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李花儿听见,心中顿时失望了。
离得也太远了些,虽说这世上,有了自己、沈珩与关三小姐的奇遇,但总不会,人人都这般奇遇吧?
不过……如果真的是,就好了。
她心中盘算着,打算寻个时候,好好问问吴灵均,金宝的来历。
反而是李果儿说完了这番话,却泄了气,道:“也是我傻了,金宝怎么会到太子府呢?”
李花儿不好多说,便只得拉她坐下,柔声道:“果儿是心细,好了,也别想那么多了,先吃饭吧。”
……
从清河村到烨丘城,水路要走一天一夜。
如若不是心中装着那样多的事情,这样的小船、美景、二三知己熟人一路同行,也是美好的。
对李花儿、对吴小少爷、对李果儿,都是如此的。
本来对吴灵均来说,也是如此,但是在一早那番谈话之后,就不是了。
这天在船上,吴小少爷没事儿就要溜过来,和李果儿天南地北地聊着说话。
全然不顾李花儿在一侧直视的目光。
吴灵均则一直躲在船舱里不露面。
后来,因着外间的雨停了,李花儿等人就到了外面的甲板上坐着,看着河岸之上的景色。
恰好吴灵均也出了来。
一见李花儿在这儿,他忙把头垂得低低的,脸也涨得通红,转身又回了船舱。
生怕李花儿再追问他京城之事的样子。
结果,连李花儿一直想要问的篆儿的事情,都问不成了。
李花儿觉得好笑极了,心中再多的疑惑,也只能作罢,暂且当那事情不存在了。
……
这天夜里,月亮被一层薄雾笼罩着,除了天边的北斗星隐隐可见之外,只剩下暮沉沉的一色。
船家依旧在撑着船,缓缓前行。
李花儿睡眠浅,又在这船上晃晃悠悠的,自然更睡不踏实了。
大约二更时分,外面忽然闪过了一道火光,船也停住了。
李花儿立刻睁开眼睛坐起身来,握住了一直放在身边的弩箭。
并没有她预想中的袭击。
她略微放下心来,看了一下在身边睡得依旧香甜的李果儿,悄悄到了窗边,偷偷看着河上的情景。
只见河面上停着一艘小舟,甲板之上,隐隐有说话的声音。
只是说话之人将声音压得极低,李花儿听不清楚。
她想了想,回身过来给李果儿盖好被子,自己则披着衣服,依旧是握着弩箭,离开船舱,来到甲板之上。
……
待她到甲板的时候,那艘小舟已经快速地向着清远县的方向离开了。
而披着直裰,发髻松散的吴灵均就站在船的一侧,负手而立。
虽然看不清楚,但李花儿依旧能感受到此刻他心中的沉重。
不过到底没有夜袭之事发生,她还是松了口气,轻咳一声。
吴灵均吓了一跳,打了个哆嗦,差点儿跌下船去。
“大人当心。”李花儿连忙道。
吴灵均捂着胸口站定,后退几步站在甲板中央,对她一笑,道:“我们吵醒你了?”
李花儿摇摇头:“是船晃得厉害,我有些不习惯罢了。”
吴灵均急忙关切道:“啊,你是晕船了吗?以前我听家中的船家说过,若是晕船,服些生姜水是好的。”
李花儿笑道:“不是晕船,就是心中装着事情,况且只这一夜而已,不妨事的。”
说着,她看着他平静的脸色,玩笑了一句:“怎么?大人不躲着我了?”
吴灵均刚才有些安心的脸上,立刻又有了害羞。
只是如今李花儿站在往船舱去的路上,他也是避无可避了,只得清了清嗓子,转移话题问:
“果儿睡得可好?”
李花儿笑道:“好,谢大人惦记。”
“煦昭睡得也很安稳,”吴灵均笑道,“看着两个小孩子如此,我都要忘了这次出来,是要做什么的了。”
李花儿感同身受,但也侧头,看了一眼还在船边撑船的船家。
完全是对他们视若无人的样子。
李花儿心底微微起了疑惑,问吴灵均:“大人难道和这船家很熟吗?做这机密的事情,还是小心些的好。”
岂料她刚说完,吴灵均的脸就又红了。
他不好意思紧了紧外面披着的直裰,道:“有个事情,我忘记同你说了。”
“嗯?”李花儿不解地看着她。
“其实……”吴灵均顿了一下,才道,“其实王叔叔,以前是我们家商队的,如今商队虽然遣散了,但他也在帮我做些小事,这次去烨丘,我不太放心,才会用他家的船。”
李花儿不想还有这一层关系,不由愣在那儿。
她想起了岳芳给她推荐这船家的话。
“这船家是峡村的人?”李花儿开口问道。
吴灵均脸又红了,摇头道:“不是。”
“那……”李花儿刚要问,却已经明白了所有的事情,一时好气又好笑。
“大人有这样的安排,怎么不提前同我说?”李花儿问道,“还要串通岳姐姐也来骗我。”
“她没骗你的。”吴灵均急忙道,“我是怕你觉得不方便,所以才请她帮忙,这样外人看着,也不会起疑。”(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到达
李花儿眯着眼睛,打量了他一番,道:“就算不同船而行,难道别人不知道你我是一伙的?”
