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称。在后三殿的东西两侧,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众嫔妃居住的地方,排列整齐,东西对称。在东六宫正北,为乾清宫东五所,西六宫正北,为乾清宫西五所,都是皇子们居住的地方,排列整齐,东西对称。在中轴线上,左文华殿,右武英殿,左右对称。就整个紫禁城布局看,前三大殿和后三大殿在一条中轴线上,称为中路建筑群,其两旁又有东路建筑群和西路建筑群,大致东西对称。明代这座皇宫建筑群,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占重要地位。

    皇城在紫禁城的外围,北京内城的中央。门六:南曰大明门,其东北角门曰长安左门,西北角门曰长安右门,东曰东安门,北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

    承天门前修建了一个“t”字形宫廷广场,沿广场的东、西、南三面修筑宫墙,把“t”字形的广场完全围了起来,这也是皇城的一部分,其南端的大明门,是皇城之正门,明成祖命大学士解缙为大明门题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明代中央官署,绝大部分设在大明门以北,广场两侧宫墙以外。这些中央行政机构,通过宫廷广场和宫城联为一体,象征着明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从端门到午门的中心有御道两侧,东侧建太庙,是祭祀皇祖的地方;西侧建社稷坛,是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在皇宫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正好体现了是中国古代“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制,但其规模之雄伟宏大,是明代首创,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

    内城的北城墙在元大都北城墙向南移五里的地方。新北城墙的西段,从新开道街北端起穿过旧日的积水潭最窄的地方后,转向西南,到安民厂止,成一斜角,形成北京西北缺一角。东、西城墙是在元大都东、西土墙的基础上,用砖包砌而成。南城墙向南移二里多,也用砖包砌。内城周长四十里,四面共九门:

    东面二门:东直门、朝阳门。

    西面二门:西直门、阜成门。

    南面三门:正南为正阳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

    北面二门:安定门、德胜门。

第236章 明朝(16)() 
北京内城九门内,正阳门建成棋盘街,是明代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其余八门内,均有一条宽敞而平直的大街,均以各城门的名字命名,也就是说城中街道系统,均以各城门的干道为中轴,重要干道多南北向,胡同多东西向。这些大街纵横交错,形成大大小小的“井”字形,加上其左右两旁井然有序的胡同,使北京城像一个整齐如画的大“棋盘”,这是明代北京街道布局的重要特点,具有城市建设规划的特点,也是中国古都传统建筑规制的集中表现。

    外城的修筑,始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于蒙古骑兵多次南侵北京,明帝朱厚为了加强北京的城防,决定增筑外城。原计划外城包围内城四周,周长120多里,因当时财力、人力不支,只修了环抱南郊、包括北京城的东南角和西南角的外城,全长28里。城门七:

    南面三门:中为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

    东面一门:广渠门。

    东北隅一门:东便门。

    西面一门:广安门。

    西北隅一门:西便门。

    外城包入的居民区内,街道弯曲、倾斜,街巷相互交错,与内城街道的井然有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由于明廷未经规划,加之当地商业繁荣、居民居住环境按自然地势发展起来的缘故。不过,有两条干道是比较宽阔平直的。一条是东西向,从珠市口到广安门为通衢,横贯全城。另一条为南北走向,从正阳门直抵永定门。

    明代北京有一条纵贯全城的中轴线,它南起外城的正门——永定门,北至钟、鼓二楼。紫禁城内的“金銮宝殿”和中宫正殿就压在这条中轴线上,全长约十六华里。这么长的中轴线,纵贯全城南北,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所有中国现存的大城市都没有这个特点,就连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城——西安市,如果说有中轴线,以钟鼓楼为中心的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也远没有北京城的中轴线长。

    在我国的城镇,宽大的街道一般称“道”、“街”,较窄小的街道称“里”、“巷”,上海称“弄”,唯独北京普遍称“胡同”,当您打开北京地图,胡同满城,这不能不说是北京城市布局的大特点。据史载,到了明代,内外城共有胡同1230多条。

    北京城内居民居住的四合院,也是北京城的一大特点。北京的四合院是从辽定都南京以后,在北京发展起来的。虽然北京也有行列式的住宅,但四合院在居民住宅中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而且在全国其他城市的四合院住宅中,也具有典型性,所以说四合院住宅在北京的普遍性是其又一特点。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

    明武宗死后,他的堂弟朱厚继承皇位,这就是明世宗。明世宗刚即位的时候,在政治上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像限制宦官权力,整顿税收等等。但是后来迷信道教,在宫内设坛求仙,渐渐不大过问朝政。凡是迎合他信道的,就得到重用,大学士严嵩,就是因为他善于起草祭神的文书,逐步取得了内阁首辅的地位的。

