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队事件后,湖北当局加紧了对军队内部的管理,不仅使各军营内气氛紧张,武汉三镇也出现了军警巡察频繁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革命党人加紧印文告,写照会,制钞票,造炸弹,争取按时发动起义。不料又出现了宝善里事件。
10月9日中午,孙武等人在俄租界的宝善里制造炸药。当时,孙武临窗而坐,用洗脸盆检验炸药,丁光中、李作栋在室中一小圆桌上加盖钞票印章;王伯雨在清理文件。此刻,刘公胞弟刘同到机关部来,站在孙武旁边看检验炸药。刘漫不经心,口里吸的香烟灰落在炸药上,呼哧一声响,炸药浓烟突起。虽未发生爆炸,但炸药被燃,孙武面部和右手烧伤,飞溅的炸药,使王伯雨的右眼也被灼伤。李作栋忙站起来在屋角衣架上取下长衫蒙在孙武的头上,与丁光中及两位军队同志从后门送往法租界同仁医院就医。其他在场者准备把文件、名册带走,无奈钥匙不在,打不开柜锁。
宝善里机关爆炸后,浓烟从窗户、屋顶冒出,四邻大呼救火。俄巡捕四处奔集,夺门而入。在俄巡捕赶到现场时,曾碰到刘公出门,刘公谎称是煤油爆燃,随即避走。俄巡捕进入宝善里14号,即将前后派入监守,向楼上各处搜查,发现炸药等物,又用斧头把大柜砍开,找到旗帜、名册、文告、盖印纸钞等物,搜洗一空,并将未逃出的刘燮卿带走。
蒋翊武听到宝善里出事的消息,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对付风云突变的形势。摆在革命党人面前的道路只两条,一条是坐而待毙,一条是死里求生。刘复基在会上十分清醒地说:“事已至此,正是我们和满奴铁血相拼的时候了。与其坐而被捕,不如及时举义,成败利钝,非所计也。”蒋翊武也认为:“再无别法,向前干,或可死中求生。”会议决定:当晚12点起义;以南湖炮队的炮声为号;工程营第八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其他各营分别占领蛇山、凤凰山、黄鹤楼、青山等制高点,并扼守武胜关,进攻总督衙门;还分派多人到各处秘密布置。
第303章 清朝(57)()
当天夜里,蒋翊武、刘复基、彭楚藩等在武昌小朝街总指挥的楼上,兴奋而焦急地等待着南湖的炮声。时针已经指向11点半了,彭楚藩高兴地持着钟说:“翊武!你快将你攻守的地图,调查的册子,早些看熟,以便临时指挥。”话音刚落,突然几个巡警破门而入,随即将蒋、刘、彭等人包围。蒋翊武穿一件破长衫,土头土脑,巡警失去警惕,在杂乱中逃走。这时南湖的炮声仍未传来,原来送命令的邓玉麟在沿途受到军警的检查,千方百计到达湖南炮队时,已经12点了。营门已关,邓越墙而入,人多已入睡,信炮无法发出,9日晚发动起义的计划流产了。
湖广总督瑞在抓到刘复基、彭楚藩之后,得意忘形,当晚就开庭审讯刘、彭和另一个因送炸弹被捕的革命党人杨洪胜。刘、彭、杨3人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在法庭上大骂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揭露瑞一伙的丑恶嘴脸,把审判官的种种非难驳得哑口无言,他们在法庭上高呼:“民国万岁!”“孙中山和未死同志万岁!”表现了革命党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0月10日晨,瑞下令将刘、彭、杨杀害。
工程第八营是湖北新军最先成立的部队,装备较优,从工程营出身的党人和著名军人特别多,工程营中革命的准备和发动工作做得也比较充分。
在9月9日晚准备起义的计划失败以后,革命党人在工程第八营的总代表熊秉坤,秘密约集同志,决议10月10日下午3时晚操之际发动起义。但午后营中长官宣布晚操停止。这样,3时行动的计划也无法实现。熊秉坤等又约在晚间头道点名之后,二道点名之前7点钟准时发难。
10月10日晚,准备发难的紧张气氛笼罩全营。到晚间头道点名过后,后队二排排长陶启胜去该排二棚巡查,看到该棚党人金兆正在擦枪,便厉声问道:“你晚上武装齐备,手擦步枪为何?”金兆龙回答:“防备。”陶启胜大怒:“汝辈造反耶?”就上前扭住了金兆龙。金兆龙情急高呼:“此时不动手,待等何时?”其他士兵立刻上前动手。金兆龙马上用枪托猛击陶头部,陶拼命往外逃跑。此时熊秉坤正好闻声前来,见陶抱头逃出,立刻抽出手枪,将陶启胜击毙。这时全营一片混乱,人声鼎沸,声震天地。代理工程八营管带阮荣发和右队队官黄坤荣等也闻声赶来,一面高呼,一面鸣枪,喊道:“汝辈均有家小性命,均有父母住在此地,此等事作不得,要家灭九族咧!赶快觉悟,快回本标,决不究其已往,不要胡闹乱为,汝等均受革命党人骗。革命党人昨日已跑走老远,教你等今日送死也是无益的。”同棚士兵正瀛和徐少斌等立刻向阮、黄开枪,阮、黄相继被击毙。其他官长见状不好,纷纷逃散。熊秉坤鸣笛集合,率队40多人出营。
