同样的看法还有,病人不能照镜子,因为那会让他游离不定的灵魂逃进镜子里。    
    因为镜子具有捕捉灵魂的力量,所以在许多文化中,把镜子打碎据认为会带来厄运。比如,在中国,如果镜子打碎了,就意味着镜子主人将要失去最好的朋友。罗马人认为,打碎镜子会带来七年的厄运,因为他们认为人的健康以七年的循环变化一次。    
    英国东方学家沃利斯·巴奇(Wallis Budge)在他的著作《护身符和祛邪物》中写道,“一些人群中有这样的普遍信念,‘眼睛中的小人’即在人的瞳孔里看到的人可以离开一个人而进入另一个人的体内并带来危害。从古至今,在能驱使人类去发明和使用巫术的所有事务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罪恶的眼睛’。” 据著书于公元100年的伟大古典作家普卢塔克(Plutarch)所记载,人如果盯着镜子看就会使自己受伤。同样,如果想消灭目光能致人于死地的蛇怪,唯一的方法就是举起镜子照它。    
    这种恐惧和迷信有可能来自于原始的宗教作用,但是人类也有一种内在的神圣感,认为生命的意义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残酷的生存。伟大的宗教和宗教的创立者们都试图将人类从目光短浅的陈规陋习中脱离出来,并去感知宇宙的伟大和神圣。他们经常用镜子作为比喻。比如,在印度的一个寓言中,两个探索者听到这样的话,“知道自己和了解自己的人可以获得大千世界并实现所有欲望。”听到这话之后,这两个人就在一盆水中寻找自己。不过,他们在水中发现的映影是易变的自我,而不是他们要探索的普遍的自我。    
    佛教的一些关于镜子的寓言非常幽默。一个年轻人告诉一个妓女,前一天晚上他在梦中与她“共度良宵、十分惬意,”因此妓女就向年轻人要钱。睿智的佛主裁定:“这笔费用确实应该由商人的儿子出,只不过应该完全以他和她交欢的方式支付。”佛主让年轻人把钱放在镜子前,并让这位女子从镜子中取出自己的报酬。这是佛家经典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以提示人们幻觉中的现实。    
    中国的佛教宗派华严宗教导人们,宇宙中的每一个成分,从一粒沙子到太阳,其中都包含着所有其它的成分。这一概念令大多数人迷惑不解,直到法相宗大师于公元700年左右给人们作了一项展示。他把一尊亮光闪闪的释迦牟尼像放在十面铜镜子的中间,镜子的排列让人看到的效果是每面镜子中所映出的佛像都是无限远的,佛像一直向后延伸,直到小得看不见。    
    道家不仅在努力适应超自然世界,也在试图适应自然世界。《道德经》告诉人们这样的信念,圣人宁静的心灵就是天地的镜子。风水之说中的生命之气必须指向适度才能给人以健康和幸福。镜子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既能将气反映到正途,又能将邪气移开。    
    因为灯光对于琐罗亚斯德教民十分神圣,所以他们的艺术、建筑和文献中都出现了镜子,用以代表内省和神圣知识。在伊朗人庆祝春分时开始的新年诺鲁兹节时,镜子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班牙伟大作家伊本·盖比鲁勒(Ibn Gabirol)这样描述犹太教神秘的所罗门国王,“灵魂被紧密地包装,/ 望向镜里,希望能见到灵魂的影子/ 却瞥见了上帝的形象。”基督教神秘主义宗派创建人梅斯特·爱克哈特(Meister Eckhart)写道:“灵魂在神镜前端详自己。上帝本人就是镜子,他可以随意让谁看不见镜子,也可以向谁揭示镜子。灵魂越是能超越语言,就越能接近镜子。”一位伊斯兰教徒穆赫伊·伊本·阿拉比写人类很象上帝,反过来也是一样:“上帝就是你照的镜子,你也是上帝用以端详考虑他的名字的镜子。”    
    在钦定本英文《圣经》中,圣保罗(Saint Paul)写道,“现在,我们看一面镜子,漆黑不明;但是当面对面相视时,我知道了一定的原因;我将像被了解那样去了解。(《哥林多前书》13:11…12)。但是伊丽莎白时代的“玻璃镜”却给人以误解。圣保罗真正的意思是:“我们时而像照镜子那样,所看的东西模糊不清;我们时而也会面对面而视。”他提到低质量的金属镜子时说,我们对世界(以及对我们自己)的认识与上帝浩瀚广博的知识和仁爱相比十分不全面。    
    马雅人在《圣书》中创造的神话与圣保罗的提法相似得令人觉得怪异,即在一面低质量的镜子里人类看到的现实是模糊不清的。人类最早的四个人都智慧无穷且慧眼识万物,这使得众神十分惊恐。“我们应该怎样对付他们?”一位神明问道。“他们的视野至少应该达到附近,他们至少应该看到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 另一位神明建议说,“我们把他们的视力拿掉,只拿掉一点,这样即可。”因此,众神对人类的四个祖先这样做了手脚:“他们的视力被剥夺了,就像镜子的表面被吹上了一层哈气一样。他们的视野模糊不清。只有当他们看附近时,物体才清晰可辨。”


第二部分 魔力幻觉第11节 努力看得更多

    马雅人文化中人类堕落的故事与《创世纪》中伊甸园的故事以及许多其他文化中的神话故事都惊人地相似。很明显,人类普遍有一种失落和渴望的感觉,认为自己在遥远的过去曾经更加明智、更宁静、寿命更长。我们更像神仙。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迷了路。为了再次能看到一切,有眼力的人们即求助于镜子。在欧洲,这种古老的做法被称作“用水晶球占卜”,意即“辨认”,去辨认很难看清的东西。占卜家们凝视漆黑的镜子,看普通人所看不到的东西。    
    实际上,占卜家们用各种能映影的光滑表面作占卜用具:一碗清水、墨水、油、镜子、水晶石、刀剑、指甲、骨头甚至新鲜的动物肝脏。占卜家们凝视镜子里或其他光亮物体,该媒介物即可使他们进入一种昏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们可以看到过去、现在和将来。他们所看到的东西里通常包括某种听觉的内容。通过这些所看到和所听到的东西,他们试图将他们有限的知识和他们祖先的智慧联接起来。    
    并非每个人天生就有占卜的能力。七、八岁的儿童和心静如水的处女很可能具有这种能力。想象力丰富的男子也能做到,但是他们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令他们的道路曲折不平,使他们时而清醒,时而疯狂。占卜者在试图看魔法镜子之前,常要祈祷、戒食、戒房事。繁缛的咒语、神秘的圆圈和六角星图形、烛光和对镜子的特殊处理,这些都可创造一种高度紧张、期待的气氛。    
    占卜习俗的历史和地理跨度令人惊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