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27崛起南海-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与每个人利益攸关的话题上,这下就让与会者们失去了反驳的动力。穿越众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最难以适应的并非湿热的气候或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简陋的居住条件。在大多数人看来,没有那么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似乎就找不到足够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而要想早日分到福利房,必定绕不过建设部,那么支持建设部的工作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但这么想的人也只是大部分而非全部,比如海运部就不同意这种人力分配方案。

    “我不同意把今天俘获的明军全部交给建设部!”孙长弥举手表明了态度。而坐在他旁边的越之云虽然没有开口,但平静的表情说明他的看法跟孙长弥是一致的——这同时也代表了海运部的态度。

    “我和越之云刚才去看了那条船,按俘虏的说法,叫做海沧船,简单说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一艘小号的福船,排水量大概在八十吨左右,船板由杉木制成,桅杆则是樟木的,船身用桐油、蛎壳灰和麻丝的混合物做了防水处理,另外船板船身之间的连接大量使用了铁钉,各式各样的铁钉,方钉、铲钉、扁头钉、锔钉……”

    “说重点行吗?”有人对于这些细节的罗列有点不耐烦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对明代的海船有研究兴趣。

    “这就说到重点了。”孙长弥并没有因为被人打断话头而不快,继续说道:“以我们现有的条件,要复制这么一艘船就得要六到八个月时间,这还得是在备齐船料的前提之下。考虑到我们还得新建一所造船厂,这个时间至少还会因此顺延一个月。”

    人群中传来一阵交头接耳之声。所有人都很清楚三亚并不是穿越大业的终点,而是起点,但要将开疆拓土的计划进行下去,海运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作为专业人士的孙长弥,话里话外显然对于可预见的造船计划并不看好,这让大伙儿都有些不安了——半年才造一条排水量不足百吨的福船,那要等多少年才能看到驰骋大洋的舰队出现?

    陶东来和宁崎小声讨论了两句之后才开口问道:“那么海运部认为今天俘获的这批明军当中,有能够派上用场的人?”

    “没错。”孙长弥很满意陶东来能够听出自己的弦外之音,点点头道:“我已经看过审讯记录,那十个水手里面,有三个人在船寮做过事,具备一定的造船经验,这种熟手可以大大缩短造船所需的时间。另外,这艘船也暂时还需要这帮水手来操作,直到我们培养出自己的水手,因为目前我们当中没人会驾驭船上这种中式硬帆。”

    “中式帆船操作不便速度也慢,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造西式帆船?纵帆船的速度应该比福船快得多吧?”人群中有半懂不懂的民间专家提出了建议。

    “纵帆船是有很多优点,但我们现在还造不了……准确地说,造出来暂时也用不上。”越之云接过了话头:“因为我们现在暂时没法自行制造船帆和索具,至于什么时候能有纵帆船可用,那还得看农业部什么时候种出棉花,或者外务部什么时候能做成第一笔进口帆布的交易。”

    执委会的人都很清楚,在农业部的发展计划当中,粮食、禽畜是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经济类作物。而海南的气候条件对于种植棉花而言并不理想,不是说不能种,但要在多山的田独河谷地区大面积种植棉花,这在农业部看来是不太科学的,所以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包括帆布在内的布料恐怕有相当一部分还得指望从别的地方进口。但负责外交和商贸的外务部要做进出口贸易,那么势必也得依托具备一定规模的船队才行,于是话题又回到了起点——海运部什么时候能够造出堪用的船舶?

    “我看这样吧,海运部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给造船厂选址,老白负责抓一下木材烘干房和船材的制备工作。今天俘获的十个水手可以先划给海运部使用。小孙,我知道你这边早就准备了不少造船的资料,你们海运部对照实体尽快完善建造方案,争取船材一到位就能马上开工。”最后还是陶东来给拍了板,把原本划给建设部的人手里又硬生生抠出来十个人。

    接着农业部由袁秋业作了汇报——他老头子袁若修下午在小渔村受了惊吓,精神不太好,吃过晚饭之后休息去了。根据农业部的勘察,胜利港以西的渔村所在地并不适合用作耕地来进行大规模开发,在经过反复考察结合后世的开发情况综合考虑之后,农业部认为在目前穿越众可控的范围内,田独河东岸沿岸地段是最适宜用作农用耕地的区域。地势平坦,林木密度小,且引水灌溉非常方便。按照农业部的估算,这片区域就算只拿一半面积来种植粮食,也足以养活三四千人了。

