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帅乃是我大明的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朝廷一品经制武将,领尚方宝剑,即使确有罪责,也不是袁崇焕可以善加处置的,更何况袁崇焕处决毛帅的罪名之中颇有莫须有之言。”袁崇焕一被押出来,陈继盛、毛承禄等人的眼里都快喷出火来,恨不得直接拔刀将其剁成肉泥,可是摄于李悠的威势,却无人敢轻动,纷纷立在那里紧紧地倾听着李悠的话语,“袁崇焕此举大违朝廷律法,按律当斩,今日朕就在这皮岛将袁崇焕处斩,以明正朝廷律法,告诫后人,以告慰毛帅在天之灵。”
“臣等叩谢陛下恩典。”眼见杀死毛文龙的仇人终于将要得到应有的报应,陈继盛等人无不感激淋涕,纷纷跪地叩谢。
在行刑之前,毛文龙的养子毛承禄出列向李悠请求由他来担任处刑的刽子手,但是却被李悠严词拒绝了,“处斩袁崇焕乃是因为他触犯了朝廷的律法,却不是为毛文龙报私仇,按照朝廷律法,行刑自有专人负责,绝非他人能擅自代替的。”
处斩袁崇焕一是为了安抚东江镇的人心,二是为了宣扬朝廷律法的严肃性,要是让毛承禄担任刽子手,严肃性就大大的打了折扣,因此绝不可行。
毛承禄等人虽然觉得可惜,但也无人敢和李悠分辨,随即袁崇焕被斩下首级;接着李悠又宣布了另一项决定,朝廷将会把毛文龙的遗骨运回他的老家杭州厚葬,安葬在天下闻名的西湖边,与岳飞、于谦等前代英烈为邻,另在这皮岛之上寻找风水宝地立庙以祭祀。
在宣布此事的圣旨之中,李悠即赞颂了他的功劳,也没有避讳毛文龙此前的犯下的错误,明明白白说得清清楚楚,让陈继盛等人心情颇为复杂。
等忙完这些,终于轮到决定东江镇前途的时候了,李悠拿出了自己的方案,现在建奴已经受到重创,没有余力再行南下,因此东江镇侧翼牵制的作用大大降低,皮岛也不需要这么多的兵马驻守,所以他们若是想继续和建奴作战,就必须迁到宁远一带,纳入卢象升麾下重新训练,不想继续当兵的朝廷也会在宁远划分土地供他们生活。
陈继盛等人略有不甘,可是他们实在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和勇气,于是只好答应下来,收拾起皮岛的家业,带着东江镇的人马往宁远而去。(未完待续。。)
第889章 入关
这些人到了宁远,卢象升自会按照李悠吩咐的办法重新审核东江镇的兵员数目,裁汰老弱病残以及习性不佳的士兵,然后打乱重新编制,让这只军队从毛文龙的军队变成朝廷的军队,陈继盛和毛承禄这些将领也需要重新学习方能继续担任军官,当然,他们统领的军队将会由经过培训后的关宁军组成,而绝不会再给他们染指东江镇的机会。
至于他们留下的皮岛等地,李悠也自有安排,这些地方颇有一些不错的港口,刚好可以发挥水师的威力,他留下一部分兵马在此处驻守,顺便修整码头、港口,以便为大明水师从这里进攻建奴乃至将来的朝鲜、倭国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
筹备这些事情也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李悠又停留了一阵儿,巡查完东江镇的势力范围,制定出合适的计划方案,然后把曹文诏留在了这里负责这些工作,他自己则带着曹变蛟、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押送着关宁军众将还有无数证据准备从山海关返回关内。
“关外有这么好的地却没多少人种,实在是太可惜了。”和自己陕北老家的情况做了下比较,李自成忍不住可惜的摇摇头,这里和陕北比虽然冷了许多,可却也并非无法忍受,而这里的土地却是比陕北肥沃了许多,而且江河纵流用水也比陕北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若是老家的人到了这里,他们的日子大概会比留在陕北好过多了吧?
