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王朝要的,可不仅是本土防御。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在地缘上,玛雅王朝夹在大夏跟道森两大巨头之间,唯一的出路,就是向一个方向集中突围。
玛雅王朝跟大夏是各取所需,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互相利用。
在这样一种态势下,道森皇朝自然要小心应对,绝不能让玛雅王朝越过边境线,否则的话,他们的威信何在。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地缘格局
盖亚九年的大乱战,最诡异的,非欧洲战场莫属。
直到四月中旬,整个欧洲还是一片安宁,似乎没有再次爆发战争的迹象,这实在有些不合常理。
欧阳朔甚至一度怀疑,欧洲诸王朝是不是要罢战。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据黑蛇卫传来的情报显示,欧洲诸王朝罢战不为别的,只为先忙完春耕。去年连番大战,诸王朝粮仓几近耗空,对今年的春耕,自然是越发重视。
六大王朝,罕见地形成默契。
欧阳朔得到消息,好笑地摇了摇头,欧洲人还真是有“绅士风度”,看似高大上,其实算计到骨子里去了。
他倒要看看,欧洲战局最终会走向何方。
…………
四月二十日,京师。
天竺大战已经持续一月有余,势头依旧不减,双方打得火热,前线战场彻底化作绞肉机,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人员伤亡。
内耗的结果就是,天竺区日渐衰落。
无论是孔雀王,还是笈多王,其实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战争打到现在,他们已经是身不由己,必须取胜。
否则的话,没法向臣民交待。
更何况,他们还挺自信,自信以天竺区的整体实力,就算内耗,也无惧外来者的挑衅,包括强大的大夏。
可惜,他们自信过头了。
大夏这头猛虎,可是一直对天竺虎视眈眈。
皇宫,第一会议室。
欧阳朔亲自主持帝国战区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对天竺战事。
天竺区事态的发展,完全符合大夏的预期。
出席联席会议的,包括资政阁大学士兼军机处首席军师贾诩,军务大臣杜如晦,印度洋舰队提督烟火妖孽,禁卫军统领霍去病,西亚战区统帅王翦,南亚战区统帅李靖以及南洋战区统帅吴起,牵涉四大战区,阵容非常之豪华。
此次会议,可看作是战争筹备大会,不是真正立即要对天竺开战。
随着传送费用的急剧攀升,直接将大军传送至前线的做法,已经不可取,要调动四大战区的兵力,至少要提前一个月做好部署。
经军机处研究,决定将攻打天竺的大军分为三路。
北路军,从西康行省边境发起进攻,兵锋直指阿育王朝。出征部队包括南亚战区的两大集团军,再就是驻扎在西海行省的西亚军的四个军团。
合计十四个军团,总兵力七十万。
南亚战区统帅李靖,出任北路军统帅,鹰扬军统领左宗棠任左副将,西亚军统领侯君集任右副将,南亚军统领冉闵任先锋官。
等于是说,北路军还将再详细划分为三路大军。
北路军的后勤,由南亚战区后勤保障中心全权负责,必要时,西亚战区后勤保障中心将提供后勤支援。
西路军,从河套行省边境发起进攻,兵锋直指孔雀王朝。
出征部队包括龙骧军的三个军团以及禁卫军的四个军团,合计七个军团,总兵力三十五万,刚好是北路军的一半。
南洋战区统帅吴起,出任西路军统帅,禁卫军统领霍去病任左副将,龙骧军统领章邯出任右副将。
西路军的后勤,自然是由南洋战区后勤保障中心负责。
南路军,从南洋海上发起进攻,兵锋直指笈多王朝。
出征部队包括南疆军的三个军团以及印度洋舰队的三个编队,总兵力在二十一万上下,是三路大军中兵力最少的一路。
南疆军统领樊梨花以及印度洋舰队水师提督烟火妖孽,各管一摊,互不管辖。南路军的后勤,同样是由南洋战区后勤保障中心负责。
三路大军合计兵力,超过一百二十五万,包括二十四个野战军团,遍布四大战区。
这是大夏调整军队编制之后,牵涉范围最广,出动军团数量最多的一次军事行动,可见欧阳朔对此战的势在必得。
表面上看大夏是全面出击,想一举击溃天竺三大王朝。
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就算天竺三大王朝内耗严重,总兵力也超过三百万,逼近四百万大关,必要时还能临时征兵。