    严嵩并没有什么才能,他只知道奉承拍马,讨得世宗的欢心。他当上首辅后,和他儿子严世蕃一起,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干尽坏事。当时一些没骨气的朝臣都投靠他,有三十多个官员做了他的干儿子。有了这些爪牙,他更加可以操纵朝政了。

    严嵩掌权的时候,北面鞑靼部(蒙古族的一支)强大起来,统一了蒙古各部,成为明朝很大的威胁。严嵩不但不想加强战备,反而贪污军饷,让兵士们受饥挨饿。鞑靼首领俺答好几次打进内地,明军没有力量抵抗。公元1550年,俺答带兵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郊。明世宗派严嵩的同党仇鸾为大将军,统率各路援军保卫京城。严嵩怕仇鸾打败仗,指使仇鸾不要抵抗。结果,让鞑靼兵在北京附近掳掠了大批人口、牲畜、财物,满载回去。京城附近十几万明军,竟一箭不发。

    过了一年,仇鸾又勾结俺答,准备和鞑靼讲和。这件事引起了一些正直大臣的愤慨,特别是兵部员外郎杨继盛。

    杨继盛,保定容城人,出身贫苦。他七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继母待他不好,让他去放牛。杨继盛放牛经过私塾,看到村里一些孩子们在读书,十分羡慕,向他哥哥请求让他读书。哥哥说:“你年纪太小,读什么书?”杨继盛回答说:“我能放牛,就不能读书?”他父亲见他有志气,就让他一面读书,一面放牛,果然上进很快。后来应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在京城里受到不少大臣的赏识。

    杨继盛为人正直,看到严嵩、仇鸾一伙丧权辱国的行为,怎么也忍受不了。他向明世宗上奏章,反对议和,希望朝廷发奋图强,选将练兵,抵抗鞑靼。明世宗看了奏章,也有点心动,但是禁不起仇鸾一撺掇,反把杨继盛降职到狄道做典史。

    杨继盛到了狄道,并不灰心丧气。狄道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人不识字。杨继盛到了那里,挑选了一百多个青少年,请个老师教他们念书。学生家里没有钱,杨继盛把自己的马和妻子的衣服变卖了帮助他们。当地百姓都爱戴杨继盛,称呼他“杨父”。

    严嵩像杨继盛被贬谪后,明朝和鞑靼讲和,互相通商。但是不久俺答就破坏和议,多次进攻边境。仇鸾的密谋暴露,吓得发病死了。这时候,明世宗才想到杨继盛的意见是对的,把他调回京城。严嵩也想拉拢杨继盛,哪知道杨继盛对严嵩更是深恶痛绝。他回到京城刚一个月,就上奏章给明世宗弹劾严嵩,大胆揭发严嵩十大罪状,条条都有真凭实据。他在奏章中还说,严嵩有十大罪,却可以蒙蔽皇上,因为还有“五奸”帮助他,这就是严嵩的间谍、爪牙、亲戚、奴才、心腹,都密布在世宗的左右。

    这道奏章打中严嵩的要害,严嵩气急败坏,在明世宗面前诬陷杨继盛。明世宗大怒,把杨继盛打了一百板廷杖,关进大牢。

    杨继盛被廷杖打得遍体鳞伤,腿肉也打烂了,连狱卒看了也心酸,杨继盛却态度泰然,像没事儿一样。亲友们听到杨继盛伤势重,通过狱卒送给他一只蛇胆当伤药。杨继盛推辞不受,说:“我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

    杨继盛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实在审不出什么罪状,一些官员想营救他出狱。严嵩同党跟严嵩说:“你不杀杨继盛,不是养老虎给自己留后患吗?”严嵩下个狠心,撺掇明世宗把杨继盛杀害了。

    严嵩掌权二十一年,把他的党羽安插在朝廷重要职位,权力越来越大。明世宗也渐渐讨厌他。有一次,明世宗请道士蓝道行扶乩,蓝道行借乩仙的意旨,劝世宗除掉严嵩,明世宗也有点心动。这件事让御史邹应龙打听到了,觉得这是打击严嵩的好时机,但他想想杨继盛的下场,又有点犹豫。经过周密考虑,决定先从弹劾严世蕃下手。

