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27崛起南海- 第10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珠江沿岸各地所部署的武装人员,就大约有两千左右,这些人要是组织一下,就活脱脱是两个步兵加强营的兵力了。如果有必要的话,刘尚认为他们只需半天时间做准备,就可以对广州城发动进攻。

    刘尚当时并不认为海汉的这些小动作能够真正威胁到广州的城防安全,只是觉得地方官府对此表现出的不作为是严重的失职,不过此时再回想起来就不免会惊出一身冷汗了。如果这些武装人员都具备了海汉军的战斗力,或者说这些所谓的镖师根本就是海汉兵的另一重身份,那两千海汉陆军就算一时半会攻不下广州城,也足以堵得里面的守军出不了城了。

    在这样被海汉脸贴脸进行监控的环境之下,两广官府在广州附近有任何动作都会走漏风声,不敢作出任何使用武力手段驱逐海汉的尝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类似这样对大明军事实力感到怀疑的心思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刘尚对于自己来到海汉潜伏的使命也是越发感到信心不足。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就此次海汉在家门口应战西班牙舰队的社会气氛来看,刘尚认为海汉国民对于战争的爆发并没有多少恐慌感,而是将此视为了展示国力的机会,不但没有出现逃难的状况,反倒有很多人都积极地参与到此次的备战和观战活动中。海汉海军与岸防炮台通力合作,在众目睽睽之下,堂堂正正地击败了来犯的敌军舰队,这样的表现更是让民心大为鼓舞,刘尚甚至已经看到有年轻学子在组织请愿,要求官方远征西班牙舰队老窝,以军事手段对其进行报复。

    如果说一开始听说有敌军来犯的时候,刘尚还抱有一些吃瓜群众的心态,顺便看看海汉的防线上有什么漏洞,日后也能为明军收复此地提供一些帮助。但在亲眼见证了战斗过程之后,刘尚就已经明白海汉有恃无恐的底气何在了。像西班牙这样强大的舰队尚且连胜利港的泥土都没沾上半点,就已经败得落荒而逃,要是换作明军水师在其位置上与海汉海军对阵,怕是会连主力逃离战场的机会都很渺茫了吧?

    刘尚忽然觉得,两广官府这么些年来对海汉的各种行为放任不管,或许也并不只是因为拿人手短的原因,而是很清楚军事手段对海汉来说非但无用,反而很容易刺激其反弹。三亚能防得住外敌入侵,可两广地区的诸多城市就不见得了。

    刘尚来海南岛之前也曾去广州城附近看过海汉在当地经营的状况,除了广州城以东珠江边上的那块地皮之外,如今海汉还在珠江南岸正对广州城的沙洲另起炉灶,建起了一座名为海珠镇的港口小镇。海汉人在江岸上修筑了长达两里地的码头,以及商栈、仓库等配套设施,而这些码头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海汉名下各种商行、船行及其他机构的指定停靠点。虽然与广州城有一江之隔,但也丝毫没有影响到海珠镇在短短一两年之中就迅速繁荣起来。

    海汉通过航运送到这里的当然不仅仅是各式各样的货物而已,还有形形色色职能各异的人员,这些人当中不仅有商贾,也有诸多与刘尚身份类似的情报人员,以及数量可观的准军事人员。

    海汉与广东富商李继峰合开的镖行“金盾护运”已经运作了好几个年头了,生意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已经踏出了两广地区,在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也已经陆陆续续建立起了商路和货运渠道,并且在各地建设了大量分支机构。金盾护运以合法名义雇佣了大量武装人员,其中甚至有相当比例的“镖师”装备了海汉所提供的制式火枪。

    据刘尚所知,两广官府对于这些状况并非没有掌握,而是有意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可以说是放任海汉为所欲为了。根据情报部门的统计,金盾护运仅在珠江沿岸各地所部署的武装人员,就大约有两千左右,这些人要是组织一下,就活脱脱是两个步兵加强营的兵力了。如果有必要的话,刘尚认为他们只需半天时间做准备,就可以对广州城发动进攻。

    刘尚当时并不认为海汉的这些小动作能够真正威胁到广州的城防安全,只是觉得地方官府对此表现出的不作为是严重的失职,不过此时再回想起来就不免会惊出一身冷汗了。如果这些武装人员都具备了海汉军的战斗力,或者说这些所谓的镖师根本就是海汉兵的另一重身份,那两千海汉陆军就算一时半会攻不下广州城,也足以堵得里面的守军出不了城了。

