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明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世界大明星-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不过苏小妹上赶着求高大全包养,他这边就很为难。

    强行阻止,势必要得罪了高家,这也是他不愿意做的。

    关键时候,还是苏小妹一语点醒了苏仙:“大哥,你有没有想过,衙内要是从这一次文战中胜出,会产生什么后果?”

    苏仙想了一下,然后被吓到了。

    “那他可能会成为和诸子并肩的大人物,改变儒家的历史。当然,这个可能性很低。”苏仙不忘加了最后一句。

    苏小妹眼中绽放神光:“大哥,换成别人,有这种可能性吗?”

    苏仙陷入了沉默。

    “要知道,如果衙内真的成功了,他将会重新定义江南的思想文化,主宰一州的文坛动荡。如果不能参与到这种大变当中,我从小学这满腹经纶,又有何用?”苏小妹不掩饰自己的勃勃野心。

    苏仙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苏小妹是一个女人,并不是像他这样功成名就的人。

    苏仙在文坛已经进无可进,所以自然会安于现状。

    可是苏小妹想要崛起,就需要改变,而且需要大变。

    而江南文坛,甚至九州文坛,这种才华横溢却被死死压制的人有多少?

    他们都会成为高大全改革的拥护者,因为不变,他们就没有出路。

    丞相府。

    蔡京和蔡卞兄弟在看到高大全如此表态之后,两人也都极为激动。

    他们对视一眼,都发现了彼此眼中的野心。

    “大兄,机会来了?”蔡卞半是询问,半是感慨。

    蔡京点头,缓缓起身,瘦弱的身躯,却蕴含~着一种能够撼动时局的力量。

    “是的,机会来了,高大全的反应,比我预估的更加强烈。他既然点了这个火,我们就将这把火变成燎原大火。”

    一国宰辅,谁不想让这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

    到了蔡京的地位,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相位,他就必须抱紧官家的大~腿。

    而他如果有更高一层的政治目标,那他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限制君权。

    这与高大全的主张不谋而合。

    御书房。

    “官家”盯着视频中的高大全,眼神幻灭不定。

    按照她的意愿,她很想立刻就毙了高大全。

    但是有了现在这个身份,反倒是限制了她的行动。

    而且,和林灵素的交易,也必须要进行。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帮助。

    “就先让你猖狂一阵。”“官家”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沉默。

    不过整个江南文坛甚至政坛,却都沸腾了。

197 欧阳出山,司马发声(为“孤独的心在迷茫”万赏加更)

    高大全的身上,其实一直不缺少新闻爆点。

    但是这一次高大全所受到的争议,却比任何一次都要大。

    因为他陈述的观点,太过惊世骇俗。

    儒家和官家,一个代表权力的极致,一个代表文化的极致。

    同时招惹这两方,在很多人眼中那就是在找死。

    只不过,即便是找死,这个死法也太清新脱俗了一些,一点都不像那些妖~艳的贱货想要博出位。

    因为大家都能感觉到,高大全是认真的,并不是在炒作。

    这就更麻烦了。

    如果是博出位还好,反正有了名气也就散了。

    可是高大全这样一个有人气也有底气的人却铁了心要继续当这个出头鸟,就会威胁到很多人的利益。

    很快,就有人公开批评高大全。

    “年轻人,总是眼高手低,自以为才华惊世,实际上你还差得远。”

    说这话的这个人,是江南文坛一位资格很老的前辈。

    他甚至比起二程还要大上一个辈分。

    这种老家伙,其实地位并不高,平日里也就是被大家当成神像供奉起来。

    可是当他带头批评了高大全之后,瞬间地位就开始飞涨。

    很多人好像都变成了他的拥簇一样,纷纷跟在他后面反对高大全。

    “一个没有进入过仕途的人,却公开批判政治体制。一个依靠自己儒生身份获得了巨大名望的人,却公开批判儒家现状。这应该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大的闹剧了,世间居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都说文人相轻,本来我不应该说什么的,但是这一次高大全行~事太过分了。想要教书育人,需要的是良好的品德,而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儒家教化天下,乃是亘古未有的大善之举。凭白遭人污蔑,真当孔门弟子无人吗?”

