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第6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破城之后三日封刀!

    洛阳城,仅次于长安的繁华都市,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巨城,因为安禄山这一句话,陷入了毁灭。

    黑夜的巨城中,范阳铁骑挥舞着长刀冲锋在洛阳的街道上,身穿华服的百姓们尖叫逃窜,点点火把照亮了范阳军那狰狞的面孔,和百姓们惊慌恐惧的面容。

    “噗噗噗。”一队不足百人的范阳军一个驾马冲锋,手中长刀一扬,便将街头数百名逃亡的百姓化为了无头尸体。

    “哈哈哈。”曳落河们跳下战马,冲进逃亡的人群中,弯刀扬起,男的全都倒在了血泊中,而那一个个身披薄纱,体态婀娜的年轻女子,则是在哭喊声中被曳落河们扛上了肩头,冲进了附近的民宅,行那猪狗不如之事。

    年轻女子的哀嚎惨叫,铁骑将士的狂欢嘶吼,人间炼狱般的洛阳。

    现在的范阳军已经算不上是军队了,简直就是一群流寇土匪,乃至于他们还不如流寇来的有道德。

    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一座座豪宅被匪兵们踹开,平日作威作福的地主老爷们被乱刀砍死,跪在地上求饶的家丁奴仆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身首异处,侍女妻妾则干脆就被匪兵们摁在了地上。

    一箱箱金银珠宝从洛阳的府库中抬出,散落在地的铜钱银子惹得附近无数匪兵争抢拼夺。

    这是一场狂欢,这是一场恶魔的狂欢。

    “轰!”大火燃起,东都留守李澄,御史中丞卢奕,采访判官蒋清,三人阻止人马抵抗未果,因不愿见这人间惨象,遂于李府引火*,以殉国难。

    封常清败了,李澄死了,洛阳的硬骨头,不对,是大唐留在洛阳的硬骨头已经死光了,剩下的。。。。。。就是软蛋了。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安禄山入洛阳,辅国大将军毕思琛率众投降,河南令尹达奚珣率东都留守百官跪迎范阳军,洛阳失陷,河南。。。。。。也几乎是失陷。

    从安禄山再范阳起兵,一直到现在,时间不过才过去了三十五天,他就已经打下了东都洛阳,占据了曾经的大唐政治中心,速度之快,进展之神速,令人称道。

    但。。。。。。现在的安禄山却好像骤然老了十几岁一样,郁郁的坐在马背上,看着眼前被范阳军屠杀的洛阳百姓,眼神中没有半分光彩。

    “为什么一定要让将士们杀人取乐呢?还有,你这个三日封刀是什么意思?”诚恳的声音在安禄山耳边响起,他知道那个人现在就在自己身旁,眼神中涌现出一抹悲凉,但很快,谄笑浮现。

    安禄山表面不动声色,同时在心中暗暗解释,“回大人的话,多日征战,将士们的心神早已疲惫,甚至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厌战,这种时候,当然需要给他们一些甜头,鼓舞士气。”

    “另外三日封刀,是小的给他们的奖励,让他们可以随心随意的折腾三天,在这三天里他们可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抢来的财物也都是他们自己的。这样日后,兄弟们也都会有无限的斗志,每逢大战必当拼死血战。”

    “因为他们都会怀念这种为所欲为的日子,他们都想在破城之后能随意的抢夺金银和女人。”

    “奥,我明白了,人如果常时间的厮杀征战,不管他的身体能不能扛得住,他的心理状态一定是不好的,那种时候他们的心中肯定都挤压了无数的压力,过于严重的话可能会让一个人彻底疯掉,所以压力必然需要释放,这种烧杀劫掠,就是最好的释放方式。”

    “同样,让他们烧杀劫掠,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士气,就好像大秦一般,在那丰厚的奖赏面前,秦军将士们各个奋勇向前,对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种杀戮,这种释放,应该。。。。。。很让人上瘾吧?”

    安禄山点了点头,“回大人的话,正是如此,这种杀戮会让人上瘾的,如果不制止的话。。。。。定然会演变为兵祸,到那时,这十几万大军说不定能祸害上千万的百姓。”

    兽性,恶性,说白了,这种方式无非就是在激发人性中的阴暗面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不受道德约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兵马,战斗力确实惊人,甚至是惊人的都有些恐怖。

    隐藏于黑暗中的黄小伟笑了,“如果日后我组建一支,完全由兽性所驱使的兵马,你觉得可以灭亡大唐吗?”

    安禄山听得一惊,他没搞懂黄小伟这是什么意思,但正当他想要回答黄小伟时,一段淡淡的话语传入了他的耳中。

    “既然已经打下了洛阳,你也该称帝了不是?”