“你又不是没看过地图?辽东之地可比陕西大得多了,人口反而少了许多,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分到上百亩地,不怕养不活自己。”看着沿途那些因为战乱而抛荒的土地,张献忠也感到一阵阵儿的可惜,光凭宁远、锦州一带的百姓,还有东江镇治下的百姓恐怕是种不完这些地的,要是能将老家亲戚弄到这边就好了。
“以你们看,若是将陕西、山西一带的流民迁到辽东,分给农具种子供他们耕种,他们可愿意?”听到他俩的对话,李悠不禁灵机一动,连忙将那些流民出身的将领召集起来问道。
“只要有地种,谁还能不愿意?他们留在陕西也是活不下去了,陛下若是愿意给他们一条生路,他们定然愿意来辽东。”李自成连忙回答道,“只是陕西到辽东千里迢迢,朝廷怕是要调拨粮食、人手,护送他们前来才行。”粮食用来维持他们基本的生存需求,人手用来官吏这些流民并负责保护他们不受沿途士绅官员以及野外勐兽的骚扰。
“既然如此,等回京之后朕就让你们陪着朝廷的官员去陕西、山西等受灾严重的地方招募流民吧。”近些年来大明一直灾害不断,再加上士绅的借机盘剥,纵然有杨鹤在陕西竭力招抚,也无法断绝流民的出现,如果能将他们迁移到辽东来,却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既可以减轻流民对中原的破坏,也可以为朝廷开拓出更多的土地,当然还能让朝廷对辽东的统治更加稳固,至于迁徙移民的方案,李悠在嘉朝已经积累到了足够的经验,只需要再根据大明的情况稍加调整便可。
至于派遣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负责此事,是因为如今的百姓多有安土重迁的想法,对朝廷也缺乏信任,换句话说就是在无数贪官污吏的作用下,朝廷的公信力已经损耗殆尽,已经如果单单依靠朝廷的诏令,很难取得流民的信任,而有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在当地有一定威望、社会交游广阔的人出面,事情则要好办的多。
“末将遵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连忙应了下来,他们现在已经是朝廷的官员了,俗话说锦衣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他们其实也想回老家去显摆一番,眼见有这种既能立功又能得偿所愿的机会,这些人立刻欢欢喜喜的答应下来。
“你们这次回去须得记住几点,首先不可私下向以往的罪过你们的人寻仇,朝廷自有律法,若是那些人的确有不法之事,大可去衙门告状,他们若是贪赃枉法还可以找杨鹤。”未免这些人耽误正事,李悠免不了警告一番,“另外朕还会派遣其他官员主持此事,你们虚的听从这些人的号令行事。”他们加入军中的时间还是短了些,虽然已经通过了训练,但身上一些不合时宜的习气仍然没有彻底清除,所以李悠暂时不敢让他们担任主官,而是会派遣宋军之中的得力人手操办此事,另外也会给杨鹤等地方官员下达命令,让他们提供协助。
“末将不敢。”有袁崇焕的例子在先,他们也是深受震动,不敢轻易触犯朝廷律法,经李悠这么已提醒,他们立刻警觉起来,连忙应道。
“嗯,你们这一路上先好好想想怎么将此事办好,等回京之后你们就去西北操办这件事情吧。”具体的移民方案还需要和其他人商讨,暂且急不来。
随着李悠大军距离山海关的距离越来越近,消息也传到了京城之中,在震惊于这次御驾亲征再获大胜之余,那些和关宁军众将多有牵连的官员们也担心起来,看陛下这架势恐怕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啊,这可如何是好?
“自古法不责众,牵连此事的官员遍布朝堂,陛下恐怕也敢一网打尽吧?”有人依旧心存侥幸。
“哼!先前那些和晋商有所勾结的官员也是这般想的,但是现在他们又在那里?”有人毫不留情的击碎了他的幻想,“先前有人说陛下之武功直追太祖、成祖,如今看来陛下兴大狱的决心也是不输于太祖啊。”
因为接受晋商的贿赂,为他们提供便利,锦衣卫和东厂捉拿了无数朝廷官员,将他们押入诏狱严刑拷打,这件事已经显露出陛下的决心,他们又怎么敢等闲视之呢?
