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园:“是营中的一位军士,他当日自称,亲眼看见盘元氏进入了学正府。”这种事情还真不好说,那人完全可声称自己看见了,别人也能说他当时是看错了。
虎娃却没理会这些,自顾自又朝少务道:“主君,前日有人告诉我,这位巡城将军黄园乃敌国奸细,潜伏巴都已久,此番跳出来,就是想挑拨生事,令有功之臣寒心。”
黄园大声喊道:“主君,我忠心耿耿,只是不慎开罪了彭铿氏大人。说我是敌国奸细,这完全是污蔑之辞!”
虎娃终于看向他道:“你是不是敌国奸细,我当然不能凭空断言,确实有人这样告诉过我。……不应由我来责罚你什么,今日只想请主君下令,将你拿下查问清楚。”(未完待续。。)
048、虎娃弄权(下)
黄园已觉得不对劲,事情和预想的不一样,他本以为自己就算受到呵斥,结果也不过是当众赔罪而已。彭铿氏大人向来不是弄权之臣,他连学正官署都没去过、国祭大典也没主持过,这些年更是没有上朝议政,向来都是清静逍遥的世外高人做派。
可今日虎娃坐在朝堂上,完全就是一副倚仗功勋地位弄权的架势,逼国君将得罪自己的黄园治罪,堂堂彭铿氏大人,竟公然和这么一位小小的巡城将军过不去。其实以虎娃的手段,想暗中弄死黄园也有的是办法,可他偏偏就是要国君在朝堂上公开处置。
黄园喊道:“请问彭铿氏大人,是何人污蔑本将军?”
虎娃冷哼道:“是不是污蔑,不是你说了算。至于说这话的人是何身份,你还不配打听!”这是实话,前天吃晚饭的时候,国君本人就说过这些。少务也认为黄园的动机可疑,很可能是某方势力的奸细。
彭铿氏大人今日持金杖红节上朝,堵气要将此物还给巴君,并坚决要求巴君治黄园的罪。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少务难道还能为一个小小的巡城将军跟彭铿氏大人翻脸吗?黄园就不得不倒霉了,当众挨刑杖被打了个半死,然后押入大牢听候审讯。
在巴室国中,有意挑衅与触怒彭铿氏大人者是什么下场,相信大家今日都看到了。虎娃从不弄权仗势,并不代表他在国中没有权势,真要翻脸的话,看谁还敢再跳出来找茬?
少务看上去显然是在给彭铿氏大人消气,严厉处置了黄园后,又劝虎娃把金杖红节收回去。虎娃却摇头道:“朝堂之上怎可有戏言?国中有人非论我是弄权之臣。我为示清白,才将此物交还主君。既然已经拿出来了,岂有再收回之理?请主君莫要置我于不义之地!”
这话说的,让在场某些人牙都痒痒,虎娃今天还不算弄权,那怎么才算是弄权呢?而令所有人都感到惊诧的是。少务并没有坚持到最后,虎娃最终还是当朝将金杖红节交还国君。有人不禁暗生疑问——难道少务真想削弱彭铿氏大人在国中的权势与影响吗?
金杖红节被收走之后,就该商议真正的国中大事了。工正大人伯劳开口道:“最新消息,樊室国新君樊寨继位,宣布与帛室国结盟,两国联兵为樊康复仇,欲进犯我国。”
虎娃又冷哼道:“如今人尽知,杀樊康者乃盘瓠。樊康公然向天下宣称,欲夺盘瓠的爱侣。盘瓠岂能饶他?此事与巴室国无关,说破天也是私人恩怨。冤有头债有主,就算有人想报仇,也应该去找盘瓠,为何兴兵进犯巴室国?”
伯劳苦笑道:“学正大人说的在理,但这番道理却阻止不了那两国大军。报仇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而他们早就在等着这样的借口,就算没有发生这件事。恐也会有别的事。”
少务叹道:“虎娃师弟,你知我为何会生盘瓠师弟的气吗?是因为他执意那么做。破坏了我欲先稳住樊室国的打算,如今要面临樊室国与帛室国的两国夹攻。”他突然换了称呼,就是为了显示亲近的关系。
虎娃却哂笑道:“主君这话说的,就好像樊室国真能被稳住似的!只要于国事有智者,都能看出您的企图。樊康与其说是被盘瓠所杀,还不如说是自己蠢死的。如今大势。主君欲一统巴原已成定局,樊室国唯有与帛室国结盟才能相抗。
主君已一统三国,相室、郑室不复存焉。但您灭相室、郑室未免太顺利了,所以仍想取巧而胜,但世事哪能尽如您之意?您欲一统巴原。就不必再遮掩其志,因为巴原上亦人尽皆知,必须来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战。
想当年巴原五分,巴室国尚能连败相室、郑室两国,如今五国之地已有其三,主君难道还会惧怕与帛室、樊室两国正面开战?就算有再多巧计,终究还是要堂堂正正战而胜之。盘瓠并没有破坏主君的大计,那两国既号称也继承了巴国正统,这一战就不可避免。”
这番话一出口,殿中不少大人都在心中暗道——彭铿氏大人啊,您瞎说什么大实话呀,这也太直太冲了,不是在削主君的脸面吗,难道就你一个人能看明白?
