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27崛起南海- 第10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尽管明军的整体实力在这个时期处于不断衰落的低迷状态,但正规军的军官一般还是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素质,对海汉军来说可谓是宝贵的财富。这些人在投靠海汉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忠诚,往往会在训练和作战中表现得格外积极,每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特别是当任务的执行地点也在大明境内,率先请战的往往便是这些军官。

    而这个时候能有资格在场作陪的军官,基本都是本地驻军中的中上级武官了,明军出身的军官能在这里占到一个可观的比例,也足以显现出海汉对他们的重视了。只是同样出身大明的刘尚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不免又是一阵泛酸,这些由大明培养出来的军官本该是在军中为大明尽忠,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却是在为海汉人卖命,而且极有可能今后会率军与大明为敌,这样的局面光是想想也让人觉得很悲哀了。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下午邱元便带着众人参观了紧邻军港的海口驻军营地。在这里有一场专门针对军方人员举办的宣讲活动,驻军所有基层军官都会到场参与。不过这场宣讲的内容主要是军事领域的内容,与经贸无关,所以也没有刘尚什么事。

    于小宝表示没有工作安排的人员都可以先回去休息,或是在海口城区自行游览一番,不过刘尚一心想要多搜集一些军事情报,当下便主动表示自己想留下来旁听,顺便也帮忙在会场打打下手。于小宝一想也是有理,反正宣讲内容没有什么涉密的部分,让刘尚这新人听听倒也无妨。

    刘尚倒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留下来了,但之后听到的宣讲内容却让他有些失望,由于小宝和陆挺主讲的内容并没有多少是真正涉及到军事情报,全程几乎都是在鼓吹海汉执委会的英明和海汉军的勇猛,在刘尚看来不过只是一堂洗脑课罢了。当然听众的感受可能是有些不同,刘尚看到很多人都是一脸专注在倾听,鼓掌的时候也十分用力,看起来可不像是在演戏。

    “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对于这样的景象,刘尚也只能得出了一个无奈的结论。他之前已经跟海汉宣传部的人有过接触,自然知道这个部门的厉害之处,这些宣传材料的内容都是由专人编写,而且会针对不同的行业对内容作出一些调整。在反复进行传播和灌输之后,民众往往就会对其内容深信不疑,甚至是将服从海汉执委会的政令视作了信仰,洗脑效果十分可怕。

    海汉为什么会对宣传工作如此重视,关于这个问题,刘尚也曾请教过他的入职介绍人常德高。常德高当时给他的解释是这是因为海汉国人口较少,首长们希望国民能够统一认识,团结一心,所以特别重视通过宣传手段来达成这样的效果。

    不过在刘尚逐渐了解海汉的社会结构之后,他认为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海汉国民的组成极为复杂,如果不采用这种近乎洗脑式的办法来对国民进行思想改造,那么来自多个国家和民族的国民很容易就会因为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甚至有可能会因此而影响到海汉国内的政局稳定。

    说白了还是出于实际的需求,算是海汉高层为了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种手段,但刘尚也不得不承认,海汉人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发力,都能干出不错的成绩,这个宣传工作也是一样。如果大明能有类似这样的宣传系统,那国内造反的农民军或许也闹不了这么大的乱子。

    海汉高层对于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一向极为重视,海口军港作为海汉“本土”的北大门,在军事上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对于驻扎在这里的军队,高层自然是把宣传工作盯得非常紧,就算没有巡视组的到来,日常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轮番用上。

    于小宝讲完下来之后见刘尚似乎有点走神志恍惚,便主动向他问道:“要不要安排你上去讲一段?听说你之前说书很是厉害,而且还专讲我军作战的战例,想必这里的军人也会很喜欢这样的题材。”

    刘尚连忙推辞道:“卑职以前说的多有自己编造的内容,供人消遣尚可,但眼下这种场合怕是不妥。若是让将士们有什么误会,那卑职的过错可就大了。”

    于小宝摇摇头道:“这倒不妨事,等下你拣段拿手的表演一下就行,时间也不用太长,就照着你以前演出时的安排来。”

    刘尚推辞不过,只好勉强先答应下来,心道自己中间歇了这么多天,等下可别忘词才是。当下赶紧趁着还没登台的工夫,抓紧时间回忆段子。

    (本章完)

