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满花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满花香-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花儿安抚了一下李果儿,又看满脸恨意的刘氏。

    “二婶娘也不用总来我家了。”她说,“我们不上门,你们少了晦气;你们不来,我们也少了生气,挺好的。”

    说着,转过身,再不理其他人,带着李果儿往家走。

    村路上,清河村的那些村民,看着他们,嘴里窃窃私语。

    今天冬至节,清河村里的人很齐。

    来看热闹的人,更齐。

    有李花儿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有有恩的,也有有仇的。

    无一人上前,只目光追着姐妹二人的身影。

    孙家人都在,柳家一众人也在,陶大少爷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在,吴家的少爷们姐妹们,也在。

    吴小少爷因着他哥在,到底不敢再来聒噪李果儿;

    吴大少爷微微皱着眉头,看着李花儿的背影;

    陶大少爷如今脚已经好了,带着三五兄弟、伙伴看着她们;

    孟氏拽着孙三贤的胳膊,不许他过来,自己却对着李家的方向,啐了一口。

    李花儿谁都不想搭理。

    冯二囡哪里想到就闹到了这个地步?忙挤着笑脸,将带来的点心放在刘氏手上,匆忙忙出来了。

    她本想去追李花儿,可是看着那两姐妹的背影,不知怎么,没有上前。

    她突然觉得,那两个姐妹,需要自己独处的时候。

    ……

    今天有些累,不过李花儿的心情还不错。

    她心中清楚,今天闹了这么一场,并不代表李家的事情会就此结束。

    李三太爷那番“爹娘赶出家门”的话,让李花儿一直以来的疑惑,有了解答。

    李老头本就是被家里赶出去的人。

    所以作为长房,远远地住在了村子的另一头,还不爱回家。

    可那又如何?及至李大一辈,不照样还是一家子血亲?

    所以,有些事儿,哪儿这么容易就结束了?

    这些族亲,很聪明很厉害吗?

    不是,他们能将李老头一家欺负至斯,只是因为不要脸。

    要脸心善的人对上不要脸的,从来吃亏。

    所以,李花儿索性和他们撕破脸皮好了。

    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他们的鬼蜮伎俩,都不敢用了。

    陶家生意的事儿只怕还没算明白,自然也顾不上她。

    她有很多事情要做,并不想在这些族亲、乡邻的事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李家祖宅与看热闹的人群,渐渐被她甩在了身后。

    这时候,一直跟着的齐伙计才凑上来,拱手道:“李大姑娘,你还好吗?”

    李花儿对他笑了。

    “今天的事情,还麻烦你跑一趟,多谢柯掌柜仗义。”

    齐伙计笑道:“不是什么大事儿。应当的,只是……”

    他踌躇了一下,才道:“我们掌柜的说得是,姑娘何必涉险……”

    他看了一眼哭得厉害的李果儿,道,“毕竟是族亲,真的把你们关了祠堂,哪是我们这些外人能救出来的?”

    李花儿浅笑。

    “不来这一遭,不闹这一场,我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十亩地呢,”她语带玩笑,“这下不用买地了,也挺好。”

    齐伙计一愣,笑了:“李大姑娘看得开。”

    李花儿又转过头,看着依旧哭着的李果儿,蹲身道:“好了,别哭了……也是,该把你留在家里才对的。”

    李果儿却摇摇头,喃喃道:“他骂娘亲,还骂爷爷奶奶。”

    李花儿想起了李三太爷的话,叹了口气。

    李果儿一擦眼泪,道:“姐姐,我今天应该来的。”

    她低头看了看爷爷奶奶的牌位,复抬头看着李花儿。

    “我今天应该来的,以前好怕他们,今天来了才知道,我已经不怕他们了,姐姐,以后我都不怕他们了。”

    说着,她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姐姐,我要好好地学好多的本事,和姐姐一样厉害,反正……我不怕他们了!”

    李果儿红肿的眼睛,透出着生机和光芒。

    李花儿笑了。

    “好。”她轻声言道,“果儿有此心,将来一定比姐姐还强百倍。”

    齐伙计在一旁,看着如此的姐妹二人,突然有些明白了自家掌柜的,之前同他说的话。

    “李花儿那人,绝非等闲。如今我们帮她,来日,说不好还能得她相助。”(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章 生病

    李家祖宅那边,不管冬至节还是寿诞,都过不成了。

    来祝寿的人哪里还能进门?不过送点东西,道声恭喜,就走了。

    院子外看热闹的人,比祝寿的人,多多了。

    家里的孩子们都被赶出了正屋,只柴氏、刘氏并他们的丈夫,在正屋内商议。

    刘氏闷气道:“爹,怎么就不能忍耐一下?一百两银子的好事儿呢。”

    刘氏的丈夫,名叫李义的,瞪她一眼:“闭嘴。”

    刘氏一撇嘴,不说话了。

    柴氏看得高兴。

    李三太爷以拳砸着地席。

    “当年怎么就没饿死她!竟然还让她醒了。”

    谁说不是呢?屋内的人,在这事儿上,很是一心。

    李义道:“那……那这事儿,真个就这么完了?”

