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上来的时候,也是看见了周大林家正屋里面的木材。
“那行,您明早可别忘了啊,到时候您自己带秤过来。”
闻言,周大林高兴的应声答应。两人商量好之后,刘小明出门就离开了。他今天可不是只想着收这么一点玉米的,毕竟家里五百口牲口吃起来很是吓人的。
骑上摩托,刘小明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而去。刘小明的目标是打水坝,也是玉米产量最多的一个村子。哪里地势平坦,不像张家沟和周家湾两个地方在半山腰上。
所以,相应的哪里的玉米也是最多的。
只是,打水坝的人大多自家养猪很多,所以卖出去的玉米也不是很多,不过好歹比没有强。
打水坝,是和张家沟、周家湾两个村程三角形的状态。这里,三条河流经过,到处都是一片片的水田。大多数人家的房子都是建在公路的两边的,这里也是龙河乡最大的一个村落。
刘小明骑着摩托车,行驶在乡村的泥路上。只见道路两边都是红砖修建的房子,房子的门前大多都是一块院坝,都是用混泥土弄好的。
看起来,这里的人都是要比另外两个村好上很多。
刘小明的目标是当地的村支书的家里,他们家也是整个村里的中粮大户。当然,这些东西都是从别人的口中了解的。
刘美全,是整个打水坝的一号人物。也是龙河村整个村的村支书,据说他们刘家的在市里面有很深厚的关系。
当然,这些与刘小明没有任何的关系的。
刘美全,今年三十八岁,也算是正在巅峰的年龄了。这个岁数,凭着有几分小小的关系,加上本人一直在打水坝这个地方,由原来的一个潦倒汉子坐到了今天的龙河村的村支书所以还是不错的。
不过,最近镇里面下来一个文件,鼓励年轻人回家乡创业,希望他传达出去,并做好成绩。这可是关系到他过两年的再进一步的希望啊,所以自然是不敢怠慢的。
正好,前段时间听说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租下了张大清的猪场,准备养猪,好像规模还不小。这也让他心中有点高兴,暗自嘀咕准备过段时间去看一看。如果有什么需要的,村里可以给他一点优待也是可以的。
“这个任务可真是难啊,现在的家里本就不好,再加上农村的东西本来就不好卖,有多少人愿意在家里创业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轻人都已经外出打工去了,再说了,我们这个地方也没有什么好创业的地方啊。”
就在他苦思的时候,一阵摩托车的喇叭声音响起来。疑惑的回过神来,刘美全走出烤火的屋子里面。
“谁啊。”
“刘支书在家吗?我有点事情找你们。”
闻言,刘美全走出来一看。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正站在自家的院坝里面,手里还拿着一串钥匙。
“你是??”
刘小明看着出来的刘美全,第一感觉就是此人很圆滑,身上没有让人讨厌的感觉。
“刘支书你好啊,我是刘小明,就是前段时间租用张大清猪场的那个。”
闻言,刘美全一下子想起来了。
“哎哟,是小刘老板啊,快进来坐,外面冷。”
说完,刘美全便热情的将刘小明请进去。对于刘美全的热情,刘小明诧异了一翻。虽然他重生了,可是今年就离开了老家,自己基本就没有回来过。
不过也没多在意,踹好要是就进去了。
一进屋子里面,顿时一股热浪袭来。只见屋子里面一口大大的钢板炉子正被烧的通红,里面的温度让刘小明舒服不已。
“来来,刘老板先喝茶。”
刘小明对于这刘支书的热情还真实不习惯,按照他原来的想法就是肯定有什么坑。
“刘支书,你不用忙了,我今天来找你有点事情的。”
闻言,这刘美全急忙道:“好说好说,是不是事业上面有什么不方便。说出来的话,我们可以帮忙的就绝不推辞。”
“额。。。。”
心里暗自诽腹了两句,刘小明这才道:“这到不是,就是你也知道的,我开的是养猪场,所以这玉米就是一个难题。今天到你家里来就是为了买玉米的,别的事情是没有的。”
闻言,刘美全松了一口气。
“玉米啊,这个还是好说的。你要多少,我可以动员我们村里的人都卖给你的。”
刘小明闻言,心中一喜,暗自感叹今天这趟没有白来的。
“哈哈哈,还是刘支书爽快。我现在起码要个十来万斤的玉米,不过也不是急着这两天就要,但是我想在一个月之类买到,不知道你有没有办法啊。”