    安禄山庞大的身躯微微一颤,很快他笑了,坐在马背上拱手抱拳,“多谢大人。”

    空寂的话语传来,“呵呵,没什么,这是我们早就说好的不是吗。”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于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建国为燕。

    此后,安禄山继续率军进攻,封常清退守渑池一线,阻止兵马,抵抗叛军,但无奈收效甚微,继续败退。

    就在安禄山率军和封常清激战时,黄小伟走了,离开了范阳军,这些日子他已经学到了,学到了他想学的东西,现在他要去另一个地方,会会另一位节度使大人了。

    。。。。。。。。。

    “驾,驾,驾。”官道上,几十名大唐铁骑护卫着他们的节度使,一路策马狂奔,奔赴长安,谋划长安防务。

    自安禄山造反,到洛阳失陷,叛军称帝,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李隆基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所有理智。

    此时的他更是昏招迭出,不顾一切的调动兵马剿灭叛军,而他下达的那一条条命令。。。。。。。简直看不到任何理智章法,甚至,几乎是在把大唐的兵马往安禄山那边推。

    贵为河西节度使的哥舒翰,也是接到了李隆基的圣旨。李隆基命他亲自带人回到京师,坐镇长安,同时他的河西军,与封常清的安西军也一并接到了会师长安的命令。

    这一下,李隆基是真的急了,不敢再玩什么不给兵不给将的把戏了,直接一股脑把大唐最能打的兵马全都调回了长安。

    接到了李隆基的圣旨,哥舒翰不敢停留,当天便带着几十名护卫先行出发。

    但哥舒翰却不知道,有一个人已经在半路上等了他好久了。

    分割线,好久没说什么了,恩,但是今天必须要说,小伟的粉丝群已经有五十人了,很好,我也很高兴。

    希望看书的兄弟们能多多加群,小伟在群里等着你们

    这是群号,好久没发了。

    523513436

第两百五十八章潼关破

    “驾,驾,驾!”狭长无人的官道上,哥舒翰带着自己的几十名护卫,一路狂飙,策马赶赴长安。

    对于哥舒翰而言,安禄山造反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现在的他也从来没有过投降的念头,毕竟自己这一身荣华富贵都是李隆基给的,哥舒翰好歹也懂得知恩图报这几个字,所以现在的他完全是抱着为君分忧的念头赶往长安。

    但。。。。。。。

    “唏律律!”望着站在官道中央那突然出现的黑袍人,哥舒翰吓得急忙攥住了战马的缰绳,同时破口大骂,“瞎了你的狗眼,居然敢挡本节度使的路,还不快滚开!”脸蓄大胡的哥舒翰挥舞着马鞭当即便要向黄小伟抽去,真可谓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唉。”轻叹响起,“哥舒翰大将军,你这脾气当真是有些暴了。”黄小伟微微仰头,笑着打了个响指,“虽然你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我现在可没那么多的耐心了,你还是不要给我添乱的好。”

    “啪。”响指落,马背上挥鞭要抽的哥舒翰一瞬间瞪圆了虎目,下一瞬,只见他那庞大的身躯从战马的马背上跌落。

    倒地的哥舒翰瞬间好像中了羊癫疯一般,躺在地上不断地抽搐着,嘴角更是涌出了白沫。

    黄小伟走上前,笑容满面的的摸了摸他的双腿,“作为你刚刚骂我的惩罚,你这两条腿我就拿走了哦。”

    。。。。。。。。

    天宝十五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在赶往长安途中,不幸中风,康复后,两腿瘫痪,嘴角终日流着哈喇子,口不能言,与废人无异。

    。。。。。。。。

    随着安禄山的步步紧逼,李隆基的脾气是一日比一日的暴躁,整日大骂前线将领无能,竟然让安禄山打到了潼关,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竭力奋战的封常清已经被他贬为了布衣之身,现在正在潼关,高仙芝的帐下戴罪立功。

    不错,安禄山已经打到了潼关下,而只要潼关失守,长安就再无任何天险可守。

    这是李隆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他没想到安禄山的兵马进军居然如此神速,更没想到地方的守军居然那么的不堪一击,安禄山几乎是一路狂奔到了潼关下。

    纵然在这期间,颜杲卿在河北突然诈降,惹得已经臣服于安禄山的河北十七郡相继造反,让大唐赢得了一丝喘息,可这又有什么用?史思明亲率大军回师河北,杀颜杲卿父子,平定河北。

    郭子仪虽然也正在井陉关给安禄山添乱,但他现在又被史思明挡住了,分身乏力。

    大唐。。。。。。完了。

    其实。。。。。。。如果李隆基能抓住颜杲卿父子大举义旗之时,安禄山后方不稳之际,下令驻守在潼关的二十万河西安西精锐全面反攻,虽然不至于打赢安禄山,但也不至于让他这么快就打到潼关下啊。

    可那时,听闻颜杲卿父子造反,连带河西十七郡一并造反,安禄山急忙派史思明回援的消息时,李隆基。。。。。。居然在开宴庆祝?!