就在这个紧急时刻,工程八营左队党人代表罗炳顺、马荣等派人送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楚望台军械库已经得手。这样,整个局面就急转直下了。
楚望台为鄂省总军械库。自张之洞以来,凡购自外国之军械及汉阳兵工厂出品皆藏于此。
楚望台离工程营地只有1000多米。熊秉坤等在营内发事后,枪声和人声立刻传到军械库。当天守库的左队士兵中的党人代表罗炳顺、马荣正准备响应,监视官李克果召集守卫士兵集合训话。要求:“如果不法匪人来此,汝等责任重大,须要抵抗。”罗等说:“我等未见一粒子弹,何能抵抗?”李于是令军械所主任纪荣转饬管库工将库门打开,搬出子弹两箱,分发给各自兵士。兵士们得到子弹后,立刻向空中放了一排枪。李克果等看到这种情况,就同工程营左队官佐越墙而逃。楚望台军械库就这样毫不费力地垂手而得。
熊秉坤率领工程八营40多人来到楚望台,罗炳顺、马荣等出而欢迎。不久,固定原又率一队到达。熊秉坤集合队伍讲话后,在8时20分以总代表兼大队长的名义发布命令。命令中说:“本军应冠以‘革命军’三字,称湖北革命军。其兵种队号暂袭用旧制。”“本军今夜作战,应以破坏湖北行政机关,完成武昌独立为原则。”“本军作战以清督署为最大目标。”命令并规定了各排的任务。当夜口号为“同心协力”。
这时城内其他地方的新军也纷纷起来响应,陆续到楚望台,接受临时总指挥的指挥。起义军还夺取中和门,迎接炮八标入城。炮八标的发动,对武昌起义的成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炮兵素称“军中之胆”。炮八标拥有山炮多门,火力猛烈,声威震人。第二,炮八标当时全标留驻武昌,共有士兵800人,人数在当时各部中居首,成为起义各部中力量最强大的一支。炮八标的参加,可以说立时改变了武昌城内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起义军进攻的主要目标是湖广总督衙门。“因为参加革命的同志都知道,若攻不克督署都要杀头的,所以革命党人那时候只想要胜利。”他们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胜利,一定要在天明前把总督衙门打下来。
武昌城围3430丈,东西五里,南北六里,自黄鹤楼至蛇山东端,横亘长约四里。其北为山后,南为山前,山前较广,东南为城内各标营驻地,西南即清督署所在地。总督衙门两面靠近城墙,一面同第八镇司令部隔街相邻,周围全是一丈多高的城墙。正面的巷道狭窄,进攻的兵力难以展开。起义军的兵力约3000人,与督署守军相比,力量“似乎平等”。所以要把它攻下来,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炮八标进城前,起义军已以工程八营为主力,分两路向总督衙门进攻,但因火力不足,无法接近。炮八标入城后,临时总指挥吴兆麟当即命令炮队分别据楚望台阵地、蛇山阵地和保安门城上,向督署和第八镇司令部猛烈炮击。步兵前后三路:右路由蔡济民等率领,中路则由马荣等率领,左路由熊秉坤等率领,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向督署搜索前进。
攻势发动后,最初的进展不太顺利,处于僵持状态。清军以机枪扼守阵地,轮番扫射,进攻士兵纷纷受伤倒地。“所幸夜黑如漆,机关枪之力未能尽展。”工程兵两个营士兵乘黑伏在地面上蛇行前进。等他们爬到机关枪下面后,突然狂呼跃起,夺得机关枪向清军扫射。
那天晚上正下着大雨,星光全无,不但清方的机关枪难以发挥威力,而革命军方面的大炮也难以瞄准目标轰击。蔡济民等在王府口商乾记衣庄,用煤油把衣庄所剩的衣物燃着,顿时火焰上升,督署的目标看得清清楚楚,大炮可瞄准目标进行轰击。顿时,督署大堂、监押房等处及第八镇司令部马房,悉被大炮轰中,第八镇司令部遂被占领。瑞见大势已去,便叫人在墙根打开一个洞口,带着铁忠和家小仓皇爬出,躲上停泊在长江江面上的楚豫号军舰。张彪仍率辎重八营和消防队,凭借望山门城楼负隅顽抗。熊秉坤领敢死队猛扑。这时,督署已成一片火海,清军士气已落,无意恋战。张彪只得率辎重营渡江退守。
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终于占领武昌城。第二天,“武昌已别成世界,满城士兵皆袖缠白巾,威风抖擞。”起义军完全控制住武昌的局势。
大局既定,需要有一个人出来维持局面,于是革命志士马荣、杨启发奉命去寻找21混成协统黎元洪。
第304章 清朝(58)()