闻言,刘美全也是吓一跳。好家伙,十万斤玉米,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堆起来起码像座小山一般。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刘美全看着刘小明道:“刘老板啊,十万斤我不能给你保证。但是,我们村里我可以帮你想办法凑到五六万斤。其他的,我可以帮你问一下你猪场就近的村子。”
闻言,刘小明心中大喜。五六万斤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了,没想到这个村支书还真不是白当的。
“太好了,这样的话就麻烦刘支书你了。”
“好说,不过我还是要问一下价格的,这个低了的话我就没办法了。”
刘小明笑眯眯的道:“刘支书放心,价格肯定不会亏待了大家的。我这里送上门的话是八毛,如果是自己上门来收的话七毛五。”
刘美全一听,心中一喜。他可是知道今年的行情的,一般的二道贩子上门收的话能够给个七毛二就算不错了。
“刘老板的价格公道,我想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还有就是。。。。”
说道这里,刘美全脸上有点为难。刘小明见此心中诧异,难道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不成。
“刘支书,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啊。你尽管说出来好了,大家敞亮点。”
见此,刘美全也不再犹豫。
“就是我们村里的人都是要给现钱的,不能赊欠。原来有好几家养猪场就是赊欠,去年亏了之后就是没钱给,现在人也不见了。所以,大家都是不赊账的。
闻言,刘小明心中松了口气,还以为是什么难事呢。
“我还以为什么事情呢,这个刘支书尽管放心,到时自己待上秤,然后过秤了就给钱,不会赊欠一分一毫的。”
刘小明话音落下,这刘美全心中高兴无比。
“那行,保管帮你联系五六万斤,我家里也有七八千斤准备卖的,到时候一起给刘老板送过去。”
“行,就这么说定了,不过要快一点。”
此刻,两人都是商量好了,话题也轻松下来了。
“没问题,说起来我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人呢。哈哈哈。。。”
“说的也是,哈哈哈。。。”
“对了,刘老板以后是就准备在家乡发展了吗?”
看着一脸紧张的刘美全,刘小明心中疑惑。
“对啊,怎么了。”
闻言,很明显的刘美全松了一口气。
“没事儿,在家乡发展很好,要想建设成,全靠家乡人嘛。”
“呵呵呵。”看着一脸怪笑的刘小明,刘美全也不尴尬。
“对了,刘老板可知道养殖业是有国家补助的事情。”
“国家补助。。。”
第二十七章:国家补助()
刘小明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刘美全,不明白他的意思,心中隐约想起前段时间张大清说过的话。
刘美全看着一脸诧异的刘小明,也不拖拉,直接就解释起来。
“这国家补助就是对于对于一些养殖户的特殊照顾,每年都是国家出钱。只要是满足规模的养殖户,都有机会的到补助的。小的有几万的补助,大的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都有。这是个i中央对于农业的照顾,别的行业是没有的。”
刘小明听着刘美全的解释,心中也是激动起来。对于这个补助,能够的道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了。
“刘支书,那这个国家补助有些什么标准呢?”
刘美全从怀里掏出一盒龙凤呈祥,递给刘小明一支,自己也点燃一支后才慢慢道:“这个是看规模来的,比如有一百多头的可能有个几万块钱。也没有定性,我也不是太了解。但是,如果你却是想安心在老家创业的话,你可以去申请一下。神情下来了,这个就有希望了,而且是每年都有的。”
刘小明是来了兴趣了,点燃手中的烟,美美的吸上一口。
“刘支书,那我们应该到哪里去申请呢?”
