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出入证和身份卡,在摘下头盔进行对比之后,巴克也经过了三道荷枪实弹的岗哨,才抵达那个在全国都具有领先地位的创伤课题重点实验室,国家最高级别的。
就连这个实验室下属的几个科研平台,全军级实验室都是国内最领先的。
但外观看上去,就跟七八十年代的三线老工厂没什么区别,平坦水泥路面上到处是龟裂以后重新压平填补的沥青黑线,好像蜿蜒的树枝河流一般遍布地面,一大五小的六栋建筑也是贴着很普通的小瓷砖,建筑群之间有个巨大的绿化带,部分修剪整齐,部分野草丛生,窗户都是上世纪的咖啡色老铝合金边框加蓝色遮光玻璃,除了树上的鸟鸣蝉叫,基本听不到一丝声音。
可就算是看着这样空无一人,巴克刚靠近,就被两名持枪警卫给要求下车,把摩托车停远点,然后才能越过一片空旷小广场进入这片严控区域,在巴克看来,就是留出了足够的射击空间,如果谁敢不听从安排执意前进的话,他毫不怀疑这些面色严峻的军人警卫会开枪击毙。
在自己的地盘,周山夫就没有屈尊来接巴克了,小军医的资格还不够,两名白大褂年轻人招呼了他,从他们白大褂的领口能看见里面的军装:“来这边办理手续吧,有些东西是要亲自办理的。”
办什么?
领白大褂,防菌服,甚至没有领章的学员军服,还有军人穿的那种厚底儿黑头皮鞋!
这是对病人的态度么?
巴克知道周山夫打的那点主意,他倒是不避讳把自己了解熟悉的一切都交给国家,默不作声的填表领取,最后甚至给他分了张办公桌和衣帽存储柜!
年轻军人都很客气:“您以后来,在研究所内走动,就得换上服装和戴上身份牌……”
巴克还是注意到,自己的身份吊牌颜色跟对方是不一样的。
那就换呗。
其实从未穿过白大褂的巴克把这身衣服换上身,把头盔背包啥的放进柜子里,除了没戴帽子,一眼看上去,终于有个医生的样儿了。
年轻人还是客气:“因为您这次来没有预约,周老安排的就是您来了,就随机参与野战外科专业的各种内部研究课题旁听,您看行么?”
巴克也客气的点头,压根儿就不问自己是来看病的,他跟周山夫都明白,那不过是个托辞,骗骗小姑娘的。
不过话说回来,巴克发现林东对自己的嘲笑还真没错,自己下意识的对周晓莉的确隐瞒了很多东西,相反对方灵颖都要坦诚得多。
这是为什么呢?
胡思乱想着穿过寂静的内部通道,中途还经过了两次身份查验的闸门,才进入一个区域,七八名中年男女和二三十个年轻人,都穿着白大褂坐在一间阶梯小会议室里,一名中年人正在专注的论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内脏并发症应该作为野战战地救护的最重点来开展,这将为军队提高伤员存活率做出巨大贡献……”
背后的蓝色投影幕布上,战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讨会的字样赫然在目。
所有人都看了一眼被两名年轻军医带进来的生面孔,相互交头接耳看向巴克的目光颇为复杂,想来周山夫并没有掩饰自己招揽一名归**医和恰巧这人是自己孙女男朋友的事实。
连主讲的那个,都停下来,看着正要坐下的巴克:“是周老钦点的青年才俊吧?要不,你先上来说说你对这个学术范畴的见地?抛砖引玉嘛……”
这算是下马威还是忙着给周老的孙女婿出彩机会呢?
青年才俊觉得自己还是找个文献资料室查查治疗精神病的资料就好了。
第155章 颠覆
周晓莉在店里清理各种文件,就算是放国庆假,二手房中介店里还是会有值班员工,周经理就算自己走穴,也是跟总公司报备过了,虽然她对一天赚六百块外快觉得很开心,还是明白不能随便触碰红线,落人话柄,有四个员工也会跟她一起去挣这同一份假日零工。
这就是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抓住每个可能的机会,去拼搏未来的明天,在追求这一切的时候,绝不会有功夫思索什么人生是不是有意义的蛋疼话题。
可隔着经理办公室的透明隔断,周晓莉明显注意到好几个员工都起身在朝着外面张望,而心腹顾倩更是起身站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门口,目光却朝外,稍微偏了偏头,避开挂在门上的公司宣传画和经理室铭牌,周晓莉注意到那吸引所有路人的风景线正款款的走进来。
眉头就有点皱。
牟晨菲一如既往的高傲,把车停在洗车店被蜂拥而上的洗车工们保持距离围观的时候,只问了一句:“我上次来洗车那个肤色比较黑的呢?”
