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渡口检查
除了和那群狐朋狗友一起玩之外,陶大少爷如今只要逮到机会,就会瞪着李花儿看。
看到连那些那些女孩子们都看出端倪了。
甚至有一次,陶大少爷的眼神,还吓哭了孙小小。
听说孙小小哭的原因,孙家虽然生气,却说不出什么话来,还得拦着要去揍陶大少爷的孙三贤。
陶家毕竟有些势力,若是打架了,孙家还能去说一说,但是这盯着看给吓哭了……
说出去倒显得他们无理取闹了。
而张氏听说,却吓坏了,当夜就做了噩梦,高声喊着金宝的名字。
而这时候,渡口的事情经过了最初几天登记造册的麻烦之后,都已经步入了正轨,这些军士也只要每天在渡口上,将来往的船只核人对物地查检就可以了。
既然清闲了些,所以李大这晚,是回了家过夜的。
听见张氏的叫喊,再看着张氏醒来之后,嚎啕大哭的样子,李大吓得脸色苍白,就要去县城寻大夫。
张氏说自己不要紧,只将今天的事情,说给了李大听。
李大听说,第一次气得脸都红了,就要去陶家寻事。
李花儿忙拦住李大,道:“爹去说什么呢?那河岸人人去得,又没动手,去说了,反而遭他们的话。”
李大双拳紧紧地握着,怒道:“一次两次,踩在我们头上,再不计较,岂不是全家都要死在他们手上了?如今我既然回了家,断不能之前的事情才发生。”
李花儿安慰道:“是呀,所以他不是也没敢做什么,只是眼睛看了看吗?难不成,他眼睛还能杀人不成?那也太拿他当个人物看了。”
李大也知道为了这个去寻陶家,是给他们话柄。
再者,如今他军务在身,也不好节外生枝。
定是要拿到陶家偷运军饷的证据,才能真正算报了仇。
是以,李大在心中默默打定了自己的主意,便对李花儿道:“你也莫要再去河岸了,避开他,爹有办法的。”
李花儿笑道:“刚才还说,这河岸人人都能去,不去还真成怕他了。况且天渐热了,河边凉快,爹又有办法,我也不怕。”
她因着知道军饷的事情,所以才想留在那儿,帮着李大看看。
李大哪里能说说得过李花儿?所以这第二天一早,李花儿还是如常地去了岸边。
孙小小昨天虽然被吓到了,但是她年纪小,忘性也大,看见李花儿等又要去,就也要跟着。
孙三贤自告奋勇,要来保护一众女孩子。
……
因着这样的小插曲,所以李花儿格外关注那渡口上的状况了。
而渐渐地,李花儿也摸出了规律。
比如那南面来的船,查得会严格一些;北面来的船,查得会松一些。
有几次也遇见了陶家的船,不过都是正常检查之后,也就放行了,未见其他事端。
可见对于船商姓什么,这些军士还真是不在意。
唯一让李花儿心中惴惴的,就是自那天之后,李大看着陶家商船时候的眼神中,那不易觉察的怨恨,更深了。
李花儿不由开始想入非非了。
李大不会是打算……栽赃陶家些什么吧?
只是这个念头一上心头,就被李花儿否决了。
一则是李大其人是个正直憨厚的人,这样的手段,实在不合他的性子;二则嘛……
李大真有那样的算计,之前也不至于惨成那样了。
倒是李大,忙着渡口事情之余,还偷偷地关注着自家女儿,连着看了几天,见陶大少爷再没出现,就也略微放心了。
这天近中午的时候,李大趁着自己无事,就下了渡口,过到她们这边来。
李果儿正和张玉儿翻花绳,孙小小则在玩着李花儿给她做的一套案几图,看见李大过来,几个人都仰着头笑着打招呼。
“李大伯。”
“爹。”
李大说了一声乖,因着甲胄在身,有些不便,就将李花儿做的药匣子拿了起来,看着。
半臂之长见方的匣子,里面分了三层,每层分了大小不一的格子。匣底有抽屉,匣板有夹层,还设计了几处暗格。
李大一边看,一边笑问:“你这丫头,这类东西总想得这么巧妙。”
李花儿抬头对着他一笑,手下却不停,道:“要做,自然就要做最好的。”
李大嘿嘿笑着,反反复复地看了半天,又看李花儿正在做的一个榫头,指着里面的一处暗匣,问:“你做的这板,是安在这里的?”
