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他改变了大明-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总兵,来的是沈家、陈家和黄家三家的粮船,乃是今年第一次,共计十万石,皮岛以及附近几岛分配到六万石,长山岛附近几岛将会分到四万石。之后还会有粮船过来。近日又有不少南逃辽民上岛。下官估算了下大致数额,需要的粮尚有缺口。”

    沈有容听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做得很好。”

    粮草之后,张代武又报告了弹药、军装和甲胄的情况。

    询问完最关心的军需后勤问题后,沈有容很快召集了袁老八等人,询问他不在的时候,岛上的情况。

    “岛上情形如何?水师官兵与勇卫营过来的人可有冲突?”

    “回总兵,起初几日,有几人打架,还有人欺负岛上的军户,不过都被宪兵抓了起来,依照军法严惩了一番,军法官和宪兵们处置公正,犯事的也是心服口服,之后岛上再无人闹事。”

    “皇上给足了粮,大米饭顿顿管饱,军法官行事又公正,哪个还会不守皇上的规矩?”说着,袁老八又一脸兴奋地说道:“没想到,我袁老八当过了海贼,也有能成为天子亲信的一日。”

    沈有容看了他一眼,一脸严肃地教训道:“从前的事少提。”说着他环视了一圈,“你等能守规矩,操练的时候用心,总能搏得一个封妻荫子。”

    一众原登莱水师的军官,很快就连连点头称是。他们都沈有容挑出来的,其中还有好多从前不得志的,就品行而言,比一般明军军官要强很多。

    朱皇帝一开始就容忍了这个小圈子,甚至对这么干有些迟疑的沈有容采取了鼓励的态度,不是因为沈有容是忠臣,而是皇帝很清楚这位年纪太大,儿子暂时也不在军中,构不成什么威胁。

    在东江镇呆了一阵后,一开始他们就发现,原勇卫营的人主导了军纪管理,剥夺了他们的权柄,这让他们很不满。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那些军法官们虽说有时候是不讲情面了一些,但其他明军中基本看不到的公平公正,他们做到了,慢慢发现了这一点之后,他们很快就开始觉得心服口服。

    朱皇帝清楚,海军和陆军是不一样的,军规方面没有搞得太严,对这些旧军队做派十足的军队,也不能一下子就收紧太多。在皇帝的授意下,勇卫营的军法官们,对水师的管理,没有陆军那么严苛,军规的执行,也会有个逐步加码的过程。

    勇卫营这边,即使在鲁省剿匪,纪律建设也没有丝毫放松,不守规矩的,全都受到了严惩,上上下下的氛围当然是其他明军不能比的。

    而那些福建水师的士兵们,在武官都被调走后,被打散后与原登莱水师的人马进行了混编,闽省那边的援辽部队剩下的只有低级军官们,没敢对新的纪律和规章有意见。东江镇设立前,沈有容就把皇帝定的规矩说过,登莱水师的军官们,因为早有心理准备,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

    询问了水师官兵后,沈有容很快去见了管理皮岛军户的参将李卑,准备询问南逃辽民的安置情况。

    他来的时候,李卑此时正在身弥岛上,正在监督给难民们施粥。

    几个小吏,正拿着铁制的大喇叭,在大声地喊着:“都不要急,一个个来。圣天子派了我等来,便不会坐视一个军民饿死。你等都要记着圣天子的恩德。”

    不少吃到粥的辽民,都是痛哭流涕。还有已经吃完了粥的,在朝着西方紫禁城的方向遥拜,叩谢天子没有忘了他们。

    “辽东军民,安置得如何了?”

    “回总兵,尚好,只是还需要仔细分辨,查清其中有无奸细。”

    “奸细是要查,却不可冤枉了好人。”

    “末将省得。”

    接着,两人又来到了一处大澡堂子这边。

    吃过饭的辽民,就会被安排到这里,洗澡并把旧衣服都换下消毒,洗完澡后就会领到一身新衣服。

    澡堂分男女,女的那一边,全权由宫里出来的女官们和几个健壮的妇人负责。

    看着眼前的场景,李卑不由有些头疼地说道:“南逃军民,对消毒与隔离观察多有抵触。”

    “这个事不可马虎,岛上这般多的人挤在一处,最怕瘟病。”

