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大审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纽伦堡大审判-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克普勒:“是。”
  戈林:“为此您再打电话给我,给领袖或给我打都可以。好好干,希特勒万岁!”
  午夜,米克拉斯总统终于让步了,同意任命赛斯—英夸特为联邦总理,同时他自己引退了。这种“合法性”最终以这种方式得到了维护。黎明时分,德国军队作为对赛斯—英夸特草拟的电报的回答开进了奥地利。
  在此期间,墨索里尼通过菲里亚·冯·黑森亲王向希特勒保证,奥地利并不使他感到兴趣。希特勒马上歇斯底里地表示感谢说:“请转告墨索里尼,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如果奥地利的事务现在得以完成,我准备同他甘苦与共,这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英国和法国已经回避对奥地利的支持。舒施尼克于3 月11 日已探询过伦敦的立场并得到了回答:英国无能力保护奥地利。正当德国向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的消息传来时,即将离任的德国驻伦敦大使里宾特洛甫正同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在告别午宴上坐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难堪的时刻!
  戈林结束了他的电话征战之后,从德国总理府驱车前往“飞行员之家”参加一次盛大招待会。这次宴会也邀请了各国外交使节。亨德森大使也是来宾之一,他在这次招待会上审阅了即将递交德国政府的官方抗议照会;这份照会是曲他的秘书伊冯·柯克柏特里克给他带来的。全体来宾都感到很新奇,因为每个直接或间接听到赛斯—英夸特和舒施尼克广播讲话的人都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
  戈林在这次招待会上,以平易近人的友好姿态出现,把一些重要贵宾拉到一边单独交谈,使他们平静下来。他还向捷克驻柏林公使沃约特赫·马斯特尼博士保证说:“我用名誉担保,捷克斯洛伐克不应有丝毫理由对此忧虑。”
  但同时他又警告马斯特尼说,他听说捷克军队在进行军事动员。德国对此当然是不能容忍的。招待会上,国家歌剧院的歌舞演出结束后,戈林急忙去找亨德森谈话。亨德森劝告戈林要做得缓和一些,尽管他内心里接受了这一事实:德国和奥地利终将合并,而且舒施尼克的态度显得愚蠢。戈林向亨德森保证德国军队将尽快撤出奥地利,在奥地利那里应当奉行自由选举。这时马斯特尼离开会场,去了解他的国家所谓进行动员的消息是否属实,然后他又回来向戈林保证说,这种谣言缺乏任何根据。
  英国的抗议照会被下列理由驳回:德国和奥地利的关系纯属德意志人民自己的事;德国军队只是应奥地利新政府的电报请求而进军的。
  希特勒胜利地进入了林茨。在那里他受到赛斯—英夸特和希姆莱的特别欢迎。希姆莱是为检查有关接管奥地利秘密警察而飞到奥地利去的。希特勒立即指示草拟一个重新统一法,以此确定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第一条规定:“奥地利是德国的一个邦。”该法规定在1938 年4 月10 日在奥地利就同德国重新统一问题进行一次“自由的秘密的公民投票”。
  回到卡琳哈尔庄园的戈林同在英国的里宾特洛甫通了电话,并强调了这个问题上的纳粹主义观点。
  戈林:“现在在奥地利是一片无法形容的欢腾,您从收音机里可以听到。”
  里宾特洛甫:“是的,这实在使人难以想象,不是吗?”
