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山区都城之一。
喀布尔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
中心。在信德语中,“喀布尔”意为“贸易中枢”,其原因是,长期以来,这里是欧洲、
中亚往返南亚次大陆的交通要塞。古代马其顿亚历山大皇帝和公元18世纪波斯帝王纳第
尔沙赫均把这里作为穿越兴都库什山脉南下征服印度的军事要道。公元16世纪初,来自
中亚的莫卧儿王朝创建者巴卑尔占领喀布尔。公元18世纪中期,杜兰尼王朝统一阿富汗
后定都于此。
喀布尔市名胜古迹众多。市内有昔日的皇宫,宫内有古尔罕纳宫、迪尔库沙宫、萨
达拉特宫等,是宫内有宫,宫外连宫,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另外还有蔷薇宫(现称人
民宫)、达尔阿曼宫(现为议会和政府所在地)等,还有国家博物馆、考古博物馆以及
喀布尔大学。城市西北郊有前国王哈比布拉的宿宫巴格巴拉宫。城南山麓的一座伊斯兰
圆顶式建筑物,称为“扎赫祠”,为伊斯兰教什叶派创始人阿里的衣冠冢。离扎赫祠40
米左右的地方耸立着一块巨石,中心部位有一道宽1米、长2米的大裂缝,似刀削斧劈一
般,传说是阿里用利剑劈开的,被视为圣迹,每年元旦前后,阿富汗居民纷纷前来,聚
集在扎赫祠前、巨石周围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
城市四周的山石上,至今仍保留着纪元初期的墓碑、宝塔、城堡的残垣以及伊斯兰
教的尖塔和清真寺等。城市东南角的小山顶上有巴拉·希萨尔城堡,四周山峰上竖立着
当年抵御外侮的城墙,有“喀布尔的长城”之称。另外,市内梅旺德大街上耸立着雄伟
的梅旺德战役纪念碑,在查尔曼大街上耸立着高大的独立纪念碑,表明喀布尔是一座英
雄的城市,是英勇的阿富汗人民在这里曾经数次击败外敌侵略的光荣历史的见证。
喀布尔市现有人口150万左右,是阿富汗全国最大的城市,全国公路和航空交通枢
纽,也是全国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的中心,全国大部分工业都集中在这里。喀布尔气
候条件十分良好,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和葡萄、杏、枣等水果,四周郊区也是全国最主
要的园艺和蔬菜种植地。喀布尔附近的矿业资源也非常丰富,已经开采的有煤、铁、锰、
铜、石墨等。
喀布尔市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古老,山水相映,景色宜人。金碧辉煌的古老
皇宫和高耸的清真寺尖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整座城市房屋高低错落,马路宽阔,布
局严谨。
主要街道两侧,都有小溪或小河,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潺潺流过,清澈见底。天
气炎热之时,来到溪边河畔的树荫下,喝上几口清泉,歇息片刻,精神爽快,美不可言。
喀布尔市民热情好客,每逢朋友到来,宾客临门,他们都是热情相迎,以礼相待,
请客人进入家中最好的房间,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款待,想方设法地让客人感到宾至如
归、高兴愉快。阿富汗全国9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喀布尔居民用牛羊肉来招待客人,
时常要做名贵的菜“烤全羊”来招待,饭后还要请客人品尝各种各样的点心和水果。他
们对待客人,不问对方是否是伊斯兰信徒,均一视同仁。无论是在市区繁华的大街上,
还是在郊区的小路上,喀布尔居民都是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总是右手按在胸口向对方
点头,表示敬意,开口讲的第一句话是“沙拉利贡”(即“愿真主保佑您”)。
中国人民和阿富汗人民之间存在着悠久的传统友谊,相互间的交往可以追溯到2000
年以前,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中国通过阿富汗到达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的。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中国汉朝伟大旅行家张骞曾先后两次到达过阿富汗,
从而打通了从中国经阿富汗通往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国家的道路。
德黑兰
伊朗首都德黑兰,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座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
脉南麓,市区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
丘陵环绕。
德黑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9世纪初期,这里已成为居民住宅点,是
当时的著名城市雷伊的郊区,为古代世界著名商道“丝绸之路”往来的歇脚之处。公元
13世纪,因受到强大外族入侵,雷伊城惨遭破坏,随后德黑兰兴而代之,由于这里是伊
朗北部东西向大道与通往南部大道的交汇点,于是在短时期内便成为一座中等规模的城
市和贸易中心。