    在这样被海汉脸贴脸进行监控的环境之下,两广官府在广州附近有任何动作都会走漏风声,不敢作出任何使用武力手段驱逐海汉的尝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类似这样对大明军事实力感到怀疑的心思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刘尚对于自己来到海汉潜伏的使命也是越发感到信心不足。就此次海汉在家门口应战西班牙舰队的社会气氛来看,刘尚认为海汉国民对于战争的爆发并没有多少恐慌感,而是将此视为了展示国力的机会,不但没有出现逃难的状况,反倒有很多人都积极地参与到此次的备战和观战活动中。海汉海军与岸防炮台通力合作,在众目睽睽之下,堂堂正正地击败了来犯的敌军舰队,这样的表现更是让民心大为鼓舞,刘尚甚至已经看到有年轻学子在组织请愿,要求官方远征西班牙舰队老窝,以军事手段对其进行报复。

    如果说一开始听说有敌军来犯的时候,刘尚还抱有一些吃瓜群众的心态,顺便看看海汉的防线上有什么漏洞,日后也能为明军收复此地提供一些帮助。但在亲眼见证了战斗过程之后,刘尚就已经明白海汉有恃无恐的底气何在了。像西班牙这样强大的舰队尚且连胜利港的泥土都没沾上半点,就已经败得落荒而逃,要是换作明军水师在其位置上与海汉海军对阵,怕是会连主力逃离战场的机会都很渺茫了吧?

    刘尚忽然觉得,两广官府这么些年来对海汉的各种行为放任不管,或许也并不只是因为拿人手短的原因,而是很清楚军事手段对海汉来说非但无用,反而很容易刺激其反弹。三亚能防得住外敌入侵,可两广地区的诸多城市就不见得了。

    刘尚来海南岛之前也曾去广州城附近看过海汉在当地经营的状况,除了广州城以东珠江边上的那块地皮之外,如今海汉还在珠江南岸正对广州城的沙洲另起炉灶,建起了一座名为海珠镇的港口小镇。海汉人在江岸上修筑了长达两里地的码头,以及商栈、仓库等配套设施,而这些码头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海汉名下各种商行、船行及其他机构的指定停靠点。虽然与广州城有一江之隔,但也丝毫没有影响到海珠镇在短短一两年之中就迅速繁荣起来。

    海汉通过航运送到这里的当然不仅仅是各式各样的货物而已,还有形形色色职能各异的人员,这些人当中不仅有商贾,也有诸多与刘尚身份类似的情报人员,以及数量可观的准军事人员。

    海汉与广东富商李继峰合开的镖行“金盾护运”已经运作了好几个年头了,生意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已经踏出了两广地区,在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也已经陆陆续续建立起了商路和货运渠道,并且在各地建设了大量分支机构。金盾护运以合法名义雇佣了大量武装人员,其中甚至有相当比例的“镖师”装备了海汉所提供的制式火枪。

    据刘尚所知,两广官府对于这些状况并非没有掌握,而是有意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可以说是放任海汉为所欲为了。根据情报部门的统计,金盾护运仅在珠江沿岸各地所部署的武装人员,就大约有两千左右,这些人要是组织一下,就活脱脱是两个步兵加强营的兵力了。如果有必要的话,刘尚认为他们只需半天时间做准备,就可以对广州城发动进攻。

    刘尚当时并不认为海汉的这些小动作能够真正威胁到广州的城防安全,只是觉得地方官府对此表现出的不作为是严重的失职,不过此时再回想起来就不免会惊出一身冷汗了。如果这些武装人员都具备了海汉军的战斗力,或者说这些所谓的镖师根本就是海汉兵的另一重身份,那两千海汉陆军就算一时半会攻不下广州城,也足以堵得里面的守军出不了城了。

    在这样被海汉脸贴脸进行监控的环境之下,两广官府在广州附近有任何动作都会走漏风声,不敢作出任何使用武力手段驱逐海汉的尝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类似这样对大明军事实力感到怀疑的心思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刘尚对于自己来到海汉潜伏的使命也是越发感到信心不足。

    (本章完)

第1333章 隐患人物() 
刘尚从未想过他乡遇故知竟然会是在如此场景之下发生,而这位“故知”的出现非但没有半分惊喜,反而是惊吓的成分居多。尽管刘尚与他属于同一个阵营,但相见之下着实没有丝毫欣喜的感觉,而是立刻开始怀疑对方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并评估其可能会给自己造成的风险。

    这样的反应也算是职业病的体现了,刘尚在海汉潜伏期间基本是单线行动,任何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包括他的联络人廖远在内,都可以视作是身份败露的潜在隐患。原本只有一个廖远,已经是让刘尚时时不安,唯恐受其牵连,恨不得找机会将其处之而后快。如今又突然冒出来一个知道自己底细的家伙,这让刘尚才平静了几天的心情又一次紧绷起来。

