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627崛起南海- 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件事成事的可能性很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次谈判() 
如果仅仅只是以民用目的,向大明官府提出在香港岛建设码头和港口,的确成事的可能性不小,毕竟这对官方的经办人员来说,是短期内就能够收到实际好处的事情。 退一万步说,就算海汉自己申请不下来,还可以找代理人出面去办这件事。“琼联发”的股东中绝大部分都是广东富商,其中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官方背景,可以想办法去走的门路还是很多的。例如当初开发大万山岛的时候,岛上的设施修筑工程就是以“福瑞丰”的名义在官府登记的。

    而且这件事并不见得一定要跟军火交易捆绑在一起进行,如果操作得当,将此作为单独的项目来推进也是可行的。不过这事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必须要考虑具体怎么操作才能获得更多政治和军事上的收益,就算驻广办拥有极高的行事自由度,恐怕也不能对此独断专行,还是得先请示执委会才合乎办事程序。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之外,广东方面也的确没有能力来独立开发香港岛,如此大规模的海港基建工程,没有大本营提供技术和物资方面的支持是根本无法实施的。不过驻广办碍于消息传播的渠道,有一个他们并不了解的信息,那就是现在执委会正在操心着如何在实施石碌项目的同时还能兼顾到安南南部的海港开发,而这个时候驻广办如果再拿出香港岛的开发计划,无疑会让本来就已经快要超负荷运转的建设部陷入不堪重负的境地。

    海汉在穿越之后经过了头两年最艰苦的奋斗期,现在已经有了一定控制范围的根据地,成建制的武装,比较稳定的工业品、农业品产出和外贸商路,人口也在不停地增长。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都可以说海汉已经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期。而这种发展所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对增大控制区范围的追求越来越突出。不管是执委会还是驻外机构,都在十分积极地寻求对外扩张海汉势力范围的机会。

    这种走势从长远看当然是好事,毕竟大伙儿抱团穿越到这个时空,为的便是能够有朝一日建立起跨洲跨海的大国政权。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将这个新兴政权的控制范围扩大,便成为了几乎每一名穿越众心**同的心愿。但在现阶段来说,这种向外扩张的趋势却遇上了一个暂时无法克服的难题,那就是海汉现在所具备的基建能力还不足以支持多个大型项目同时进行施工,更何况这些项目所在的地区往往都距离大本营相当远,就算是在穿越前的那个时空,要操作这种跨地区施工的大型工程项目也绝非易事。

    穿越众当中。在建设部任职的人员也就那么十来个人,其中不少还是半吊子。只是学过测绘或者干过装修,就在分配单位时被写进了建设部的名单中。而真正拿了各种资格证,并且有工地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骨干,其实真是屈指可数。

    当然执委会其实早就意识到到了这块短板在日后将会造成的麻烦,所以在海汉所征招的移民当中,凡是有木匠、泥瓦匠等建筑从业经验的人,几乎都被民政部门挑出来分配给了建设部,并且在大陆的移民招募中对这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也都会给予更好的待遇承诺。但尽管相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手段,建设部专业人才的增长速度却依然不容乐观。截止今年上半年,按照建设部内部劳工专业技能评定标准,其人员编制**有初级匠人二百余人,二级匠人四十余人,而能够独立主持修筑房屋、码头、水利设施等等的三级匠人,人数跟建设部的穿越众也只是持平而已。

    而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所动用的劳工数量都是数以千计,所需的现场指挥人员往往就得几十上百才行。虽然建设部现在也收了不少青少年入行当学徒。但这些人在近两年大概也只能干干打杂的事情,真正负责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会是建设部的一大瓶颈。

    不过对于驻广办这种机构来说,建设部的短板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如何能够又快又好地实现对外的扩张,才是他们的工作主题。就在驻广办内部商议了相关事宜的两天之后,何夕又进城了。

    何夕现在也算是广州城小有名气的社会人物了。进出广州城已经不像头两年那样乘坐小轿,而是使用大本营专门为驻广办打造的马车。这种带侧开门车厢的西式马车在此时的广州可算是个稀罕物,不但配备了灵活的转向系统,而且还用上了胜利港军工部门出产的弹簧减震和轮毂轴承系统。尽管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这些零件的耐用性还远远不能跟穿越前那个时空相比,但采用了这些“先进”零件的马车在乘坐舒适性方面的确算是出类拔萃了,超出市面上的中式马车一大截。这种马车除了驻广办之外。也只有“福瑞丰”这种跟海汉关系密切,又花得起银子的富商家里才有数得着的几辆。

    这辆黑色马车驶近广州东城门的时候,守门的士兵便早早地移开了路中间的鹿砦,而坐在前面的马夫很熟练地摸出一小锭银子,扔给了翘首以待的军头,口中大声道:“这是何老爷的打赏,兄弟们拿去喝酒!”