    李五太爷,此时开口了。

    “怎么可能完了?”语气阴森。

    柴氏听他这话,忙问道:“爹还有办法?”

    李五太爷磨着后槽牙,冷道:“她不是要讲国法,要讲凭证吗?我们就给了她国法凭证。”

    众人知道李五太爷一贯是有主意的,忙问:“怎么说?”

    李五太爷道:“去找陶大老爷商议了,到军中找咱家小六,让他寻寻李大留下的字迹,送到我们这儿来。”

    众人不明其意。

    李五太爷咬牙道:“死无对证,我们给她造个凭证,她若敢不依,国法族法,有她受的!”

    众人细琢磨一下,立刻明白了李五太爷的意思,不由都笑了。

    “果然好计策!”柴氏恨李花儿恨得牙痒痒,“我倒要看看她,到时候还如何闹腾!”

    ……

    齐伙计将姐妹二人送回家,就走了。

    李花儿掩了门,将门栓插上。

    李果儿收拾出小几,将李老头和李婆子的灵位,放在其上。

    没有香炉焚香,李花儿就拿了果子点心,放在其前。

    李果儿看着爷爷奶奶的牌位,心内一酸,眼泪又落了下来。

    李花儿安慰她一阵,待她心情好些,二人洗手洗脸,对之祭拜。

    李花儿看着那两块牌位,舒了口气。

    此事暂了,她可以集中心思赚钱,好为明秋入京的事情,多做准备。

    谁知二人刚刚拜完起身,李果儿脚一软、眼一黑,就倒在了地上。

    李花儿吓了一跳。

    “果儿!”她连忙抱着她,急得叫道。

    李果儿虽然头晕,但精神还清醒,见李花儿急得脸色都变了,忙恹恹道:

    “没事儿,姐姐,我就是头晕。”

    李花儿忙将她抱在了矮塌上。

    额上有些发烫,可能是发烧了。

    可是如今天色已晚,却难请大夫来了。

    李花儿急坏了。

    “除了头晕,你还哪儿不舒服?”李花儿坐在榻前,柔声问。

    李果儿勉强笑道:“真的只是头晕。”

    她的声音有些哑:“姐姐,我困了,想睡觉。”

    李花儿点头道:“好,你先睡着,姐姐就在这儿。”

    李果儿再也支撑不住,在唇边说了个“好”,昏昏睡去了。

    ……

    李花儿守了一夜,几乎没睡。

    第二天一早,李果儿昏昏沉沉地醒来,只说依旧头晕,浑身酸软。

    李花儿不许她起来,只给她熬了些粥,让她先吃了。

    “姐姐今天熬粥,没糊锅。”

    李果儿虽然难受,又希望李花儿少担心些,就强撑精神开了个玩笑。

    李花儿却没心思笑。

    “喝了之后再躺着吧,我去县里请大夫。”她柔声道。

    李果儿只吃了两口,就没了胃口。

    “姐姐,找村子里的大夫看看就好了……”她靠在那儿,有气无力地说。

    李花儿已经整理好了衣服,边向外走边道:

    “那个庸医,治不好却治出个好歹来,我找谁哭?”

    说罢,到了门口,对隔墙孙家叫道:“大贤哥在家吗?”

    孙大贤在屋内答应了一声,捧着饭碗出来。

    “花儿有事儿?”孙大贤一贯说话透着憨厚。

    李花儿道:“果儿病了,想烦大贤哥套车,去县里请大夫。”

    孙大贤听说,立刻答应了一声,回屋放下碗,就去套车。

    孟氏彼时刚从厨房提了壶水出来,听见这话,撇嘴道:“果儿病了?”

    李花儿淡然一笑:“嗯,昨晚就不太好了。”

    孟氏打量她:“你不是会看病吗?还要去县里请大夫?”

