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东盛国”之誉。
渤海的典章制度仿效唐朝,中央置中台、宣诏、政堂三省和忠、仁、义、礼、智、信六部;地方则设府、州、县;武职亦仿唐十六卫之制。渤海与唐的贸易关系非常密切,唐在青州设有渤海馆,专门管理渤海贸易。唐玄宗时,渤海曾赠唐貂皮一千张,唐用锦、绢帛、金银器皿回赠,渤海全面吸收唐朝文化,不断“遣诸生到京师太学,习古今制度。”在国内发达地区,仿照中原教育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教育体制。有些留唐的学生参加了唐的科举考试,其中的佼佼者还在长安中了进士。他们把唐的文化和制度带回了渤海,渤海文人都用汉文作诗,来往公函都用汉字。诗人裴被日本的同辈尊为诗坛“领袖”,王子大某以“佳句在中华”而博得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称赞。儒家思想成为渤海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国佛教在渤海境内得到广泛传播。在生活习俗方面,渤海人也向中原看齐,以致起居行止、饮食服饰、丧葬喜庆、体育娱乐各方面都与汉人接近并趋于一致。温庭筠送渤海王子的诗曾说:“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可见渤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唐朝大同小异。
唐亡后,渤海继续向后粱、后唐朝贡,保持着对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直到辽天赞四年(926年)被契丹灭亡。
回纥的兴衰
唐初,漠北九姓铁勒之中,回纥是其中的一支。它在摆脱突厥统治的反抗斗争中逐渐壮大。回纥部落联盟由九个部落组成,即药罗葛、胡咄葛、咄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素、药勿葛、奚耶勿。以药罗葛部为首,驻牧于仙娥河和温昆河(今鄂尔浑河)流域,在薛延陀之北。
贞观初年,首领菩萨以五千骑击破东突厥颉利可汗兵十万,虏获大批突厥部众。二年(628年),突厥内部大乱,薛延陀首领夷男率领七万余家与回纥等部配合,击败了颉利中汗为首的东突厥统治者,于漠北郁督军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建立薛延陀政权,回纥依附于薛延陀,首领菩萨自号颉利发,设牙帐于独东水上。贞观三年(629年)向唐朝贡。这时的漠北以薛延陀和回纥最为强大,夷男死后,薛延陀统治者率兵侵扰唐境,破坏社会生产。贞观二十年(646年)薛延陀内乱,唐朝派兵出击,回纥乘机联合各部,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政权,占据它的部众和地区,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同年,吐迷度派遣使节到唐回鹘宝髻长裙女朝,请求内附。太宗至灵州(今甘肃灵武县)、泾阳,接受其归附,在薛延陀、回纥及其他铁勒部众及地区分别设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封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酋长被委任为都督,刺史及长史、司马者为数达数千人,统一归属燕然都护府管辖。唐在回纥地区开辟交通大道—“参天至尊道”,置邮驿68处。
东突厥在灭亡后十年左右,默啜可汗又建立了后突厥政权,经过东征契丹,向北征讨铁勒所掠夺的地盘,,最后占领郁督军山。回纥诸部再次遭受突厥的奴役,一部分回纥部落迁移到河西走廊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之间,未迁的回纥人附属于后突厥。开元四年(716年)在唐廷的帮助下。留居未迁的回纥在伏帝匐带领下杀掉默啜,代替默啜的默棘连可汗大兴复仇之师,向土拉河岸进攻,回纥南奔投唐,唐将其安置在大武军之北,再次与汉族融合,直至天宝时期,吐迷度的第六代孙骨力裴罗时期,在唐的协助下,一举消灭了后突厥,占据了突厥故地,统一了漠北。骨力裴罗自立为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天宝三年(744年)受唐册封为怀仁可汗,将牙帐迁至鄂尔浑河流域的哈喇巴喇哈逊(黑虎城)。
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曾出兵帮助唐朝平叛,并在以后保卫北庭收复轮台、西州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原王朝的经济交往中,回纥经常以马匹交换唐朝的丝织品和茶叶,往往达数万匹。回纥商人来唐经商者也不下千人,他们中有些人与唐人通婚,长留长安。唐朝也曾先后三次以宁国公主、襄穆公主、安定公主出嫁回纥可汗。
