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枭雄-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一哲痴呆的站在那里,过了半饷才是撕心裂肺的巨声喊道,响彻在整个山谷里回荡着:“师傅!”

他的脑海里彻底的空空荡荡,根本不知道自己还在想些什么,剩下的只是曾经的回忆。

到了这个时候,他总算理解了为何哲天赐一直不肯离去,为何师傅坚持要在这个时候回到白马寺,为何师娘选择了同意师傅的观点。

因为他们都早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况。

只有自己,一直被埋在鼓里,甚至连一点行迹都没有发现。

他不禁埋怨起了自己,如果自己早点发现的话,那么也许能改变这一切。

康卓走了过来,将他的头埋在了自己的怀中,声音带着哽咽,但是也有着说不出来的那种放下:“你师傅他回到了白马寺,就已经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情况了,他回到这里,就是想在这个莲花生大师的地方坐化,将自己的最后一段记忆留在这里,因为这里,是他,还有他的佛法,生根发芽的地方,哪怕他曾经为了什么理由离开,他也会回到这里,这就是落叶归根。”

虽然很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但是康卓的悲伤还是无法掩盖。

林老一直在敲着,不肯停止,用自己不辞辛苦的动作,来送这个他最尊敬的人最后一程。

对他来说,能够再次看到听到哲杨,已经满足了,他的人生已经没有了什么缺憾。

叶一哲死死的抓着康卓的手臂,不肯脱手。

他不会忘记,在他没有人要的时候,是师傅收养了他,然后将他一点一滴的带大,如同亲生儿子一样,如果不是清楚的知道师傅不可能有私生子,甚而至于他也会和其他人一样的想法。

他不会忘记,在他逐渐长大的时候,是师傅一字一句的教导他成材,虽然灌输的很多都是经书上的内容,但是却是他至今为止认为他走在别人前面的原因。

他不会忘记,无论曾经的他犯了多少的错误,师傅都会原谅他,从来没有责怪过一句的怨言,而他很清楚的知道,当年的桑腾他们,给他骂了不知道多少次。

他不会忘记的事情很多,只是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在不远的树梢上,一个中年男子看着院落中的一切,轻声念叨了句阿弥陀佛,然后跃将而下,消失在了那里。

拉市布达拉宫,有着上百人左右,席地而坐,一脸肃然的看着中 央的小庙,准确的说,是看着坐在小庙前方的那个中年男子,穿着藏传佛教里的传统服饰,同样席地而坐着的中年男子,一脸慈祥,不大却厚实的声音,从中年男子的口中语速缓慢的传了出来。

“大师,何谓面对?”

面对众人的问题,中年大师一一的说道:“高原的伟大展示格萨尔王,他的流亡历程可以说是高原文学中最伟大的史诗。格萨尔的意思便是无敌,没有人能够打败他。他有一位邪恶的叔父,名叫洛东,从格萨尔出生的那一刻起,洛东就想尽办法要杀害他,但每次都让格萨尔越来越坚强。事实上,多亏洛东的坚持,格萨尔才变得如此的伟大。因此才有了西 藏的谚语:如果不是洛东那么的邪恶狡诈,格萨尔就不可能走的那么高。”

“大师,我们又如何面对无常?”

“认知到基本的恐惧,丝毫不逃避从困难中接受教训,正如同创巴仁波切告诉我们的,将追求安全感的狭隘心胸,换成非常宽广的视野,那是一种无谓、开放和真正英雄式的情怀。…。 …无常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在不停的改变中,才能得到最深刻的自在。”

“密勒日巴尊者曾经说过:在死亡的恐惧中,我辛苦的爬上了山;再三思索着死亡时刻的不可逆料,我攻占了不死、恒长的心性城堡。如今,对于死亡的一切恐惧,都已经过去了。”

“对于这些改变和无常的真理,如果我们无畏的反复思维,就会慢慢的发现,我们能以感激和喜悦的心情面对不变的真理:不死而恒常的心性之真理。”

一字一句,从这个中年大师口中缓缓的说出,让众人有了一种内心平静的感觉,仿若经历了人生的一次洗礼,看着这个中年大师,众人都是一副崇拜,但不是谄媚,那份慈祥,让他们感觉到只有纯净的崇拜,才能配的上他,任何娇柔,任何造作,都是对他最大的侮辱,他就是他们心中的那份信仰寄托。

“什么无常?什么改变?不过是你们弄出来糊弄世人的话语罢了,也就你们这群傻瓜还在这里听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清澈的在寺中响了起来,“准确的说,这一切又何尝不是你们为了洗脑,强加给人们的?所谓的信仰,所谓的轮回,不过是一场空而已,世间那么多的痛苦,那么多的困难重重,又何曾看到你们口中的那个佛出现过?”