    “谢何老爷打赏!”在士兵们的一片道谢声中,何夕所乘坐的马车根本就没在城门的关卡停下接受检查,直接驶入了城中。

    这倒并不是何夕养成了骄奢的习惯,而的确是工作所需。他进城所拜访的对象往往都是官府中人,而拜访这些人又不太可能打着空手去,车上就经常会载有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另外为了预防万一,车上的夹板中还加了铁皮,做了放置武器的隔层。如果被有心人搜查,自然不难发现这辆车上的秘密,因此何夕早早便买通了南城门的明军,进出城门之时根本不用再停下来接受检查。

    当然这种超规格待遇现在也并非驻广办一家独有,好几家富商看到何夕作出的表率,也有样学样地效仿起来,以同样的方式换得了进出城门的自由通行权。而负责守卫南城门的这帮明军也因此而获益。平均下来每个月都多了上百两的银子可以分一分了。

    何夕坐在车厢中,对外面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太上心。他心中还在思考着虞尧所提供的那些信息,盘算该如何跟官府的人交涉香港岛的事情。

    马车一路驶往的地方并非官衙,入城之后便拐向了南城,行进至一处巷口停了下来。做在车头的护卫人员跳下来,替何夕打开了车门。现在何夕坐车进城,一般都是配备两名随从人员。当然了。这两人的编制都是隶属于安全部的外勤行动人员,并且是由何夕亲自挑选出来的好手。

    何夕先将公文包递给车外的随从。然后再从车厢中钻了出来,径直向着巷子里走去。随从关上车门之后,便提着公文包跟在他的身后。

    这巷子不深,里面就只有一扇门,门上挂着一块刻有“西苑”两字的牌匾。何夕驾轻就熟地上前敲响木门,很快有人过来开门,将他们迎了进去。这巷子从外面看毫不起眼,但进到这庭院当中,倒是别有一番景色。院中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一应俱全。院子的中心是一处小小的池塘,院中的凉亭、台榭、走廊、假山等等景色都是围绕着池塘聚合,颇有山水环抱的苏州园林风味。

    一名徐娘半老的妇人从屋里迎了出来,老远就招呼道:“何老爷,可是有日子没上我们这儿来消遣了!”

    何夕笑着应道:“三天前才来过。李三娘,你别当我那天喝糊涂了不记得!”

    “何老爷真是好记性,但三娘也没说错啊,你一天不来,这秋菊妹子可都是度日如年想着你啊!”被换作李三娘的妇人一边迎着何夕往屋里去,一边打趣地说道:“何老爷若是不常过来看看。恐怕秋菊妹子就一天更比一天瘦了。”

    这处庭院其实就是一处风月场所,不过因为接待的档次比较高,来这里消费的也都是本地社会上层的人士,因此并不像普通青楼妓院那么热闹。如果放在何夕穿越前的那个时空来看,除了没有搞会员制之外,这里基本就是私人会所的经营模式。

    “府衙的刘师爷到了吗?”何夕可没兴趣关心这里的姑娘是不是真的会因为自己三天没来就茶饭不思,他今天来这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消遣。而是约了府衙的刘迁刘师爷来谈事情的。

    “刘师爷还未到,何老爷可以先喝喝酒,听听曲,稍坐休息一下。”这李三娘在这里迎来送往,也有几分眼力,见何夕不愿跟自己多搭腔,便收住了话头。

    李三娘将何夕和随从带入一间花厅,然后招呼道:“何老板稍坐片刻,老身这便让人上酒菜,秋菊姑娘马上就到。”

    片刻之后一名外表稚嫩的小姑娘与端着酒菜的侍应一起进到房中,这小姑娘朝何夕福了一福,便乖乖地坐到了他身边,伸手去拿起酒壶为他斟酒,而旁边伫立的随从则是很知趣地退到了花厅门外守候。

    何夕心里挂着正事,也没多少心情跟小姑娘调笑,只是小酌了一口就将酒杯放下了,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心里盘算着稍后的谈判策略。那位艺名秋菊的小姑娘大概也知道这位何老板的声望地位,并不敢主动找他搭话,只是默默地在旁边陪坐。

    “何老板,抱歉抱歉,今天是在下来迟了!”随着说话声,一名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走入了房中,朝着何夕连连拱手道:“实在是衙门里事情多,走不开,才拖到了这个时辰。”

    何夕起身回应,脸上已经换作了一副笑意满满的表情:“刘师爷公务繁重,在下今日冒然相约,也是唐突了,还请刘师爷莫怪!”