少务无语。大家还是接着谈正事吧,兵正大人开口道:“那么依彭铿氏大人您看,巴室国该如何迎敌?”
虎娃祭出一枚蜃光珠,施法在朝堂中显现出一片光影,竟是巴原的立体图景,主要是樊室与帛室两国的微缩地形。其中有很多地方是虎娃亲自走过的,而另一些地理图景则来自武夫丘上的巨图传承。
随着光影变换,虎娃开口道:“那两国之间以大江为国境,大江亦是一道天然屏障,所谓联军,主要也只能在大江两岸各自攻击。樊室国被交错山脉切割成多块平原,境内交通不便,调集辎重物资运往前线发动远征更不便,他们本应采取守势。
所以对付樊室国,我建议前线大军主动后撤,将沿途几座城廓的民众亦后撤,先放他们进来。樊室国大军若进入我国境内而战,距离越远,后勤辎重的压力便越大,待其深入后围而歼之,也能使其后援难至。……”
虎娃竟然讲起了兵法战略,这些本来应该是在军事会议上,由核心的高层将领讨论的内容,他却在朝会上公开详细谈论,令人颇为意外。虎娃今日所说的兵法战略,肯定也会通过种种途径传到帛君与樊君耳中,难道是想让对方提前有所觉吗,或者这只是疑兵之计?
可虎娃好像没管那么多,详尽地谈论了各**队的集结与布防情况,行军作战的优势与劣势所在,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正如他所说,少务欲一统巴原,就避免不了堂堂正正的决战。有些东西只能是阳谋不是阴谋,就算大家心里都明白,最终还要在战场上见结果。
这场朝会,虎娃逼巴君治黄园之罪、交回了金杖红节、当众分析了兵法战略,最后说道:“我不日便将前往步金山继续运送小世界民众,在此向主君辞行。”
散朝之后,当天就有一辆马车驶出了彭铿氏大人的府邸,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就这么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巴都城。这可能是巴原上最华贵也是最有名的一辆车,通体以白香木打造,经过法力炼化,轻便而坚固,拉车的是两匹雪白的骏马。
传说中,当年盐兆进入巴原,乘坐的就是两匹白马拉的车,巴原上有一座白马城,也是因此而得名。少务第一次发起国战时,为了仿效祖先,专门打造了这样一辆车,他也是坐着这辆车参加了百川城之会,后来为示恩宠,连车带马都赐给了虎娃。
那两匹白马论年齿已经不小了,但它们跟随虎娃走过千山万水,多少已有通灵之兆,而且平日服食了不少虎娃所喂的灵药,仍然极为雄骏。这辆车在巴原上独一无二,几乎无人不知,就算没亲眼见过的人也几乎都听说过。
车马出巴都向南行,从巴都城到武夫丘,沿途如今已尽是巴室国之地,各城廓关卡通行无阻,如入无人之境。就算碰到尽职的守关将领,也顶多是问一声车上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驾车的藤金则回答——车中是彭铿氏大人献给武夫丘的宝物。
如此一来,就更没人敢动这辆车了。车篷上的帘子一直垂着,谁也看不清里面的情形,但几乎所有人都能想到——盘瓠与少苗就在辆车中。
虎娃就是这样明目张胆,将国君下令缉拿的要犯送往武夫丘。更有人在暗中猜测,彭铿氏大人这是在堵气或是在示威,金杖红节虽还回去了,但是车马还在。
镇南大将军瀚雄的大营,驻扎在善川城与白果城之间的羽屏山脚下。车马经过此地时,不仅没受到盘查,瀚雄还亲自出来迎接了。车中人并没有公开下车,而是直接驶入了瀚雄的大帐中。
车马离开大营时,瀚雄又赠送了不少珍贵的财货,亲自送出大营之外。镇南大将军如此态度,沿途关防谁还敢再为难这辆马车。这也更加确定了一件事,车中坐的就是原镇西大将军盘元氏,据说他与瀚雄亲如兄弟。
明知盘元氏是国君下令缉拿的要犯,瀚雄不捉拿也就罢了,竟然如此隆重的迎送接待。但朝中谁也不好因此事弹劾瀚雄,不仅因瀚雄手握重兵地位尊荣,也因为谁都没有亲眼看见盘元氏就在车中。
当车马到达武夫丘脚下时,熊丽出山迎接。他们没有走登径峰上的那条路,自有另一条秘道可以直接出入武夫丘主峰。熊丽祭出了一柄阔剑,口中念念有词,阔剑又化为了一柄硕大的巨剑,居然能让一辆马车站到上面去。