第1312章 看不懂的情报() 
在海南岛这块土地上,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是东部沿海地区。这边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县基本上是以农业人口为主,居住也较为分散,远远不及西海岸的人口密度。因为执委会安排了另外一支巡视组负责走访东海岸各地,他们离开海口的时候就已经算是完成了此次出巡的所有任务,无需再在途中逗留。于小宝征求众人意见之后,便下令沿东海岸直接南下返回三亚。

    从海口到三亚的航程超过二百海里,就算中途不靠岸,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刘尚虽然心急火燎想要早些回到三亚去处理廖远的事情,但这艘船上并没有装备海汉最先进的蒸汽推进装置,能跑多快只能指望老天爷的眷顾和船长的指挥,他再怎么着急也只能先憋着了。

    关于航海技术,刘尚只能算是半个门外汉,顶多也就能根据日头大致分辨一下方向,也没资格参与到这艘船的航线策划和指挥工作中去。唯一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大概就是默默祈祷途中不要出现什么剧烈的天气变化,再让这漫长的环岛行程多出几天时间。

    船上的其他的人就没有刘尚这么急切了,虽然这趟差事已经让他们离开三亚有半个多月,但这一路下来,到地方上几乎都是好吃好喝伺候着,可以说比在三亚享受的礼遇要高出不少,这所谓的钦差大臣待遇,让巡视组的每位成员都在这期间增长了不少体重。尽管这趟任务已经完成,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大概都会以此作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谈资。

    当然了,巡访各地的差事虽然完了,但巡视组的工作并未就此结束,他们还必须要将自己所负责的领域进行总结,交出相应的书面报告。刘尚在这方面倒是占了不小的便宜,他因为是临时被抓了壮丁,只是负责宣讲工作,并不需要他来对各地的经贸现状进行整理,回程期间也就只有他一个人是最为悠闲。

    整个船上最忙的人大概就是带队的于小宝了,他不但要代刘尚顶替那人将经贸方面的数据整理汇总,而且所有人写出来的报告最后都要先交到他这里审核,再由他向执委会呈报这次巡视的成果和发现的问题。巡视组这一路走访了多个市县,所需记录下来的内容着实不少,于小宝就算精力过人,一时半会也看不完这么多文件,所以回程期间于小宝几乎没有在船上露面,一直留在船舱中抓紧时间对手下这帮人撰写的报告进行查漏补缺。

    所有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刘尚也不好表现得无所事事,正好手边就有大量由地方提交的书面资料,这些资料基本都是一些民生方面的统计数据,倒也说不上什么涉密,所以就算刘尚是临时加入到巡视组的人员,也可以翻看其中内容。当然了,他在巡视组里待了十几天,跟这些同僚也算是比较熟悉了,又颇得于小宝的赏识,倒也没人再把他当成外人看待,他想阅览一下这些资料,也没谁觉得有什么不妥。

    刘尚最感兴趣的,当然还是跟蒸汽机和军事有关的内容,权衡一番之后,还是先拿了蒸汽机的资料——军事情报就算能看明白,对于大明也不会有太大帮助了,海汉如果真准备向大明宣战,那东南沿海地区的各位官老爷们现在就可以把脖子洗洗干净等着了。

    关于蒸汽机的使用报告,巡视组这一趟走访过的每个地方都提交了一份书面资料,这些信息经他们汇总之后反馈到海汉工业部,相关人员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现有的设备和相关制造技术再作改进。同时执委会也需要根据这些报告,来决定未来几年中蒸汽机的推广力度和应用范围。

    刘尚对蒸汽机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是运行原理和制造工艺,以及目前在海汉已经投入使用的行业领域。不过蒸汽机的制造全部集中在三亚的田独工业区进行,所以这些报告中也没有多少提及到他所感兴趣的方面。不过对于蒸汽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些资料中记载的内容就要比他在现场了解的信息细致多了。

    刘尚大致翻看了一下各市县提交的报告,对于蒸汽机的使用情况大体都分为使用环境、实际功率、水煤消耗、维护周期、使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这样对照着看下来,倒是可以很容易比较出各地所使用蒸汽机在性能和物资消耗方面的差异。

    大功率的蒸汽机几乎全都集中在昌化至石碌一线的工业区内,无论是奔走在两地间的蒸汽火车头,还是矿上使用的各种蒸汽粉碎机、传送带,昌化厂房里的蒸汽轧机和蒸汽锤,都是蒸汽机当中的大家伙。刘尚特别在意的那台蒸汽挖掘机在石碌矿场提交到的报告中也有提及,矿场的技术人员提出了多处需要改进的设计细节,主要都是集中在机械传动方面,虽然行文中也附上了详细的图纸,但这些图纸都是其中某个零件的细节图,刘尚就算翻来覆去地看,也还是不明白这个零件在机器上所处的位置到底是在哪里。