贞元四年(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自八世纪中期至九世纪三十年代,是回纥最强盛的时期。此后,因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走向衰落。居住在回鹘西北的黠戛斯人乘机进攻,开成五年(840年)回鹘可汗被杀,政权瓦解,大部分回鹘西迁,小部分依附于黠戛斯和东边的室韦、奚,另有一部分投靠唐朝。
西迁的回鹘分为三支,一支迁至葱岭以西,一支迁至河西走廊,一支迁至西州(今吐鲁番)。迁至河西走廊的回鹘人,牙帐设在甘州,这一支通常被称为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因此时河陇被吐番占领,所以河西回鹘依队于吐番,后又归附张议潮,随着吐蕃的衰落,回鹘力量强大起来,进一步控制了河、兰两州,扼制住西域与内地交通的孔道,又打败了瓜、沙地方势力。西夏用兵河西,攻占甘、凉、瓜、沙等州以后,河西回鹘隶属于西夏。迁至西州的回鹘人,以高昌为中心,不断向西发展,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都城在今吐鲁番以东的喀喇和卓。
唐代的盐铁官营
唐初不重视盐税,对于盐池盐井,沿袭隋朝,实行“与民共之”的制度,允许人民自由开采,朝廷只是在部分盐池设监进行管理,海盐地区则可以以盐代租。但此后对于食盐另行征税的作法已逐渐开始。睿宗末至玄宗初,已分别在蒲州盐池和关内盐池设立了盐池使。分别由蒲州刺史及朔方军度使兼领。开元九年(721年)河中尹(蒲州刺史)姜师度,调集士卒开拓已干涸荒废的安邑盐池(在今山西运城)水道,置为盐屯,使官府和百姓都获利很大。同年,左拾遗刘彤上表请求朝廷收回盐铁利权,实行盐铁官营,以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朝廷派将作大臣姜师度及户部侍郎强循等人,“检校海内盐铁之课”,但由于在全国实行盐铁官营的条件并不成熟,而且由中央直接征收盐税的办法也遭到反对,所以不久即下令停止。规定各地盐税仍照旧有办法由州县负责征收。根据史料记载,此后朝廷在池盐地区或置盐屯,仿照屯田办法。征发人民充当屯丁;或采取租分给有力之家的办法,按定额征税。此外对于西南地区的一些盐井也采取了规定相应课额,并按月征纳的作法,对于池、井的管理和课税也都要通过州县。
第145章 隋唐(33)()
安史之乱爆发后,一些地区的赋税征收陷于瘫痪。为了应付浩繁的军费开支,朝廷决定在所控制的地区内实行盐铁专卖。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朝廷命第五琦以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使,这是盐铁置使的开端。第五琦立榷盐法,于产盐地区招游民及业盐者为亭户,免其杂徭,专业生产食盐。所生产的盐以每斗十钱之价,尽数交纳官府,由官府加价至一百一十钱出售。亭户并由政府置监院进行管理,严禁盗煮私卖。从此,征税变为专卖,政府收入大增。代宗时,刘晏任东南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为了使盐铁专卖得到更广泛的实施,他在改革漕运的同时,还“上盐法轻重之官”,对榷盐法作了改进。鉴于专卖设置官吏过多会有扰民之弊,故刘晏在盐法规定,只在产盐地区设官“因旧监置吏”,将从盐户手中贱价收购到的盐加价卖给商人,再由商人转贩各地,对其所去之处不加限制。这种作法,历史上称为商运商销的“场专卖法”。为了保证官盐畅销无阻,刘晏还严禁州县用置堰埭的办法向过境商人征税。对于江南、岭外距产盐区远处,盐商少到,则于其地置常平盐仓,在盐少时好平价售与百姓,以防止盐商利用盐荒抬高盐价。此外刘晏还完善了专卖成场、监、院产销与管理相结合的系统。在实行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唐中央政府的盐利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刘晏初任盐铁使时,江淮盐利只有十四余万缗,但到代宗大历末年(779年前后)已增加到六百余万缗,约占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从此,盐利成为两税之外,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收入。刘晏任使时,还以盐利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漕运经费,从而保障了漕运的通畅,促进了二者的结合与发展。