  戈林:“是的。相反,人民的喜悦完全消失了。。领袖昨晚同我谈话时无比激动。。有人描述说,我们发出了一个最后通牒,这当然是胡说八道。最后通牒最初是由纳粹党部长和国民负责人提出来的。。您谅必会想到,舒施尼克作了强有力的讲话,声称祖国阵线将战斗到底;人们当然不可能知道,他们会这样来投降的,所以赛斯—英夸特请求我们刻不容缓地进军。”
  里宾特洛甫:“我认为,这里也将会承认。。,前天我对在我这儿停留较久的哈利法克斯说过英国整个舆论界对奥地利发展状况将会怎样,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1938 年3 月14 日,希特勒才进入维也纳。在这之前,希姆莱已证实,在维也纳的30 万犹太人并不像希待勒所描述的那样会对他产生什么威胁。许多对纳粹怀有刻骨仇恨的人遭受迫害的清洗运动开始了。迫使大批犹太人浪潮滚滚而来,许多人在纳粹统治的最初的日子时自杀。舒施尼克是兼并后被捕的许多奥地利人之一。
  戈林迫害犹太人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戈林借助1935年纽伦堡种族法提供给他的全部工具,着手剥夺富裕犹太人的财富,使他们的公司“雅利安化”,把他们从经济领域中赶出去。在这一阶段的德国反犹政策还包括把犹太人从德国驱赶出去。他们被迫逃亡国外,而且在逃亡前只得把自己的财富和不动产留下。
  1938 年,凡属犹太人的经济财产都被注册在案。戈林特别恼火的是,1938 年11 月10 日夜间,即“砸琉璃窗之夜”,犹太人的大部分财产被毁于戈培尔一手策划的集体迫害犹太人事件中。这些暴行被官方视为对谋杀德国外交官恩斯特·冯·拉特的“自发的反应”。这位外交官于11 月7 日在巴黎被一名犹太青年用手枪击中,并在两天后死去。纳粹暴徒对犹太人的刻骨仇恨在这个可怕的夜里得以发泄无遗。11 月12 日,戈林在他的航空部匆忙地召开了一次会议,以了解这次事件所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戈培尔亲临会议,海德里希代表希姆莱出席此会。到会的还有经济界头目如瓦尔特·冯克,他是继沙赫特之后、戈林属下的经济部长。
  戈林的讲话一开始就对这次行动造成了的破坏明确地提出了批评。库存的贵重货物,包括纺织品仓库,仅仅因为它们属于犹太人的财产,都在大火中毁于一旦。同时还不断发生抢劫事件,更增加了本来就很高的保险损失。仅进口窗玻璃一项,估计就要花费300 万德国马克。戈林吃惊地叫嚷:“不能再这么蛮干了!”他接着说,这不仅给犹太人,而且也迫害了德国经济以及非犹太人的德国保险公司。戈林补充说,我们所要对付的是犹太人,而不是他们的财产。戈林还强令大大压低所有已上报保险公司的损失数字。戈林还详细地谈了今后没收犹太人财产所应采取的方法。与会者坦率地讨论了今后犹太人在德国和德国经济中的地位问题。下面是戈林与保险公司发言人希尔加尔德的讨论记录,这段对话明显地表现了他们那种玩世不恭的残暴态度。
  希尔加尔德说:“对我们的公司来说,我们已有一个极好的国际基础,我们不能使保险公司的信誉受到损害。如果我们现在拒绝承担合同规定的法律义务,那就会损害保险公司的名声。”
  戈林说:“现在,我通过国家法令、即通过法律来干预,已经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希尔加尔德说:“我想要说的也就是这件事。”
  海德里希:“可以安心付给保险费,支付后再没收回来,这样就在形式上顾全了面子。”
  希尔加尔德离开会场之前,戈林在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作出了总结。
  戈林说:“犹太人必须上报所受损失,他们获得保险费,而保险费又可以由我们没收。所以从最终的效果来说,总还是对保险公司的一大功绩,你们并不需要赔偿损失。希尔加尔德先生,您该满意了吧。”
  希尔加尔德说:“我根本不认为,不支付一项损失是一大功绩。”
  戈林:“我来说一说吧!如果您们在法律上负有支付五百万的责任,那么像我这样一位丰满的天使突然来到您们身边并对您们说,您们可以少付一百万,因雷雨天气又再少付一百万,这不是功绩吗?我还得直接同您们安危与共,还应该怎么说呢?我对您们是很清楚的。您们应当暗自高兴。您们已通过欺骗手段大大获利了。”
  希尔加尔德说:“结果它(指保险团体)还是最后的受损者。这就是这样,而且永远是这样,但不会有人在我面前否认这点的。”戈林说:“那么请您们关照,不要打碎这么多玻璃窗!您们也是人民的一部分,派出您们的代表马上去宣传解释!”与会者津津有味地讨论着犹太人今后的地位问题,戈培尔对此表现出一种特别强硬的态度。当他要求为犹太人特设车厢时,戈林插嘴说:“如果只是火车满员才把犹太人赶出去,那么,他在火车运行时独自坐在厕所怎么办?”有人提出从奥地利和德国逃亡国外的犹太人数字。戈林发表意见,要对仍然留下的犹太人进行有计划的隔离。他说:“亲爱的海德里希!您必须在所有城市大规模建立犹太人隔离区。”戈林在结束讲话时说:“对全体德国犹太人强征10 亿马克特别税,作为对他们的卑鄙罪行的惩罚”。
  1939 年1 月,戈林倡议建立犹太人移民局,由海德里希领导;以后通过种族屠杀“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由他来负责处理。