    严世蕃依仗他父亲权势,作恶多端。邹应龙弹劾严世蕃的奏章一上去,明世宗果然下令把严世蕃办罪,充军到雷州,并且勒令严嵩退休。

    严世蕃和他的同党是一批亡命之徒,他们没到雷州,就偷偷溜回老家,收容了一批江洋大盗,还勾结汉奸汪直和倭寇,准备逃亡到日本去。这一件事又被另一个御史林润揭发。

    昏庸的明世宗看到这份奏章,也大为震惊,立刻下令把严世蕃和他的同党斩首示众,把严嵩革职为民。明朝最大的权奸,终于倒台。

    庚戌之变

    鞑靼俺答,以骁勇善战成为了诸部首领。他以河套为基地,不断侵犯边塞,抢掠财物、妇女。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率兵攻入大同境,藏精兵于沟壑中用老弱百骑为诱饵,诱明军上钩。明军侦骑,信以为真,报给总兵张达。张达素以果敢出名,听报后,草率决定出击,下令合兵,而兵还没有汇合的时候,张达即率麾下驰击。俺答伏兵突起,将张达团团包围,张达的坐骑摔倒,张述遂被杀害。副帅林椿闻张达被围,急去援救,也战死。张达、林椿皆为勇将,俺答得二将头退走。这次失败,是数十年来边关未曾有的惨败,朝野一时震惊。为“亡羊补牢”,朝廷重新调整了军事将领,将总督郭宗皋撤职、戍边,巡抚都御史陈耀处死。命翁万达为总督,赵锦为巡抚都御史,仇鸾为宣、大总兵。赠战死的张达为左都督,林椿为都督同知,赐立庙,春秋祭祀。

    八月,俺答、狼台吉率兵寇侵犯大同,仇鸾惶惧无策,以重金贿赂俺答,令其移兵进攻其他地方,勿犯大同。俺答受币,与仇鸾结盟,于是东去。侦探探知俺答将攻宣府东、陈左西。兵部尚书丁汝夔未报世宗,只是发诸边兵一二千骑,京营兵24000骑,加强宣、蓟诸关隘。俺答到了古北口,以佯攻迷惑明军,暗地里遣精骑从黄榆沟入,京兵溃逃。俺答肆无忌惮地杀掠怀柔、顺义吏民,巡按顺天御史王忬闻报,急忙上疏:“请速集廷臣,议战守策。”京师震恐,急忙招集诸营兵守城。实在捂不住了,兵部尚书丁汝夔才上报世宗。世宗大惊,遣文武大臣各十三人,分守九门,令吏部左侍郎王邦瑞、定西侯蒋傅总督九门守卫。以锦衣都督陆炳等,巡视皇城四门。并招募新兵,各地应武试的千余人,也令登城防守,归都御史商大节统领。又诏诸镇兵勤王,大同、保定、延绥、河间、宣府、山西、辽阳诸将先后率兵到达五万余人。各地援兵皆轻骑驰至,到京师后,由于“户部臣失预计。军兴,粮馈不支,士多馁死”。

    俺答进至京城下,游骑往返于六门外,仇鸾率勤王兵不敢迎战,暗与俺答勾结,许诺与其贡市以自安。俺答至东直门,俘获御厩内八人,令他们给世宗传信,提出以三千人进城入贡,如不答应,则重兵攻破京城。世宗召集大学士严嵩、李本,尚书徐阶等,研究对策。严嵩推说:“此礼部事。”徐阶说:“事虽在臣,唯上主之。”在君臣议论不休时,俺答将德胜门、安定门外的民房烧得净光。然后,俺答从恐华城进犯昌平诸陵,转掠西山、良乡等。俺答抢掠财宝、男女无数,满载抢掠品,欲从白羊口出塞,遇到守将的顽强抵抗,转向东南,到昌平北与仇鸾部相遇。仇鸾怯战,被杀千余人,他却取百姓的首级,冒功请赏。由于勤王兵得不到粮饷,他们常到村中抢掠,特别是仇鸾的同军,“民苦之甚于贼”。俺答败仇鸾后,到天寿山,夺道潮河川,从古北口故道出塞。京师方解危。

    九月,改十二团营为三大营:即五军、神枢、神机。三营总部合称戎政府。封暗通俺答的仇鸾为戎政府总统帅,王邦瑞为副。又置蓟辽总督大臣,统蓟州、保定、辽东三镇。十月,招募诸道兵入卫京师。山东、山西、河南诸府岁集于京师训练,防御,秋后散去,岁以为常。同时选各边镇锐率六万八千余入京师,与京营兵共同训练。

    庚戌之战,暴露了明朝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昏庸无能。朝廷虽一再换将,仍无济无事。最后,主京兵的兵部尚书丁汝夔,坐“守备不设”罪,世宗欲严惩他,以诫后者。丁汝夔恐惧,求救于严嵩。严嵩打保票说:“我在,必不令公死。”当他看到世宗甚怒时,遂不敢言,丁汝夔受到弃市惩处。但主边兵的仇鸾,暗与俺答勾结,非但没受到应有的制裁,反而擢升为戎政府的总统帅。

    永乐大典的纂修

    朱棣是明朝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不只注重国防建设,发展经济,而且对文化事业也很重视。驰名中外的永乐大典就是他指示编纂的。

    永乐元年,他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说:

    “天下古今许多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中,查看起来实在不容易。联朕编一类大书,把有书契以来的经史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凡是有关的著作,都分别编纂到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