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棺中的主人形貌,却让三人多少有些惊讶,里面躺着的,竟非人类,而是一只全身披毛的巨熊,身高怕足有李禾的三倍高下。
大概是因为冰棺保存的缘故,那熊尸不仅完好,且肉身似乎还有弹性,毛发都一如生前般泛起健康的亮泽。
“奇怪!”看着棺中的熊尸,诗诗露出一脸不解,
“怎么?”李禾与柔福的脑袋都凑了过来,“哪里不对?”
“这玄冰温度之低,不要说肉身,便是金银铜铁,甚至灵魂都能够被冻成一地粉末,上古传闻有以玄冰为剑者,敌兵触之即碎,可这熊尸……”
“哦?”经诗诗提醒,李禾也发现了其中古怪,眼前熊尸不要说冻成粉末,便是连结冻的迹象都不见一丝,整个熊尸便如在常温中睡觉的活物一般,李禾却又忽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这水怎么也不结冰?”
面前的水坑深不见底,除了冰棺,却是连半块浮冰都见不到。
“这水怕便是玄水了,与凡水并非一回事,传说之中,玄水结冻后,体积会骤缩到原先的万分之一,万滴玄水才能凝就一滴玄冰,这坑中之水,怕便是这玄冰巨棺融化而来。”
“外面那井水如此冰冷,会不会是因为与这坑底连通?”李禾忽然想起了外面的寒井。
“不需要完全连通,只要这玄水稍稍向外渗出一些,便可造成那等寒井!”
正说着,继续向前靠近的三人,却突然感到一股大力自冰棺中传来。
二女被一股无形的斥力直接推了出去,险些便跌出了祭坛。
李禾则是被一股绝大吸力吸住了身子,以李禾的一身神力,竟是不能抵抗分毫,近乎被硬拖着到了坑沿儿边上,再往前便是一潭深不见底的玄水,眼看便要被这大力拖入水中,那水面之上却是突然升起一道彩虹,将李禾托在水面之上,到了冰棺的棺盖上方。
便在这时,李禾的神识之中突然响起一道雄浑的男子声响:“吾之血脉,传吾道统!”有若洪钟的声音,在李禾神识之中竟是形成阵阵回响。
这声音不只李禾一个听到,便是柔福和诗诗的神识之中,也在同时响起。
此时彩虹已经消失,李禾被一股无形之力托在冰棺上方三尺高下。
一道人形虚影自棺中熊尸体内飘了出来,瞬间没入了李禾的眉心之中。
“吼!”李禾发出一声痛苦吼叫,全身骨骼同时作响,身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长高变大,一身衣裳瞬间撑破,露出的身体上,可以看到皮下筋肉如虬龙乱舞一般不断翻涌抽动隆起加粗,被撑大的皮肤纹理中,更是透出了一层血色,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皮下鼓胀的筋肉撑爆。
“相公!”二女同时惊呼出声。
“吼!”又是一声震天巨吼,随着这声痛吼,李禾渗血的皮肤“噗”地一声,竟是有无数粗大黑毛从他皮下生了出来。
“吼!”这一次,吼声是从一张血盆大口中发出的,李禾,竟是变身成了一只巨熊。
※※※※※※※※※※※※※※※※※※※※※※※
二连更,求推荐,求支持!
第一百零四章 凝意
“呃!”柔福两眼一翻,终是无法接受眼前的惊变,一下晕了过去。
诗诗看着李禾的面色,却有些复杂起来,目光不断在李禾与棺中主人的身上来回切换,李禾此时变身的巨熊,无论体形毛色骨骼面相,竟与那棺中主人如出一辙,若非此时棺中那具熊尸还在,几乎便要让人觉得是那棺中主人突然活了过来。'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而便在李禾变身巨熊的瞬间,棺中熊尸的毛发似乎突然失去了亮泽,虽然没有达到干瘪的程度,却也现出了明显的衰败之象,便仿佛让它一直保持着生前状态的那股力量,已经从体内瞬间流失,这时的熊尸,才真正有了一种死尸的感觉。
而那突然流失的力量……诗诗的眼睛再次看向了李禾。
却见李禾眉心一亮,方才那道没入眉心的虚影又飞了出来,却也变作了熊形,与李禾身体重合为一,便见李禾随着那道虚影动作,身体也跟着作出一模一样的动作,一个又一个动作颇为古怪,看在诗诗眼中,却是心头一惊:“炼体之术?”
