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穿着黑白道袍,脸上多了几许皱纹的温老,而另一个自然就是一身书生装扮的华先生。
“殿下召我等二人过来,可是为了太子今日所奏千叟宴一事?”华先生一直等到端王林新觉将手中的书信放下后,才终于开口道。
“嗯,但除了千叟宴之外,北漠那边也有消息传来。”端王林新觉点了点头,又在书案上亲手换上一片檀香。
“池候来信了?”华先生轻轻的嗅了嗅弥漫在书房中的淡淡香味,又看了看书案上的书信,猜测道。
“是的,池候来信,燕千里出了西凉,现在正与池候等人一同进京,方正直也与他们在一起,池候在北山村中时曾想与燕千里会面,却并没有找到机会。”端王林新觉很快将书信中的内容说了出来。
“没有见过面?这样看来,燕千里应该是觉得时机不合适了。”华先生听到这里,也慢慢的沉思起来。
“先生说的没错,但燕千里必须要争取到,池候的意思是让本王出城去迎接燕千里,最好是能抢在太子之前,可没想到太子竟然在早朝时奏请举办千叟宴,这样一来,不单先声夺人,而且,迎接燕千里之事也落入到了太子之手。”
“殿下分析的没错,就算殿下现在去请奏迎接燕千里,到最后圣上估计还是会将这件事情交给太子,毕竟,举办千叟宴,燕千里必然是名列首席之位,殿下劳心费神,恐怕也只能落得一个陪衬的身份。”
“华先生说有没错,所以,本王才深夜打扰温老和华先生,希望能够得到二位先生的教悔。”
“此事,我们已经失了先机,以现在的朝中局势,想要在朝堂上与太子硬碰硬,几乎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只能退。”
“还退?!这一年多来本王已经退无可退,朝廷六部,全是太子的人,各州各府,有一半以上的人现在都是太子门生,还有军门,以前的军门是本王的军门,可现在呢?最少有三成的将领效忠的是太子,你让本王如何再退?”
“只能暂避其锋。”华先生轻轻摇了摇头。
“大位之争,向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旦走出这一步,本王便再无退路可选,还请两位先生能帮……学生这一次!”
“这……殿下又何须过急?现在的局势,我们并无任何挽局之可能啊?”华先生的脸上有些为难。
“请先生教学生!”
“温老,您对此事有何看法?”华先生看着端王林新觉的样子,嘴角动了动,最终叹出一口气,将目光看向对面的温老。
“退一步,海阔天空。”温老淡淡开口道。
“温老所谓的退,是指的什么?”华先生听到温老的话,脸上也微微一动,他并没有因为温老所说的退而失望,反而有着一抹淡淡的惊喜。
“有些事情,退一步看,便很清晰了。”温老再次开口道。
端王林新觉听到这里,眼中也微微一亮,似乎也有些明白温老的话中有话,不过,他却并没有打扰,而是继续在一旁倾听。
“温老请讲。”华先生继续问道。
“千叟宴只是表面,太子身边不泛有谋之臣,首辅左相更是首当其冲,殿下试想,以左相之眼界,又如何会在这种时候费心劳力的去做一些缓急不分之事?”
“缓急不分?温老的意思是?”端王林新觉听到这里,也开口请教道。
“做事有轻,重,缓,急之分,拉扰燕千里,确实是重中之重,但是,燕千里何其老谋,二十年来一步不出西凉,只守西凉一地,目的自然是规避大位之争,所以,不到最后时刻,他是不会选的,想要一举拿下燕千里,可能性几乎没有!”
“温老说的极是,可难道就眼睁睁的不作为吗?”
“殿下这一步,还是未退啊。”
“还是未退?”
“对,如果殿下真的退了,那么,看见的东西就应该是另外一件了。”
“看的东西是另外一件?”端王林新觉有些不太明白,可温老却并没有再解释,于是,他将目光看向华先生。
而此刻的华先生早就已经闭上了眼睛。
这就让他不得不静下心来。
书房之内,慢慢变得寂静下来,寂静得连风吹过的声音都可以清晰的听到,灯火在风中被吹动,轻轻的闪烁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端王林新觉的眼睛终于慢慢亮了起来。
“温老说的是方正直?”
