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军滚远点 作者:淼仔(潇湘vip2014-11-11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将军滚远点 作者:淼仔(潇湘vip2014-11-11完结)-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铛尖叫上马,只得抱住祝氏身子,怯生生道:“多谢九爷。”九爷早就不见人影,再谢九奶奶。祝氏笑:“你抱紧我,我不在行,慢慢走还行。”一带马缰:“驾。”跟上前面的人。
    十五爷萧据和妻子杨氏早就上马,夫妻并骑在月光下,周围加上江水全幽黑,就更显得月光下人明亮娇艳。清风徐来,杨氏对萧据含情脉脉一笑,自在的拂了拂头发。
    十一公主和伍思德也早走了。公主也是坐丁婆婆车到码头上,回去时,伍思德抱她上马,自己上同一匹马,坐到十一公主身后。
    身后多了又宽又壮的身子,十一公主不安的心找到归宿。往后靠,再移动身子寻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窝在那怀里不动了。
    公主最爱洗澡,澡豆又自己弄,身上从来是软香温甜般。她在伍思德怀里蹭着找舒服地方,伍思德悄声呻吟着,双臂微用力把她团在怀里,身子贴住身子,夫妻不约而同的一笑,十一公主娇声道:“我要睡了。”
    她白天奔来跑去,又怕伍思德丢下自己不要,把她累着了。伍思德一抖马缰,马动起来,他笑道:“睡吧。”
    马后有自己披风在,把十一公主裹起来。
    大家全有马,只有伍小伍没有。他愤愤然把豆花弄上马,气愤的牵着马缰绳。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恼:你怎么不走你怎么偏跟来,你坐了俺的马,俺步行,还要给你牵马!
    看前后左右,只自己地上走。伍小伍这个气,闷头走得飞快,不比几个奶奶们骑马慢。还不分路,什么石子路不平,一概走之。
    豆花就惊吓,双手抱住马缰,不敢大叫,不住小声哀求他:“颠,你慢些!”
    伍思德带着十一公主从旁边奔过,不理他们。
    帐篷里,梁源吉抱头如乡下老农般蹲在椅子上。萧护走以后,平江侯已换了好些姿势。先是颓废瘫在椅子上,对老孙氏苦留自己:“我膝下只有此子!”打得心中一片黑暗。
    说破了天,自己还是她的儿子。
    再苦恼的帐篷里踱步,心如乱麻想亡母。
    又换一个姿势时,是快口吐白沫了,和老孙氏争得口沫纷飞,执意要走。
    现在这恨不能把头揣裤裆的样子,是老孙氏已经说动他:“我孙家可保你在京中无事,你走了,府里没有男人,我们可怎么办?”
    男人,他是平江侯府唯一的男人!
    这话母亲以前也说过,每一次搬家躲避孙家的人,母亲就病上一场,小时候是抱着他,大些就握住他手流泪:“你是这个家里唯一的男人,你父亲,他有家。”
    小孙氏一个字也不说,只是抚着她的包袱。那包袱不算大,也不小了。老孙氏说过:“不然让你妻子去江南,她带的足够她用的。”
    萧护抱着儿子和慧娘走进来,夫妻只扫一眼,就心中有数。老孙氏和小孙氏过来行礼,慧娘忙扶起来,又把儿子给她们看,老孙氏认真再看一眼,这个孩子颇有乃父相貌,天庭饱满,地角也圆,是大贵之相。
    老孙氏虽然打算接受命盘,可还是心头黯然。
    梁府中人在这里住一夜,打算明天送行回去。
    慧娘给他们安排帐篷,萧护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大家来看地图。
    大帅道:“当先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郡王们合兵先战我们!去边城,自然是官道。可官道四面,都有郡王们兵!此时往西山去,京门外又全是兵!”
    西山接古太行山脉,从哪里上山,是大帅打算放到最后的一个法子。如能去关城和自己留在那里的玄武军相会,萧护就天也不怕地也不怕。
    关城外茫茫草原,又有山脉,又是大帅少年就走熟的地方,熟到有些地方在心里能默描出来地形。
    玄武军合军,又多了兵力,又有几十员将军在关城,是大帅如鱼得水的地方。
    就是和郡王们翻脸,处处可以躲避,就可以抗那假王命而不遵!
    可从官道去关城,郡王们架势已拉开,陈兵在野!
    单个击破,大帅才不怕他!
    担心的只是金殿上他们能合起心来,万一打仗也合兵合心,誓要先拿下自己。
    大帅不想硬抗。他侃侃而谈:“我的每一员将军,每一个士兵,我都不愿意失去!”
    大帅费了一番功夫把家眷们全接走,岂能走送人家丈夫、儿子、父亲、去死的路?
