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不得不站了出来说道:“皇上,此议怕是不妥。南洋和四下皆是不征之国。”
“那征安南是怎么一回事?”
“胡氏无道,成祖讨之并无违背祖制之处。”
“南洋各处,土酋难称有道,还多为泰西人灭国。我大明如何不能驻兵以亲藩镇之,教化蛮夷?”
叶向高无奈了,也知道,祖制这个东西,根本吓不住当今这位。大明这么多年,总有人拿祖制说事是个怎么一回事,叶向高还能不清楚么。对自己有利的祖制就是祖制,对自己不利的,大伙都是当没看见的。祖制不过是个借口而已,决定一件事情最终走向的,还是看哪边的实力更强。
对此这位首辅倒也是不担心,反对皇帝要进军南洋的人,可是远比反对降等袭爵的多。
“南洋乃是瘴疠横行之地,如何能叫亲藩涉险?东虏未平,如何能再启边衅?”
“朕知晓,所以暂时不打算推行,要等讨平东虏叛逆,再慢慢计较。至于所谓瘴疠,不过是不知其所以然,朕如今已查明瘴疠,其实不过是疟疾等病症,乃是蚊虫叮咬传染的细小蛊虫所致,不日将公布天下。朕也从亚墨利加之地,求得了可治疗疟疾的神药,正在岭南培育。”
亚墨利加就是美洲,这是利玛窦的译法,在他为大明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就是这么标注的。这个世界地图被复制了不少份,相当多的大明士大夫手里都有,在世界简史出版后,朱皇帝直接印刷出来的世界地图,和工匠们制造的地球仪,现在都卖得不错。
经过朱皇帝这几个月的折腾,现在的大明士大夫们,可以说对外界并不陌生。
叶向高闻言不由眉头大皱,这皇帝看起来还真是处心积虑,要效法宗周。对于瘴疠到底是什么,他也是很好奇的,听闻有治疗疟疾的神药,也不由有些惊讶。
“若有治疗疟疾的神药问世,自是天佑大明,臣且先为陛下贺。只是,这移封亲藩于海外之事,还须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的意思,就是拖着,让皇帝看到这事的阻力到底有多大,大伙一起阳奉阴违,慢慢将这事搅黄。
对叶向高的小算盘,朱皇帝是不在意的,他也没指望现在就把这个事办下来。封建南洋这个事,首先总得把真正的海军打造出来。有了强力的海军,他才不用去顾忌那些沿海权贵们想法。
把这个事说完,朱皇帝就开始和内阁诸位大学士商讨实行降等袭爵的细节。
这一次的宗藩继承规则大改,当然要伴随对宗室谋生的进一步放宽。
朱皇帝是准备对郡王爵位以下的宗室,进一步削减待遇,但对他们自谋生路进一步放宽了限制,也不再对郡王爵位以下的宗室出仕设置限制。
真正的细则,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不过大方向差不多已经定下。
藩王和世子们参加完正旦大朝,就会各自回封地。
在送这些宗室走之前,朱皇帝再次给他们发了个算是各取所需的福利。
对他们各自宗族中识字的宗室放开了招募令,生计有问题但识字的宗室,都可以来京师投奔他,都给解决工作问题。顺带还送了一大批的天启大字典和小学数学教材。
嘉万以来,宗室的就业限制已经放开了一些,爵位不高的宗室如今是可以考科举的,只不过大明科举的难度可不低,就是秀才都不好考,这类受过教育却考不上功名的远支宗室数量还不少。这些人,在各藩都是累赘,不过朱皇帝这里有的是岗位消化这些人。
这些藩王,虽说大部分都是对远支同族不闻不问的,不过也有些愿意接济一些的,送他们一些教材,多少也能培养点识字的人才。
这一次朝堂上公开讨论宗室问题,让很多人都私底下说皇帝不顾念亲亲之谊,对他的评价又一次下滑,不过朱皇帝不在乎,反正也不会有人为这点事造反,至于儒生们对他的评价,他是真不在乎。他要干的事,注定是会让儒生变着法子抹黑的,何况这个国家未来的话语权又不会在当下这群儒生们手里。
第94章 26。广宁之战(1)()
随着时间进入天启二年,整个辽东地区的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战争的临近。
年前在辽南的损失,让努尔哈赤痛心不已,本来就人丁单薄的正蓝旗更是一下子就损失了近八百精锐,镶蓝旗也损失了近四百人,两蓝旗都被打得是伤筋动骨,不过他已经派出人马,去往奴儿干都司各处强征他们的同族和近亲补充人口,也就是被明人称为鱼皮鞑子的部族,要把两蓝旗恢复起来,也不过是要花上一些时间而已。
大明没有尝试同化统治广大的奴儿干都司地区,现在已经尝到了苦果。