“唰”的一声,所有人都是随着这个声音的方向转过了头,看向了声音的来源,便是寺庙的入口之处,一脸愤怒的看过去的众人,发现站在门口的,不过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男子而已,穿着并不像当地的居民,看上去也是一个前来拉市的游者而已,带着些许的邪气,轻轻抿着嘴唇,眼角余光注视了下四周便是不屑的偏过眼神,看着中年大师。

大部分人看到这一幕,更是愤怒了些许,当场便是有人站起来指着年轻男子说道:“不许你这样侮辱大师,大师的话,岂是你这样的小毛孩可以理解的,给大师道歉!”

说着又是回首看了看中年大师,愤怒的表情告知了所有人,如若不是因为顾及大师的在场,他已经冲出去和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大干一场了,虽然他心里也很是唐突,年轻人一米八的个头,比起他无疑要强壮许多的身躯,所以他在就要冲出去的刹那,还是止住了脚步,回头看了看,再看了看其他人的反应。

大部分人都是一阵的愤怒,只有一少部分人,看着来人,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但是其他人显然没有这个突然冲出来的人那么冲动,只是看了看大师,发现大师并没有太多的动静,又是止住了自己的身形,起身都是没有,只是看了一眼年轻人便不再观看,等着大师的答复。

看到突然冲出来的这个人,年轻人也是略微的一怔,他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在这个时候冲出来,嘴角轻微的上翘,便是看着这个人说道:“既然你这么崇拜这个所谓的大师,那么是否可以由你来告诉我,佛,抑或是这个你眼中至高无上的大师,是如何的帮助你面对那些所谓的艰难险阻?抑或是在你的某个亲人死后,是如何让他得到新生进入轮回的呢?”

“这个……”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便是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这个据说很是得道的大师这里悟道的旅游者,此刻被年轻人的这句话说的整个人怔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回答。

左顾右盼的他,发现并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来帮助他解答,着急的满脸通红的时候,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头看却是他心中的那个得道大师,激动不已的他想要说话,却见大师颔首微笑示意他坐了下去,然后便是一个人走向了年轻人,莫名其妙的他环顾四周,发现不少人和他一样的表情,不解为何大师会这样看重这个年轻人,但是同样有着不少人却是露出了更深的笑容,和大师一样,仿若看彻了一样,丝毫没有对年轻人亵渎大师的愤怒。

只见大师缓缓的走向了年轻人,年轻人似乎根本不曾看到他一样,只是这样摇晃着脑袋吹着口哨,直到大师站到了他的跟前,他都不曾带着丝毫的尊敬。

“如果你放开的话,便是可以从种种的痛苦、困难之中学到很多。无论是亲人的死亡,还是生命的新生,你都会慢慢的正视自己的生命,会开始强迫自己去发现尚未发现的人生目的。尤其是在亲人过世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很是孤单,可能会感觉自己是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好像有人在问你该怎么度过一般,这个时候你便会思考,为什么你会希望继续活下去?那样你便会明白,生、死,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而在其中指引方向的,便是轮回。”

看着这个年轻人,中年大师缓缓的说道,不急不缓,丝毫不被男子那看似吊儿郎当的形态所影响,也没有因男子的看似丝毫没有佛性的话语而产生轻视的意味,佛曰众生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

“既然如此,为何你不选择涅槃,从而让你的亲人正视到更多呢?既然世人那么的劳累,甚至需要亲人的过世来领悟,那么你们所谓的佛祖又在何方?他又是用什么来让你印证真理?”

说完,年轻人的声音更是洪亮了起来,似乎想要将声音传给更多人一样:“佛既不怜悯众生,任由众生百态,众生何不成魔!”年轻人这句话一出,这个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个秘境”的城市,仿若整个镇上都是响彻起了一股惊雷一般。

第三十一章 诡辩

“魔?”中年大师听了年轻人的话,轻轻的摇了摇头,继而叹息,紧接着便是一阵低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在除了年轻人之外的所有人都是露出了疑惑的神色的时候,中年大师骤然直视着年轻人“什么”,说着中年大师便是停顿了一会,才是平缓的说道:“是魔!”