    就没有张阁老的信:“保存实力为上!”萧大帅也不打算乱动一兵一卒。为家眷们安全到江南派兵,大帅毫不吝惜,前后派出去三万人,包括表弟和妹夫也去了。
    另江面上一只大船,跟四到五只装满士兵的小船保护,为的就是以后让父子、母子、夫妻团聚。
    留在京里,乱起来怕有失。
    萧护都把责任担到这种地步,对明天怎么走,他拿出对策来。
    将军们肃然,叉手直立,听大帅道:“官道有险,我们也必走不可!佯装,也要装一下。有仗打,也得打几仗!我们现在避开,郡王们合兵追击家眷们船只和马车,那就不妙!派出去的三万人,挡不住他们合兵的十几万人!父帅处接信来迎,也迎不出千里之遥!这是一!”
    再来是二:“先走官道,能去边城最好。可关外是我玄武军逍遥之地,郡王们难道不知道!他们若阻拦不休,我们撑上十天,估计父帅处必有人来迎家眷,船只快,水面无人阻挡的话,应该走了大半的路,我们后退,寻路避入太行山!这是二。”
    太行山,自古险峻,自春秋以来是兵家争夺要地。齐伐晋,登太行!秦伐韩,也登太行!在汉,三国,唐等历朝,全是重要之地。
    说登太行,也有不少关口有人在守。但一旦入山,绵延近千里,接现在的四个省份。武当山等名山也其中,是藏身好地方。
    却只是好藏身罢了。
    但入太行山,就意味着去边城更难,大帅也失助力不少。
    第三,大帅道:“退守江南,与父帅合兵!”这是最坏的一个打算,也等于是造反。萧护把家眷们先送去江南,就有这个打算。
    他还没有造反的心,袭王爵而被逼不能去关城,要拥兵退守江南,等于把火往江南引。萧护在关城,郡王们还不敢乱攻江南,就攻也是悄悄的。萧护不得已避入山中,这是眼下最近的一座山,对郡王们随时也可以有牵制。
    最主要的牵制,大帅目光炯炯:“最好我们一仗不打,或者少打,让他们争位子去!”
    可萧护若在,郡王们争也不安心。
    先走第一条对策,是在官道冲出一条路去关外。这是一场非走不可的路,为还在路上的家眷也必走不可。
    前行路途地图,大家看清。
    补救的方法是:如可能伤亡大批人马,萧护不会硬干,留着他们自己拼杀,转而夺路退山中,寻机出来。往山中去要过的几个关口地图,也大家看清。
    太行山通幽州,也可以去关城。可沿路还有郡王们地盘,又占山强盗不少,千里山路,比官道要难走!
    会议中不时修正办法,直到深夜将军们散去。
    第二天,平江侯一家人告辞,陈家舅母也告辞。萧护又辞过附近一夜不断来送吃食的百姓们,拔营而起,沿官道而行。
    此时的京里,郡王们更是震惊。
    他们昨夜谁也不肯从宫中出去,各领人马歇在宫中。有几个人见面都红了眼,也各自忍下来。用过早饭,孙珉和宁江侯请他们来,再一次敲打:“萧护不到关城,不谈皇位之事!”
    这个时候还是这样想的,临安郡王还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还有笼络萧护的心。
    他也陈兵于官道,却是监视萧护前往边关。
    第一个消息送进来,是郡王们家人一起进来。各自听回话:“昨夜萧护把手下兵将们家人全数送走,用船只去了江南!”
    韩宪王冷笑,讽刺孙珉:“我看他还想着留下萧护,为已所用!”
    南安王深吸一口气,狠毒的道:“无毒不丈夫,杀!”他不管别人了。
    平水王颇为玩味:“哦?这是萧护先立于不败之地的打算!他平安到了关外,更拿他不住!”找来自己的将军们:“官道上增兵马!别人先打,我们就打。别人不打,我们不打!”
    其余的郡王们也是一个心思,再就殿上相见。
    把消息一亮,都知道了。宁江侯也头疼,他是主张孙珉用萧护而不要杀他的。不想,萧护这一手儿,先把家眷全送走,意思明确,京里再没有让我们悬心的人!
    无法要胁!
    面对郡王们指责的眼光,孙珉深感压力重大。缓缓道:“去人看看姚将军府中,鲁将军府中……这些人家眷全去了哪里?”
    他还存着侥幸之心,他们人还在。
    昨天萧护离京,百姓们相送,家眷们相送也正常。半夜里还有百姓们往萧护营中送东西,又有不少百姓们回来,郡王们全大意了!
    结果回报,人去屋空!
    郡王们带着不屑的神色,不看孙珉,只看宁江侯。宁江侯则尴尬的看孙珉。这一对舅甥商议过,如成放虎归山之势,不如杀之!
    大成长公主跌跌撞撞进来,是急步而气息不匀,断断续续地道:“你们还等什么!人数不比他少,还不把他杀了!”
    程业康跟进来,也想跳脚:“将军出征,家眷留京,有这个常例在!萧护把家眷全送走,就是做好和你们翻脸的准备!你们还等?”
    一刻钟后,十几匹快马冲出京门。因为萧护离京,而天天在城门上巡视的房安国纳闷:“去个人打听打听,宫里有什么新动静!”