“殿下这一步,终于退了!”温老听到这里,也慢慢的站了起来,又对着端王林新觉轻轻的躬了躬身子。
“本王惭愧,其实在本王的心里一直都不太看得起这个人,所以,也总会忽略掉他的存在,总觉得……唉,还请温老指点!”端王林新觉看着面前躬身行礼的温老,脸上也闪过一丝愧色。
“嗯,殿下之心,我等明白,不过,现在相较于拉扰燕千里,拉扰方正直才是更加要紧的事情。”温老劝解道。
“温老,本王难道非得要去求那个家伙吗?”
“没错。”
“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比如……”
“没有别的办法,现在只有方正直可以让太子心乱,只有太子心乱,殿下才有东山再起之机!”
“那……本王要如何做?现在方正直的身份是通辑犯,就算父皇有可能不马上杀了他,可本王也不能当众出城去相迎吧?”端王林新觉问道。
“如果我猜得不错,方正直这一趟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进京!”温老轻轻点了点头,接着又继续说道。
“温老的意思是?”
“太子奏请设千叟宴,应该是使的调虎离山之计!”
“调虎离山?是将燕千里从方正直的身边调开吗?可是,一旦过了十里湖,距离炎京城不过半日之距,太子想在这中间设伏,几乎不太可能,而且,有池候在方正直的身边,应该不可能有什么意外才对。”端王林新觉有些疑惑。
“嗯,这也是我想不透的地方,华先生可有想透?”温老再次点头,随即,也将目光看向对面一直闭目的华先生。
“呵呵……”华先生听到温老的话,也慢慢的睁开眼睛,接着,嘴角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
随着鲜花越来越茂盛,炎京城也变得越来越热闹起来。
圣上下令召开千叟宴的消息在整个大夏王朝传播开来,顿时,也让无数名门世家中的一些已经闭门不出的长者,纷纷步出门外。
一辆一辆的马车从四处赶赴炎京城。
而除此之外,府试结束,朝试开考的时间也已经临近,鲜艳的红榜张贴在四州四府的官道之上。
无数的才子们在接受完亲朋好友的祝福,摆完酒宴之后,也开始整理行官,踏上进京赶考的路途。
于是,大夏王朝的各个官路上,便上演着老少同行的壮观一幕。
“爷爷,这次圣上开千叟宴,听说燕王是首席,又开在十里湖,爷爷当年不是也参加了十里湖一战吗?也不知道这燕王到底长什么样子?爷爷可有见过?”有些年轻的声音在马车之内响起。
“呵呵……燕王啊,好几十年了噢,当时爷爷也就是在军门里面混个小将领,可是见不到燕王之面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回应着。
“听说这燕王非常霸道,连圣上都要以礼相待。”
“嗯,这个倒是真的,当年十里湖一战,燕氏一门居功甚伟,三万燕云骑从西凉赶到炎京城,只用了不到七天时间,若不是如此,炎京城可能就已经亡了,可以说没有燕氏,便没有现在的大夏!”
“从西凉到炎京城?七天……这……也太快了吧?正常来说,从西凉到炎京最少要有一个半月的路程,就算是日夜赶路,最少也要十五到二十天左右,七天……太夸张了吧?”年轻的声音明显有些不敢相信。
“是啊,没有人想到燕云骑能在七天时间赶到炎京城,圣上没有想到,魔族同样没有想到,但那一战真的很惨烈,三万燕云骑硬挡十五万魔兵,居然足足撑了三天三夜,那一战,三万燕云骑几乎灭绝,就算是燕氏一门,也只留下燕王独身一人,不过,十五万魔兵被燕云骑缠住,最后,同样是元气大伤,真正回到血影城的魔兵恐怕还不足五万。”
“爷爷,那这次您在炎京城待多久?”
“呵呵……你要是能在这次朝试里中榜,爷爷就等到你参加完殿试之后再回去。”
“真的吗?爷爷请放心,孙儿这次一定能一举过了朝试,不单要过朝试,还要在殿试之中为爷爷和家族争光!”
“好,孙儿长大了,知道为家族争光了!”