德宗建中时期(782年前后),朝廷与藩镇的战争接连不断,为了增加民赋以供军,朝廷大幅度提高盐价,使江淮海盐与河中两池(安邑、解县)的榷价都达到每斗370钱。同时由于战乱,唐朝对于专卖的管理放松了,商人也趁机抬高物价,私盐充斥市场,“官收不能过半”。百姓困于盐价之高,只好淡食。以后军费日增,盐价也愈贵,民间甚至有用数斗谷换一斗盐。尽管朝廷派出了更多的巡史以缉捕私盐,但犯法者却越来越多。贞元末盐铁使李琦将盐利“尽入私室”,并用作对皇帝的贡献,使榷盐法遭到更大的破坏。顺宗即位至宪宗元和初期(805—808年)杜佑和李巽相继任使,对于盐法进行了大规模整顿。将江淮盐价减到每斗350钱,河中两池盐价,减到每斗300钱。并恢复了各地的常平盐仓,取消藩镇私自向过往盐商征税的堰埭,并对私盐加以惩治,还规定盐利归于度支。盐铁歙上报盐利必须以实估等。经过这次整顿,盐法重新得到贯彻,盐利也连续数年达到或超过了刘晏时期的水平。此外元和中宪宗平定河北藩镇,也曾一度在其地置榷盐使及榷盐院,实行榷盐,但随着藩镇割据势力的恢复,榷盐也很快被取消。
唐代后期,唐朝廷与藩镇的矛盾斗争日益激化,盐专卖的实施也受到日益严重的影响。一方面朝廷由于对藩镇作战之需,致使盐价不断上涨,私盐由此日益猖獗。尽管朝廷为此制定了愈来愈严酷的刑法,仍无法阻止盐户与商人的私籴犯法活动。同时商人或仰仗藩镇,或勾结官府,“少纳榷价,多得羡物”,成为朝廷盐政收入不断减少的一个原因。为此,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户部侍郎、判度支张平叔曾建议改行官销,由州县主持卖盐,但遭到韦外厚等人驳斥,商销法才得以继续实行。另一方面,藩镇势力日益发展,利用各种方式截留盐税,与朝廷争夺对于专卖的经营权。随着中央集权不断削弱,中央政府的能控制的地区逐渐减少,盐税收入大部分入藩镇之手。宣宗大中末至懿宗咸通中(857年以后),由于对南诏作战及镇压庞勋起义,唐朝已丧失了江淮的大部地区,能够控制的产盐地唯有两池,但僖宗中和元年(881年)以后,两池也为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所据,仅“岁贡盐三千车”,表明中央政府对与京师附近地区的专卖经营权也不能控制。不久朱全忠攻入关中,天三年(906年),他被唐廷授以“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之职,标志着唐政府专卖主权已彻底丧失,专卖活动也已彻底结束,盐铁处权已完全转移到五代军阀的手中。
二帝四王之乱
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李宝臣在世时,曾与李正己、田承嗣、粱崇义结好,并商定,欲将士地传给子孙。田承嗣死时,李宝臣向代宗竭力请求以节授田悦,代宗应允。现在,宝臣卒,所以田悦多次上请由宝臣的儿子惟岳继袭。德宗为了改变前朝的弊端,坚决不准。李宝臣部将胡震、家僮王他奴劝惟岳匿丧不报,谎称李宝臣表文,请求以惟岳继袭。德宗不许,并派遣给事中班宏前去探望。班宏对李惟岳的厚赂拒不接受,回朝后如实禀报德宗。于是,李惟岳发丧,自为留后,使将佐共奏求旌节,遭到朝廷的拒绝,乃与田悦、李正己合谋勒兵拒命,田悦派遣兵马使孟率步骑五千向北帮助惟岳。在诸镇当中,粱崇义虽与李正己连结,但兵少势寡,所以,对唐礼数最恭。德宗加封崇义同平章事,妻子都加以封赏赐给铁券。
五月,为夺取邢、磁(今河北磁县)二州,田悦派兵以使康率领8000人围邢,以杨朝光将5000人于邯郸西北断绝昭义将兵,自将数万兵围临(今河北永年)。年月,河东节度使以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大破田悦于临。当时,马燧先以使臣送信给田悦,田悦以为马燧惧怕,遂不防备。马燧乘机与抱真合兵八万,东下壶关,在邯郸扎营,击破田悦的分支军队,田悦才急忙出战,以李惟岳兵5000助杨朝光,马燧次日攻朝光,田悦以万人前往救援,唐军大破朝光,获首虏5000余级。随后,马燧又进军临,田悦大败,引兵在夜间逃走,邢州围解。
李正己卒,子李纳继袭节帅,以大将卫俊率兵万人,与李惟岳兵士3000共投田悦,田悦乃收合散卒二万余人,驻扎在洹水(今河南安阳以北),这时东有淄青,西有成德,首尾相应。马燧以诸军驻扎在邺。
八月,李希烈大破粱崇义于襄阳,传首京师。易州守将张孝忠在范阳节度使朱滔劝诱下归顺。九月,德宗任命孝忠为成德节度使。李希烈既得襄阳,遂据为己有。德宗任命李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希烈退出,还蔡州,寻徙镇许州(今河南许昌市)。十一月,宣开节度使刘治、神策都知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李澄、朔方大将唐朝臣大破淄青、魏博兵于徐州、江淮漕运遂通。
三年(782年),马燧、李抱真、李晟又大破田悦,悦收余兵1000多人逃回魏州,守城自保。李纳为河南军所逼迫,逃奔濮州(今山东鄄城县),李惟岳束鹿的驻兵被朱滔、张孝忠攻破,张孝忠带兵到义丰;朱滔驻扎在束鹿。康日知以赵州归唐,惟岳将兵马使王武俊起兵杀惟岳。于是,唐任命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都团练观察使,康日知为深赵都团练观察使,以德、棣二州隶于朱滔。朱滔向德宗请求深州,朱允,由此生怨,留屯深州。王武俊也对此任命不满,以为杀惟岳功在自己,功应在康日知之上,又看不起张孝忠,更怨失掉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