“县里面吧,不过你最好找点关系搭个桥这样才好。不然的话,你说话是没有分量。”
看着老神在在的吸烟的刘美全,刘小明哪里还不明白对方的想法。对方这是是想要入伙了,意思就是他刘美全找关系,刘小明出场地和猪。
不过,对于刘小明来说,这还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这么大的国家,每年放下来的款项也不是小数目。而且,这些在村里当官的人工资也很低。就这刘美全一年也才几千块钱。如果不弄点外快,别人一家怎么生活。
想到这里,刘小明扔掉了手中的烟头,对着刘美全道:“哎呀,有这么好的事情。既然你刚刚也说了,几百年前咱们是一家人,那就、这件事情就可以交给你做了。再说了,只要是这边的人都知道,刘支书家里的关系可是不得了的。”
听到刘小明的话,刘支书也是暗自感叹这小子上路。
“对了,刘老板家有多少头猪,我心中好有个数啊。”
“五百多头,以后可能想在老家这边找个地方从新修建猪场的。”
对于刘小明后面的一句话,刘美全自动过滤了。听到刘小明家里有五百多头,心中立马活动起来。
“这小子的心还不小啊,不过五百多头猪按照上面的标准可以申请个三十万左右的补助了。这笔钱可是不小啊,不过难度也是不小的。”
想到这里,不自禁的又掏出一杆烟点上。
“刘老板,既然咱们都不是外人了,我也就实话实说了。这国家的钱看着是好东西,但是不好拿啊。你想想,光我们镇上就有多少人养猪养牛的,不是一点钱可以满足的。所以,国家的钱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那都是有名额的,今年我记得我们吐祥镇就一个名额。这可是考验本事的,不是简单的可以拿到的。”
刘小明毕竟也是重生过来的人,刘美全的话心中也是猜到了。这时候,就是在说利益分配了,如果分配不好,那也就黄了。要刘小明自己去找关系,或者是自己去申请,那基本上就是废了。
“嗨,这当然了。我是没有那个本事的,不是还有你这大佛在嘛!刘支书放心,咱们都是明白人。一刀切的规矩,您出人脉我保证场地和猪的数量,您看怎么样。”
一刀切,也就是五五分。刘小明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能够下来,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刘小明在自己的心里早就有了计划了,但是他差钱啊。家里指望不上,这一切都要自己来了。
刘小明的话音落下,对面的刘美全立马高兴的道:“哈哈哈,刘老板真不愧是做大生意的人啊。好说,过几天我请客吃饭,到时候你来一趟。”
言下之意,就是同意了刘小明的话。过几天请人吃饭,肯定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了。刘小明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自然同意了。
此刻刘美全却是惊讶的看着刘小明,他没有想到这么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子,竟然如此的老练。利益可以轻易的这样让出来,也不放过赚钱的机会。
要知道,很多几十岁的人,脑袋都是一根筋的。
别看是养猪当老板,但是脑子就是不转弯。一听到别人要分钱,立马就不干了。当然最后是一根毛都捞不着了,人也得罪了。
要知d县里或者说是镇里面的那些官场上的人虽然不会贪这点便宜。但是,对于乡里的这些支书书记村长之类的可是很眼红的。他们每年为乡里做事,但是公子却是不多的。说起来,还不如一个外出打工的人。
一家老小都在,国家的工资是根本不够吃的。不自己找点外水,谁还有活路啊。
对于这种,你不能说别人就是贪。只有那些脑子不转弯的人才会乱说的,贪与不贪只在自己的心中。应为这本就是正常的,有场地有条件就有补助。但是名额不多,能够拿到就是幸运了。别人也没有义务帮你不是,这就是两全的办法。
“好的,那就这样说定了。刘叔,咱们以后可就是一家人了啊。我的玉米您可得给我放在心上啊,不然家里揭不开锅就带着我那群猪兄弟到您家里打土豪了啊。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放心好了,你小子,不会掉链子的。”
“行,相信您了。”
“对了,家里这会儿不用忙吧。”
刘小明不明白对方的意思,想了想道:“现在没事儿,喂猪还要晚上呢。您是有什么事。。。”
“不忙就行,待会儿你婶子就回来了,今天就在我家吃饭,难得有个猪老板到我家里了。”
刘小明苦笑连连,他现在最头疼的就是猪老板这几个字了。不过,双方刚刚才达成协议,此刻留在这里也不是坏事儿。
“好,那今天就叨扰你家里了。”
见到刘小明答应,刘美全的脸上立马笑起来了。
“哈哈哈,既然如此,现我现在给你婶子大哥电话,让她早点回家。”
说完,就拿出一个手机。刘小明一看,还是诺基亚的最新款。
“喂,你今天早点回来,什么时候都可以栽秧的,明天逢春他们回来了去一起栽。家里有客人,早点回来做饭。”
说完,刘美全就挂掉电话了。此刻的时节,正式栽秧的好时节。玉米也要开始种了,所以说这是农忙的最好时间。挂完电话,刘美全对着刘小明道:“刘老板,咱们这样干坐这也不好玩,要不要搓两把啊。”
第二十八章:软绵绵()
搓两把,也就是打麻将,这项活动已经是在中国风靡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