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忠义无双,小弟敬佩万分。”王守义看着这个平日如同杀人**,想不到他还有如此真情流露的一面。
“让贤弟看笑话了,呵呵!贤弟有什么好计策?”项羽尴尬一笑,然后直接问向王守义。
“大哥,兵不厌诈啊!”王守义神秘一笑道,他知道项羽是聪明人,应该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
“贤弟你的意思是接受他们投降?然后……”项羽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脸上露出一丝动容之色。
“不错,大哥,我们假装接受他们投降,缴了他们的兵器,然后把他们分批安置,到时候还不如同屠猪宰狗一般?”王守义温和的脸上,露出狠辣之色。
项羽皱了皱眉头,似乎在挣扎,过了良久,项羽有些为难道;“贤弟,你的计策,的确比为兄的更好。只是我泱泱大国,神州儿女,用出如此下三滥手段,似乎太有损国威?”
“大哥,国难当头,容不得仁义道德,跟敌人讲究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啊!”王守义听到项羽的话,脸上露出羞红之色,不过为了大局,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项羽虽然很认同王守义的话,但是人的性格,出生便已经注定,他项羽不管面对如何强大的敌人,都有信心光明正大的击败。如此下三滥,阴暗的手段,他做不到。
“失信于一人,便能失信于天下。若是依贤弟之策。日后,我项羽还如何服众?如何面对天下人?又有何颜面治军?”项羽辩解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王守义只是千夫长,管理一千人而已。他项羽带领是数十万大军,若失信于人,行小人行径,恐怕要遭受无数非议。
“大哥,弟兄们会理解你的良苦用心的,你是为了让他们少流血而已,他们又岂能不明白?”王守义见项羽十分固执,有些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的大将军,是为英豪,可没想到项羽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弟兄们能理解,我自己也不能理解自己的小人行径。我项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算不用任何手段,照样可以击溃任何敌人,世上能够光明正大打败项羽的人还没有出生。”项羽豪情万丈,站了起来,大声道。
感受着项羽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王守义心中叹了一口气,他也深深被项羽折服震撼了。不过无论作为属下,还是兄弟,他依旧要进言劝解道;“大哥,行军打仗不能意气用事,否则早晚必定吃亏啊!”
项羽听闻,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心中已经微怒。若是换做其他人,他早已将其毙于大下了,强忍住心中的怒意道;“不用多说了,贤弟若无其它事,就退下吧!我意已决,不必多说了。”
看着项羽一脸怒色,王守义心中苦涩,脸色有些苍白。被项羽呵斥一番,他并没有感觉到如何,只是项羽不听劝告,讲究什么江湖儿女的英雄豪气,简直是不可理喻。行军打仗,本来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他十分不理解项羽的行为。
“末将……告……退……”王守义有些失魂落魄道,踉踉跄跄的站了起来,对项羽拱手道。
项羽看着王守义失魂落魄的神色,露出一丝不忍之色。原本想要安慰他几句,可又不想让他再次把希望燃起,只是心中微微叹了一口,静静看着他。
“等等。”一个突兀的声音在大帐中响起,威严无比。
“谁?”项羽和王守义同时一惊,立刻戒备万分四处张望起来。
“不用紧张,是朕。”那道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两人只觉得一道黑影一闪,大帐门帘好像被风吹起一般,一个青年男子已经来到了大帐中,静静凝视着两人。
项羽看清来人的面貌,立刻大惊,跪了下去拜道;“末将项羽参见陛下,愿陛下纵横天地,独掌乾坤。大秦永垂不朽,日月同辉。”
王守义听闻,立刻吃惊万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陛下。他就是陛下吗?他心中疑惑吃惊无比,就连礼仪都忘了。
项羽看到王守义竟然面圣失态,立刻出言提醒道;“陛下勿怪,下官治下不严,请陛下恕罪。还不快拜见陛下,傻站着干什么?”看到王守义还一脸震惊的看着陛下,项羽心中是那个急啊!平日不是挺机灵的嘛?怎么此等重要的场合竟然失态。
“末将王守义叩见陛下,愿陛下纵横天地,独掌乾坤。大秦永垂不朽,日月同辉。”被项羽一提醒,王守义立刻缓过神来,急忙跪拜道。背后已经被吓的一身冷汗了,没想到第一次见陛下就给陛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王守义心中暗暗鄙夷自己万分。
“好了,不用多礼,起来吧!朕是微服出巡,路经此地,看一看项将军。”嬴政点了点头,并没有在意王守义的失礼,而是十分和蔼道。
“谢陛下。”两人一同谢恩,站了起来。
“陛下,请上座。”项羽走到一旁,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嗯。”嬴政点了点头,当仁不让的做在了原先项羽的位置。