黎元洪当时在清军中地位很高,当大队士兵闯进来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在向他发难呢。但革命党人是想借他之力力促革命全面开花。黎元洪身不由己被革命党人推到了前面,但他唯唯诺诺,瞻前顾后。在关键的时刻,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宣布拥护革命,黎见这个非革命党人也同情革命,才活动起来。当即决议组织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鄂军都督。黎则力辞,这时有人拟就都督安民布告,请黎签署,黎犹豫未决,其亲信王安澜亦拽衣劝黎。这时守卫的测绘生李翊东、陈磊等愤欲举枪,黎这才低叹了一口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黎是著名的稳健派,且相当有声誉,他出面领导革命,对内稳定了湖北人心,对外刺激了一般非革命党人,认为像黎元洪这样的人都参加了革命,可见反清革命确是时代需要。
黎元洪虽然就任鄂军都督,但他既不是革命党,对革命事业也没有信心,所以他脸上既无表情,又来个一问三不知,大家只好叫他“黎菩萨”。他在都督府组成后即要求回家一行,后来竟由家中转去他的混成协司令部,可是革命军方面对他护卫甚严,除派各军士保卫他的家眷外,还有12名随黎左右。
武昌起义的第二天,同武昌隔江相对的汉阳汉口相继光复。这里的驻军是新军第四十二标的第一营和第二营。文学社在这个标内有很大的力量,并建有文学社阳夏支部。他们一行动,汉阳、汉口便很顺利地拿下。汉阳储存着大量的军械和弹药,对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汉口又是繁华的商业城市。它们的相继光复,进一步扩大了武昌起义的结果。革命军还在汉口成立了军政分府,由刚出狱的文学社重要成员詹大悲担任。
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的火种燃遍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它终于敲响了埋葬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丧钟。
南北议和
袁世凯在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后,南北双方正式议和。清北京英国公使朱尔典电令汉口英国领事葛福出面,先商双方停战。12月7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袁世凯奉旨后,派出了唐绍义为全权代表,而革命军方面亦派伍廷芳为全权代表。
12月17日午后2时,在上海南京路市政厅举行第一次会议。首先由伍廷芳提议,自19日起停战,所有鄂、晋、陕、鲁、皖、苏、奉等省一律实行,待清内阁回电同意,然后和谈才能正式进行;唐绍仪继伍起而发言,他表示立即把伍的建议电达袁内阁,同时请伍亦立即电告武昌黎都督转告各省查照。同时谈到一段故事,就是汪精卫在北京时曾电黄兴谈到促袁参加革命,黄复汪电告以倘袁果能参加革命,即可举袁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黄这封复电,汪曾交给杨度,杨度乃转交袁。袁表示:“大统领我不能做,应由黄兴做。”因此可以证明袁内心倾向共和,不过身为清臣不能出口耳。于是唐作结论,认为当前和议所讨论的,不是反对共和宗旨,而是先求如何达到和平。这第一次的会谈就此结束。
和谈开始后,南方代表(革命军方面)提出一个和谈的先决问题,就是北方代表(清廷方面)必须首先承认民主共和制的国体问题,这是革命的目的,如果不在这个基础上谈,则无和谈的必要。唐绍仪把南方的“和谈先决条件”打电报到北京,向袁内阁请示,并提出唐自己的看法。唐的看法是革命军方面对这个先决条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如果拒绝便无法谈下去,不如绕圈子谈,就是把这个“国体”问题交给一个“临时国会”去做表决,如此和谈还可以谈得下去。袁世凯接到唐的电报,乃向隆裕太后请示,最后终于接受了唐的意见。有人说唐的意见根本就是袁的授意,因为袁的手法就是要假手于革命军来结束清朝的统治,同时为自己“取而代之”留下余地。
南方代表伍廷芳不满意唐的答复,唐再三解释说:“这不过是形式问题和程序问题,这样做法是蜕变,对达到革命目的,并无冲突。”南方代表认为绕了一个弯路也勉强可以同意,因此乃进一步和北方代表讨论如何召集“国民会议”以解决“国体问题”。双方协议由革命军所占领的14省和清政府统治的8省,每省各派代表3人,参加国民会议。国民会议的地点南方代表提议在上海,北方代表则表示必须向袁总理请示后才能决定。
孙中山从海外归来,打乱了袁世凯的如意盘算。1911年12月29日,各省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