自努尔哈赤称汗以来,后金历次作战虽损失不大,但也不是没有,辽东长城附近的女真几部人口毕竟有限,后金能一直保持三百多牛录的动员能力不下降,常年远征奴儿干都司,强征该地区各种被明人称为鱼皮鞑子的各种同源部落补充人口,也是重要原因。
此外,广大的奴儿干都司地区出产的皮毛等珍贵物产,都落入了后金手里,让后金有足够的资源去收买晋商等汉奸,换取纺织品和宝贵的情报。
面对新任的辽东经略熊廷弼,努尔哈赤也是感觉有些无处下手。这个熊蛮子,从早前就不断地给他制造麻烦,这广宁城现在就一改早前的防御布局,变得很不好打。
明军把主力兵力都收缩在广宁城附近,这几个月派去广宁的细作,也是一个都没能回到辽阳。
他还听闻,南蛮子的皇帝搞了一种新式的火器出来,威力巨大无比。
这让努尔哈赤感觉有点为难,不过接连的胜利,让这位天命汗多少有些飘,在这个时候不打广宁,对他个人的威望也是个不小的打击,在犹豫了一阵后,努尔哈赤还是决定依照原计划,发兵攻打广宁。
天启二年正月十六日,努尔哈赤在辽阳当众宣布,要取下广宁,砍下熊蛮子的脑袋为莽古尔泰报仇。
几个月前的失利,造成的伤痛还远没有平息,两蓝旗的人更是群情汹涌,纷纷表示要为主子报仇。
随即后金的大军便从辽阳出发,向海州进发。
侦知消息的明军哨探,立刻飞马向熊廷弼报告了后金大军的动向。
这一次八旗出动了两万人马,汉奸军战兵一万,到达海州后,所有后勤和劳役人员也都集结完毕,后金此番出动了共计七万人左右。
次日,经略熊廷弼宣布广宁地区戒严,下令西平一线的轻骑部队全线后撤。
同日,后金大军出海州,直逼辽河。
之后,一直到逼近广宁城五十里处,后金大军一路都没再遇到任何阻碍,几乎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看到沿途这样高效的坚壁清野,努尔哈赤一路上,脸上都挂着的那副轻松的表情很快消失不见,他很清楚这意味着广宁的明军,比在袁应泰治下的有组织得多,这就意味着,这可能是一场苦战,甚至可能无功而返。
再一次经过一处村落,只看到一片废墟之后,努尔哈赤在召集众人商议时,第一句就是:“这熊蛮子果然不好对付。”
黄台吉闻言也不由感叹道:“这熊蛮子倒是个大才,不似南蛮其他文官那般蠢。”
阿敏也跟着插话道:“这回打进广宁,定要抓了他,千刀万剐,为三贝勒报仇!”
很快,一片报仇的呼喊声就充斥了整个大帐。
黄台吉看了阿敏一眼,随即就把心中刚刚冒出来的那个念头给丢到了一边,招降熊廷弼这种高级文官,以大金现在的声势,根本不可能,自己的想法也是有点天真。
正月二十日,后金的先锋部队,很快抵达广宁城外。
打头的先锋轻骑部队带队的是代善,他也不是没来过广宁,不过现在亲眼一看,还是吓了一跳。
而城外近处土丘上的树木,已经被砍伐殆尽。
城外四周的平野上,无数沟渠纵横,最外围是弯弯拐拐的数道拦马沟,各处城门方向的壕沟,都是与出击方向平行,看着就是为保证出击部队的侧翼安全准备的。
城东的两处土丘上,已经被明军建立起了两座整体上由土墙和木栅栏构成的营垒,一些道路弯弯绕绕缠绕在山体上,连接着那些有着多个形状奇怪突出部的防御线,整座土丘都如同是一座兵营,可想而知明军是在层层设防,每一层又是自成体系,看上去就不好打。
山上土墙下也被挖开了数道有一丈余宽的壕沟,整体上与第一道防御线形状平行,基本上进去了后,就要面对来自两个方向明军的打击。
而广宁城的防御,倒是没有这两处营垒那么奇怪,还是正统的明军大城防御体系布局,流经广宁的二道河,被引流后形成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广宁,城墙下的一些小房屋,此时已经被尽数拆毁。
两日后,浩浩荡荡的后金军布满广宁东北面的平原,八旗分部结营,旗帜营帐漫山遍野,无数包衣挥汗如雨,下寨立营。后金大军的人数很快超过三万人,官道上还有源源不断的人马赶来,在这片丘陵地带依次下营。
努尔哈赤的大氂很快出现在山丘下,他望着眼前森严的城防体系久久无语,一众后金贝勒大臣们都陪在他身边,望着广宁的城防布置,大部分人脸上的表情都还算轻松,尽管这一次广宁军没有出城迎战,城内也没有细作可以帮他们打开城门,他们还是有信心打下这座坚固的大城。
倒是像阿敏这样的二愣子,面对明军的布置,却是有些兴奋,他们不但不觉得忧心,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完成扎营之后,努尔哈赤即遣被掳汉人入城劝降。
在送信的百姓来到城下之后,熊廷弼很快发布了命令,下令打开东北方向的城门,把人放进来。
一名文官当场就惊得大叫起来,两腿战战地问道:“经略,这是何意?”