    皇帝现在已经证明了,他那套肉眼看不见的微小东西致病的理论的正确,对这位当世医圣皇帝在这方面的命令,当然不会再有人怀疑。

    在岛上巡视了一番,看到南逃的辽民们都有一口吃的,也被分派到了建设任务,岛上的一切都被各位军官们安排得井井有条,沈有容才彻底放心下来。

    那些辽镇的普通士兵,还有早前就上了岛的辽民青壮,脸上的气色都比他刚走那会好看了很多,大伙脸上都挂着笑容。

    针对原明军势力的整风已经开始,整个东江镇都在执行朱皇帝制定的各项规章纪律。水师的普通士兵们,一开始对皇帝制定的军规军纪很是抵触,对那些纠察风纪的宪兵尤为不满。

    不过,在发现自己被编入了东江镇,伙食好了很多,每天都能吃上饱饭之后,他们也都没有了意见,少数刺头,也很快被军法官和宪兵们整治了一番,都变老实了许多。

    回岛之后,沈有容就与士兵们同吃了一次,看着不算丰盛但可以说管饱的食物,沈有容就不由有些心潮澎湃,普通士兵每天都能吃饱,这在整个大明,也没有第三只军队能办到。

    返回皮岛之后,沈有容随即对整个东江镇辖区各岛屿进行了一次巡视。

    东江镇也不会只是目前的规模,皇上有钱,也支持东江新军扩大规模,还没有那些贪腐分子漂没钱粮,也没有对军事一无所知的文官指手画脚。

    这样以海量的金钱和铁的纪律铸造出来的军队,还有什么敌人是不能战胜的!

    巡视了一圈之后,沈有容对东江镇军队目前的情况感到很满意。

第112章 44。渔业和盐业() 
巡视完了各岛上的情况之后,沈有容很快去看了看大长山岛上的海事学堂和造船厂的建设。

    对于这个航海学校,沈有容现在是十分支持的,大明现在确实需要专业教授航海学知识的学校。

    这个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皇帝定下的,山长由邓玉涵担任,除开日常管理工作,在进行特殊研究的空余时间,邓玉涵也会指导这里的教师们学习数学。这所目前还是主要面向军队培养人才的学校,皇帝下了严令,严禁教师和学生订立传统的师生关系。

    对此,沈有容倒是不觉得奇怪,在他看来,这都是帝王心术,目的不过是防止水师也搞得和文官一样,搞出一堆师生同年关系,结成复杂的关系网,用一个泰西人当山长,便更无威胁。

    沈有容对邓玉涵的特殊研究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不大喜欢和这位见面,不过大体上,沈总兵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十分尊重学者的,也因为这位目前已经得到了大明户籍,表面上的礼数都是到位的。

    见礼完毕后,沈有容就开始询问道:“邓先生,在这岛上是否适应?”

    “很好,这里的气温与我家乡相差不算大。我的家乡在湖边,很喜欢这样潮湿的空气。”

    邓玉涵的汉语依旧非常不熟练,不过在高强度的对话环境中,他已经可以勉强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邓先生,学员们到了岛上后,表现如何?”

    “非常好。”

    沈有容也不是个话多的人,简单询问了几句,就匆匆告辞。

    海事学校,目前只有几个简陋的帐篷作为教学地点,不过这并不能阻止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奖学金这种东西,没有人会不喜欢。

    何况,从今年开始,他们被告知,整体表现最优秀的几人,还有机会面圣。

    对于这些山东的渔民家的穷苦孩子来说,现在的生活和进入天堂没两样,对于改变了他们命运的皇帝陛下,他们每个人都是十分感激的,皇帝要求他们好好读书,他们哪能不努力。

    至于船厂建设,也没什么好看的,沈有容只是不看看就不会放心。

    等过些时候,他还会去和朝鲜方面的官员商量一番,采购他们山区的蒙古橡木。朝鲜多山,经济又落后,建得起房子的人都不算多,足够大的树木还是有不少的。

    东江镇控制的各个岛屿,目前虽说还是军管,不过朱皇帝也打算长期将这里的民政交给军队去管理。

    第二批到达各岛屿的人中,就有一批行政人员,时还有不少勉强学会了简体字和注音符号的知识分子。

    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下,朱皇帝现在完全是在想尽一切办法,在自己能完全控制的地区搞义务教育。

    基本上,东江镇的事务都走上了正轨,等到第二批勇卫营的士兵补充进来,皇帝承诺的新式火炮运到,东江镇就会发动一场针对辽南沿海各个后金堡垒的扫荡战,开启实战练兵模式。

    在皇帝的计划中,最多三年内,他就要解决掉后金这个问题,正式开始辽东的大开发。

    有江南的粮食运来,并不代表东江镇各岛就不发展生产了,粮食倒不是个大问题,朱皇帝暂时还养得起,不过随着跨海和通过朝鲜逃过来的辽民越来越多,这些人的生计就成了头号的麻烦问题,把他们都编入正规军队,有钱如朱皇帝都是要破产的。