    “我只会跌打而已。”李花儿心里烦乱,没心情和她细说。

    孟氏又撇了撇嘴。

    “那是得快些请个好大夫来,咱们村的大夫,可不太中用。”

    说着,提着水壶回屋了。

    李花儿略微一愣,烦乱的情绪,反而好了点儿。

    大约是昨天的事情闹得太大,所以孟氏今天对自己的态度,反而好了些。

    想着,她再次回屋,揣了钱,半跪在李果儿榻前,笑道:

    “你好好躺着,水和粥的都在这儿,你睡一会儿,别踢被子,这火盆……”

    正说着,就见宁氏带着孙小小进来了。

    “果儿病了?我来看看。”宁氏笑道。

    李花儿忙起身:“四婶子。”

    她看着小小:“小小怎么来了?当心别过了病。”

    宁氏笑了:“你快去吧,哪儿这么娇贵?这屋里还有火,她一人病着,怎么照料?”

    孙小小已经跑到了李果儿榻前,以手为扇,给果儿扇着。

    “把气扇走,果儿姐姐就好了。”她奶气地笑着。

    李花儿心中感激。

    “多谢孙四婶。”

    宁氏笑着,推她出门:“快去吧”

    一时孙大贤套好了车,李花儿再次谢过,就急忙忙地跟着去了县里。

    ……

    不消一个时辰,二人就急忙忙请回了大夫。

    大夫就是仁心医馆的王大夫。

    王大夫给李果儿把了脉,念了一番医书,直听得李花儿脑仁儿疼,才说:

    “急火攻心之故,这几天别生气,好好调养,慢慢的也就好了。”

    说罢,又给开了药。

    李花儿这才略微放了心,笑着对王大夫称谢。

    王大夫收拾了药箱:“你们谁同我回县里抓药?”

    孙大贤正在门口笼袖子蹲着。

    听见说,忙起身道:“我去。”

    宁氏也对李花儿道:“他去就好了,你好好照料果儿。”

    李花儿顾不上客气了,就再三谢了孙大贤、宁氏并孙小小。

    孙大贤嘿嘿一笑,引着王大夫去了。

    宁氏又待了片刻,就带着孙小小走了。

    李花儿跪坐在地席上,松了口气。(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一章 谁送的(中秋加更)

    “昨儿宏愿发得那么大,今儿却就病了。”李花儿道,声音里带着疲倦。

    她趴在榻前,继续道:

    “等你好些了,还要多动动,小小年纪就头晕,不是好事儿。”

    李果儿应了声“是”,又道:“姐姐。”

    “嗯?”

    李果儿将被子往上拉了拉:“姐姐去睡会儿吧。”

    李花儿听说,一笑。

    “我不困,”她说着,将前些日子新买的《论语》拿起来,“姐姐给你念书吧,你若困了,就再睡会儿。”

    李果儿乖巧地点头。

    又过了一会儿,宁氏又来了,手里端了碗药。

    “我给你们熬好了送来的。”宁氏笑道。

    李花儿看见,忙过去接过来称谢。

    宁氏也不进来坐,只又问了两句,便离开了。

    李果儿吃完了药,又昏昏睡过去。

    李花儿也倦极了,见李果儿吃了药,也放了心,这才也躺下睡了。

    ……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了。

    李果儿早就醒了,老实地躺在榻上。

    李花儿摸摸她的额头。

    已经退烧了。

    她这才安心下来:“不烧了,就是要好了。”

    李果儿精神也好了许多,道:“姐姐,屋子里有些气闷。”

    李花儿想了想:“稍微开会儿窗?”

    李果儿忙点头。

    “那你盖好被子。”李花儿叮嘱着,走到窗边,将窗子支开。

    外面风不大,吹进屋中,虽然寒冷,但着实散了这屋子里的闷气。

    李花儿深吸了一口气,不意间一低头,忽然看见窗外的地上,有两个小包袱。

    李花儿“咦”了一声。

    李果儿听见,忙问:“姐姐,怎么了?”

    “没什么,你躺好,别被风吹了。”她忙道。

    李果儿听话地躺着,只好奇地看着李花儿出了屋门。

    ……

    李花儿转到屋后,将东西拾起来,打开一看。

    一包是米面,另一个则是些精致的小点心了。

    李花儿更觉得奇怪了。

    尤其见那点心的样子……难不成是吴小少爷来了?

    她皱了眉头。

    昨儿人群里,确实有吴家两个少爷,冬至节,学里也要放假的。

    但今天,难道他们不要回去吗?

    就算吴大少爷中了秀才,可还得考进士呢,怎么可能放松学业?

    想着,她绕到房前,见孙三贤带着孙小小,正在自家院子里玩。

    “小小。”李花儿笑道。

    孙小小看过来。

    “方才。你可看见我家有人来过?”李花儿问。

    孙小小摇摇头:“没有的。”

    李花儿更疑惑了。

    难不成真个是翻后院墙进来的?

    “没事了,你玩吧。”她笑着,就要走。

    倒是孙三贤叫了她一声:“花儿。”

    李花儿停步看他。

    他颇为关切地问:“果儿病好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