    然后是能源部的工作汇报,根据今天联合小组去田独河上游的实地勘察,能源部给出了两级水电建设方案。即先在田独河上游架设一处小水电站,选址的地方在后世也建有一个小水坝,因为地势平坦所以施工难度较小,但同时也存在蓄水量小,发电机组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因此能源部认为河上的这处水电站可以只装两台功率较小的150KW斜击式水轮发电机,而稍后在后世田独铁矿旁边颂和水库所在地再建一道水坝安装发电机组,这个地方因为地处山岭上,水源主要来自附近山岭中的多处山泉而并非田独河,蓄水量和地形落差都比较大,将会作为今后工业生产发电的主力电厂使用,计划安装四台320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同时两个水电站一高一低相隔不过数百米,以后的并网发电实施起来难度也会小很多。

    当然了,修建水库的拦水坝那还是属于中长期的规划,目前的规划是先把田独河上的小水电站建设起来,而山上的水库坝体最快也得等到本地的水泥厂投产——穿越众所带来的那点建材在田独河建拦水坝都勉勉强强,更别说修水库了。后世的三亚市境内水力资源相当丰富,田独河上的第一处水电站也被工业部、建设部和能源部组成的联合开发办视为积累经验的好机会。不过日后要进行大规模的水力开发,恐怕得等到工业部门生产出合格的轴承钢才行,毕竟物资当中的水力发电机就那么几台,以后迟早都得自己上马建造发电机。

    还有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源部所计划的水电站所在地,离胜利港岸边的一号基地有近二十里距离,而这段距离目前是没有陆路交通可言的,如何充分利用田独河的运力把相关物资和人员运过去,这难度可不小。尽管事前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和方案,但事到临头仍然让人觉得困难重重。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皱着眉头盯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在上面标注的地名中,第一水电站,第二水电站,田独铁矿和工业基地四个名称几乎是连成了一片,而外围还用红笔画了一个大圈,清楚地标注着字样——二号基地。

第21章 碰头会(二)() 
天色渐暗,按照执委会的要求,在外面活动的人基本都已经回到了一号基地内或者船上。一些闲不住的年轻人在基地门口架上了小炉子,一边烧烤今天炊事班大厨们剩下的几盆海鲜贝类,一边大声谈论着今天下午所发生的那场战斗。虽然战斗的真正亲历者不过十多人,但身在营地的嘴炮军事家们仿佛都曾身临其境,煞有介事地分析着两军此战的得失。

    活动板房里的碰头会还在进行着,最后是来自军警部的情况汇报,这无疑也是所有与会者最为关心的内容。作为来到这个时空之后的第一场战斗,军警部今天的表现可以堪称优秀,反应迅速指挥得当,并且在随后的反击中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虽然在此过程中有一人不幸受伤,但总体来看军警部的应对并无明显过错,而且战果也十分可观——在军警部进行情况汇报之前,几个部门就已经开始争夺这次战斗的收获了。

    但颜楚杰的发言中对于战斗过程只是一笔带过,在他看来这种局面一边倒的战斗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倒是事后对几十名俘虏的交叉审讯,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首先是关于崖城驻军的海上力量,这也是目前最有可能威胁到我们安全的一支军事力量。根据俘虏的招供,崖城水寨现有大小船只共十七艘,按船体吨位大小和不同用途分为福船、草撇船、海沧船、苍山船、网梭船、鹰船等等。不过其中几艘大船在前段时间都被调往琼州方向运送物资,目前水寨就剩下两艘海沧船撑门面——包括今天被俘这艘海沧船在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明军士兵的武器都严重缺乏保养,特别是那几支火枪,我看锈得都跟出土文物差不多了,恐怕很难用于实战。”

    “……关于崖州水寨的军力状况,在编为参将一员,分总一员,哨官两员,官兵三百,捕舵兵三百。据被俘军官罗升东的交代,水寨的实际兵力可能略低于这个数字,但相差并不是很大……”

    “等一下。”陶东来打断了颜楚杰的话头问道:“明末的时候军队里不是有相当普遍的吃空饷现象吗?这个军官的口供可不可靠?”