……
在无数前往炎京城的队伍中,还有一支队伍显得极为扎眼,穿州过府,无数的官员们都是出城相迎。
而那些鲜亮的盔甲也在烈日下闪烁出夺目的光华。
三千燕云骑,两千红羽卫,这是极为壮观的一幕,比起军门几万大军还要更加壮观的一幕。
因为,他是精锐,万里挑一的精锐。
无数的才子和过往的民众们在道路的两旁边观望着,他们都希望能看到传说中燕云骑千里奔袭的一幕。
可最后,他们都失望了。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这支由无数精锐组成的队伍却走得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是走得非常慢。
每过一处地方,他们都会停下来。
接着,便会安下军营休整一日,然后,再慢悠悠的继续朝着炎京城的方向前进,感觉上就像是在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般。
民众们最初有些不太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可不到一会儿,他们就似乎有些明白过来了。
因为,他们都看到了一个人,一个骑着一匹高大战马走在队伍之中的人,然后,他们就都心领神会的一笑。
“应该是不想那么快死吧?”
“对啊,换成是谁,也不会急着赶去炎京城吧?”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这家伙在怀安县那么高调的露面,难道,就想不到会有现在的下场?”
“算了,他怎么说也是在南域一战中立了功的,唉……只不过,这家伙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一些,南域的公主啊,他都敢爬上床?而且,事情败露后,为了逃避责任,竟然还杀了南域世子,刺伤了太子,这……实在是胆大包天!”
“嘘,小心被他听见!”(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你进坑
春天,总是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方正直并不需要再去赶赴道典考试,所以,他自然不急,而事实上,他现在也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急着要做的事情。
“春意渐归芳草。故国佳人,千里信沈音杳。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梦当年少。对樽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
方正直一边骑着马,一边随口哼道。
在前世的世界中,春游一向都是很受人欢迎的,除了天气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绿草,鲜花,还有无处不在的生机。
“离炎京城还有多远?”
“回方公子,还有一百多里的距离,如果赶得快,明天便可以到达,要是……”一名跟在方正直身后的燕云骑很快回答道。
“嗯,那就在前面找个地方休息几天好了。”
“明白!”
……
入夜,一处幽静的山谷之内,一个个巨大的军账驻扎在其中,穿着明亮盔甲的红羽卫和燕云骑密布在军账周围。
而在一处军账之中,一盏灯火点在书案之上。
方正直将双手枕在脑后,身体斜躺在书案之后的椅子上,目光看向刚刚走进军账内的身影。
“候爷,有事?”
“嗯,炎京城那边传来消息,圣上设千叟宴于十里湖,燕老爷子作为首席已经答应了邀请,端王那边说让我们进城时小心一些,本候在考虑,你我是等到千叟宴举办完之后与燕老爷子一起进京,还是如何?”池候看了一眼躺在椅子上的方正直,随口说道。
“候爷更偏向于哪一种?”
“这千叟宴举办的时间有些过于巧合,如果保险起见的话,还是等千叟宴之后,再与燕老爷子一起进京,会比较妥当。”
“要是追求保险,候爷就应该不会来找我了吧?”方正直看了看池候的样子,嘴角闪过一丝笑容。
对于池候这种主掌一方的铁血军候来说……
保险?安全?
显然不是他最喜欢的选择。
“咳……本候的意思是,按照王朝的军门规定,红羽卫和燕云骑都属于州府之军,最多只能扎营于炎京城之外。”池候的脸上现出一丝尴尬。
正如方正直所猜测的那样,他并没有打算在炎京城外畏缩不前,而事实上,在决定进炎京城之前,他甚至都没有想过燕千里会来。
那么,他又如何会退?
“然后呢?”方正直继续问道。
“你与本候,还有燕修一起进炎京城,到时候恐怕会发生一些事情,你现在毕竟是带罪之身,即使名义上是由本候押解你进京,可有些流程还是需要走一下。”
“比如到牢房里面待一阵子?”方正直随口问道。
“咳咳,这个如果有可能的话,本候自然还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不过,你尽管放心,真有什么问题本候和端王也会安排好,等本候见过圣上后,就会请令由端王提审,圣上应该不会拒绝。”池候再次轻咳两声。
“候爷来就是和我说这个?”
“嗯,以现在的局势来看并不利于与太子硬碰硬,所以,凡事还是应该顾全大局,万万不可再弄出一些别的是非,依本候的意思……”池候一脸诚恳道。
“我怎么记得在北山村的时候,我并没有答应候爷要听令于端王?”方正直打断池候接下来要说的话。
“你是没有答应,可是现在要进炎京城,本候也说过要护你安全,你也不可能胡来,让本候与朝廷律法作对吧?”
“候爷放心,我不会让你为难的。”方正直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池候的心里在想着什么。
这是很典型的“推你进坑”套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