还静默了一下,这帮狗崽子才争先恐后的享受跟美女说话的权利,几乎把巴克的所有信息瞬间泄露了个遍!
只是牟晨菲问第二句:“他的联系电话是多少?”时候,众人正要作答,旁边一个悄悄的声音:“你们这是要被经理姐姐给秒杀至渣么?”
所有人才突然反应过来那个彪悍的经理姐姐只要知道是谁说的号码,肯定会不得好死!
就都安静了,悄悄的拿手指旁边的中介店铺:“问周经理……”
经理?那得是多遥远的小职员,牟晨菲摘下墨镜,用墨镜脚指了指蓝色越野车:“谢谢,帮我洗干净停到这里。”就转身往地产中介去了。
摘墨镜那一下,好几个孙子就口水滴答夸张得要倒下去了:“巴哥……这是要逆袭女神一朵花么?”
“不可能哦!经理姐姐就够阵仗了,这……是啥子级别的鲜花哦!”
“对头!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一朵花自然也听见了这些尾音,连哂笑和自得都没有,扬着下巴站在玻璃门前。
等着有人殷勤的过来从里面拉开门,她才走进去:“我找这里的周经理……”
牛粪呢,这个时候走上的是讲台。
这事儿吧,他还是不介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只想表达自己的看法,起码身上的白大褂还是给了他一种不一样的使命感,当他在战场上承担军医这个职责时候的使命感,面对下面几十双眼睛,各种情绪,特别是其中一些年纪跟他相仿的年轻人,想了想才开口:“我先确认一下,你们说的这个战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的是因为战伤造成的一系列伤害并发症,最后以呼吸衰竭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死亡问题,对不对?”手还指了指后面的字面。
作战人员受伤后有非常多的状况,但是除了四肢单独受伤,其他绝大多数重伤员,最终都会归结到这个结果,因为伤重导致感染、多发、休克、烧伤之类,最后都会因为呼吸衰竭死亡,国内国外的划分有些定义是有些微差别的,特别是国力衰退,又一直自视为大佬的俄罗斯,总喜欢在某些学术领域自成系统。
下面这些专家学员对这位连定义都不是很清楚的“才俊”没有做回应,看他的眼神中水货或者关系户的成分又多了些。
巴克也没指望有互动回应,站没站相的在讲台上抖脚,还好讲台挡住了:“反正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不擅长你们熟悉的战伤后治疗,也就是你们的野战医院治疗,我只熟悉战时抢救,这种综合征涉及到的问题……都在我手上死过人,在我参与的初期,就更多了,我可以提供所有我接触到各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反面教材。”
下面终于轰的一下就炸开声音了。
刚才走下去让出讲台的那位难以置信:“直接肺伤害和间接肺伤害的各种危急状况,都亲手经历过?”
巴克没表情:“我不太清楚你的这个直接和间接的划分,问吧,说具体的症状……”
“呼吸道感染?”
“没错,这个很常见,战地救治没有那么多消毒措施,我曾经在救治一名被地雷炸伤的平民时候,并没有太大的生命危险,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就无意识造成了呼吸系统伤口感染,死了,当时的并发症……”
“高浓度氧致死?”
“有过,是个装甲兵,拖出来的时候已经失血过多,呼吸系统很衰弱,我就想当然的用氧气袋给他输氧跟输血,最后死于呼吸系统衰竭,最后解剖证明是因为长时间的液体输入过量……”
“脓毒症?”
“这个太多了,因为药品和医疗手段有限,很多时候只能简单救治,然后把伤员在露天放置听天由命,细菌、真菌、寄生虫我都没办法避免,嗯,有粉笔么,我可以列举我经手死亡的伤员脓毒症细节状况……”
在场所有军医,都不敢说自己能把近二十种大类,数十近百种各型症状都遇全了。
这点和国内民用医生几乎个个经验丰富到爆不同,战场上的伤势,在国内凤毛麟角。
没有战争,就没有经历,所有书本上的知识就只能是知识。
民用医患的状况和战场上是有天差地别的。
一年当中,十多亿人口的国家,会有几例中枪同时爆裂伤害再伴随细菌性肺炎的?
在美国那个全名拥枪的国家也不过是十万分之二的几率,这个救治过程中过量输液,胃部容物吸入,都是立刻要人命的高危因素,分摊到这个巨大国家的庞大军医队伍里,有多少人明白这个实际操作时候的过量是过多少?