    两人见礼寒暄几句,然后一起入座。刘迁笑道:“何老板,你我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说话不用这么客气。”

    “应该的,应该的。”何夕显得非常地谦和,亲自执壶为刘迁斟上了一杯酒。如果是熟悉他的人,很难将他现在的样子与那个在幕后构筑海汉情报机关的间谍头子联系到一起。

    何夕微微侧头吩咐道:“秋菊,你去催一催,让厨房快点把点的酒菜上齐,刘师爷忙到这个时候,想必肚子一定饿坏了。”

    这桌上此时已经放着六七个热菜,其实何夕也只是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将人支出去。门口的随从立刻便从外面带上了门,以便房中两人商谈正事不受干扰。

    刘迁慢慢地放下筷子,主动开口问道:“何老板今天特地请我过来,应该也还是为了上次所谈及的事情吧?”

    “一半是,一半不是。”何夕点点头道:“上次所谈到的买卖,不知道刘师爷回去之后考虑得如何了?”

    刘迁应道:“你既然问起,想来也是存了心思一定要做成这件事,那不妨听我再给你说说这其中的门道。”

    “在下洗耳恭听!”何夕拿起酒壶,给刘迁面前的杯子重新斟满。

    “你们海汉所出产的军火,据说犀利非常,甚至胜过了濠镜澳那帮葡人的武器,而且不限数量,可敞开购买,这都是好事。不过嘛……”刘迁话锋一转道:“这买卖一旦达成,所涉及的钱财大概就是以十万两计,如此之大的交易数额,这可是一块显然大大肥肉啊!”

    何夕应道:“刘师爷言之有理,不过到底哪里关节该打点,哪些人可以直接绕过去,这还必须得刘师爷为在下指点一条明路才行。”

    刘迁摆摆手道:“指点说不上,我今日在这房中所说的话,也只是酒后的一家之言而已,我姑且说之,你姑且听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五十二章 超出预计的顺利() 
何夕前一次来找刘迁商谈军火贸易并没有能谈出结果,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刘迁只能起到一个中间人的作用,而非相关事务的决策者。 何夕想法设法拉拢刘迁,目的也只是希望能让他从中牵线搭桥,为海汉与大明官府之间达成协议做一些辅助性质的工作。

    而今天刘迁说话这口气明显比前次商谈的时候主动多了,何夕推测这应该是刘迁上次回去之后已经和某些大人物通过气,并且有了初步的意向。

    对于推动大明向海汉求购高级军火这个计划是否能够成功,何夕的信心还是很足的。原本的历史中大明向葡萄牙人购买武器,雇请军事顾问和炮兵,也正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如今大明的军事状况跟历史上差不多,外部面临北方野猪皮的强大压力,内部中原地区又有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仅仅依靠现有的军力已经应付得捉襟见肘,大明从外部取得军事援助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葡萄牙人经过了安南一役,也很自觉地放弃了向大明出口武器的企图——他们现在更乐意充当海汉的代理商,将海汉出产的各种武器和铠甲卖到欧洲去。

    刘迁接下来的说明就比较露骨了,直接向何夕点明了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衙门需要一一打点。何夕一边听,一边心中也是暗自将此与自己穿越前的工作经验作了个比对。

    何夕在穿越之前曾经当过几年经警,所经办的案子里也见识过不少管理人员利用职权在采购过程中饱私囊的犯罪行为,两相比较之下,这相差数百年的两个不同社会在这方面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官员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的事情,果然是哪朝哪代都难以避免。不过大明的官员贪不贪,何夕并不在乎,他在乎的只是对方将会开出什么样的价钱,以及收了钱之后能不能又快又好地办完该办的事情。

    刘迁这一番解说,就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期间何夕还让仆役进来,又点了几个热菜。酒倒是没怎么动,何夕担心三两下就把刘师爷这弱不经风的老秀才给灌趴了,反倒会耽误了正事。

    待刘迁把这些门道说得差不多了,喝了一口热茶,这才对何夕问道:“这广州城里的各路衙门,未必都能帮上你们一把。但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