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在那种奇怪的让人难以言喻的目光之下苏启走出了铜雀楼的铜雀门。
只能说时间实在是太巧合了吧,就好似秋风刮起秋叶落的那种巧合,他们出的时候一张青蓬双辕也停到了李明身前。
青蓬双辕在大唐中不算高贵,但也不差,不过比起经常经过铜雀楼的锦绣双辕,百鸟朝凤等便显得毫不起眼。
不过就是这不起眼,连铜雀楼的慕容大家都亲自出门来迎。
不过慕容大家虽来迎但并不卑,她站白玉堂旁,并未走下台迎。
“什么风把你慕容大家都吹来,前日我来怎不见你来迎。”白玉堂有些不喜,不过更多是带着调笑的语气。
慕容大家的神色不悲不喜,很是平静,她转身看着白玉堂,认真说道:“倘若你书院的先生愿登上九层,我慕容雪自是天天去书院迎你。”
先生之前未加姓氏,说的是谁苏启心中明了,趁着她转身也看清了她如月般清亮的长相。
靥笑春桃兮,云鬓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风回雪舞,好一个冰清玉润之容。
“老师乃万千学子的先生,日夜忙碌,岂会有时间来这烟花之地。”
听到此话,苏启便明白这其中有故事,而且这故事还和那便宜老师有关,难道是一段孽缘?啧啧,书院先生的孽缘,为何没写在逍遥游记之中?苏启有些叹息。
“烟花之地?白玉堂,你倒是说说,什么叫烟花之地?你若是道不出个所以然来,今日我便去你书院讨个说法!”
慕容大家杏眸怒瞪,倒是另一番美妙,不过这美妙苏启和白玉堂可没有心思去欣赏。。。。。。美女咄咄逼人起来可比男人舞刀弄枪要恐怖的多,就连白玉堂这一双妙口也不想继续纠缠下去。
此时的苏启倒也明白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之道理,于是乎苏启便想着这女人能不得罪便尽量不得罪,尤其是这京都的女子。
“烟花之地便是。。。。。。”
苏启上前隐蔽的拉了拉白玉堂的衣角。
“小师弟你莫要拉我!今日我便与她辩个高低,免得没了我书院声誉!”
苏启愣住了。
不仅仅是苏启愣住了,整个铜雀楼看戏的人都愣住了,本想着又是一段闹剧,没想到引出一个惊人消息。
白玉堂的小师弟不是那传说活佛转世的竹玛吗?是修佛之人,是个和尚,此时这清秀少年是谁?
长了头发的竹玛?众人断然不会如此想,那么便是书院的先生收徒了,以后书院多了一位六先生。
这个消息对于大唐来说是比封侯拜相都让人震惊,世人皆知书院先生不收徒则以,一收徒必然是惊动天启大陆各方势力。
大先生,稳坐大唐金榜榜首,年轻一辈第一强者。
二先生,稳坐大唐金榜探花之位,天启大陆最年轻的知命强者。
三先生,并未上金榜,因为从未见过他出手,无法判断其实力,但是兵器百榜之中大半神兵出自他手,光是这一点便可名扬八方各族。
四先生白玉堂金榜第十一,五先生竹玛金榜第十五,但是他们并不是孔莫,青峰那一辈之人,年轻了,再过些年月,踏入前十是必然之事。
大唐金榜由大唐提出,天机阁纪录,纪录的便是大唐八方之地最强大的年轻人,这个金榜是实力的象征。
当白玉堂叫出小师弟二字,铜雀楼上的众人皆是联想到大唐金榜,金榜有一百排名,这一百人便是大唐骄阳的崛起,是最盛开的野花,他们在想那年轻的少年是谁?金榜百名中人?或是金榜即将又有变化?
不论如何,他们被震惊到了,今日,明日,甚至许多天,大唐中必然都会议论他,先生新收弟子,书院老六。
铜雀楼上众人此时更想知道他,究竟是谁!
相比起此事,砸兵部尚书大门似乎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毕竟这件事情最终都会平息,但是书院先生收弟子之事必定传遍大唐!
书院的六先生,苏启,是必然要在大唐知名的!
第七十一章 少年自有真情意()
“慕容大家,四先生,你们二人见面总是要吵上一吵都成为这铜雀台的佳话了,要不我上告父王为你二人完婚?”