    刘尚迅速在脑子里梳理了一下目前的处境,虽说他目前的官方身份会让自己处于明处的被动地位,但这份临时官职其实也并非毫无用处,至少在移民营这个地方,他说话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下最要紧的事,便是设法打听出此人的掩饰身份,以及将会被分配去的地区和单位。

    刘尚在市井间混迹时间很长,习得的各种套路也多,当下便向移民营的官员套话,旁敲侧击地打听这群移民的分配问题。

    青年团在海汉官场上是极为特殊的一个存在,可以说是青年官员升迁的必由之路,而在青年团里担任官员,往往也会被外界和底层官员视为权限极大的人物。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例如刘尚的临时职位就是一个虚职,属于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的劳动力角色,而并非管理青年官员体系的大人物。但他的这个临时职位就已经足以让下面的人仰视了,因此对于他的发问,这里管理移民的小吏也不敢有丝毫隐瞒,立刻凑到他身边详细介绍起来。

    这批四百余人的移民虽然是算作同一批接受分配的人员,但移民局并不会将他们分配到一处地方,而是会拆散了安置到海南岛各地,平均下来一个市县大概也就分到六七十人。不过刘尚担心引起对方疑心,倒也不好直接指着他认出那人询问其详细情况,而是兜了个圈子,让那小吏将这些人的登记资料拿来看看。那小吏也不疑有他,连忙匆匆忙忙去取了簿子过来,交到刘尚手上。

    刘尚虽然不知那人化名为何,又假借了什么样的掩饰身份,但海汉这移民登记资料他是知道的,上面记录的个人资料可谓十分详尽,只凭性别、年龄、体貌特征这几项内容,他也很快就能从中筛选出这名灰衣男子了。

    早先在三亚市立图书馆查阅资料期间,刘尚就已经熟悉了海汉登记资料的方式,因此翻看这种移民资料也不在话下,直接就从男性移民查起。这四百多人的移民中,男性移民占了七成,而其中二十到四十之间的移民又约莫占了一半。刘尚估计那人即便谎报年龄,也只能在这个范围之内,否则就与他的外貌对不上号了。

    刘尚记性极佳,即便不作笔记,也已经在脑海中将这一百多人的资料从中挑选出来,然后接着再看体貌特征的记述,就又将其刷掉了大半,只剩二三十人了。

    刘尚知道从大明派来的人一般不会以单纯的农民身份作为掩饰,因为这样做虽然露馅的可能性极低,但作为移民很容易会被分配到一些偏远地方去充当垦荒屯田的先锋,根本就没有接触到有价值情报的机会了。所以为了能够留在三亚这样的大城市发展,伪装成新移民进入三亚的大明情报人员,一般都会以某个行业的手艺人身份作为掩护,以便能在驻留大城市的同时,在短时间内获得海汉入籍资格,并且最好是能够接触到某些特殊行业和部门为佳。

    类似刘尚,便是以说书先生的身份来到海汉,靠着这个特殊才能得到了宣传部的赏识,直接招揽他进入官方部门效力。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刘尚从未想过他乡遇故知竟然会是在如此场景之下发生,而这位“故知”的出现非但没有半分惊喜,反而是惊吓的成分居多。尽管刘尚与他属于同一个阵营,但相见之下着实没有丝毫欣喜的感觉,而是立刻开始怀疑对方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并评估其可能会给自己造成的风险。

    这样的反应也算是职业病的体现了,刘尚在海汉潜伏期间基本是单线行动,任何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包括他的联络人廖远在内,都可以视作是身份败露的潜在隐患。原本只有一个廖远,已经是让刘尚时时不安,唯恐受其牵连,恨不得找机会将其处之而后快。如今又突然冒出来一个知道自己底细的家伙,这让刘尚才平静了几天的心情又一次紧绷起来。

    刘尚迅速在脑子里梳理了一下目前的处境,虽说他目前的官方身份会让自己处于明处的被动地位,但这份临时官职其实也并非毫无用处,至少在移民营这个地方,他说话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下最要紧的事,便是设法打听出此人的掩饰身份,以及将会被分配去的地区和单位。

    刘尚在市井间混迹时间很长,习得的各种套路也多,当下便向移民营的官员套话,旁敲侧击地打听这群移民的分配问题。

    青年团在海汉官场上是极为特殊的一个存在,可以说是青年官员升迁的必由之路,而在青年团里担任官员,往往也会被外界和底层官员视为权限极大的人物。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例如刘尚的临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