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老读者应该都知道,按照规律,月初上架的书,前12个小时的首订数据会是总首订的2/3还要多,因为读者都在等着上架(事实上本书读者也有很多在凌晨等着的,给这些书友说一声抱歉)。
这就等于是我拿1/3和人家争。
至于月票,我简直不想说什么,凌晨一刷新大家就把保底月底投出去了,我拿什么争新书月票榜?砸钱吗?
说到这里,强烈谴责一下某几个书友,他们也没有恶意,但是把保底月票凌晨投给别的书之后,还专门给我留个言说一声……
大哥大姐,我不想知道啊,考虑下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行不行。
总之,我现在心态彻底炸了,一直沉不下心码字。
不过再抱怨再坑爹,到我身上了也只能受着。
只能拜托大家给我点希望,从凌晨到现在,整个人都不好了。
求订阅,求月票,我真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未完待续。)
126 一介白衣,杖责天子(为冰龙盟主加更)
太后当场自尽,很多人都极为惊讶。
尤其是后党。
他们没有想到,太后居然这么干脆就认输了。
其实以后党的实力,这一次固然难以从名誉上扳回来了,但是并不见得会彻底失势。
只要有足够强力的手段,足以镇压一切的流言蜚语。
只是,太后不想那么掉价了。
看到太后自尽却依然不倒的尸体,看到一旁看似惊慌眼神深处却隐藏着狂喜的官家,高大全忽然心生感慨。
他对于太后没有什么偏见,相反,他由衷的佩服这个女人。
正如太后自己所言,她从一届民女到权倾天下,这其间的荣辱沉浮,又岂是几句话概况的了的?
没有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尤其是一个女人。
想想吕后,想想女帝,一个女人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盖压男儿,本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东西。
她成功了。
而且高大全也要承认,江南州在她治下,并没有变得更差。
即便是为了生存,太后不得不与八大派合作,但是与此同时,后党也在制衡八大派在朝中的势力。
而这么多年来,江南州的经济实力与日俱增,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比起先帝在位,显然已经好了很多。
这些政绩,并不是官家的功劳。
只是从此之后,这些都要变成官家的功劳。
很不公平,却很现实。
想来太后这种女人,也不会在乎身后的评价。
她这一声,辉煌到了极巅,也就够了。
只可惜,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奇女子。
只可惜,她生在了江南州。
否则,她本有机会和女帝、吕后一争高下的。
人死如灯灭,不管刘太后生前如何辉煌,现在她既然已经自尽,她的党羽,自然也就树倒猢狲散。
官家、八贤王、赵构等人,已经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喜色。
而后党的人,全都人人自危。
他们都在忧虑自己的后路。
但是,终究还是有人对太后忠心耿耿的。
郭槐看着自尽当场的太后,突然发疯似的大笑了起来,笑到最后,连眼泪都出来了。
他这种举动,自然帮他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官家,请诛此恶獠。”
“虽然妖后已经伏诛,但是郭槐乃是妖后的同党,理应严惩。”
在太后还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敢说这话。
但是现在,太后死了,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落井下石的人。
不过郭槐现在脑子里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他跌跌撞撞的走到了太后身前,直到这一刻,他依然不敢对太后有所不敬。
他只是和往常一样,跪倒在太后脚下,低声呜咽:“你眼中永远都只有天下,可是我的眼中,却只有你啊。”
很多人都在注视着这一幕。
他们也都看出来了,太后和太监之间,似乎还有什么畸形的感情。
官家气炸了,今天当着全国人民的面,他们赵家的面子可谓是丢尽了。
但是他永远不可能报复了。
因为郭槐,自从匍匐在太后脚下之后,就再也没起来。
有些人眼中,看到的是整个世界。
有些人眼中,看到的人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太后是前者,郭槐是后者。