吴灵均张了张嘴,最后垂头默认道:“也是。”
李花儿看着他的样子,只觉得好笑:“现在我觉得,不仅小少爷不方便,就是大少爷您,也不是很方便了。”
说着,她转身就要往船舱去。
只不过走出了两步后,她就又回头看着他。
此刻,吴大县令正一脸懊恼地站在原处,看着她。
李花儿自然不是真生气。
她知道吴灵均如此安排的意思,同她一样,怕有人趁夜做些什么事情。
一起走,终归更安全。
人家的好意,她要是生气,岂不成了那什么与吕洞宾?
是以,她掩嘴笑了出来,问道:“大人,方才那船来的,是什么人?”
吴灵均听她语气如初,复又高兴了起来,应道:“佟将军的人,说是已经布置好了。”
李花儿关切问:“那些兵器,有数了吗?”
吴灵均点点头:“查明了,往京城去的,是有二十艘船,分属十个商队。头一批已经过去了三艘,大约是半个月前到的京城,至小喜去查的时候,又出去了三艘船,都是日夜兼程,快船而行,现在大约已经京南省道。还剩十四艘船的,大约就是这两天,就到清远县城了。”
头三艘船是探路的,第二批的三艘船,是要确定风声是否泄露的。
而这最后的十四艘船,才是大头。
才会头将吴灵均调离的事情。
而只怕那之前——比如柳家的事情——都是为了转移吴灵均的注意力,所作的事情。
李花儿在心中计算了一下十四艘商船所能偷运的兵器数量,又算了一下清远县隘口守军的兵力,忧心道:“这些船内说不好还有火器呢,大人和佟将军定好如何应对了吗?”
吴灵均知她所想,安慰道:“佟将军是久经沙场的人,又有惯于水战的沈将军在,五万的兵力埋伏在沿河,我听他们的意思,当是不会错的。”
他是个没经历过战场的书生,又不是那样轻狂的人,看了两本兵书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能比得过那些名将了,所以这些事情,都是听从佟将军与那新来的沈将军安排的,只在细节之处,提了些建议。
李花儿并不意外他口中所说的“沈将军”,只是听他这么说,略微安了心,抬头看着烨丘城的方向。
“这就好。”她喃喃道。
自此时起,他们所作的每一个决定,要走的每一步路,都必须是十二万分的稳妥的,方能求得真的平安。
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人的平安,还有烨丘城乃至平水州、御南省道多少百姓的平安。
河面上,依旧是波浪起伏,一阵风吹过,将月亮上的那层薄雾吹开。
并不皎洁的月亮探出头来,笼在这江面之上,就仿佛此刻船上这些人的心情一样。
吴灵均看着李花儿发怔的样子,柔声道:“起风了,快回船舱吧,莫要着凉。”
李花儿回过神来,“嗯”了一声,也道:“大人也快些回船舱吧,明天起还有得忙呢。”
说罢,施了一礼,转身回舱。
吴灵均微笑着看着她的背影,却依旧只是站在那儿,又发了会儿呆,忽而笑了。
她还是蛮关心自己的,他笃定地想着。
不过,她要是真知道了京城的事情,大约也会说他是傻的吧。
但一定不是京中那些长着富贵眼睛的人,嘲笑他是傻子那样,而应该是很高兴地笑他是傻子那种。
“傻一点儿是福气。”他自言自语道,“我就挺有福气的。”
说完,他才抬步,也回了船舱休息不提。
……
到第二天上午十分,船已经入了烨丘城的地界,向渡口驶去。
烨丘城的渡口是在城西北处,是个极大的码头,还没等靠岸呢,远远望去,岸上人声鼎沸、各色人物齐聚,而河面上停着的大小船只,没有百艘,也有八十艘了。
这热闹,的的确确很有州府大城的架势。
李花儿带着李果儿站在船舱外的甲板上看着,耳朵里,已经能听见四周人人都在说扑卖大会的事情。
李果儿那双水杏一样的大眼睛,此刻睁得更大了。
就连话显然不多的王船家都感叹说:“这可比往日最热闹的时候,还要热闹十倍呢。”
李花儿看着眼前的热闹,笑而不语。