“那可如何是好?那可如何是好?”众人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可是却没有人能够拿出解决的办法来。(未完待续。。)
第890章 敌在乾清宫
“祖大寿他们还不如死了的好,为何还要苟活至今牵连我等?”有人破口大骂,要是祖大寿这群人死了,那么他们的罪责就少了一些人知晓,剩下的也大都可以掩饰过去,运气好的话就能逃过此劫,可现在这些人还活得好好地,他们可就没有活路了。
“不如趁着他们尚未回京,咱们在路上把他们。。。。。。”有人比出了一个杀人灭口的手势,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他们立刻行动起来,于是一**的人马从京城各门出城,纷纷前往山海关的方向而去,希望能够找到机会将祖大寿等人灭口。
只可惜李悠对此早有防备,看守祖大寿等人还有相关证据的都换成了和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瓜葛的宋军,这些人无论是使用贿赂、欺骗还是潜入等诸多手段,都没能突破他们的防线,接触到祖大寿等人以及那些证物。
反而有不少人被当场拿下,在锦衣卫、东厂刑讯高手的手中招供出来了他们身后的主使者,又给这些人的棺材钉上了几口钉子。
“事到如今,还是有人不死心啊。”如果是一般的帝王,见到这么多朝廷重臣的反对,恐怕心中再有不满也该暂时收缩以待来日,可李悠却是不同,他早已经认识到大明最主要的问题既不是建奴也不是流民,而是这出入干清宫的衮衮诸公,以及遍布整个国家的士绅们,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大明的覆灭依旧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所以他绝不会因此而退缩,反倒是希望借着这个机会彻底调整大明朝堂的格局,虽然他将这次御驾亲征带出来的兵力大半都留在了宁远、锦州还有东江镇一带,可手上依旧有上万兵马,在加上留守京城的岳云部,以及新招募的京营,还有东厂与锦衣卫这两样利器,他有信心彻底摧毁任何可能遇到的抵抗,绝不会向这些大明的官员进行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妥协。
进入山海关之后,李悠也没有急着赶回京城,而是放缓了行军的速度,上次回京运粮的队伍在从京城到山海关这一路上可没少受骚扰,上次因为他们急着运送粮食没有时间和这些人多加较量,而现在也该是和他们好好地算一算帐了。
如今祖大寿等人已经将沿途和他们有所勾结、试图迟滞粮草运送的官员都供了出来,李悠那里会给他们好果子吃?大军每到一处,就立刻派遣兵马将这些人的府邸团团围住,将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再让他们和祖大寿等人对峙,一旦确定有问题就立刻送到东厂和锦衣卫手中严刑拷打,这些人当然抵不过东厂和锦衣卫的专业人员,没熬过几轮刑罚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和关宁军还有朝廷众臣勾结,试图对李悠不利的罪责招了出来。
这其中甚至还挖出了不少祖大寿等人并未招供出来的官员,看来对李悠不满的人可不只是那些辽饷的既得利益者们,或许他们既没有接受晋商的贿赂,也没有从辽饷中分润好处,但是他们从李悠近来的种种手段中已经看出,等解决了这些人,恐怕不久之后就要轮到他们了,所以与其等着将来坐以待毙,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将威胁彻底消灭,在这些事情上,这些人的目光堪称长远。
只可惜他们的手段不仅没有起到作用,还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将比预期更早承受李悠的雷霆之怒,而这则是他们万万承受不起的。
后半路那些吓破了胆子的官员小吏为了躲避杀身之祸,官也不做了就挂印潜逃,很快这波风潮就传到了京城之中,不少牵连此案的官员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很多衙门之中前一天还看着好好地,第二天就有人消失不见。
只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而且大多是些底层的小官小吏,因为职位越高的人牵挂就越多,仓促之间哪能一走了之?而且他们那个不是家大业大,身后站着一个大家族,要是他们逃了,就该轮到他们的家族承担皇帝的怒火了,而这对他们来说甚至是比杀头还要难以接受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就算逃了又能逃到那里去呢?在这些人的眼中大明毫无疑问乃是天下最为富庶的国度,他们是宁死也不肯去其他国家的。
而留在大明境内,失去了这身官服他们恐怕就要面临地方士绅官吏无尽的刁难,任由这些昔日远比自己低贱的人折磨,谁能愿意?至于说投奔亲友,这些人难道敢收留自己?恐怕锦衣卫和东厂还巴不得他们这样去做,好让他们可以将这些人的亲友也拖下水。
所以尽管已经出现有人逃亡的情况,李悠也没有急着加快速度,因为他知道现在逃跑的都是一些小角色而已,真正的大人物根本不能、也不敢逃跑,所以他仍旧不紧不慢的沿路解决当地的犯官,慢悠悠的朝京城的方向行去。
他越是淡定,京中的那些大佬们越是不安,因为这意味着皇帝陛下对他们已然有了打算,而且这种打算是绝非轻易可更改的,甚至根本不担心他们的反扑和抵抗,对将他们尽数拿下充满了绝对的信心,这让他们越来越惶恐。
可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像应付前几任那些皇帝一样忽悠过去么?这位显然是不会被他们轻易敷衍过去的;兵行险着?如今京中的军队已经尽数被皇帝陛下掌控,他们根本插不进手去,至于自己府上的家丁,指望他们欺负下平民百姓还凑合,干这种豁出命的事情去是想也不用想;至于暗算更不可靠,如今傅山就在陛下身边,等闲的手段绝对瞒不过他的眼睛。
更然他们感到恐惧的是,这位皇帝陛下好像一点也不担心将朝廷百官横扫一空后如何继续处理朝政的问题,这让他们失去了最大的依托。
就这样,在他们的忐忑不安中,李悠终于抵达了京城。(未完待续。。)
第891章 怒斥群臣
李悠回到皇宫之中,军队回到营地,而祖大寿等人却没有如同那些官员预料的一般被送入到诏狱之中,而是带入军营严加看管,这让他们后继的许多手段都使不出来,要是进了诏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