李花儿点头。
李大比量了一下:“那这卯眼留空可能大了些,用久了要散,你再看看。”
李花儿听见,忙接过来,仔细对了一下,吐舌道:“还是爹厉害。”
她心中想的事情太多,所以做东西的时候,自然就要走神。
李大憨厚地笑着:“所以嘛,天天在这儿,人多嘈杂的,怎么能做好东西。”
李花儿笑道:“这才练人呢。”
李果儿听见,忙道:“是了,爹,我最近念书都更快了些呢。”
李大这次,连李果儿都说不过了,只得憨憨地笑着。
父女几个人正说着,又有一艘商船,自南面而来,靠在了渡口之上。
那商船,李花儿这几天在这儿,也常看见,便不以为意。
而李大见有船来了,立刻回到了渡口。
刚靠了岸,船上就走下来了一个精瘦,有些驼背,身上衣服的料子却是极好的男子。
李花儿知道此人姓蔡,就是这商船的船主,因为驼背,所以人送外号蔡驼子。
其中有军士性格活泼的,就开口问道:“你这蔡驼子生意倒是不错,南面打得那么凶,你倒是还能一船一船地,来来往往。”
蔡驼子弓着背,陪着笑脸道:“不过是图个糊口罢了。”
李花儿听见这话,抬头看了一眼那蔡驼子。
只见他的眼中,带着只有商贾才会有的精明光芒。
这些军士不通这些道理,但是李花儿却明白。
就是这等打仗时节,所及之处物资匮乏,才是赚钱的大好时候呢。
这个蔡驼子如此行为,自古有之的事情,也不至于批判否定,只不要哄抬物价,祸害百姓,也是各自本事。
众人正说着话,忽然由远而近,又有商船靠了岸。
船身上写着个陶字,而那船头之上站着的,正是陶家二老爷。(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大不小的冲突
李花儿看见有陶家的船靠岸了,便放慢了手中的活计,留意看着渡口上的事情。
陶家的船夫们下了船,其中的大管家陪着笑脸,引军士们查船。
而那陶二老爷自船上下来,正了正头上戴的冠子,也不看那些军士,而是对着蔡驼子道:
“哟,蔡驼子,最近可发财了?”
神态带着倨傲。
蔡驼子连忙作揖施礼,依旧是陪着笑脸,道:“陶二老爷发财万安。”
陶二老爷仰着头,受了这礼,又笑问:“上次让你帮我送去北面的东西,可送到了?”
李花儿一怔。
陶家的商船,可也是经常往北面去的,怎么还要蔡驼子帮忙送去?
留意到他二人说话的,不只是李花儿,还有李大。
虽然李大是背对着自己,但李花儿留意到,李大按着腰刀的手,明显紧了一下。
只听蔡驼子忙道:“是,幸不辱命,这是回单,二老爷看看。”
说着,他自怀中掏出了几张纸来,递给陶二老爷。
陶二老爷接过来,将其中的几张银票看也不看,就揣在了怀里,再粗粗扫了一眼那回单,也放入了怀中,笑道:“你办事我放心,不用看了。”
蔡驼子又拱手道:“不敢,不敢,还是二老爷帮衬小人。”
陶二老爷心满意足地捋着胡须,斜眼睛,就见李大站在离着他们二尺有余的地方,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
陶二老爷提着嘴角,露出了一股子看不起的嘲弄笑意,尖着嗓子道:“是了,就算我不看,军爷们也要看的。”
说着,他又从怀中掏出了那张单子,拎着一角,在李大面前抖落着:“李督卫,要不然您过过目?”
渡口之上,除了几个船家之外,还有些等着渡河的村民。
而清水河这一侧的,无人不知李陶两家的恩怨。
是以一瞬之间,整个河岸上,都安静了。
李花儿见事不好,立刻站起身,紧张地看着渡口。
这陶二老爷,明明就是来惹事的。
按说李大他们在这渡口上的时日已经不短了,期间陶家的几个老爷也都见过,却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里面,难不成真的有什么阴谋?就是要惹怒了李大,才好行事?
但愿李大莫要中计才是。
李花儿正想着,突然背后又感到了一丝阴冷。
她转过头,就见陶大少爷还是那样阴测测地瞪着她。
待她转过头去,陶大少爷却冷哼一身,转身走了。
李大手下的军士,也都知道李家和陶家的恩怨,心中虽然是向着李大的,但也知道陶家算是地头蛇,家里还有一个县丞,真闹出来了事情,可是不妙的。
是以,一个校尉站了出来,道:“闹什么闹?快让我们上船查了人,免得耽误你们这些财主发财。”
说着,就招呼人,往船上检查去了。
陶二老爷却依旧拿着那张纸,道:“李督卫还是看看吧,免得是往南面送给那水匪的情报,不就糟了吗?”