    不错,他就是在庆祝,连带着长安百姓也一起在庆祝。知道李隆基为什么要庆祝吗?因为他以为安禄山马上就要完蛋了,安禄山马上就要败给自己了,所以他宴请群臣,庆祝未来即将到来的胜利。

    可怜颜杲卿父子,守在河北整日期盼大唐援军能和他们里应外合,击败叛军,最后。。。。。就这么死在了期盼中。

    直到颜杲卿父子战死的那一天,大唐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这下好了,后方平定,再无祸事,安禄山长驱直入,直接打到了潼关下,惊得李隆基差点从杨玉环的床上滚下来。

    可饶是如此,饶是时局糜烂至此,李隆基还是不肯承受自己的错误,他还认为自己没错,还认为自己是最英明的帝王,还在那个盛世梦中不愿醒来。

    偏执,现在的他偏执的就像个疯子。

    所以,他把气全都发在了封常清的身上,免去了封常清所有职位和官位,同时到了现在,他也不让高仙芝和封常清入潼关,反而是让他们驻扎在关外,和城里的哥舒翰互为掎角之势。

    此刻,黄小伟布置多年的那颗棋子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

    边令诚摸着自己的下巴,笑呵呵的看着面前的封常清和高仙芝,朗声道:“两位将军,咋家身负陛下之恩,特赐予这监军之位,现在,咋家想待陛下问问两位将军,为何连日你们总是龟缩在城内,不去与城外的叛军血战?!”

    “叛军势大,这个咋家和陛下都知道,所以让二位将军入城,可二位将军进了城就不再与叛军血战,这。。。。。。。”

    封常清,据史料记载他的身高不高,只有一米六多,所以在大唐朝廷上他还有个封矮子的外号,可就是这个矮子,连战连败,从河南一路败到了潼关,还在誓死抵抗着,还在为自己的皇帝陛下效忠着。

    听闻边令诚的话,封常清很想发作,但他不敢,这个阉人自安西军开始就一直是监军,在朝廷里很有势力,最重要的是。。。。。。李隆基很信任他。

    “公公,非是我等不尽心作战,而是我等麾下兵马连日来屡遭大败,士气低迷,叛军则连战连胜,士气高昂,这种时候出城血战。。。。。。必败无疑啊!”高仙芝见封常清脸色不善,急忙替下了他,和边令诚周旋。

    但出乎预料,边令诚并没有为难他们,反而是大大的激励了他们一番,告诉他们不要着急,慢慢来。

    这一下,封常清和高仙芝可就傻眼了,心想边令诚这个死阉人到底在搞什么鬼?以往这种时候他不是应该狠狠的逼迫他们出城和叛军血战吗?怎么今天。。。。。。。想不明白,封常清和高仙芝也就懒得想了,离开了边令诚的军营,去巡查潼关防务了。

    也就在高仙芝和封常清离去的同一时间,边令诚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两位同僚,你们可千万别怪咋家心狠啊。”

    。。。。。。。。

    李隆基的龙案前,放了一份密报,一份边令诚的密报,上面的话不多,意思也非常简单。

    “微臣边令诚启奏陛下,自陛下派遣微臣自潼关监察大军,微臣整日殚精竭力,不敢辜负陛下圣恩,然,封常清,高仙芝,自败退至潼关后,消极避战,手握十几万大唐精锐兵马,只龟缩于城中,不于叛军交战,微臣已查明,高仙芝与封常清皆于安禄山有书信来往,俩人私下亦是贪污军粮,中饱私囊,且,因封常清被贬为平民之事,安西军麾下将领大为不满,普通士卒更是连连替此人叫怨。”

    “臣恳请陛下早作处置,以免再生祸患。”

    看完了边令诚的奏报,李隆基大发雷霆之怒,当即就传下了一道圣旨。。。。。。赐死的圣旨。

    其实纵观边令诚的密报,他真正的杀招一直都是最后一句话,前面的只是无关痛痒,也算得上是一般般的小事而已。

    试问,李隆基最初为什么不给封常清安西军,反而让他自行招募老百姓去跟安禄山硬碰硬?

    试问,李隆基现在的最怕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李隆基现在最怕的就是第二个安禄山,李隆基最怕大唐现在又会有第二个节度使造反。

    他已经不敢信任任何将领了,而且别忘了他现在正处于一个极端,谁也不相信,谁也不信任!各方兵马必须保持一个平衡。

    消灭叛军很重要,但预防他们造反同样也很重要,层层掣肘,绝不能让任何一名节度使在握有重兵。

    可现在,边令诚却坦白的告诉了李隆基,安西军为封常清报不平,安西军为封常清鸣冤!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封常清在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