可不是热闹吗?而且这背后的事情,要比这城中如今的事情,还要热闹千倍不止。
自然也更要吓人就是了。
待船靠岸后,众人下了船。
李花儿谢过了船家,又抬头看着吴灵均,浅笑道:“还要谢谢县令大人呢。”
吴灵均又不好意思了,却故作正经地道:“不谢。”
李花儿顿时没词儿了。
吴灵均的心情很晴朗。
吴小少爷却不想管他们之间的眉来眼去,一双眼睛,只跟着李果儿走。
而第一次出远门的李果儿,要比其他人兴奋许多。
一下了船,她便原地转了一圈,从码头岸边停靠的大大小小的商船,到码头上形形色色的人物;从四周的货郎铺户,到烨丘城高高的城墙,都看了个遍。
恨不能看清楚眼前每个人的表情,记下眼前所有的画面。
这些是她在梦中、在书中,都不曾想象过的热闹。
“好高呀……”最终,李果儿站定,仰头看着城墙上的旌旗,轻声感慨道。
她贪恋地看了一会儿,跑过来抬头问吴灵均:
“县令大人,京城……是不是比烨丘城还要热闹?城墙是不是更高一些?”
吴灵均和蔼地点点头:“是。”
李果儿的眼睛中闪着向往的光芒,喃喃道:“这样呀……要是什么时候真能去看看,就好了。”
吴小少爷在旁边听着,急忙插嘴道:“那就去呀,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好不好?”
李果儿转头看着他。
吴小少爷很兴奋地说道:“我会骑马驾车,还要学怎样撑船,等你再大些,我们就一起去。不但京城要去,还要去那些名山大川,就是海外也要去看看,但海外可能危险些,他们说的话和咱们说的都不一样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 迎接
吴小少爷说这些话的时候虽然很兴奋,但是语气却也是异常的认真。
李花儿看着他发光的眼睛,突然觉得在里面,看见了李果儿的样子。
渴望四处走走,看看的样子。
她突然明白,原来是自己误了。
她只以为吴小少爷是个不谙世事、不爱读书的乡间小纨绔,却没有发觉,他和李果儿其实是一类人。
他们都喜欢研究吃食,也都希望能行走天下。
吴小少爷对李果儿,起心之时,未必不是因皮相之故;但倾心之意,却是因情而相通。
他和李果儿,也是互为知己的呀。
谁说小孩子的心中,就不知道谁是知己呢?
李花儿在这边厢感慨着,那边厢,李果儿已经高兴地和吴小少爷聊了起来。
“我不怕危险,我会弓箭呢,姐姐教我的。”李果儿说着,给吴小少爷看自己带着的小弩箭。
吴小少爷还是第一次知道,连忙接过来看了看,又还给她道:
“这就更好了,果儿你知不知道,我听人西面的那些国家,还有一种特别高大的石头房子,做得和咱们这儿的城墙一样,竟然也是住人的。”
李果儿忙道:“是,我看书的时候也有看见过的,还在想他们怎么都住在城墙上呢?”
吴小少爷继续笑道:“还有外面的山长得也和咱们这儿的不一样,有些山顶上雪盖着,有些还会喷火呢。”
李果儿拍着手笑道:“是了,叫什么火山的,真有意思,也不知道怎么就会喷火。”
吴小少爷显然被问住了,他看过的书中,并没有对这个的解释。
不过,他也只想了一会儿,就摆手笑道:“等我们去看了,就知道为什么喷火了嘛。”
两个人一边说着书中看见的那些奇闻异事,一边并肩往前走。
这还是李果儿第一次,在外面的时候,没有挽着李花儿的手臂向前走。
李花儿感叹着妹不大就不中留了,依旧是看向了吴小少爷。
之前,钱掌柜那事情的时候,吴小少爷曾对她说过:“你让李果儿嫁给我吧!”
而今天,吴小少爷对李花儿说“我们一起出去”的时候,那神态、表情,却与两年前别无二致。
总有些东西,是没有变过的。
她终于认真地觉得,他们在一起,也许会是好事情了。
“其实,他们这样挺好的。”吴灵均和她并着肩,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