熊丽御剑托着这辆马车,直飞入武夫丘主峰的后山。车马停下,剑煞宗主携几位长老现身,藤金赶紧下车行礼,车帘终于打开了,里面的人居然是小妖叽咕。这辆车确实是到武夫丘来献宝的,所献的宝物是一个大宝磲和其中的蜃光珠。
虎娃说献宝就是真献宝,得了那么多好东西,怎么可以不孝敬师尊呢?但巴原上所有人都以为是盘瓠带着少苗躲到了武夫丘。虎娃一句话都没说,甚至没露面,派弟子驾车走了这么一趟,便成功地转移了所有人的视线。(未完待续。。)
049、少苗之战(上)
巴原上的全面国战即将开启,离开巴都城的当然不仅是那辆马车,次日也有一支车队出城、往西北方向而去,这是相君紫沫与其随行人员,带着巴君所赐的各种财货。
紫沫这段时间一直留在巴都,等郑君泓竹也来到巴都之后,他才离开,据说是要前往封地巡视,然后去步金山中修炼。紫沫能离开巴都而泓竹却不能,这当然是巴君特别的恩赐,人们却不知少务为何会如此信任紫沫。
没人能想到,盘瓠和少苗与紫沫同车而行。紫沫是相君,而率军灭了相室国的就是盘瓠,这两人居然能凑到一起去,说出去恐怕都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盘瓠和少苗离开了巴都,消失在茫茫巴原上,无外人知其去向。
彭铿氏大人虎娃,数日后也离开了巴都,返回步金山运送小世界民众。这是他早就承诺要完成的事情,但给人的感觉总是怪怪的。有人甚至暗中议论,彭铿氏大人此时离开,就意味着他与少务之间已出现了裂痕,因为巴原上的国战随即便开启了。
这场国战,被很多人称为“少苗之战”,它也将决定巴原三国的命运。
这又关少苗什么事呢,在很多传说中是这样描述的:因为樊君樊康看上了少苗,公开要求巴君少务将妹妹少苗嫁给他、他才能答应与巴室国联盟。此事触怒了同样爱慕少苗的大成妖修盘瓠,盘瓠变成一条狗潜入樊康的行营、叼走了他的头。
樊室国为报国君之仇,举兵攻伐巴室国,并与帛室国结为盟友;帛室国打着为盟友报仇的旗号,与樊室国同时举兵,巴原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由此开启。这一切说起来好像都是因为争夺一个美人少苗而起。所以被称为少苗之战。
传说是真的,它所描述的也皆是事实,但有时所谓的事实亦是扯淡。这就像有个人放了个屁,远方有座山崩了,于是又有人说,是他一屁崩塌了一座山。这样的简单的事情当然很好分辨。但若换做更复杂的世事,就没那么容易一眼看穿了。
至少在当事人之一的虎娃看来,有没有少苗之事,这一战皆不可避免。而少苗的遭遇,无非是帛室国所策划,目的就是为了找到绑上樊室国一起开战的借口。这一场国战的各方都筹备了相当长长时间,举兵之前皆已正式宣战,而虎娃就在列国宣战之际回到了步金山。
巴原上有无数人关注着战局的变化,同时也关注着虎娃的动静。已过去的国战。假如没有虎娃之助,少务恐不会顺利获得大胜,至少会不在今天就已彻底解决了相室国与郑室国。那么如今的这场国战,虎娃表明了态度不再参与,少务还能像以往那样取得胜利吗?
世人在看着虎娃,虎娃何尝不也在看着世人。巴原上所发生的一切,包括这场“少苗之战”,也都是虎娃修行中的经历与见证。如今的他已拥有了某种超然的心境。每日与玄源驾驭比翼飞舟运送小世界民众。巴室国在前方迎战,后方仍在安置这些移民。
虎娃如今的修为已有化境几转?他从来没有在意这种问题。这与他修行心境有关。有了见证生死轮回境的经历,他若能到达苦海岸边,心境中便会自生感应。而如今只是隐约有所感触,修为尚未证得那一步,但也好像不算太远了。
这欲至未至之境,看似接近实则极为漫长。终身之修行亦可能止步于此,迈步之间若永无尽头。虎娃却好像也没有关心这个问题,每天只是与玄源在一起,日复一日的操控着比翼飞舟运送小世界民众。
虎娃回到步金山时就有交待,无事莫要打扰他的修炼。甚至也不过问巴原上的战况如何。然而就在巴原开战的三个月后,却有一名特殊的客人来到步金山拜访,并求见彭铿氏大人。虎娃走下了比翼飞舟,在水潭边接见了此人,来者是众兽山宗主扶夔。
虎娃曾与众兽山有过约定,待新任宗主其突破大成修为,他便将掌控啸山印的神魂烙印传回众兽山。啸山印是众兽山历代掌门信物,虎娃当时并没有将其取走。新任扶夔继续执掌此神器,却没有得到神魂烙印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