    遇到这样的情况,刘尚只能是怨自己学识不够了,人家就算把图纸递到自己面前,也还是看不懂这如同天书一般的内容。不过他也注意到了文中提及这蒸汽机的工作效率“可胜百名矿工”,如此说来虽然其制造和使用成本都不低,但对海汉来说也算是相当划算了,毕竟按照报告所示,操作这部蒸汽机只需两人,再另加两人负责产煤加水就行了。

    四个人就能完成上百劳力的工作量,这样的工作效率可是风力、水力、畜力等其他动力都远远难以实现的。而且照文中所说,这种蒸汽挖掘机仍有极大的技术提升空间,未来通过技术改进和投放数量的增加,必定可以实现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产能。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在海南岛这块土地上,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是东部沿海地区。这边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县基本上是以农业人口为主,居住也较为分散,远远不及西海岸的人口密度。因为执委会安排了另外一支巡视组负责走访东海岸各地,他们离开海口的时候就已经算是完成了此次出巡的所有任务,无需再在途中逗留。于小宝征求众人意见之后,便下令沿东海岸直接南下返回三亚。

    从海口到三亚的航程超过二百海里,就算中途不靠岸,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刘尚虽然心急火燎想要早些回到三亚去处理廖远的事情,但这艘船上并没有装备海汉最先进的蒸汽推进装置,能跑多快只能指望老天爷的眷顾和船长的指挥,他再怎么着急也只能先憋着了。

    关于航海技术,刘尚只能算是半个门外汉,顶多也就能根据日头大致分辨一下方向,也没资格参与到这艘船的航线策划和指挥工作中去。唯一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大概就是默默祈祷途中不要出现什么剧烈的天气变化,再让这漫长的环岛行程多出几天时间。

    船上的其他的人就没有刘尚这么急切了,虽然这趟差事已经让他们离开三亚有半个多月,但这一路下来,到地方上几乎都是好吃好喝伺候着,可以说比在三亚享受的礼遇要高出不少,这所谓的钦差大臣待遇,让巡视组的每位成员都在这期间增长了不少体重。尽管这趟任务已经完成,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大概都会以此作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谈资。

    当然了,巡访各地的差事虽然完了,但巡视组的工作并未就此结束,他们还必须要将自己所负责的领域进行总结,交出相应的书面报告。刘尚在这方面倒是占了不小的便宜,他因为是临时被抓了壮丁,只是负责宣讲工作,并不需要他来对各地的经贸现状进行整理,回程期间也就只有他一个人是最为悠闲。

    整个船上最忙的人大概就是带队的于小宝了,他不但要代刘尚顶替那人将经贸方面的数据整理汇总,而且所有人写出来的报告最后都要先交到他这里审核,再由他向执委会呈报这次巡视的成果和发现的问题。巡视组这一路走访了多个市县,所需记录下来的内容着实不少,于小宝就算精力过人,一时半会也看不完这么多文件,所以回程期间于小宝几乎没有在船上露面,一直留在船舱中抓紧时间对手下这帮人撰写的报告进行查漏补缺。

    所有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刘尚也不好表现得无所事事,正好手边就有大量由地方提交的书面资料,这些资料基本都是一些民生方面的统计数据,倒也说不上什么涉密,所以就算刘尚是临时加入到巡视组的人员,也可以翻看其中内容。当然了,他在巡视组里待了十几天,跟这些同僚也算是比较熟悉了,又颇得于小宝的赏识,倒也没人再把他当成外人看待,他想阅览一下这些资料,也没谁觉得有什么不妥。

    刘尚最感兴趣的,当然还是跟蒸汽机和军事有关的内容,权衡一番之后,还是先拿了蒸汽机的资料——军事情报就算能看明白,对于大明也不会有太大帮助了,海汉如果真准备向大明宣战,那东南沿海地区的各位官老爷们现在就可以把脖子洗洗干净等着了。

    关于蒸汽机的使用报告,巡视组这一趟走访过的每个地方都提交了一份书面资料,这些信息经他们汇总之后反馈到海汉工业部,相关人员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现有的设备和相关制造技术再作改进。同时执委会也需要根据这些报告,来决定未来几年中蒸汽机的推广力度和应用范围。

    刘尚对蒸汽机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是运行原理和制造工艺,以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