他们两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这一生,足够精彩。
高大全没有感伤,更没有同情,只不过内心对这两人还是有些敬重。
为自己理想粉身碎骨,都是逐道者。
自己其实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自己绝不会故意滥杀无辜。
这是他的底线,可是太后和郭槐为了成功已经不择手段,这也是他们今日败亡之因。
杀人多了,总有报应。
高大全给了赵构一个眼神,赵构会意,双手轻拍,自有两个宫女,扶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婆婆慢慢走到场中。
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
再弱智的人,这个时候也能反应过来,这肯定是当年的李妃,日后的李太后了。
刘太后已经自尽,从今之后,后党注定要烟消云散,而李太后肯定会入主慈宁殿,成为江南州权力最大的女人。
不过大家都是要面皮的,也知道这个时候太过露骨没用,毕竟这一次李太后能重见天日,几个大功臣在那明摆着,根本抢不动。
所以他们把表演时间都留给了官家。
官家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看着老态尽显的李太后,官家嘴唇嗫嚅,欲语难言,眼泪早已夺眶而出。
高大全看的心中暗赞:“皇室的人真是天生的影帝啊。”
高大全是不相信官家和李太后有多少母子亲情的,说官家愧疚,那多少肯定有点。
可是若说官家对李太后多么尊敬?那还是算了。
血缘很重要,但是没有抚养关系,又不是那么重要。
尤其是对皇室中人来说。
官家需要的,只是一个名分罢了。
他表现的越愧疚,李太后的地位势必就会越稳固。
李太后的地位稳固,那刘太后自然就是罪无可恕。
只有这样,官家才能更好的接收刘太后的遗产。
官家确实是中人之姿,但是他不会连这点弯都转不过来。
倒是李太后,这些年是真的被委屈大发了。
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她没有官家那么多想法,她的想法很简单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母后,儿子不孝,让你受苦了。”
李太后并没有因为官家的道歉,就放弃这么多年心中的不平。
现在刘太后已经伏诛,这又是她自己的儿子,李太后流落民间多年,已经忘了深宫里的规矩。
指着官家,李太后就开始数落:“你确实是不孝,不过今日哀家也懒得和你多说,你先派人去传旨,将高太尉、包大人和李大人这几个忠良释放,今日是他们行刑的时间。如果他们真的被妖后党羽杀死,哀家真是无颜活在世上了。”
官家被吓了一跳。
他也确实忘了还有这回事了,本来他以为这几个人死定了呢。
看到还在戏台上的高大全几人,官家也不敢怠慢。
如果今日高俅、李格非他们真的被明正典刑,那他这个皇帝就丢脸到家了。
高大全和李清照他们在让他们母子重逢这件事情上无疑是有大恩的,连恩人的父母都保不住,他这个皇帝还有脸当下去吗?
还好,高大全他们一直都在计算时间,现在并没有到午时行刑的时候。
今天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秘密,行刑官那边也不是傻子,肯定在等着官家的命令。
高俅他们,顺利的活了下来。
高大全他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一次和太后为敌,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压力还是很大的。
他们拥有致命的杀手锏,可是太后那边一样拥有绝对的实力。
太后输在太过大意,没有用最简单的手段对付他们,反而让他们找到了破绽。
如果最开始,太后就让周侗出手的话,那也就没有今日的情景了。
官家还是想和李太后修好关系,至少要在明面上给大家一个交代。
但是李太后心中气愤难平,她是看过高大全他们排练这部戏的,所以她干脆道:“他们几个排练这场戏不容易,官家不如听他们唱完再说。”
官家苦笑,哪有做娘的喊自己儿子“官家”的,这是一种很显然的疏远状态。
不过官家也知道李太后怕是受了大委屈,尽量随着李太后的意,于是示意赵构他们继续唱下去。
高大全他们自然不怕。
《狸猫换太子》最后一场戏,名为《打龙袍》。
说的就是李太后回宫之后,教训官家的事情。
李清照扮演的李妃唱:
一见皇儿跪埃尘,开言再骂不孝君。
二十年前娘怀孕,那刘妃郭槐起下狼毒心。
狸猫换子把谗言进,把为娘贬入冷宫受苦辛。
那年间母子相见未相认,那奸妃又与郭槐定计,暗把冷宫用火焚。
娘无奈流落民间,沿门乞讨谁怜悯?
