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红云、伏羲三人此时也反应过来,这是老师在成全他们呢!人族既注定成为天地主角,那么他们成为人王与教化之人,为人族发展做贡献的时候多的是。
而只要他们做出对人族发展有利的事,那么功德是大把大把的啊!功德多了,气运就高,气运高了自然诸事皆顺,三人心下对肖鹏的感激已无以复加。
而鲲鹏与红云对鸿钧曾说的,他们福缘浅薄,气运低下之言,此时皆表示嗤之以鼻,能拜得如此恩师,他们又怎会是福缘浅薄,气运低下之人?这分明是福缘深厚,气运滔天好吧!
到了目的地,伏羲唤过女娲照着她自己、肖鹏,与他的形象最先捏出来的三人,道:“从今日起,本王传授你们三人生存之道,你们将之推广到全族,使族人再不受那严寒饥迫之苦,不得有误。”
“你三人,便为人族三大首领,引导族人安居乐业。”
三人大喜,忙拜倒在地,齐声道:“拜谢人王恩典。”
“起来吧!”伏羲扶起三人,随即看向那以树叶茅草遮体,但大部分肌肤依然裸露,俏似女娲的女子。
两手一摊,一套兽皮裙便出现在手中,将之递给了她,道:“本王于你赐名缁衣氏,日后便教众女子如此做成衣裳予族人穿,自可驱寒保暖,亦可降低虫蚁伤害。”
说完伸手点在缁衣氏眉心,一点灵光没入其脑海,她瞬间学会了制作各种衣物的方法,并了解了穿衣物的好处,缁衣氏拜倒谢过。
伏羲继而手一翻,一截木桩与一根长条形火石凭空浮现在掌中,递给那与肖鹏有八分相似的男子,道:“本王于你赐名燧人氏,以此石持续钻动此木,便可起火,火可驱猛兽,防蚊虫,更可将食物烤熟而食。”
随即又是一指点在燧人氏眉心,他立刻便明晰了一切有关生火、烧火、保存火种以及火焰的用途等知识。
最后伏羲右掌一摊,一座茅屋模型便出现在其手中,将之递给那个长得与自己相似的男子,道:“本王于你赐名有巢氏,日后就按此屋之形择地而建房屋,予族人居住。”
依然点出一指,有巢氏立时明白了建造茅屋的方法与茅屋的用途及好处。
人类生存之道的最基本条件,衣、食、住便就此被人族掌握,至此,人族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基。
而伏羲所做的这一切,天道自有感应,降下功德金光,只不过这次便只有伏羲一人独得了。
第十二卷 第二十五章 鲲鹏红云立儒教 老子成圣 得罪女娲没有好下场
鲲鹏与红云在一旁看着伏羲又得到大量功德金光,修为大增,暗暗艳羡,红云对鲲鹏轻声问道:“师兄,咱们什么时候开始教化人族?”
鲲鹏苦笑道:“此事还是等等再说吧!当务之急是让人族能生存下去,只有当生存没有问题后,人族才能繁衍发展,也才会有心思接受教化,听我们讲道。”
红云闻言点头道:“倒也是,那咱们总得为人族做些什么吧?总感觉如今的人族就是一个大宝库,好像为他们做什么都有功德降临,若什么都不做,真的是浪费了老师给我们的这桩大机缘。”
鲲鹏赞同的点点头,道:“这是自然,这样,人族不能总是只吃野果与肉,况且这些东西终究会有吃完的时候。”
“要说物资最为丰富的,还得是江河湖海等水域,我便教他们到水域旁捕捞鱼虾,你想办法为他们找来可以长期种植食用的种子,如此,我相信一定会有功德的。”
“有道理,那咱们就分头行动。”
二人计议一定,便跟伏羲通了个气,二人所为皆是对人族发展大有裨益的事,伏羲自无不允。
如此,二人便分头行动,红云遍访洪荒,寻找即可食用,又可供人族种植的农作物种子,鲲鹏则是教导人族结网而渔。
二人在为人族谋划奔波的时候,大羿这个人族护法首领自也没有闲着,他在人族中挑选出三千身强体壮的男子,组成护法军,教导他们一些可强身健体的炼体之法,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随即教导众人使用工具,将木棍与锋利坚硬的石头绑在一起,形成石斧石矛,围兽而捕,人族,顺利从新生状态,什么也不懂的原始人,进入了石器时代。
自然,他们做的这些都是有功德临身的,人族渐渐学会了诸多生存技能,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人口也在逐年增加。
如此三十年过去后,洪荒第一批人族渐渐老了,但是第二代也顺利成长了起来,人族人口也增长到了十六万。
在此过程中,伏羲以肖鹏所制琉璃盏为基础,发明了锅碗瓢盆,只是一开始都是他用整块大石雕琢打磨出来的,结实是够结实了,也很美观,可惜就是太重。
最后只有石锅石盆被保留下来,那造型,跟后世农村用来喂猪的食槽有的一比。
石碗与舀水的瓢被葫芦所代替,葫芦成熟后,将之劈开,挖出瓤后晒干,便是水瓢了,当然,也被他们充作碗。
