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祖师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道祖师爷-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有人都朝外面跑去,唯独殷明,皇帝,河伯,殷大帅四人未曾动弹。

    大殿倾覆,掩盖一切。

    “轰!”

    两道光束从废墟下轰然窜出,而后便看到四个人影从废墟之中浮现。

第589章 拜杨子铭为相() 
祝明飞问杨子铭,“夫子为何要与唐国朝廷如此决裂?”

    “为何不度化皇帝,像在黄国一样?”

    祝明飞有点没搞明白,在唐国立儒家,本是顺理成章之事,为何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甚至把鹧川河伯都牵扯了进来。

    要知道,牵扯到河伯一家,那可就不单单只是人族之事了。

    一旦这件事闹大,妖族岂会袖手旁观?

    只听杨子铭道,“一来夫子与皇帝的恩怨已久,想要在短时间内化解,自是不能。”

    “二来,大抵是因为皇帝不值得夫子度化。”

    祝明飞奇道,“为何?”

    杨子铭看了他一眼,而后叹道,“你出身高贵,自然不知人命关天。”

    “夫子当初在黄国,为何要专门著经超度亡魂?”

    “又为何要亲自赶去黄国拯救百姓?”

    “在夫子眼中,人命关天才是大事。”

    “可是皇帝为了换得河伯对皇室的支持,将鹧川千万百姓拱手送与河伯,此等残暴手段已经彻底越过了夫子的底线。”

    杨子铭望着虚空中的两道人影,脸上闪现一抹敬畏。

    旁人不知殷明为何要与唐国皇室彻底翻脸,可是他却一清二楚。

    在殷明的眼中,任何一切都可以商量。

    即便是传承文道这种使命,他都可以商量。

    可唯独关系到无辜百姓的性命之事无法商量。

    所谓人命关天,无论任何事,都不能拿无辜百姓的性命去做交换。

    这是一个当权者,上位者最起码的底线。

    唐国皇帝不仅没有这条底线,反而越过了殷明心中的底线。

    殷明如何不怒?

    文人,也有脾气。

    “轰隆隆!”

    一片黑云从虚空径直盖压而来,万千惊雷崩腾不歇,全部往殷明的脑袋轰击。

    只见殷明手中朱笔轻舞,一行大道文字立时浮现。

    “咻!”

    大道文字窜入黑云之中,金色的光芒从黑云内部爆裂而出!

    祝明飞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难怪夫子当日在茂林如此生气。”

    杨子铭钦佩道,“夫子心怀苍生,身怀重任,可却从不言弃。”

    “无论黄国佛家,还是宇国内乱,夫子始终秉承着初心。”

    “此等坚守,我等只怕望尘莫及。”

    祝明飞却笑道,“那可不一定。”

    杨子铭看了他一眼,却并未再说什么。

    此刻虚空之中的大战已经进入白热化。

    可是杨子铭却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他知道,只要殷大帅不插手,河伯就必败。

    而殷大帅是决计不会帮河伯的。

    所以

    刘老再度出现的时候,河伯已经命悬一线。

    河伯没想到自己使劲浑身解数,竟不敌一个只有二十岁的年轻人!

    此刻被《原始真经》禁锢在虚空,真的再也无法动弹。

    刘老先看了一眼皇帝,瞧着皇帝脸上满是恳求的神色,他却微微摇头。

    殷大帅淡淡道,“刘老若是出手,本帅也刚好技痒。”

    他的意思在明显不过,你出手,我便出手。

    刘老却再度摇头,叹道,“大帅之子,天姿卓越。”

    “而老朽已是垂暮之人,如何能与大帅之子交手。”

    话到这里,刘老看向殷明,“下朋友,下来吧。”

    殷明闻言,目光微顿,但还是从虚空落下。

    刘老看着而今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的殷明,眼中尽是欣慰。

    只听他道,“想不到当日一别,再见已是这般情节。”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

    说着,刘老在殷明的肩头轻轻一拍。

    这句诗乃是殷明曾与刘默阳说过。

    想来是刘默阳又说给了刘老听。

    殷明对着刘老恭敬拱手,“当日多谢刘老仗义相救。”

    当日若不是刘老故意保护他,只怕殷明那时候没那么简单就能离开唐国。

    知恩图报,殷明一直铭记在心。

    只听刘老道,“今日之事,既已经擒住河伯,可否就此揭过?”