上古炼体一道虽然失传,一些留传下来的残章却还能够让后人略窥一二,李诗诗便恰巧见到过一些上古炼体术的残章,可这些炼体术,却必须要有相应上古血脉体质才能习炼,若是体质对应不上,轻则无效,重则血脉逆行而死。
眼看李禾此时动作,却是上古炼体术无疑。以诗诗所知,这上古炼体之术,炼到大成之时,便会出现李禾方才那等变身返祖的现象,血脉中承自上古神兽的那部分血脉激活苏醒,拥有暂时变身为祖先神兽的能力。
可李禾却是变身之后,这才打出了一套上古炼体术。
“似乎,顺序有些不对啊!”诗诗担心之中,却隐隐有着一丝期待,那是修真界中,关于神之印记的一些传说。
传说之中,某些偶然间进入到上古遗址的修者,若是能够得到在那里存留的强者意志的承认,便会被以神识印记的方式,授以种种上古秘法的传承。
上古时代,最近的也是在上万年前,能够在万年,甚至更久的岁月里,抵挡住时间侵蚀而不被磨灭的神魂意志,在当时,那一定都是属于强者之中最为巅峰的存在,极有可能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的桎梏,而迈入了神的行列。
也因此,这种神奇的传承方式,在修真界被称作神之印记。
几乎每一个得到神之印记的修者,都会在短短时间内突飞猛进,成为雄霸一方的不世强者,甚至还有的也成为了那超越这一方世界的存在:另一个,神!
而这玄冰……诗诗一阵砰砰心跳:这玄冰虽然可以将灵魂冻成粉末,可那只是对八重分神期以下的灵魂而言,只要灵魂够强,这玄冰却反而能够起到冰块保鲜一样的效果。
传说中那些传自久远时代的神之印记,若是那主人生前有意留下的,常常便会有玄冰作为那神之印记的容器,有了这玄冰作为保鲜,若一道神之印记原本可以在这世上存留千年才告消散,那在这玄冰的作用下,却至少可以存留万年而不消散。
“是了,一定是!”诗诗正兴奋得小脸儿通红,李禾这边又出现了新变化,那熊身开始急骤缩小,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李禾已经恢复了正常人形,只是身高却与外面那些远古人形雕刻一般,比李禾原本的身材要高上近乎一倍,与他身体重合的那道虚影也同时变为人形,这一下脸部的轮廓明显可以看出与李禾不同了,明显是另一个人的形象。
李诗诗眉头一挑,那人形虚影带着李禾的身体,竟是拿起了李禾一直随身携带的药锄,一锄,一锄,动作极慢,却竟是一套锄法。
这以锄头为兵刃的高手,古往今来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李诗诗眼睛一亮,心头不由大跳:“禹?难道真的是禹?”此时再看冰棺中的熊尸,竟是浑身战栗激动得难以自已,“罴,果然是罴!”有心之下,诗诗终于发现了这头巨熊,与普通熊类不同的地方,终于认出这熊尸便是上古神兽中的罴。
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常化作巨熊开山疏流,现在看来,这大禹或许走的就是炼体一途,将自身远古神兽的血脉完全激发,已经可以无限时的化身成为远古神兽先祖罴的身相,以至便是死后,也能以神兽罴的身相葬于此处。也只有以神兽之躯的种种神奇,才能在这玄冰巨棺中完整保存下来,而不至于被冻毁。
不知何时,李禾手中的药锄,竟是变大到两人高下,正合现在的高大身材使用。
李诗诗伸手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音。
与李禾重合的那道虚影,带着李禾舞完一遍,便又重新回到了李禾的眉心之中。
此时的李禾,却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舞动着锄头的同时,眼睛似闭非闭,表情似笑非笑,状似梦游,可那不徐不疾,明显与方才锄法有别的动作风格,让诗诗明白,这绝不是梦游,而是一种身体自发的动作。
这类现象在修者之中并不罕见,修者只要炼气达到一定境界,便有可能偶然间出现这等并非灵识指挥的自发肢体动作,甚至有那修者,根据这些自发动作,而创悟出了一门新的修行功法,从而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
这等纯由身体自发的特殊顿悟状态,被修者们称为体悟。
李诗诗正要放下捂嘴的手,却又突然一下捂了回去。李禾动作又变,之前不徐不疾的圆熟风格,瞬间变成了暴风骤雨。
不等李诗诗完全适应,李禾竟又变了一种风格,这一回虽然同样迅疾,却给人一种风雨不透的感觉,似乎此时便是一盆水泼上去,也不会有一滴沾到李禾身上,与方才攻守兼备的快不同,此时的快,却是完全以守见长。
李诗诗只觉自己呼吸有些困难,李禾锄法竟又生出变化,依旧是快,这一回却完全是有攻无守的雷霆之怒。
眼看着李禾动作又慢了下来,李诗诗目瞪口呆,体悟之中连创数种风格迥异的套路,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看到李禾锄法风格再变,李诗诗对于修行的认知被彻底颠覆:郎君,悟性要不要这么好啊?