    “高大全此次的行为,是对所有儒家弟子的挑衅。他还不是江南文坛的盟主呢,就想着号令天下了,真是好笑。”

    群情汹涌,高大全刚刚在文坛积攒的声望,似乎瞬间就重新跌落了谷底。

    很多跟风狗,见到如此一面倒的情况,也变成了黑子。

    霎时间,高大全似乎就已经大势已去。

    只见到他的敌人不断的冒头,却不见支持他的人发声。

    很多人都在奇怪,难道文战才刚开始,高大全就这样认输了。

    很显然,最初那些批评高大全的人,或许有很多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批判,但是他们在无形当中也助长了二程的气焰。

    这也是文战的一部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战本就是要取得其他人的支持。

    就被万种唾弃,那就只能证明你不如别人。

    高大全自从出名之后,行~事一直是极为强势的。

    只有这一次,被人黑出翔了,依然没有发声。

    这很不正常,但是也可以理解成高大全发现他面对的压力空前强大,所以怂了。

    这种猜测,在一个人出面之后,彻底达到了顶峰。

    这个人,是和二程同一级别的文豪,并且他比二程还多了一个身份,他还是一个公认的政治家。

    这个人,叫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乃是江南数得着的大文豪,也是大宋建国之后,排的上号的政治家。

    真的以文坛成就来论,他可能不及苏仙。

    以儒家底蕴来说,他也不及二程。

    但是综合其影响力,欧阳修能发动的能量,其实还在他们之上。

    欧阳修本来已经致仕,而且轻易不在热点问题上发声,但是这一次,他终于也没有忍住。

    因为高大全所倡导的内容,触犯了他的底线。

    欧阳修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比起苏仙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却要胜过一筹。

    在欧阳修年轻的时候,他曾经主导过北宋文坛的古文运动,今日江南文风是现在这个样子,欧阳修在其中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素的。

    他主张的就是向古人学习,极度推崇古文,摒弃现有的文风。

    大家也很认同他这个观点,毕竟古人留下的,肯定是好东西。

    但是现在高大全站出来,要强行拍他这个理念了,新文化运动中,高大全曾经公开说过,要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如果这一切成真,欧阳修在文坛的地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程亲自去拜访欧阳修,陈述厉害,终于打动欧阳修,成功将其请出山。

    而以欧阳修的地位,果然也如二程预期一般,造成了极大的声势。

    蔡京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在看到欧阳修出面之后,只是冷冷一笑。

    这并不出乎他的预料,因为欧阳修也是旧党之人。

    不过,欧阳修并不是他最关注的人,他最关注的,是另一个和欧阳修齐名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胜过欧阳修不少。

    那是他曾经的上级,也是在他的治下,蔡京完成了一个叛徒的蜕变。

    他没有等太久。

    在欧阳修公开表态斥责高大全对儒家文化的否定乃是狂悖之言后,另外一个大咖也姗姗来迟。

    “没有王介甫的水平,就不要空谈政治了。书生误国,你不如王介甫多矣。”

    这个人的表态,比起欧阳修的表态,更加让人震动。

    因为欧阳修虽然也曾经位极人臣,但是在政治上的成就,却逊色此人多矣。

    司马光,当年王安石的直接对手。

    单以政治家的身份而论,司马光至少领先欧阳修一个档次。

    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至今依然被誉为史学宝典。在这本书中,司马光的政治智慧,展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也是司马光结束了王安石的变法,让朝廷“重归正轨”。

    当年刘太后一手遮天的时候,是司马光将刘太后架了起来,现如今身居相位的蔡京,当年也只是司马光门下一个走狗而已。

    虽然司马光在官家亲政之后就选择了致仕,但是他在朝中依然有一唿百应的影响力。

    为了不让官家忌惮,这些年他深居简出,极其低调。

    但是因为高大全,他也在事隔经年之后,再度发声。

    上一次,他也曾经公开反对过一个人,那个人是王安石。

    高大全,是第二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未完待续。。)

198 林灵素的野望(为“本无定”打赏加更)