来人一声儒袍,举止淡雅,不过眸大清明,无形之中给人一种压迫,他很高,比白玉堂都还高,而且很壮硕,若让大唐百姓来点评那肯定是上过战场的书生。
一般书生偏柔弱,若是那种上过战场的书生便是刚柔并进,完美得很。
他是个书生,是个依松人,同样是个战士,是个将军,上过战场,杀过敌军!但终究待在京都便不是在战场所以他尽可能会让自己更加像早年的书生之样。
李明跟在他身后,毕恭毕敬,他的身份自然不用多说,大唐太子,李世伟!
“慕容见过太子。”一切风平浪静,慕容雪依旧如雪般美丽宁静,找不出丝毫嗔怒之样。
白玉堂自也是带着笑容,看了看李明,然后对着李世伟笑道:“那件事,两清了。”
李世民微笑着,让自己显得更认真些,语气也缓和些,道:“六先生,你看此事如何?”
苏启愣了一下,毕竟没想到他会略过四师兄直接来问自己,不过略作一想他便道:“初次见面,苏启。”
苏启的回答让李世民有些诧异,不过笑意却更浓,朗声道:“六先生的确是个妙人,初次见面,李世伟。”
这仅仅是相互介绍,也只是相互介绍,不过这介绍却略有些让人胆寒了。
因为介绍他的是书院四先生,白玉堂。
铜雀楼管事大家,慕容雪。
大唐太子,李世伟。
这是一出戏,在借势,是白玉堂与慕容雪联合演得一出“铜雀楼台要知名”
目的很直接,告诉所有人苏启的身份,告诫所有人他背后究竟有谁看着。
俗话说赶得快不如赶得巧,李世伟正好赶上了,那么他自然也不介意再用些措辞来把他推的高一些。
这一切做给谁看呢?其实不用想也能知道,便是与兵部尚书交好,属于三皇子的那一党派,告诫他们莫要动心思,小心鬼敲门。
李世伟也有他的想法,顾名思义也是想朝着书院靠拢一些,不过他也知道这一切十分的难。
这是个好的开端,若书院门中有人与兵部尚书交恶,那么对他来说自然是好的。
苏启很聪明,自然能想到很多,比如说白玉堂与慕容雪在演戏,两者自然是为自己好。
至于李世伟,苏启不太喜欢,没有为什么,就是单纯的不喜欢而已,不过人前礼数别人给了自己便要做足,这是基本道理。
有个好的开端李世伟觉得自己便可以撬开这扇门,虽说有不愉快,但是一切都在初次见面后烟消云散,待人处事,他有他的手段。
不过西一百二十三丈外的尚书府估摸着是不会给他机会,所以那满头白发但是走路不输年轻人的老管家几乎是跑步而来。
看到了李世伟等人老管家才停下身影,整理衣衫,尊敬对三人躬身,行礼。
“太子好。”
“四先生好。”
“慕容大家好。”
大唐之人最重礼仪,老者为尊,三人倒也一一回礼。
随后老管家便道出了他的目的:“请问谁是苏启公子,我家老爷有请。”
这老管家倒是聪明,就好似根本不知苏启身份,如此就算先前有什么冲突那都是苏启与尚书府的事情,绝对算不上党派之争,这样也算是断了李世伟先前说的那句话。
这也是洛绪对铜雀楼,对铜雀楼中人,朝廷两党之间的回答,这是私事,自然自行解决,劳烦不了你太子亲临。
李世民依旧带着笑容,神情没有任何变化,对着白玉堂道:“四先生不如便与我在铜雀楼中静候六先生?”
老管家面色一变,想说什么,抬头却被李明那双明亮好似野狼般的眸子盯着,里面有血丝,带着一丝疯狂之意。
老管家毕竟不是修真者,气势一弱便说不出话,甚至有些胆颤。
“麻烦了。”
麻烦是对师兄说的,对慕容雪说的,也是对老管家说的,麻烦他们等,也麻烦老管家带路,不过李世伟并没有听出其中意。
苏启站在老管家身前,自然挡住了李明的目光,让老管家松了口气,对苏启投去一丝感激的笑,随后转身,带路。
如此,铜雀台前的人便也散了,铜雀台前的戏也完了,至于尚书府中会发生什么是个秘密,可能不用多久大唐便会传遍是何事导致,不过此时大唐无数贵人不知,所以自然多了许多在大唐奔波的奴才身影,倒是苦了他们,毕竟如若知情人不说,谁人可知这其中猫腻?