    颜楚杰在审讯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想到过这个问题,不过宁崎认为俘虏的口供可信度较高,因为水师部队不比陆军,专业性更强,几乎无法复制陆军那种平时营里空荡荡,上级视察时临时抓群农民兵来应付的办法——别说农民,就算一般的渔民水手也不会操弄战船,如果弄虚作假很容易就会露馅。

    当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这名军官的自信显然已经遭受了严重打击,心理状态极其不安,颜楚杰和宁崎都认为这个没有受过专业反审讯训练的俘虏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是不可能编造谎言的。而陶东来听完说明之后也表示接受,并示颜楚杰继续。

    “审讯结束之后,我们军警部连同海运部一起对崖州水寨军力进行了综合评估。”颜楚杰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所做的记录,继续说道:“我们认为在不主动发起进攻的前提之下,崖州水寨目前对我们的威胁极其有限。我们在军事指挥体系和军械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不是双方小小的人数差距能够弥补的。而且这队人的预定行程是半个月,被我们俘获之后,短期内不会再有崖州方向过来的兵船。”

    “那么崖州城的军事实力如何?”陶东来不置可否地问道。

    “崖州城驻军编制是一个千户所,在编人数应为一千七百人左右,不过这些驻军是属于军屯体系,士兵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崖州本地的军户,平时负责种地交粮,战时组织起来守卫崖州城。”颜楚杰顿了顿才继续说道:“这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农民兵,绝大部分俘虏都认为这些守城的卫所兵战斗力甚至还在他们之下,战斗意志和战斗技巧都相当缺乏,而且人数上大大少于编制,估计能凑出一千人就谢天谢地了。”

    “真正的战五渣啊……”陶东来不禁叹了一口气:“难怪历史上海南会被海盗多次洗劫,靠这种兵能守得住疆土才见鬼了。”

    “至少对我们来说威胁减小了,这也不是坏事。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还有另一个对手没有出现。”

    “海盗?”

    “没错。”颜楚杰点点头道:“早上我带队去榆林角侦查的时候,发现山上还有石头砌成的房子,我问过渔民了,那是以前海盗修建的据点,据说鹿回头半岛上还有规模更大的海盗窝。我们现在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到这里来,规模有多大,唯一能肯定的是他们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我们面前。”

    “一定会?”执委中有人咀嚼着颜楚杰话里的意思。

    “一定会!那几个渔民的说法和于家父子一致,榆林这地方每年都会来好几泼海盗,所以他们当初一看到我们的船驶进港湾就熟门熟路的逃难去了。”颜楚杰很肯定地给出了自己所知的证据。

    “那军警部有什么解决方案?”已经有人的情绪因此而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解决?恐怕现阶段我们还没有能力主动去解决外部的武力威胁。不过大家不用太担心,应对的方案我们是早就已经做好了。”颜楚杰信心满满地回应道:“只要大家配合好军警部的工作,我们一定会击溃胆敢来犯的任何敌人!”

    军警部的应对方案主要分为三条:第一,建立合理的巡逻制度和巡逻范围。鉴于武力威胁来自陆上的可能性不大,军警部建议将海上巡逻的范围加大,从现有的胜利港港湾外扩,至少要覆盖鹿回头半岛南端到东边虎头岭之间的海湾。目前穿越集团有三艘帆船,可以保持两艘出勤一艘待命的状态,加上必要时还可以出动铁壳渔船,所以监控外围海域并不是太难。扩大海上监控范围之后,面对海上来袭的威胁,至少能争取到一个小时左右的预警时间,而这段时间已经足以让军警部调集人手在胜利港以逸待劳了。

    至于在基建工程关键阶段还要照顾这边的人力占用,军警部认为这是极为必要的,并且这种观点也得到了海运部的支持,他们可是憋着劲要早点在穿越众当中培训出几个帆船船长。而颜楚杰对此当然还有自己的小算盘——穿越集团初期阶段肯定是实行军事管制,那么海运部培训出来的船长,战时肯定也要划归军警部指挥,说不定以后这些人员直接就划进海军编制也难说。

    第二,尽快在榆林角的山岭上建立固定观察哨所。榆林角的地理位置极佳,根据军警部的实地考察,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海面能见范围可达二十公里左右,固定观察哨所加上流动海上巡逻帆船,整个南面的预警机制就可谓万无一失了。军警部为此排出的编制是每班三人,两天一换班,配备望远镜、枪械和军用电台。

    第三,胜利港一号基地外要开始逐步修建一些简单的防御工事,比如壕沟、土木结构的防御性墙体,从一号基地连通至胜利港临时码头的战时交通道等等。这样做的原因是考虑到如果出现极端情况,来袭的海盗势头太大,以至于无法在海面上解决战斗的时候,那么穿越众还可以退守到陆上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