    欧阳修和司马光,就是传说中的泰山北斗。

    他们不出山则已,一出山就会引得天下震动。

    这一次也是一样。

    他们的年龄摆在那里,是和二程同代的人物。

    他们的成就也摆在那里,在文坛和政坛都达到了各自的巅峰。

    和这两个人比起来,即便是苏仙也要矮上一筹。

    事实上当年苏仙确实是司马光的下属,面对司马光,他绝对没有正面敌对的勇气。

    高大全现在虽然也名声在外,但是无论从哪方面看,和这两个人暂时也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现在情况就很分明了。

    站在二程那一边的人,简直强大的离谱。

    高大全一个人,在与世界为敌。

    世人都已经默认高大全此次必败无疑了,现在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已经转移,他们开始关心起司马光来了。

    欧阳修还好,虽然他也算是旧党中人,但是并不是党争的骨干。

    但是司马光不同,当年刘太后能够一手遮天,司马光居功至伟。

    先帝在世时,王安石大权在握,这才能推行变法革新。

    而先帝殡天之后,刘太后掌权,起复司马光,司马光也投桃报李,不择优劣,罢尽王安石新法。

    在这个过程中,司马光为了示好刘太后,对当时还年幼的天子说:“以母改子。”也就是让天子听从太后的话。

    官家虽然年幼,但是皇家的人,哪里有不明白权力的道理。

    在官家和太后暗中争斗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司马光依然选择了站在刘太后那一边。

    他曾经公开上《两宫疏》,指出:“金堤千里,溃于蚁穴;白璧之瑕,易离难合。”皇帝没有太后支持“无以君天下”,太后离开皇帝“无以安天下”。

    当时的司马光,占尽天下大义,官家年幼,无力反驳,只能与太后讲和,但是内心早就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当官家逐渐长大,手中掌握的权力也越来越多,刘太后即便雄才伟略远胜于官家,但是碍于祖制和民情,也不得不将权力移交给官家。

    这个时候,司马光就倒霉了。

    不过司马光在执政期间,已经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除,在新党和旧党之争中取得了绝对的胜利,所以他也很明智的选择了功成身退,没有让官家太过报复自己。

    在他致仕之后,蔡京上~位,官家的对司马光以前的执政方针是颇有微词的,蔡京也多次破坏司马光的政策,这才得到了官家的重用。

    现在司马光又站出来了,而高大全无疑也是官家十分讨厌的人物。

    世人很期待,这一次官家站在哪里?

    “官家”其实也在思考。

    如果是真正的官家,他未必会对司马光有什么好感。相比于势单力孤的高大全,一唿百应的司马光更让真正的官家忌惮。

    但是现在的官家,是赵清影假扮的。

    虽然赵清影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但是看到高大全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她终究还是忍不住想落井下石。

    这些年,赵清影流落民间,政治手段也并不娴熟,不过最基本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太子赵构和左相蔡京不久之前才曾经公开反对过官家,显然都已经有了异心。

    这个时候,她需要培植自己的势力。

    而想要战胜根基已成的左相蔡京和人望极佳的太子赵构,没有帮手是不~行的。

    遍观满朝文武,赵清影并不认为有能够和这两人为敌之人。

    现在,司马光跳了出来,让她眼前一亮。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司马光的威望比赵构更大,又曾经是蔡京的老上级,用他来制衡这两个人,再适合不过了。

    再加上林灵素拜托她做的那件事,也需要有一个人冲锋在台前。

    虽然她答应了和林灵素合作,但是那件事情实在是太大,即便是赵清影也担心会造成什么恐怖的后果。

    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替罪的,那再好不过了。

    赵清影心中始终不承认,她之所以会这样想,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她想对付高大全。

    如果不是司马光显露了对高大全的敌意,那她是绝对不会产生起复司马光心思的。

    不过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赵清影不敢独断专行,还是决定和自己的盟友商量一下。

    她派人将林灵素带到御书房来,直接问道:“你对司马光了解吗?”

    林灵素眼神微眯,沉吟片刻后说道:“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十分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来受人景仰。”

    看得出来,林灵素对司马光的评价很高。

    而事实上,司马光在人品方面,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

    他真正为人诟病的,是政治。

    赵清影关心的也是他的政治倾向。

    “如果我要起复司马光为相,让他来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