    他的语气带着十分不确定的态度,像是在询问,又像是在试探。

    皇帝一听这语气,顿时受不了。

    可是此时他哪里还有发言权,只得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刘老说完,将目光转向了殷大帅。

    殷大帅知道他的意思,当即道对中殷明道,“既刘老都已经如此说了,今日之事便就此揭过。”

    他的声音也带着不确定的态度。

    这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没想到一个往日谁也没注意的文生,而今竟成了左右唐国命运的所在!

    要知道,当初的殷明文举科考,宰相易和图还几次三番的相助与他。

    后来殷明去到封西上任,那也是惊险不断。

    可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原本谁都看不上的文生,此刻竟将整个唐国捏在了手中。

    “此子了不得,了不得啊!”

    冯祥捋着自己的短须,一个劲儿的赞叹。

    冯行道急忙双手叉腰,一副天上地下老子最大的模样,“你也不看看是谁交的朋友。”

    “你老冯的儿子我交的兄弟能差得了吗?”

    说着,冯行道挺胸抬头。

    谁知冯祥一瓜子便敲在他的脑袋上,“你还好意思!”

    “你看看人家,当初你还是武师的时候,他可什么都不是。”

    “现在人家都已经真圣了,你呢?!”

    冯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差点把冯行道的脑袋给敲破了。

    冯行道心里苦闷啊,自己能跟殷明比吗?

    他是谁?

    他是妖孽!

    他不是人!

    怎么比?

    这时,只听殷明的声音忽的响起,“要就此揭过也不是不可以。”

    “请陛下拜杨子铭为相。”

    殷明给足了皇帝面子。

    可是他的话音落下,皇帝顿时就懵逼了。

    什么?

    拜杨子铭为相?让他做宰相?

    朕没听错吧?

    不止是他,在场所有人几乎都懵逼了。

    谁也没想到殷明会在最后来这么一手。

    先教训了皇帝,而后给皇帝一个台阶下,顺道把自己的人送进朝廷中去。

    这手段,堪称完美!

    刘老怔色道,“你也知道杨子铭的身份很敏感,若让他为相”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怎么?大唐朝廷选贤举能什么时候还要看出身了?非得是皇室么?”

    最后一句话落下,殷明的目光却是落在了皇帝的脸上。

第590章 尘埃落定(第四更)() 
谁也没想到最终会是这样的结果。

    堂堂鹧川河伯,竟不敌殷明。

    唐国底蕴刘老也站在了殷明这一边。

    皇帝看着殷明的目光,脸上只剩下窘迫和难堪。

    讲道理,不是殷明的对手。

    动武,也不是殷明的对手。

    此时此刻,他再找不到任何一丝半点理由来反驳殷明的话语。

    只得甚为不甘心的点了点头。

    刘老见得皇帝低头,心中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殷大帅倒是毫无表情,对他而言,皇帝这样做本就在情理之中。

    殷明转身看向远处的杨子铭,微微点头。

    于是,洪京城沸腾了。

    消息如长了翅膀一样四处乱飞,不过一日,便传遍了洪京城。

    皇帝竟拜前朝后裔杨子铭为相!

    文道祖师殷明竟将鹧川河伯生擒!

    文道传承,已经势不可挡!

    冯行道和刘默阳再来拜访殷明。

    “殷兄,你这一手,堪称绝妙啊!”

    “皇帝这回吃了这么大一个亏,硬是屁都没敢放一个。”

    冯行道大大咧咧的坐下,脸上满是春风得意般的笑容。

    刘默阳一如既往的不甚多言,只在一旁微笑。

    殷明笑着应到,“他此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回得了教训,往后该当勤政爱民了吧。”

    皇室和鹧川河伯家的暗中来往,其实殷明一早便知道。

    只是那时候的殷明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皇室对抗,所以便一直隐忍不发。

    此次回唐国之前,殷明心中便已打算好。

    而且还真去了鹧川一趟。

    从鹧川那边了解的情况,再加上近些年从唐国内得到的情报,他可谓是有胜无败。

    而皇帝想通过鹧川河伯来镇压殷明,这般打算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若是以往,殷明恐怕当真没有办法应对。

    但现如今的殷明岂是吴下阿蒙,皇帝这样做,正合了殷明的心意。

    只是经过这一次,皇帝再无任何手段可以阻拦儒道在唐国推行。

    他若仍旧如此不顾百姓的死活,只知不断收拢超强势力加强皇权,那殷明便不会如今日这般好讲话了。

    他之所以将杨子铭送入朝中,目的便是彻底矫正当前唐国国政的沉疴。

    冯行道乐道,“唐国百姓有殷兄为他们做主,往后的日子定然是风调雨顺啊。”

    “且不说皇帝还敢不敢罔顾人命,就说他以往的那些国政。”

    “只怕经此一事,他也不敢再继续执行。”