幸遇着平儿认为母子,寒窑以内且容身。
你枉为天子有母不相认,倒不如民间一卖菜的人。
越思越想越气愤,照你这不孝之君怎能安万民。
内侍臣看过紫金棍,替哀家责打这不孝的君。
李清照唱到这里,官家只能苦笑。
李太后这是摆明了要教训他。
偏偏他还不能提出意见。
只不过纵然李太后有这个想法,但是也没有人真的敢打官家。
这可是要命的。
李太后环视左右,见都没有人敢动手,心中就更气愤了。
她指着高大全说:“衙内,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不敢得罪官家,你来,替哀家教训这不孝的天子。”
高大全一愣,没想到这种事也能落到自己头上。
不过,打天子,这种事情,听起来就很有爽感啊。
官家看向高大全的眼神极为不善,李太后亲自动手打他可以,但是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对他来说都是羞辱。
这也是其他人嗫嚅不前的原因。
高大全倒是不害怕官家,不过为了高俅着想,高大全摸了摸下巴,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太后,官家固然难辞其咎,但是他为君我为民,自古没有民众责打天子的说法。还请官家把龙袍脱下,我打龙袍就当成打官家了。”
官家眼角抽动,这依然是奇耻大辱。
但是太后却出声赞同。
官家无奈,只能脱下龙袍,任由高大全捶打。
当高大全手中紫金棍落下的那一刻,他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光芒万丈。
一介白衣,杖责天子。
何其壮哉!
……
订阅果然是跪了,更一章掉几百,一共就这么点……有信心的书友,开个自动订阅吧,不然均订掉的让我心碎。还没订阅的童鞋,来起点给个首订吧,好歹让我死的悲壮点。另外,这四章就1万3千字了,换个作者就是6更,我的字数是够的,大家别只看章节数目,那是套路,我玩真诚。当然要是大家喜欢套路,我就改(未完待续。。)
127 赵氏孤儿(为冰龙盟主加更2/5)
一个传奇的诞生,是需要很多人做背景板的。
这其中龙套演员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强大的boss也不可或缺。
只懂得虐菜的人,永远成不了真正的高手。
高大全现在,就已经有了传奇的趋势。
陈世美不算什么,他顶多只是个龙套演员。
但是刘太后的风华,却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
即便高大全帮助李太后夺回了本该属于她的地位,但是他也承认,同样作为女人,刘太后比李太后出色太多。
江南出才子佳人,却很少出枭雄人主。
这也给了刘太后施展才华的空间。
一个女人,凌驾于一州男儿之上,以一个帝国为后盾,与其他大州在国家层面进行博弈。
这种魄力,江南州暂时不做第二人想。
赵构地位不够,官家魄力不够,李太后自然不用多说。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今天却间接终结于高大全手中。
高大全身上自然荣光万丈。
不过刘太后毕竟是自尽身亡,而且真正让她放弃抵抗的原因,也是因为李太后的出现已经将当年的真情大白于天下。
她继续否认,不过是徒劳罢了。
以强力手段控制舆论,倒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那样的话,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江南州从此将要被严酷镇压。
而且,一旦她选择了那样做,已经失去人心的刘太后势必要借助八大派的力量。
那个时候,她和八大派就不是合作,而是八大派放在台前的傀儡了。
以刘太后的骄傲,如何甘心这种角色?
刘太后的想法,其他人多少也能想到。
所以与其说高大全打败了她,不如说她主动放弃了生存的**。
可是现在就不同了,高大全正在做的,是杖责天子。
虽然说只是天子的龙袍,但是刚才高大全也说明白了,龙袍就等同于天子。
说句不客气的话,今天在场的人,除了高大全,也没有第二个人敢打这件龙袍了。
没看到官家那阴沉的脸色和抽搐的嘴角吗?
这样做,肯定是得罪了官家。
区别只是高大全不在乎而已。
一介白衣,天子威严又如何?
说不甩你就不甩你。
此刻,当着数百万观众的面,高大全先是击败权倾江南的刘太后,然后又肆意践踏天子的尊严。
成就了自己的传奇。
李太后终究远离皇室几十年,她并不明白高大全的动作代表着什么。
有些人明白,可是碍于她的面子,却不敢出言反对。
所以,高大全占了一个大便宜。
当然,高大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