再加上天竺区幅员辽阔,玩家数量众多,哪是那么好欺负的。
否则的话,孔雀王跟笈多王也不会那么有恃无恐。
军机处的这番布置,是经过深思熟虑,同时建立在详细情报基础之上的,主要的操刀者,正是毒士贾诩。
通过几次大手笔,贾诩早在全军树立起诺大名声,继而赢得首席军师席位。在代表军机处,宣布三路大军的组成之后,贾诩对整体战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贾诩先介绍了一下天竺区的地理环境,“经过几轮扩张,天竺区独享整个南亚次大陆,北侧为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青藏高原,跟帝国西康行省接壤;西北为兴都库什山脉伊朗高原,跟波斯帝国接壤;东面以山脉隔于中南半岛,也就是帝国南疆的河套行省以及河洛行省;南面被海洋所包围。由此形成一块相对独立,也比较封闭的次大陆板块,地缘位置比较优越。”
“兼且天竺处在喜马拉雅山与印度洋之间,水资源充沛,使得这块土地拥有印度河以及恒河两大流域,养活了庞大的人口。”
“具体而言,阿育王朝独享印度河流域以及恒河平原,占据最富饶的土地,因而实力也是三大王朝中最强的存在。”
“孔雀王朝占据恒河三角洲地区,同样非常富饶,因而实力仅次于阿育王朝,略高于笈多王朝。”
“相比之下,笈多王朝虽然独占天竺南部地区,疆域之内全部是以丘陵为主体的德干高原,向南一直延伸进印度洋。”
“地缘格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三大王朝的命运。”贾诩总结说道。
在座诸位将军听了,若有所思。
“军机处制定的作战方案,正是基于以上地缘判断。”贾诩这才开始讲解作战意图,“南面的笈多王朝实力最弱,辖区以山地为主,易守难攻,因而被圈定为最后一个攻击目标。”
“所以说,南路军只是佯攻?”烟火妖孽问。
“不错!”贾诩点头,“南路军的职责就是负责牵扯笈多王朝的精力,使其无法增援孔雀王朝。”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真真假假
“军师的意思是不是说,西路军才是真正的攻击主力?”吴起问。
以吴起的判断,帝国刚刚悄悄资助阿育王朝,如果笈多王朝是佯攻,那么孔雀王朝就该是真正的攻击目标了。
问题是,西路军的总兵力有些偏小。
贾诩依然摇头。
“还请军师解惑!”吴起请教。
贾诩道:“西路军是先真打,再佯攻,再真打。”
“……”
这套路有些复杂,将军们一时不好接话。
贾诩解释道:“先真打,意图跟南路军一样,就是要牵制孔雀王朝,使其无法专注于前线作战,必须回撤,给阿育王朝创造反击的机会。”
在军机处的规划中,三路大军的出征时间是不一样的。
西路军率先发起进攻,吸引孔雀王朝的注意;跟着,南路军再渡海登陆笈多王朝,使其无法增援孔雀王朝。
这可称之为第一阶段。
该阶段的战略目的,就是配合阿育王朝,给其发挥空间,将战线尽可能地前推。“阿育王朝大军越聚集在前线,就越对我们有利。”贾诩如是说。
整个过程中,作为绝对主力的北路军,都是按兵不动的。
跟着,贾诩又详细解释了一番第二阶段的部署,此番战区联席会议才算告一段落,诸位大将当即返回辖区,开始军队调动。
尤其是禁卫军,要从京师转移至河套行省,必须立即出发。
具体何时开战,需要根据天竺战局,灵活策动,眼下要做的,就是将各路大军集结到位,相应的粮草物资也要开始运输。
…………
时间很快进入五月。
此前风平浪静的欧洲战场,终于再次点燃烽火。
跟天竺区一样,欧洲盟军不准备再打持久战,各自增兵前线,务必在盖亚九年结束之前,一举攻克日耳曼王朝。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欧洲战场,最先发光的却是西班牙战场。
五月十五日,埃及大军利用两百门重型火炮,对西班牙王城马德里展开狂轰乱炸,耗时月余,终于攻克这座坚城。
西班牙战局,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悉,在得知马德里城沦陷的那一刻,西班牙国王卡西利亚斯脸色一下变得煞白,身体摇摇欲坠。
卡西利亚斯太清楚,马德里城的战略地位了。
随着马德里城沦陷,整个西班牙北部一马平川,赤…裸…裸地展现在埃及大军面前,稍不注意,西班牙王朝可能就将遭遇覆灭。
唯一让卡西利亚斯还能保持定力的,估计就是费尔南多从前线带回的二十万生力军,给了卡西利亚斯以信心。
“埃及大军哪来的这些重型火炮?”