苏启一直很拘谨,可能是因为即将见到洛禅依的父亲,或是眼前的老管家的确老了,自己理应给他尊敬。
不论是为何,老管家还是比较喜欢身后的年轻人,虽然没有回头但是他依旧提醒道:“我不知发生什么,但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总是道理。”
门都被砸了还能说出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得不说,老管家的修养很好,或者他看的方向不一样吧,毕竟对于他来说门烂掉还可以修,但是人死了便不能再活。
这也算是提醒,虽然苏启是书院六先生,但是此时书院的先生不在大唐,大先生抵御魔族,至于二先生,虽然强!但是在京都中依旧有比他们年长的,比他们强大的。
苏启听出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善意,所以停下了脚步,辑手,躬身,道:“多谢老人家。”随后继续跟上。
老管家不知道身后略有些好感的年轻人会怎么想,不过这也不关他的事了,他指着前方的院子,严肃道:“尚书大人便在那方。”随即他离去,自然是去看看门,毕竟尚书府府邸的门一直开着也不是个事儿,总该想个法子修好。
天气有些阴沉,光不是很多,所以显得有些压抑。不过还好,有秋季独有的秋风起,落叶飘,倒是让这阴沉稍微带着一缕诗意。
就好似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苏启想到这词,只不过忽略了最后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这一句。他此时应该是就算如此绊人心,当日当时依相识。
少年自有真情意,此时他真有些思念她了,还真是应了那句短相思兮无穷极。
他整理好衣衫,让自己显得更得体些,带着温柔的笑意,带着少年真情意,朝着那院中而去。
第七十二章 便是此理()
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古人道“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虽情深了些但也不是无病呻吟,就像此时,这焜黄华叶衰徒添了一丝凝重的气氛在那一老一少之间。
老也不能说老,不过鬓角倒也添了些许白发。
年轻倒很年轻,不过却显得很是稳重,不卑不吭,站在那里,礼数有加。
不过两者皆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沉默。
一人抬头望天,秋色,沉默。
一人低头行礼,秋叶,沉默。
便是这如此沉默之景导致大家都很沉默,若是有春还可赞下院中群花,可惜,此时皆已凋零,此地只有秋黄落叶,寒风丝丝,怎么看都带着一丝伤悲之意。
继续沉默下去?苏启做不到,他本就想赢得一丝好的印象,于是乎说道:“过些时日,院中梅花开了,这院子倒是一处踏雪寻梅的好地。”
“噢?”他有些兴趣了,笑道:“梅未开时枯枝桠,倒是鲜有人年轻人知道这未开之梅。”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自是与梅陪之。”
这句话自是奉承,他听多了,不过总也是喜欢听的,而且是一个小辈说的,此话讨人喜,所以他转身了。
他转身,他自然也抬头。
身材高瘦,萧疏轩举,身穿青衣,一双丹凤眼直视苏启,似乎要看穿其魂魄一般,不过所见依旧是那不卑不吭,举止淡雅。
“你就是苏启?”
苏启不喜欢这样的问答,是你叫我来,你会不知?不过他依旧回答道:“是。”
“书院的先生收你为徒?”
“是。”
“你理应在书院认真读书修行。”
这句话带着不同的意,所以苏启并没有说是,而是严肃说道:“春花秋月亦是修行。”
“春花秋月乃上天之景,乃是自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任是自然。”
“淑女有婚约在身,如何自然?”洛绪向前走了一步,这句话很直接,婚约,有威慑,他向前走一步更加强威慑,倒是把这语言用的恰到好处。
其他事苏启可以退一步,不过此事他不能退,所以他也往前走上一步,严肃,认真,说道:“一纸婚约,锁一生幸福,如何忍心!”
洛绪愣住,微眯着眼,语气加快,也变得越加严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道常理,如何能变!”
“日夜轮回便是天在变,天都可变这婚约为何不可变?”苏启回答的很严肃,很认真,所以皱起了眉头。
他不喜欢这些事情约束到她,她肯定不喜这些话,所以他自然也不喜。
“那是当今圣上,明宗陛下同意的婚事!”洛绪自然知道年轻人的思维是拗不过的,所以便往上抬,抬出了皇命一说。
“倘若当今圣上,明宗陛下同意解除此约定。。。。。。”
“闭嘴!”苏启的话未说话,被洛绪一声怒喝生生打断:“如此之话,简直大逆不道,陛下之意岂是你可决断,就算你是书院先生我也可告知圣上,将你打入天牢!”
其实这句话并没有如此严重,只不过洛绪怒了,因为他感觉到自己掌握不住这个局势了,若是眼前之人,似乎明宗陛下还真能做出收回皇命成就一番美事的行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