公元1788年,长贾尔王朝的第一代君王阿加·穆罕默德·卡贾尔在这里建都,称之
为德黑兰。在波斯语里,“德黑兰”意为“洁净之城”,也可解释为“圣洁的地方”。
在波斯语里,“德黑兰”还有“平原”的意思,这自然是因为城市座落在辽阔的平原上,
也是为了同西北部的山区相区别。德黑兰还有一种解释是“炎热的地方”,据说,伊朗
历代帝王迟迟没有选中德黑兰建都,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这里夏季太热。然而,自从卡
贾尔王朝在这里建都后,德黑兰便一直是伊朗的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黑兰这
个名字曾蜚声全球,那是因为苏、美、英盟国首脑于1943年这里聚会并发表了著名的
《德黑兰宣言》,号召全世界联合起来击败法西斯德国。
德黑兰市座落在一片平缓的山坡上,海拔1200米到1500米,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人口约900万。德黑兰市区,街道宽阔,绿树成荫,现代化的建筑整齐新颖,其间夹杂
着古香古色的清真寺、教堂等,使这座城市显得既古老又年轻。
德黑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盛开着各种鲜花,尤其是波斯人喜爱的
玫瑰花到处开放。房前屋后,马路两侧,带有喷泉的街心花园,到处都可以看到鲜花,
闻到花香。居民酷爱种花、养花、赏花,许多生活较为富裕的家庭都在自己家门前辟出
一块园地,种上花,形成一个小花园,因此,又有人风趣地把德黑兰称为“鲜花城市”。
德黑兰市区名胜古迹和博物馆众多,其中著名的有卡贾尔王朝于公元18世纪先后建
立的两道城墙、富丽堂皇的古勒斯坦宫和大理石宫。市内还有陈列丰富历史文物的考古
博物馆、国家中央银行地下保险库的珍宝博物馆以及专门展览驰名世界的波斯地毯的博
物馆和纪念波斯帝国成立2500年而修建的自由纪念塔等。这些名胜古迹和各类博物馆反
映着波斯文化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
自由纪念塔气派雄伟,风格新颖,由西郊麦哈拉巴德国际机场驱车进入市区,首先
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纪念塔。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呈灰白色,采用钢筋水
泥和大理石建成。自由纪念塔于1971年10月落成,伊朗建筑师候赛因·阿马那特在设计
该塔过程中,既注意吸收外国建塔的优点,同时注意充分体现伊朗建筑的民族风格。塔
的底层是博物馆和电影馆。电影馆可容纳500名观众,5部电影机同时在一块宽敞的银幕
上放映,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伊朗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山河风光和名胜古迹。这里是
游客云集的地方,想看电影常常要排队等候才能购到入场券。从塔底沿着275级石阶盘
旋而上,可到达塔顶的了望台。站在了望台上,环顾四周,金碧辉煌的古老建筑,气势
非凡的高楼大厦,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从城南的火车站开始,向北越过旧城区、新城
区,直到海拔1600米以上的厄尔布尔士山麓的避暑胜地,德黑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自
由纪念塔处在德黑兰城市布局的中轴线上,以塔为起点,4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伸向
远方,像一条细带将条条街道连在一起,使全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德黑兰市的迅速发展,已有近20余年的时间。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伊朗石
油工业的发展,城市建筑骤然增多,城市范围逐渐向厄尔布尔士山南麓扩展。德黑兰几
乎集中了伊朗全国制造业的1/3,地毯、丝织品、刺绣等手工业更是久负盛名,是全国
政治、经济中心。
安卡拉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阿那托利亚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
900米的高原城市,在土耳其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国政治、经济、
文化、交通和贸易的中心,素有“土耳其的心脏”之称。
安卡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人们可以将城市的历史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据历
史学家的考证和历史文献的记载,早在公元前13世纪之前,一个称为“赫蒂”的强大而
好战的印欧人部落来到这里定居,筑起一些城堡,建立赫蒂帝国,当时称之为“安库
瓦”,后变音为“安基拉”。今天,在安卡拉古城堡周围,仍然保留着赫蒂帝国时期的
许多遗迹,同时遗留下来的文物有:古雕、陶瓷制品、黄铜雕刻、青铜人像以及动物雕
刻图等艺术珍品。公元前7世纪,佛里几亚部落来到安卡拉,并确立自己的统治。据传
说,佛里几亚国王密达斯在安卡拉一带的山上散步时,突然发现一只船锚,于是便在那
里建立起一座城市,这就是今天的安卡拉,在印欧语系中,“安卡拉”意为“弯曲的