    殿上金甲士还是原来的同僚,半个时辰后,田品正来找房安国,惶恐不安中又夹着鄙视:“这些小人!他们……仗着人多,要对大帅下毒手!”
    两个将军沉默,各自沉吟。房安国徐徐道:“大帅,会避往山中的吧?”要是自己,就不和这些没胆子,只会打群架的人打!
    田品正更急:“这路上守入山口的几个,全是死脑子!只怕宫中圣旨马下就要下,不许萧帅入山!”
    那就只有打了!
    打,就是造反。
    又是快马而出,田品正和房安国心中一沉,圣旨!
    房安国沉静地道:“老田,你我同僚这些年,算是相知。趁现在宫中还乱,你把我调去守山口,把那死脑子的调回来一个!”
    他严峻的面容表示自己说的是真心话!
    顾公公也着了急,想对张太妃说,又知道张太妃没有主意,在郡王们面前说话也没有人会当真。顾公公冷笑,不过他再冷笑也在戏妆下看不清楚。
    只目光森冷:“咱家对你们客气了一晚上,你们还真当自己是天子!”
    全占宫中不走!
    通往江南的路上,廖明堂和苏云鹤正在马上感谢百姓们。昨夜他们赶到,也是先鼓动百姓们民心,又有宋冲之派的人在沿路上散布消息,这才把昨夜试图袭击船只的兵马击退!
    前面的两万人又前行,他们这一万人断后。
    接下来的路算好走的。
    负责散布消息的宋冲之手下数千人,全是扮成小贩,卖菜的等人,卖菜给人,挑货郎担子卖东西给人,就问:“知不知道京里的大事?”
    从京城到江南一条路,是萧护击退张宝成而得,感激大帅的人不少。这一天,船只没有受到袭击。
    陆路上小小打了几仗,附近百姓们出来呐喊助威,没伤人就吓跑了。
    当天晚上,御玺不翼而飞!
    早上,郡王们安排完合兵打萧护,总算有时间来废皇帝时,写好圣旨,用大宝时,宁江侯失魂落魄,空了!
    放的地方里只有一张纸。
    上面写着:唯天子而从之,非天子而弃之,吾去也!
    好似御玺活了,自己留下这话的口吻。
    有几个信神灵的郡王是面如土色,宁江侯、临安郡王孙珉,韩宪王等人嗤之以鼻。搜查宫中,最大嫌疑就是和萧府有来往,又在兵乱中暴露一身功夫的顾公公。
    张太妃苦守宫中,对大成长公主曾有牵制,又深信不疑地坚决抚养才登基的小天子孙瑛。宁江侯忠于先帝,对太妃心存照顾;孙珉是不愿意难为先帝的女人。
    此时全是打着忠于先帝的旗号,为难先帝女人?不是自打嘴巴。
    再说杀或虐待这些女人们,于自己名声上有损。
    依着韩宪王等人,对张太妃是死是活不放心上。可宁江侯和孙珉力主,就一同客气地来见张太妃。
    说御玺没了,只怕与顾公公有关。
    张太妃听过冷冷一笑,不敢当面说他们,心里念佛。
    这是神灵保佑,知道他们要废皇帝,御玺就走了。
    但见他们来者不善,张太妃自知不能反抗,喊出顾孝慈,对他道:“我老了,护不住你。可你记住,你是忠心耿耿才吃苦,你是为先帝才吃苦!”
    顾孝慈既然敢做,自然清楚后果。
    他对着张太妃叩头:“老菩萨,我只有一句话。他们疑心在我身上,肯定不是客气的。要我不在了,我再没有家人,只有一个新结拜的小鬼是兄弟。这小鬼神出鬼没,不是无常鬼,就是牛头马面,您一看就知道,您对他说,我到死不会忘记我们结拜。只这句话最重要,您千万保重,把话交待给他,让他给我上坟去。”
    他为结拜生气,把小鬼追着打,打得小鬼跑到树林子里,抱着树喘气还不服输,反而指前面:“老鬼,你看又是三棵的并排树,好似三炷香,来来来,再结拜一回。”
    御玺,就在那三棵树下面埋着。
    顾公公以自己功夫先一天夜里挖了一个很深的洞,用土盖上,第二天夜里偷了去埋。
    宁江侯等人听不懂这夹着鬼话的话。
    无常鬼?还牛头马面?
    张太妃也不懂,这话只有小鬼来才懂。
    张太妃但镇定,手中佛珠一粒一粒动着,面上皱纹像一下子多出来,对顾孝慈道:“你没有死罪,我也不许他们杀你!”
    她正眼也不看郡王们,看他们个个是乱臣贼子!
    外臣要离京,郡王们没有旨意,也是不许乱入京的!更不能宫中逗留!你们口口声声为皇权,眼中哪里还有祖宗家法在!
    张太妃只转向宁江侯,语气平稳,如平时谈论家常:“侯爷,御玺大事,你怀疑我的人,我不拦你。想来,审讯是要动刑的!不过,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