这可不是书面定下一个数字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判断当时伤员的各种反应做出适当调整,而最熟悉这些调整的各大医院主治医师们,又明白身体多处枪伤和创伤以及压力波间接伤害的危害么?
但巴克这样几乎各种状况都送死过人的漫不经心野鸡医生状况,简直让军医们动容乃至愤慨:“这一例,你为什么不先做一个限制液体的血流量控制?”
巴克摇头:“第一次是我当时不懂,第二次是我没足够的羟乙基淀粉来救治,大多数情况下,我携带量有限,不可能携带太多的药品,各种绷带、生理盐水、乳酸格林氏液还有吗啡、碘酒是我主要携带的物品,我只救我有把握救活,并且不浪费材料的伤员。”
大多数时间都是依托完备野战医院和系统化的军医们有点呆滞了,这个完全野路子的军医开始颠覆他们对自己这个职业的认识。
第156章 照片
其实巴克所描述军医跟在场的军医身份是有点区别的。
现代军医制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分级救治,分类后送,不同等级的伤员接受不同程度的救护,巴克只属于整个军医制度第一个环节,战地战场上的军医,而在场的这些高等级军医大多都属于后方野战医院乃至大后方的完备军医院军医。
巴克在这里说不上故意偷换概念,也许周山夫这老而弥精的家伙把他拉来,就是要搅乱一下有些墨守成规的结构跟提醒那些已经被淡忘的血与火。
他没有跟巴克通气,却在另一间监控室里跟另外几名佩戴军衔的人物坐在大屏幕前看这个年轻人大放厥词。
“其实你们说的这些东西都有道理,有完备的医院设备跟药物救治……那为什么还要军医?能动外科手术和救治交通事故的外科医生就能干这些事情,战争爆发时候的军医是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能尽可能救助军人和平民的专业人员,所以在这里,面对我进来听见的那个争论到底外科还是内科是野战救助的重点……我想说,发展第一线作战人员中的医护兵和战地后送系统,才是军医最重要的环节!”
啪的一下,在这边的监控室里,一名头发黑亮的中年军人猛拍一下手:“对!说到点子上了!”
几个年纪大点的沉稳一些,指指屏幕:“听听,听听,别着急下定论。”
巴克的论据很简单:“内脏呼吸衰竭并发症有很多种,二战中美军的发病率为42%,到了朝鲜战争改善那么多条件,还是只能控制到35%,可到了越南战争立刻下降到0。17%,就一个原因,直升机发明了,直升机被美军大量运用到伤员后送上,你们竭尽全力的想在医术上解决一两个百分点的改善,其实加快伤员的后送系统,立刻就有本质的翻天覆地变化!”
几个老的下意识互看几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闪光!
军内的体系改革谈何容易,但显然这个突破口将会是一个切实可靠的切入点!
假如几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军医体系有自己的航空兵和直升机投放系统,第一时间进入到最危险的地带,而不是让伞兵冒险从空投军机上跳下去开路以后才引入军医,救助生命的结果,肯定会有很大的不同。
但这种已经涉及到本质改变的改革很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对国家肯定是有裨益的过程!
巴克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三个背包,很寻常的那种3d包:“在这里,我作为一个第一线的医护兵,而不是医术高超的军医,讲述一下目前北约乃至俄罗斯体系的实战中军医常见携带物品和携带量,希望对各位有参考价值……”
国内没有少在这一块下功夫,但真正来自一个前线第一手的翔实资料还是让所有人都有点兴奋,绷带、吗啡、碘酊抗生素和止血钳之类就不用说了,肾上腺素注射液、吡呱酸片、才苯海明片、喷托维林以及巴克最爱用的口咽通气管之类的物件密密麻麻写了一大黑板,其中部分他不知道国内学名的,还用俄语或者英语替代,之前主讲的那个中年军医指了两个人上去默默的把翻译注释在旁边。
哪里是周山夫说的他身边连个俄语通都找不到?
各种血压计、烧伤敷料、体温计,巴克甚至每次携带的一次性注射器和手套都有近百个!
怪不得向婉找到的那张战地相片上,巴克一个人就带了三四个大包!
名副其实的战地骡子!
并不是说巴克讲的东西闻所未闻,也不是他说的内容有多么学术高深。
而是他所拥有的东西恰好是国内军医界久违的东西,更是军医界亟待提高自己地位的有力佐证!
争预算和争项目之类的事情不光出现在美军各大兵种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