    往奴儿干都司移民,现在还只是刚刚起了个头,这两年都不会有太大的数量上的突破。

    所以,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朱皇帝稍微考虑了下,就选择了渔业。

    东江镇辖区内,就有海洋岛渔场和丹东渔场两个在这时代规模完全足够的渔场。

    第二批被当做吏员使用的知识分子中,就有一大批是登莱沿海地区的居民,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吴怀恩强征的上百登莱渔民。朱皇帝准备要搞一个,国有的渔业公司,在远洋渔业方面,进行新的尝试。

    此时,北方沿海的渔业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是由于体制和禁海的原因,大明的海洋渔业目前是远配不上吃货帝国这个的称号。

    要解决粮食危机,让更多的北方人去从事渔业,显然是大有可为的。渔业发展起来了不止有巨大的经济作用,还可以培养大量水手,为进一步开拓海洋打下基础。

    对于皇帝要在辽南各岛大搞渔业生产,沈有容当然是支持的,特别是皇帝给他科普了下汉代楼船将军在海边大肆捕鱼,补贴国用的历史后,这位就更有信心安置这些辽民。

    渔业公司目前还只是起了个头,规章制度皇帝定下来了,但是要顺利运作,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

    对此,朱皇帝也不着急。

    为了配合渔业生产,朱皇帝同时还派来了一堆的人手,开始在各有条件的岛屿,建设晒盐场,准备用低成本的盐腌鱼,解决将来捕获的渔获的存储问题。

    这个项目,一开始差点没让沈有容惊掉下巴。皇帝要在海岛上晒盐,难道还要带头贩卖私盐不成?在得知皇帝只是为了制作咸鱼之后,才稍微松了口气。

    不过,这位老将军依旧是对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情,有点抵触。别人违法就算了,皇帝怎么能带头背着朝廷干这种事?

    朱皇帝在东江镇搞晒盐,也不只是为了生产咸鱼,他在这里搞晒盐,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廉价盐,以上马盐化工制碱工业。更长远也更重要的目标,则是为了培养人才,在全面整肃吏治开始后,建立全新的国有盐业公司,将盐业生产的主导权从私人手里夺回来。

    尽管不喜欢,沈有容还是去看了看各个盐场。

    这里的一些海岛上,以前其实就有百姓晒盐,盐场其实是现成的。

    在大长山岛上,沈有容就看到了第一处的盐场。

    这里最关键的设备,一座可自动转向的风车已经完工,这座风车高约5米,有着铁轴和铁牙轮等新设计,在海风的吹拂下,正通过简单的传动装置,将风力转化,把海水往盐田方向抽。

    沈有容在福建多年,当然也见过海边的晒盐场,清楚最辛苦的一道工作就是抽取海水。现在福建那边的盐工抽水,用的是踩踏式的人力水车,每天凌晨3点起床,一直饿着肚子抽水到6点,旁边有监工看着,一点都不能偷懒。

    “有此泰西风车,往后晒盐的盐工们不用在起早贪黑了。”

    看到这个风车,沈有容的第一反应是盐工们解放了。

    第二个反应,就是再次调高了对泰西人的威胁评价等级。

    火器出于蓝而胜于蓝,夹板巨舰纵横四海,论生产似乎也有许多地方长于大明。

    这样的一群人,将来必然会成为大明的大患。天子对他们的警惕和防备,真不是没有道理的。

    “总兵所言极是,晒盐之辛苦,不比煮盐差。”

    没有兴趣看晒盐的其他流程,沈有容闲聊了几句便很快离开。

    欧洲人此时,在生产上胜过大明的地方不多,水力机械和风车是其中的翘楚。

    使用了这个风车之后,晒盐的成本将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将会有明显的提升。另一时空解放后不久,保持着古代晒盐工艺的海南榆亚盐场就采用了可变向风车取水,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量很快提升了50%。

    岛上的盐化工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不过索尔维制碱法并不是个需要很高技术基础的产业,手上有完整的技术资料,要不了多久,东江各岛就能出产纯碱。

    渔业、盐业和制碱,并不属于东江镇管理,而是内廷负责。

    朱皇帝脑袋还是清醒的,要是军队掌握了钱袋子,那怕不是要成藩镇。

第113章 45。自然创刊() 
在广宁之战期间,表现亮眼的医务兵,使得皇帝的护理技术名声大噪,在大明第一份学术期刊自然上对此事给出的解释,同时也引起了大明上下对生物学和医学展开的大讨论。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大明第一份科学学术期刊自然在天启二年正月正式诞生。

    这份学术期刊,在皇帝的要求下,全文都是白话文,简体字,排版是从左到右,从上往下,力求用语严谨规范。

    对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