    “再加上杨兄这位宰相,唐国是时候变天了啊。”

    对于皇帝之前的国政,其实朝中很多人都不赞同。

    可是皇帝毕竟是皇帝,而唯一能钳制皇帝的殷大帅又对国政不甚关心。

    所以皇帝说怎么做,那就怎么做,很少有人能够指出其中不当之处。

    可现在不同了。

    现在有了杨子铭这个宰相,皇帝无论施行任何国政都要询问杨子铭的意见。

    一旦杨子铭觉得不妥,只怕皇帝的胆子还不足够支撑他与杨子铭闹腾。

    这样一来,唐国的民生国计自然要大变特变。

    但这也只是好的一方面。

    只听刘默阳担忧道,“杨兄虽才德兼备,但他的身份毕竟敏感特殊。”

    “我在想,如果杨兄对国政的施行言词过于激烈,会不会引起朝中其他大臣的不满?”

    “若皇帝得了朝臣的拥护,杨兄这个宰相,只怕很难办。”

    朝廷之中的言论站边很重要。

    而杨子铭的身份就摆在那里,谁也没法视而不见。

    一旦皇帝得了朝臣的拥护,就算杨子铭对国政所提意见乃是正确的,只怕也很难得到中书的肯定。

    殷明也知道这个问题。

    只听他道,“若是加上殷大帅呢?”

    冯行道与刘默阳两人闻言均是一怔。

    殷大帅向来是不理朝政的,他只管带兵打仗。

    “你是说,你会让殷大帅插手国政?可他是武将啊武将涉政,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冯行道是武将,他爹也是武将。

    武将干政在唐国并不是什么好事。

    但要排除另外一点,那就是刘老而今是站在殷明这边的。

    只听殷明道,“只要刘老不出面,就算不妥,皇帝也不敢说什么。”

    冯行道与刘默阳相视一眼,均是点头。

    在唐国朝廷中,能够镇住殷大帅的,估计也只有刘老了。

    只要他不开腔,朝中文武难道还敢对殷大帅说出个“不”字?

    再加上杨子铭这个宰相所在,唐国文武几乎都掌握在了殷明的手中。

    刘默阳一思及此,顿时觉得惶恐,脸上呈现出点点不安,“殷兄,你打算”

    说到半截,刘默阳却是没有说完,只甚是担忧的看着殷明。

    冯行道也察觉到一丝不对劲,当即直言问到,“你不会是想谋朝篡位吧?”

    杨子铭入朝为相,殷大帅掌管唐方,再加上刘老的站边。

    现如今的殷明可谓掌握了唐国的一切。

    这种种迹象只能让人联想到一件事,那就是殷明要谋朝篡位。

    殷明微微摇头看向两人,“谋朝篡位这等事,我殷明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也决计不会做。”

    “我这样做,不过是双管齐下,清除唐国积弊。”

    “当年老宰相没做到的事,总得有人继续做。”

    “况且妖魔两族蠢蠢欲动,当此时候,人族更需要安定团结。”

    他话音落下,冯行道与刘默阳这才放心点头。

    “那接下来呢?”

    冯行道问到。

    唐国事毕,他想知道殷明接下来的安排。

    刘默阳也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殷明。

    殷明道,“接下里便是坤国与天国。”

    “天国那边,祝明飞已经去了。”

    “坤国的话,只怕还需要我亲自去一趟。”

    元珏,元启已经先行返回天国,而祝明飞也在唐国之事尘埃落定后赶回。

    祝明飞出身儒家,他的儒学自不需要担心。

    只是天国国内之事,以元珏与元启两人之力只怕很难解决。

    而前往坤国传道也是儒生,黄亚夫与龚沁中。

    根据这二人传回来的消息,坤国皇室很抵触儒生传道。

    黄亚夫与龚沁中自是难以摆平。

    殷明若不亲去,只怕仅凭他们几人,无法在两国内立下道统。

第591章 前往坤国(第五更)() 
白彦从封西返回之时,带回来一个消息。

    “殷烈不知去向,北冥圣女也并未返回天司山。”

    殷烈上任封西省府之后,按道理他只能呆在封西,可是现如今却不知所踪。

    最近朝中诸事频发,封西那边的消息传来无人理会也自然正常。

    殷明笑道,“他还能去哪?”

    白彦闻言一怔,而后若有所思的道,“殷烈失了殷大帅这个大树遮阴,唯一能去的地方只有天司山。”

    “可北冥圣女并未返回天司山”

    话到这里,白彦却是将目光望向了殷明。

    只听殷明道,“那是假的北冥圣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