生活无忧,大羿组建的人族护法军也扩充到了两万人,他始终将护法军的数量保持在人族十分之一的数量,如此方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全族。
故而人族算是初步达成了安居乐业的状态,于是鲲鹏与红云,便开始隔三差五的为人族讲道,施行教化,让人们懂得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
当然,他们讲的道都是贴合当前人族实际的,都是关于人族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东西,其中也包含了一些修行之法,而相关于君王与臣子之类的玩意,自然还不适合出现在这样的原始社会。
人族便在四人的大力发展下,高速前行,数百年时光匆匆而过,人族的人口,也终于增长到了百万之众。
如此一来,首阳山的地盘已经有些拥挤,资源也开始变得匮乏,伏羲当机立断,分出一部分人,继续迁徙,开辟新的聚居点,大羿则派出护法军沿途护送。
当初女娲创造的第一批人族,除了少数资质根骨超凡的人,因听鲲鹏红云讲道而踏入了修行行列,成为了二人的门徒,一直活到现在外,其他的都已经不存于世。
如此又过了两百年,人族除了首阳山这个大本营,又开辟出了数个聚居地,如此,人族的部落式社会开始初现端倪。
这一日,鲲鹏与红云为人族讲完道,突然心神一阵悸动,师兄弟俩对视一眼,皆露出了一丝喜色,“时机到了,师兄……”
鲲鹏点点头,与红云齐齐起身,祭告天道:“天道在上,我鲲鹏……”
“我红云……”
“感悟浩然天地,正气长存,今日立下儒教,我二人自任教主,以先天功德至宝戒尺与君子剑镇压气运,代天道教化众生,弘扬浩然正气,于首阳山之巅布下道场圣贤宫,洪荒生灵,心怀正气者皆可前来听道。”
鲲鹏说完,红云接口喝道:“天地有正气,儒教,立。”
二人的声音顷刻间传遍洪荒,红云“立”字一出口,天道顿时有感,大量功德金光撒落而下,无边灵气混合着功德金光灌入二人体内,体内鸿蒙紫气亦与元神相融,三道虚影自二人体内分出,正是二人的善恶自我三尸。
待得二人身上七彩霞光向外疯狂蔓延,三尸归位,二人已然成圣,洪荒之中又出现了万物拜伏的壮观景象,所有生灵都在齐呼:“圣人万岁。”
紫霄宫。
鸿钧那一向平静无波的脸上竟出现了一丝错愕之色,“洪荒命数……变了……天道重组,这……”
与此同时,命运长河之上,平静了数十万年的天书又开始翻动起来,无字的页面重新冒出新的小字,随即又消失不见。
一直持续了数十年,天书方才重组完成,而混乱了数十年的天机,终于明朗了起来,鸿钧吸收完洪荒新的命数,目光微微闪了闪,喃喃道:“这新的命数似乎比旧的好了许多,如此……也好。”
“只不过这位前辈究竟是什么人?似乎不仅仅是先天混沌生灵那么简单,连天道定下的命数都说改就改,莫非……”
且不提紫霄宫中鸿钧道祖的各种猜测,当红云鲲鹏成圣,威压传遍洪荒,震动了许多人。
自女娲成圣后,便下了天外天,各自到洪荒中寻求成圣机缘的三清虽身处不同地点,却同样的脸色难看。
他们一向自诩盘古正宗,总觉得高人一等,但是没想到紫霄宫中六尊圣位如今已成其三,唯他们三清还未成圣,这简直就是啪啪的打他们脸。
女娲第一个成圣他们还没什么感想,因为鸿钧有言在先,女娲注定是第一个成圣之人,且所有人证道的契机,都得在女娲成圣之后才会出现。
以前他们一直想不明白这句话,可如今随着鲲鹏红云的成圣,他们也终于明白了过来,原来他们成圣的关键,便在于这女娲所创造出来的人族。
如今既已知晓缘由,他们自不会再四处走动,如今人族也有了许多大部落,他们便就近找了个地方作为道场。
老子本想去首阳山,可如今鲲鹏与红云在首阳山成道,且建立了道场,他自然不会再去自找麻烦,便在一处名为大罗山的地方布下道场,为山中一个人族大部落讲道。
原始则是去了昆仑山下,通天正好在东海,这些地方都是人族聚居之地。
老子不眠不休,一连讲了数个月,众人族心中震撼,尽皆跪拜,八个月后,老子身上突然飞出了一道金桥,连接天地,却是先天至宝太极图所化。
老子飞身端坐金桥之上,声音片刻间传遍洪荒大地:“洪荒众生今且听命,我今立人教,自任教主,于大罗山布下道场八景宫,有先天至宝太极图镇压人教气运,代天道教化人族,往后人族当以我为尊。”
说完,老子身上鸿蒙紫气融合,同时天降功德,灵气涌入,霞光蔓延,已然成圣,洪荒众生尽皆下拜,口呼:“圣人万岁。”
然而,有几人听了老子立教时所说之话后甚为不喜,一个就是那逍遥谷中圣人娘娘女娲。
女娲造人,为人族圣母,人族气运与她休戚相关,而今老子立人教,本就分了女娲气运,况且还大言不惭的言道人族以他为尊,凭什么?