震惊过后的卡西利亚斯,开始回过味来,嗅到其中的不同寻常。
跟埃及大军打了这么久,敌人是什么个情况,卡西利亚斯不要太了解,敌军连火枪都没普及,更不用说重型火炮了。
“难道说,是大夏资助的?”
卡西利亚斯只能这般猜测,跟着又立即否决,因为据他打探到的情报,大夏非洲战区并没多少重型火炮,没可能全部送给埃及大军。
直到一周之后,这个疑团才被解惑。
原来,埃及大军新获得的重型火炮,正是来自湛蓝徽章跟大夏下的军火订单,明面上,这批火器是给日耳曼王朝准备的。
暗地里,湛蓝徽章却将大部分重型火炮,匀给了埃及大军。
湛蓝徽章的这一招声东击西,彻底打乱了西班牙战场的均势,给埃及大军创造良机,一举攻克马德里城。
不得不说,湛蓝徽章真的是老谋深算。
他们非常清楚,如果将百门重型火炮运抵日耳曼王朝,并不能对日耳曼战场取得决定性的影响,却能左右西班牙战局。
看罢情报,卡西利亚斯脸上浮现出懊恼之意。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轻易放弃非洲领土,搞得现在灰头土脸。”原来,湛蓝徽章向大夏采购的火器,正是从地中海运输的。
在大夏重新规划地中海秩序之后,这条商路就再次繁忙起来。
这就给了日耳曼王朝机会。
现在看来,白银之手当初的决策实在是大大的失败,看似只放弃了摩洛哥等少数领土,却将封锁地中海的机会拱手让出。
畅通的地中海,实在是后患无穷。
可惜,就算卡西利亚斯看到这一点,也无力阻止。
重新繁忙起来的地中海航路,彻底盘活了沿途诸王朝的商队,给当地商人、士绅、贵族,乃至普通百姓,带来具体的利润与便利。
仅凭西班牙王朝,是无法再次封锁地中海的。
而且眼下大夏占据航路的主要节点,又有大西洋舰队镇守,不是想封锁就能封锁的。
西班牙无敌舰队胆敢有异动,立即就将成为众矢之的。
“好狠的算计!”
卡西利亚斯满是不甘,却只能独自郁闷。
事实上,卡西利亚的郁闷并没持续多久,因为就在马德里城沦陷不久,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悄向西班牙王朝笼罩而来。
对这一切,卡西利亚斯还一无所知。
…………
五月二十二日,京师。
春去夏来,皇宫御花园内,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御花园西面的太湖边上,大夏最有权势的男人,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手里握着一根鱼竿,悠然自得的垂钓。
周围伺候的宫女、女官以及宫廷女卫,包括远处的神武卫,一个个都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恐惊动陛下的雅兴。
就在此时,石子路上,传来有节奏的脚步声。
来者正是军务大臣杜如晦。
这位权倾朝野的巨擘,此刻却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来到陛下身后。
欧阳朔似有所感,一边盯着湖面的鱼漂,一边低声说道:“可是快到了?”
“回陛下,明日就将抵达。”杜如晦低声回话。
恰好就在此时,鱼漂突然下沉,欧阳朔就是一笑,也不怕惊动水里的鱼,畅快说道:“好啊,鱼儿已经上钩,好戏要开场了!”
说着,鱼竿一甩,只见鱼钩上挂着一条金色鲤鱼,兀自扑腾。
“陛下圣明!”
杜如晦跟着一笑,恭喜陛下有所斩获。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欧洲剧变
五月二十三日,西班牙王朝。
当天晚些时候,一支规模达十五万人的精锐部队,在大夏大西洋舰队的一路护送下,横渡海洋,悄悄在西班牙南部沿海登陆。
此地,早就是埃及大军的势力范围。
该部队登陆之后,立即跟埃及大军汇合,向前线涌去。
于此同时,大夏非洲战区贪狼军的两个野战军团,渡过直布罗陀海峡,也在西班牙王朝的南部登陆。
三路大军汇合,形成一股让人胆寒的力量。
五月二十七日,三路联军在埃及大军的串联下,同时对西班牙王朝北部发起进攻,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突然加入的有生力量,对西班牙王朝而言,是无法抗衡的存在。
再加上此前马德里城被攻破,整个西班牙战局彻底失去平衡,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埃及联军倾斜。
一场不可测的风暴,席卷西班牙全境。
接下来的半个月,在联军的猛攻之下,西班牙大军节节败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