  要把戈林从顶峰到迅速没落的生涯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当时曾有机会常在戈林身边进行观察的阿尔贝特·施佩尔的描述,戈林到1939 年初一直身居高位。施佩尔在战后的一次审讯中说:“戈林是个聪明人,常常提出许多蛮干的主意,理解力也极强,但他缺乏韧性。。,他肩负事情太多。他的主意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因为他并不是很讲究实际的人。。。1939 年前,戈林的精神状态极佳,他实行同工业界愿望相反的四年计划,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直到这个时候,他总还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良好素质和充沛的精力。在1939 年以后他的精力衰竭了,剩下的只是他的恶劣品质。”
  接替戈林部分工作的青年建筑师施佩尔在战争时期被任命为军备和军火生产部长。当他还是希特勒的建筑师和建筑艺术顾问时,就已认识戈林。他在《回忆录》里描写道:“如果戈林决心要干什么,那他从不考虑钱的问题。例如,戈林改建了坐落在莱比锡广场后面一座花园中的前普鲁士商业部长官邸。在那里的一间办公室约有140 平方米,他坐在一张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大写字桌后面,座椅形同御座。再加上他拥有的卡琳哈尔庄园,就使他看上去是名符其实的希特勒的“武士”、德国“文艺复兴的侯爵”和权贵。1939 年初,埃本斯但的遗孀去世,于是她的继承人戈林便取得了费乐膝施泰因城堡和毛特多尔夫宫,把它们并入自己的其他庄园,戈林乐于把自己想象为德国最大的富翁,也许在人们看来他还是拥有无限资金。在这些资金面前,他原有的相当可观的私人财产就显得大为逊色了。
  1938 年到1939 年的两年里,希特勒不仅要与像捷克斯洛伐克这样装备相当精良的国家进行较量,而且还要对法国和英国的和平意愿进行“考验”。法、英两国所推行的绥靖政策是不惜凭借任何代价维护欧洲和平。这一政策部分基于达拉第和张伯伦政府的政治态度,同时也基于正处在经济危机和大量失业时期的法、英两国人民的态度。希特勒在他每一次新的领土要求得到满足后做出和平保证是极有诱惑力的。可是,希特勒始终强调,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国要成为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堡垒,并且阻止布尔什维克主义向西欧的推进。
  戈林连续几周通过家宴宴请以及朔夫海德打猎等外交活动不遗余力地申明希特勒决不会真正冒一场欧洲战争的危险。戈林直言不讳地谈到捷克斯洛伐克,竟把它称为中欧不受欢迎的“盲肠”,还谈到苏台德德意志人同德国的重新统一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统一无论如何不会是战争的起因。1938 年5 月,英国驻布拉格大使曾指出戈林“在最近把他的意图公之于众,这个意图就是在今年夏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1938 年5 月28 日,希特勒在一次与戈林、里宾特洛甫、布劳希奇和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其他将领的谈话中指出:“从地图上把捷克斯洛伐克打掉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戈林也同与捷克斯洛伐克毗邻的两个国家波兰和匈牙利的代表进行了秘密会谈。这两国对侨居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感到负有责任,但戈林在密谈中却迫命他们参与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与此同时,一个以陆军参谋总长路德维希·贝克将军为首的、对希特勒怀有不满的将军集团正谋划一次军事政变,并企图逮捕希特勒。
  虽然法国在外交方面保证,如果有人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它将“履行它的义务”,并站在捷克人一边,但是戈林感到法国人不大会参加这场战争。张伯伦这方面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态度,也不太友好。1938 年夏一场武装冲突危逼英国时,他宁可通过外交谈判使问题得到有利于德国方面的解决。享德森甚至奉命通知希特勒,张伯伦准备作希特勒与捷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之间的调解人。在9 月10 日纽伦堡纳粹党代表大会上,戈林把捷克人说成是“压迫一个有高度文化的民族”的“劣等人种”。随后,希特勒在9 月12 日发表了充满仇恨的长篇空论。围绕苏台德区问题的战争看来有一触即发之势。此时,张伯伦应法国之请宣布说,他将飞往德国以“审理德国方面提出的泛围广范的建议。。”,并协助对这些建议的执行,而且以公开身分代表这些建议。
  1938 年9 月15 日,张伯伦为希特勒要求分割苏台德区问题拜访了希特勒,并同他在贝希特斯加登会谈,戈林和里宾特洛甫也在场。里宾特洛甫作为挑拨者是众所周知的。他敦促希特勒,如果他的要求不能马上得到满足的话,应该诉诸暴力;而此时的戈林却已受到一种趋向温和的影响。在9 月22日张伯伦赴巴特戈德斯贝格之前,享德森在卡琳哈尔庄园拜会了戈林。戈林与享德森的谈话中表示出一种不寻常的温和态度。直到9 月16 日,戈林才要求匈牙利公使斯通扬煽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匈牙利少数民族起来反对当地政府,以使当地政府陷入困境。
  在法国人的赞同下,张伯伦给贝奈斯施加压力,让他在不坚持苏台德区公民投票的情况下将这一地区割让给德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