锚”。在佛里几亚王朝之后,一个叫加拉特的部落来到小亚细亚,也在安卡拉建都,当
时这个地方被称为“安科尔”。
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占领了安卡拉,当时,罗马帝国皇帝艾罗给安卡拉定名为
“麦特罗波尔”,其意为“大都会”或“首府”。罗马帝国时期,在安卡拉修建了数量
众多的教堂、赛马场、公共浴池和圆石柱等建筑物,在这一时期,市区不断扩大,人口
迅速增加,成为一座文明而美丽的城市。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到奥斯曼帝国统治时
期,这里一直都是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商业中心。早期西方人一直把这座城市称为“安
哥拉”,含有“山羊毛”之意,主要是这里出产山羊毛闻名世界,羊毛纤细而长,光泽
明亮,质地优良,是纺织、制毯的上等原料。从1930年起易名为安卡拉,是因城市座落
在萨卡里亚河支流安卡拉河畔。
历史上,土耳其的首都并不是安卡拉,而一直是伊斯坦布尔。1919年,青年军官凯
末尔等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安卡拉处于
理想的地理位置,交通又十分方便,便成了当时革命的中心。1923年宣布成立共和国,
10月13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决定将安卡拉定为10月29日成立的共和国首都。
安卡拉正式定为首都之前,城市规模并不大,居民也仅有数万人。定为首都之后,
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市区逐渐向四周延伸,如今已成为拥有326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
安卡拉的工业发展也很快,已成为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全国第二大工业中心,有酿酒、
面粉、榨糖、乳制品、水泥、毛纺、农业机械等工矿企业。安卡拉周围土质肥沃,农业
发达,是土耳其小麦粮仓之一。安卡拉的铁路、公路和空中航线四通八达,是连结土耳
其东西两部分的枢纽。
安卡拉依山临水,安卡拉河犹如一条绿色飘带从城市旁静静地流过,市内建筑整齐,
街道宽阔,林木葱郁,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安卡拉市区分为新城和旧城两部分。
旧城分布在一座小山丘上,以古堡为中心,古香古色的房屋,奥斯曼帝国时期风貌的街
道,使人们会自然联想到这座城市的漫长历史。环绕旧城东、西、南三面的新城区,欧
洲式建筑鳞次栉比,总统府、大国民议会、政府各部门以及使馆区都集中在这里。贯穿
南北的阿塔图尔克大道是城市最主要的街道,大道上的民族广场、胜利广场和新月广场
上,都耸立着共和国的奠基人凯末尔的塑像。这些塑像,有的高踞战马,驰骋疆场,有
的昂首挺立,凝视远方,庄重威严,令人肃然起敬。大街上汽车川流,马路旁高楼林立,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繁荣兴旺的现代化都市景象。
安卡拉市区名胜古迹很多,如罗马时期的朱里安柱和奥古斯都庙;拜占庭时期的城
堡和墓地;塞尔柱时期的阿拉丁清真寺以及奥斯曼时期的穆罕默德巴夏商场和默罕麦德
商场等。
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工商业中心、历史古都、伊斯坦布尔省首府伊斯坦布尔,
位于国境巴尔干半岛东端,座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
拉海和金角湾从三面环绕着城市,是世界上唯一跨欧亚两大陆的城市,也是古代丝绸之
路的终点。伊斯坦布尔扼守着黑海出入门户,地处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险要,
历来为兵家所争之地。历史上,伊斯坦布尔曾先后是罗马、拜占庭、奥斯曼三大帝国的
首都,近2000年来它同欧亚大陆政治、宗教、艺术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市
内保存着一批古代建筑杰作,其中许多建筑对欧亚两洲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人类极为宝
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5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将这个城市的考古公园、苏莱
曼尼耶区、泽雷克区和城墙区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伊斯坦布尔城区被博斯普鲁斯海峡分成东西两部分,而全长1560米的博斯普鲁斯吊
桥又宛如一根纽带将欧亚两部分城区连结为一体。白天,立在桥头,环顾四周,峡湾碧
波粼粼,两岸青山苍翠,古堡、清真寺、教堂、宫殿、房舍、树林、花草等倒影水面,
五彩缤纷,绚丽如画。入夜,桥上华灯齐明,两岸灯火辉煌,似火龙飞舞,充满神奇色
彩,引发着人们追忆这座历史古城的悠悠岁月。
依山傍海的伊斯坦布尔,是一座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名城,公元前660年为希
腊人所建,称为拜占庭,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