“魔是什么?”说完第一句,中年大师又是将这句话反过来重复了一遍,却是疑问的口气,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听在所有人的耳边,却是比起年轻人之前那句洪亮的口号更是能够让他们的心灵震动,在听完第一句的时候,不少人便是露出了迷惘的表情,疑问的话语传出之后,却如同在他们心中敲响了一道鸣钟一般,在前方出现了万千光明大道。

不过这个能够在这里这般质问大师的年轻人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角色,只见年轻人首次露出了郑重的神色,看了看中年大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手指却是对准了之前中年大师坐立指引众人的方向,完全将自己当成了一个主人一般。中年大师却是不以为意,顺从着年轻人的手势走了向前,走到之前的位置,也是顺着年轻人的意思坐到了一旁,年轻人却是喧宾夺主的坐到了正中 央,看着院里的众生。

众人都不解年轻人何意的时候,年轻人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笑毕,年轻人再次起身直直的盯着众人,不少人被他这股充满着攻击力的眼神给看的闪躲了些许,鲜有人能够与他对视,看到这个情形,年轻人转头看向了中年大师说道:“这,便是你的众生;这,便是佛的信徒;不过而尔。”

中年大师并不为年轻人狂妄的话语所动,只是淡静的说着:“三千大千世界,十万芸芸众生,皆有属于自己的道,谁也无法改变,佛祖所言,却是指引。哪怕是贩夫走卒的众像,皆是由心生。驱除心魔,便可以得见佛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接着中年大师便是用一股诱惑的声音对着已然被年轻人看的产生退意的众人说道:“何不归去?何不归来?”

“哼!”却是年轻人听到中年大师的话语冷哼了一声说道:“佛不是一直强调,佛不渡不可渡之人么?”接着年轻人用手指向了院中的众人,不屑的看了一眼便是说道:“他们?你又如何去渡?”

“他们自有自己的心魔去渡,佛祖只会指引道路。”

“我,你又如何去渡?”

“你已然到达彼岸,何须再渡?”

众人大惊,此冒犯佛祖的逆子,在大师的心目中,竟然已经到达了彼岸,这是怎样的殊荣,再次看向这个年轻人的眼神却是大不相同,少去的是芥蒂,多出的是一份思索。

年轻人却是不曾停歇,在中年大师说完之后,径直的再次问道,语气比起之前来要急促了些许:“你,你又如何去渡!”

“苦海无边,回头亦已无岸,既要普渡,何谈归路。”

“还倒真有几番‘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样子。”年轻人看着他说道,众人看不出也听不出他到底是正话还是反话,“既然如此,那么我就再问,对于哲杨!你又如何去渡!”

中年大师听到年轻人这般询问,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也是中年大师在面对年轻人的刁难之后第一次露出不满的表情,一直只是平静的看着年轻人轻飘飘的接过他的话的大师,此刻终于在人前显现出了他的情感。

原来,大师也是人,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心中这样想到,只不过,年轻人口中的哲杨又是谁?对于这个活佛,来到这里的不少年轻人并不清楚,只不过还没等他们缓过来去思考这个问题,便是让身旁人的话将他们的思绪给唤了回来。

“叶一哲,哲杨大师不仅仅是整个藏传佛教佛法最精深的人,还是整个西 藏信民的信仰所在,别忘了,他还是你的师傅!你如何能说出这样的话语?”

一开始看到年轻人的挑衅没有丝毫反应的那部分人,此刻却是跳了出来,带着些许愤怒的语气,不过终究是经过佛性洗礼的人,并没有露出太多的感情,但是如果是熟悉他们的人在这里就会知道,他们这点愤怒已然是他们爆发的极致了。

哲杨他们这些直到内情的人的心目中完全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高原的精神领袖是达…赖,但是是也不是,对于藏传佛教信徒来说,那些真正的不在世人面前显露的大师才是他们心中的信仰,自从九世纪莲花生大师开创了藏传佛教之后,一直持续至今,墨镇之所以在藏传佛教的心目中那么的圣洁,也是因为莲花生大师当年顿悟佛理的地方便是这里,这才有了“白…玛”之说。而哲杨大师,也是当代藏传大师中,众人看来最能明性的人,他们也都是清楚,在五十年前有一个吸引全藏的名字“白马寺”,也正是当年莲花生大师坐化的地点,而五十年前在那里讲佛的人,便是哲杨大师,只不过后来桑腾来到这里之后,就是停止了那里的活动而已。

来人自然不是别人,就是叶一哲。

中年大师自然是桑腾了。

看到这样一批这个时候跳出来的人,叶一哲却是丝毫没有意外,他将话题引到哲杨大师的身上去,就没有想过能够全身而退,或者说是,他根本就不想退。

而另外的那些人看到之前没有反应的他们和年轻人对峙的样子,才是略微有些明白为何之前叶一哲和中年大师辩解的时候他们没有反应,他们与叶一哲都是认识,但是只是一瞬的功夫便是注意力集中了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