其实李诗诗并不清楚,李禾此时的状态,却与那纯粹肢体自发动作的“体悟”有所不同,奥秘便在李禾手中的锄头之中。
大禹留在尸身中的神之印记,将李禾认作他的血脉后裔之后,便进入他的眉心祖窍之中,以他尸身之中存留的血脉之力,帮助李禾强化血脉,使得李禾无须炼体,便彻底激发了体内属于神兽罴的血脉,化身成为这熊形神兽,之后才又授以他炼体之法。
原本以李禾此时的修为,神之印记对李禾的传授,也就告一段落了,却不想李禾一直随身携带的那把毫不起眼的药锄,竟是大禹当年治水时,用过的一把锄头。这一下却又激发了神之印记中,关于当年手握锄头开山疏河时的一些记忆,便又多传了李禾一套当年悟创的锄法。
这锄头,是当年大禹治水开山时所用,却并非它的第一任主人,最初的来历已经无从追溯,后来因为受到无法修复的创伤,便被禹遗留在这个世界之上,没有随他一同飞升。
此锄之后又经历了几任主人,在锄法上无一不是登峰造极之辈,这锄头自身也非凡物,在被禹的神之印记触动了当初治水时的经历后,却是一下激发了它历任主人存留于锄中的锄意。
而李禾此时已经凝就三种道心,靠了这三种道心的种种神奇妙用,在随禹起舞时,便已进入了人锄合一的境界。
在那道神之印记回到眉心祖窍后,锄头中的锄意还在震荡不休,李禾又尚未从人锄合一的境界之中脱离出来,便又随着锄头,将它历代主人的锄意,一一演练了一遍。
锄头中,包括禹的锄法神髓,最为清晰的锄意,一共有八道,此时李禾已经演完八路,却依旧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舞出了第九路锄法。
这是,李禾自己对锄的理解。
※※※※※※※※※※※※※※※※※※※※
早起一更,求个推荐!
第一百零五章 连心
随着锄头舞动,处于玄妙状态的李禾,竟开口吟出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朴素的诗句,苍凉的语调,竟让李诗诗鼻子一酸,无声抽泣起来。'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配合着口中诗句,李禾一锄一锄,有若农人锄草一般,锄向四面八方。
禹的锄意之中,更多的是一种开山劈地的大开大阖,一锄下去,便是一条新的河道出现,是一种改天换地的大气魄。
之后的锄意,有的势若雷霆无坚不破,有的圆转如意水泼不进,有的刚正不阿誓要锄尽天下一切邪恶,李禾的锄意,却与之前所有都不相同。
之前种种锄意,都是将这把神异锄头,作了法宝兵器来使用,惟有李禾,却是将手中锄头,当作锄头本身在使用。
“圣人制锄,为苍生利。”诗诗的神识之中,突然响起李禾的声音,“愿为天下执锄,使苍生得饱足。”那声音充满了诗诗神识的每一处角落。
“嗡!”李禾掌中巨锄发出一声震鸣,有若巨钟发响,声颤久久不息。
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充满了整个地下空间。
“嗡!”整座禹宫,都在发出震鸣。
发宏愿者,感天,动地!
由道心之中生出的纯粹愿力,竟让整座禹宫为之动容。
之前的八道锄意,以禹的锄意气魄最为宏大。
那万年前的一场滔天洪水,不只九州,而是整个世界,都被洪水吞噬。
那时的禹,便拿着这把锄头,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开山辟河,重理河道,同时还要铲除镇压水中那些趁机作乱的神兽。
数年的治水生涯,几乎每一年,都会在治水时遇到数次近乎致命的危机,最后终于重整河山,成功治理了水患,使得九州大地,成为大洪水后第一处人们能够安居的乐土。
这便是禹的锄意,也是他治水的愿心,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重整河山,还天下苍生一个平安乐土。可这等愿心,只限于在九州大地遭遇重大灾变之时。
李禾的锄意却是锄耕不辍,根本没有一个时间限制,在空间上,也不仅仅只局限于九州,所有靠土地养活的苍生,都已包括在内。
这处禹宫本身,也是当年禹的随身法宝,早已有了自己的灵性,虽然经历过重创,器灵已经陨落,却还是保存了一丝器意。在这禹宫的经历之中,大禹无疑是他最为推崇的存在,可便在李禾凝成锄意的瞬间,这禹宫之中存留的器意,竟然感于李禾锄意气魄,发出连声震鸣。
要知道,这禹宫此时尚是并未认主的独立存在,且这器意与那器灵不同,并无灵智神识一般的复杂思考能力,便只是一股纯粹的无字意念,能够让器意折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