熊廷弼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建奴大军还在八里外,城外尚有我军营垒,开了城门又何妨?你是要广宁满城上下被建奴笑话,说咱们胆怯畏战?让城外的大军觉得孤立无援么?”
他辛苦建设两个营垒是为啥,不就是因为城内防御人马数量完全足够,把兵力都放在城内是极大的浪费,设立营垒是为了加大防御纵深,增强防守的韧性。
他放弃西平堡等坚固据点,不就是怕士兵们觉得孤立无援,担心他们守不住,才放弃了广宁外围的据点。
现在敌人的主力还远着呢,就城外那点哨骑还能打进来不成?要是广宁连门都不敢开,外边的两处营垒的士兵们看见了,他们还会相信在他们遇到危险时,广宁城的大军会出兵支援么?若是觉得不会有大军支援,这两处营垒里的军队便会丧胆,怕不是要被轻易攻下,那他还不如把兵力都缩在城内呢。
这文官被熊廷弼堵了一句,马上就不说话了。心里暗骂道,我是担心你开门投降。
武将们倒是大多没有对熊廷弼的命令感到抵触,他们也不傻,打开下城门鞑子也打不进来。也正如经略所说,只是这样就不敢开门了,那就显得他们太胆怯无能。
第95章 27。广宁之战(2)()
随着城门被打开,城外的两处营垒那边也很快发现了情况,一阵骚动之后,发现城门又慢慢关上,随即士兵们也很快恢复了正常。
这两处营垒的几位武将们,看到广宁城在敌人接近后的表现,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
这位熊经略果然是名不虚传,起码不是个在守城时会把城门彻底封死的蠢货,他们在城外看来是能得到广宁城的支援的。
问完了话之后,熊廷弼很快就下令把被鞑子胁迫的百姓暂时看管起来,召集众将议事。
虽说基本上确定这人只是个比较幸运的,但奸细的嫌疑没有消除前,当然还是得观察一阵子才能放了。
城内的中高级武将和文官们都到齐后,熊廷弼很快出声询问道:“谁肯出城给建奴回信,好叫奴知晓广宁上下坚守城池的决心。”
“回经略,末将愿往!”
他的话刚说完,下面的武将们就纷纷出列,向经略请命。
熊廷弼扫视了一圈,没有在一个人脸上看到恐惧迟疑的表情,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也不是要大将出门干这种小事,派出大将那也只会让对方觉得大明无人,他这么说只是看众将有没有胆量罢了。
随即,熊廷弼下令再次打开东北方向的城门,派出一队骑手去给后金回信。
那打头的骑手是个身手不错的年轻夜不收总旗,出城后很快在敌军面前秀了一手马术花活,在逼近敌方弓箭射程的敌方张弓射箭,把带着熊廷弼书信的箭射到离那鞑子仅有不足两步的地方,完成了任务后才打马回身,在完成了一手高难度的转向动作的同时,也不忘了向对面的鞑子竖了个向下的大拇指。
这样的高速中转向动作,可不是一般的骑手能做到的,这无疑展示了他良好的身手。
鞑子的哨探见了,不由大怒,想要驱马靠近,却是发现那骑手的同伴跟了上来,不由勒停了马儿等待同伴,没敢上前。
“经略令俺来给虏酋送信,这回就饶过你了,在战场上遇到,定要取你项上人头!”
说着,这夜不收才转头回城。
那鞑子死死地盯着这一队明军,好一会后,才下马去取了熊廷弼的回信,回去复命。
这鞑子清楚,自己身手没有对方好,在战场上单打独斗,他还真没什么把握战胜对方。
城头上的明军和两旁的营寨,见了这夜不收的表现,纷纷爆出震天的欢呼声。
在回信被射到后金哨骑身边的同时,熊廷弼让东段的两门14斤大炮各发射了一发炮弹。
为了不使后金知晓火炮的真实威力,这两发炮弹都没有使用全装发射药包,射出的炮弹在城墙高度的加成下,也只打出了一公里多一点。
不过巨大的声响和这样远的射程,还是让不远处的后金大营瞬间安静了不少。而广宁城内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