此因果不可谓不大,然女娲为圣人,自然知晓天机,那老子成圣乃是天道使然,女娲却也无法阻止,只是那不满的表情却是谁都看得出来。
恰好,作为逍遥谷中唯一的女性,她在谷中是最得宠的一个,肖鹏见她不爽,加上本身对老子此话也看不过眼,当下便开口道:“大鹏,跑一趟首阳山,告诉鲲鹏红云,给我去八景宫揍老子一顿,为咱们女娲娘娘出气。”
“是。”这种事羽翼仙可是最喜欢了,当下二话不说,身形一闪,便化作流光向东而去。
女娲无语的看着肖鹏,哭笑不得的道:“前辈,这个还不至于吧!”
肖鹏两眼一瞪,道:“怎么不至于?这家伙如此嚣张,丝毫未把你这个人族圣母放在眼中,哼,他以为你女娲是功德成圣,修为最弱,便可随意欺负吗?我今日就要教教他怎么做人,嗯,圣人也是人嘛!”
“……”女娲无言以对,但心下却是暖暖的,肖鹏对她的宠爱,她又岂能不知?这也是她始终不愿去建立自己的道场,为自己谋划气运的原因了。
见女娲无言,肖鹏也就不再说这个话题,转而笑道:“对了女娲,你不是还有一块五彩石吗?”
“我有个想法,你说若咱们将这块五彩石放入聚灵阵之中,引来大量灵气与日月精华供其吸收,会不会孕育出什么生灵来?”
“……”
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意思和原话 圣人之战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老子
对老子不满的人不止女娲一个,她的兄长,身为人王的伏羲,儒教教主鲲鹏红云,人族护法军首领大羿,他们这数百年来日夜守护人族,尽心尽力,不知助人族度过了多少难关。
眼看着人族一天天发展壮大,他们心中却也甚是欣慰,特别是鲲鹏与大羿,他二人一个为混元圣人,一个是巫族大巫,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但在人族中地位排于女娲伏羲之后却是心甘情愿且服气的。
毕竟人族是女娲所创,而人王伏羲身为她的兄长,更是领导人族走过了这数百年风风雨雨,自己也是靠着人族才能证得大道,成就圣人,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是自己人。
可这老子初来咋到,未经同意自立为人教教主也就罢了,却还要为那人族至尊,这等不种树,只摘果子的行为,如何让他们不怒?
首阳山巅,儒教道场圣贤宫。
伏羲大羿联袂而来,见礼之后红云令门徒看座,伏羲脸色阴沉,坐下后不发一语,大羿见状,起身道:“二位老爷,这老子如此不要脸,你们就任其沽名钓誉,为那人族至尊吗?”
“当初人族数不过几万,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时,怎不见他来立人教教化扶持人族?如今人族大兴,又见二位立教成圣,便来立人教,分去了二位老爷气运不说,还大模大样的要做那人族至尊。”
“连你们二位都不曾说这话,他老子凭什么?无论你们是怎么想的,反正大羿不服。”
听完大羿的话,鲲鹏与红云脸色不变,他们在祭告天道之时,便已经借助天降功德与无尽灵气斩出第三尸自我尸,故而他们与当初的鸿钧一样,已经没有了自身感情,也不会有喜怒哀乐等情绪。
但他们的思维依然是正常的,对损害自身利益的事,同样不会毫不在意,这是道理,别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按道理他们就得做出反应。
但他们毕竟已经成圣,知晓一些天机,老子立人教成圣乃是必然,也是天道所定,他们也无可奈何。
但老子那一句人族当以他为尊,确实算是与他们四人结怨了,这也是一种因果。
鲲鹏面无表情的对红云问道:“师弟,以德报怨,何如?”
红云摇了摇头,淡淡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