李大忽然笑了。
笑得甚是憨厚。
只见他走了过去,真个将那张纸接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口中还念念有词:
“四月初二,送素绢十匹、火腿五只、新酒六坛、上好胭脂三盒,玉梳六个……”
李大一样一样,慢条斯理地念着,还让身旁的书吏将文字都记下,这才将单子递还给了陶二老爷。
“二老爷说得还真是,看来以后,这船上的纸片子,也得好生查查。”
李大笑着对陶二老爷说完,立刻变了脸色,对书吏道:“查四月初二的账,看看有没有这些东西。”
李大是上过战场,又当过探子,在敌营潜伏过一段日子的人,所以如此一变脸,着实煞气。
书吏不过是县里寻来的落地的秀才,被他如此吓得一激灵,慌忙地翻着四月初二那天的账册,差点儿打翻了砚台。
待翻到后,他又对李大拱手道:“李督卫,有账册,东西不差。”
李大又恢复了之前的笑意,对着陶二老爷嘿嘿笑道:“果然没有问题。”
李花儿看吧,慌忙低下头,不让人看出自己在偷笑。
瞧瞧这老实爹,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陶二老爷气得脸都变了颜色。
他本是想给李大找不自在的,却不想被李大如此一番作为,成了自己没脸面。
李大看他气鼓鼓的样子,追问道:“二老爷不走,难不成还有别的要交代?”
陶二老爷气不过,啐了一口,将那张纸收回到了怀中。
“蔡驼子,这几天,你可在我们这儿?”他问道。
蔡驼子方才一副避事的样子,这时候见于是了,这才忙回道:“回二老爷,这几天是在清远县落脚,就住在云来客栈。”
陶二老爷道:“既然如此,到时候我就去找你。”
说罢,仰着头,高傲地下了渡口,往家去了。
李大在他的身后哼笑一声,这才对一众军士道:“看什么看?还不都仔细检查过了,好让人走?”
众军士这才回过神来,慌忙一作揖,道了声:“是!”
渡口之上,再次恢复了之前的忙碌与热闹。
而李大则偷空,和那叫方山的小校尉说了些什么。
……
李花儿眼看着陶家与蔡驼子的船,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远远地驶去,这才安了心。
但也只是“略微”罢了。
她站在那儿,看着如常的李大,心中却在琢磨着方才的事情。
一则是为何陶二老爷会突然发难;
二则陶家自己也有商船,又为何借蔡驼子的船,运送那些东西。
而且那货单未免也太乱糟糟了,说是卖的货物又不成数量,说是送的东西又成不了礼。
再加上陶大少爷时不时的奇怪举动,李花儿觉得心都沉了许多。
“姐姐。”李果儿摇了摇李花儿的手臂,“我们该回家了。”
时已过午,该回去吃饭了。
李花儿在心中暗暗思索,弯腰将东西收拾了。
她想了一会儿,对李果儿小声叮嘱了一句:“这事情,可不许回去告诉娘。”
李果儿抱着书:“是,我知道的。”
李花儿对她一笑,又对张玉儿和孙小小道:“你们回去,也别当个事情说,免得再出事儿。”
她们的娘亲都和张氏交好,听说了,搞不好就要来问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时
如今事情没有头绪,李花儿希望不要出其他的岔子。
张玉儿知道,连忙点头:“我晓得的,不会回去传话的。”说着,又指孙小小笑言,“就小小笨,会被吓到的。”
孙小小听说,立刻嘟着嘴,奶声奶气地说道:“我才不怕呢,花儿姐姐,我也不说。”
她拉着李花儿的说,仰着头卖乖地说,一笑,还露出了缺了两颗牙的贝齿。
李花儿被她逗得笑了,却认真地绷着脸道:“是,姐姐相信小小。”
几个人玩笑着,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便一同往村子去。
哪知还没到村子的界碑呢,就见陶大少爷正满面乖巧地,和陶二老爷并肩往村子里走。
陶二老爷背对着,所以没看见,但只听传在李花儿耳中的那些骂语就知道,这位二老爷可还在生气。
而陶大少爷一撇眼,正好看见了李花儿等从后面过来了。
他对着李花儿,露出了个挑衅的笑。
李花儿停住了脚步,皱着眉头,审视地看着那两个人的背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