“陛下初到,臣让下面备宴,为陛下接风洗尘?”项羽心中有些忐忑道,每次见陛下,他都感觉心中的压力很大,不知道为何,真是奇怪。
“不用了,朕是路经此地,等一会就会离开。”嬴政解释道,他并不想让自己来到此处的消息传开,为隐人耳目,只能拒绝项羽的好处了。
项羽听闻,立刻明白了。他又不傻,陛下没事会好端端的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打死他也不相信,只能恭敬问道;“不知陛下有何训示?末将洗耳恭听。”
“朕给你三个任务,项爱卿务必要完成朕之旨意。”嬴政用不容否定的语气命令道,脸上也变得严肃起来,不是刚刚那么随和。
“陛下的旨意,末将必当完成,万死不辞。”项羽立刻斩钉截铁的保证道。
“好,若大秦文武官员,人人都像项爱卿,朕何愁大秦不兴?”嬴政呵呵一笑,极为少见的打趣起项羽道。
项羽听到陛下的夸奖,纵然或许不尽其实,只是场面话。也难免觉得有些虚荣,项羽知道陛下要开始说重点了,打消心中的杂念,认真聆听起来。
第九十四章 天武侯()
“第一,朕要你采纳王守义的计策,让大秦将士少流一点血。战争本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嬴政对着项羽意味深长道,他知道曾经的历史,项羽就是太刚愎自用,光明磊落,才会败在刘邦阴险狡诈的手段下。若项羽能够改掉骄傲自大,英雄豪气的作风,那必当可以遇见,一位战场上的不败神话将要诞生。
嬴政只能去提醒他,始终无法左右他的思绪,这一次,自己可以借助皇帝的身份压制下项羽那颗骄傲的心,可以后只能靠他自己。嬴政不能每次都会亲自提醒压制他,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顺其自然。
“末将领旨。”项羽脸上虽然没有表露丝毫不满,可那颗不屈的眼神在表达着他强烈的不解和疑惑。
嬴政叹了一口气,道理人人会说,但是只能靠自己去领悟。嬴政说再多,也是平白浪费口水,还会引起项羽心中的不快。
所以嬴政便没有纠缠这个问题,而是继续道;“第二,朕命你三日内结束这里的战斗,彻底歼灭倭国,朕不想看到这个民族再有一人在这片天空下存活。”
“末将遵旨,定当不负陛下期望。”项羽对这个命令显然十分兴奋,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王者,发自骨子里的好战斗勇。
嬴政点了点头,对项羽的表现也十分满意,他骨子里也是争强好胜的人。
“第三,朕封你为征东大将军,大秦天武侯。完结这边的战事之后,立刻前往辽东汇合大军,统率二百万大军东进。让东方有土的地方,全都插上大秦的国旗。”嬴政说道这,眼神也忍不住露出兴奋之色。
“末将谢陛下天恩,愿陛下纵横天地,独掌乾坤。大秦永垂不朽,日月同辉。”项羽听到自己被封为征东大将军,爵拜天武侯,立刻大喜,谢恩叩首。
“起来吧!”嬴政挥了挥手,心中在思索着如何交代项梁战死之事。
“恭喜侯爷。”王守义在一旁对项羽恭贺道,他是发自内心的为项羽高兴,简直比自己封侯还要兴高采烈。项羽才三十出头,这可是大秦最年轻的侯爷了,直接平步青云,直上云霄。
项羽原本还十分高兴,可突然想到征东大将军不是自己的叔父项梁吗?立刻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声音瞬间有些沙哑道;“陛下?我叔父呢?他该任何职?要不还是让我叔父当大将军吧?我依旧做先锋大将军就可以了。”他心中还抱有一丝侥幸,不愿意往不好的方向去想,而选择自欺欺人道。
“项将军,项梁大将军已经战死了,征东大军出师不利,中了敌人埋伏。项梁大将军出师未捷身先死,朕心甚痛。朕御驾亲征为项梁大将军报仇雪恨,五百万敌军已经被朕全部歼灭,项梁大将军在天之灵也可以瞑目了。”嬴政一副悲痛惋惜之色,似乎项梁之死,对大秦造成了难以拟补的伤害,是大秦最大的损失。
项羽听闻先是一愣,然后眼睛已经红了起来,泪水不争气的划落他那坚毅的面孔。
“项将军,生死有命,节哀吧!项梁大将军是为大秦战死的,朕已经封项梁大将军为忠勇侯,以王礼葬之。”嬴政安慰项羽道,心中也有些郁闷。以项梁的能耐根本不可能封侯,以王礼下葬,这是大秦臣子,一生最高的荣耀了。最多也就封个好听的封号而已,只是为了安抚项羽,才下了血本。
“不……叔父……”项羽面孔狰狞,抱头痛哭的叫了起来,如同疯了一般。
王守义见状,立刻大惊。在陛下面前如此无礼,乃臣子大忌,他立刻走上前去提醒项羽道;“侯爷,陛下在此,请侯爷节哀顺变,免得惊了圣驾。”
“无妨,人死为大,项将军失去叔叔之情,朕能理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嬴政制止了王守义,而是一副十分体谅理解的样子,语气温和道。
项羽痛苦了一会,也反应过来,知道自己太过失态。强忍住内心的滔天怒火和痛苦,对嬴政道;“陛下,末将失礼,请陛下治罪。”
“天理伦常,至情至性乃人之本,项将军何罪之有?”嬴政罢了罢手,没有丝毫怪罪之色。
“末将代叔父谢陛下天恩,项羽无以为报,在此立下血誓,终身效忠大秦,如有违背,天诛地灭。”项羽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把匕首,划破了手指。可他并没有觉得痛,身体上的伤痛,远没有心灵上的痛苦猛烈汹涌。
“项将军言重了,项梁大将军是为国捐躯,真国士也,朕也痛心万分。项梁大将军之死,大秦少了一名国之栋梁,三军少了一位运筹帷幄的统率,朕也少了一名忠义无双的臣子,唉,天意。”嬴政一脸忧伤悲痛,心中却暗喜,项羽这会算是彻底忠于自己,忠于大秦了,被自己彻底收拢了心,那些付出没有白费。
项羽知道自己的叔叔项梁有多大能耐,不过他还是很认同陛下的话。叔叔在自己心中永远是最厉害的将军,无敌的统率,甚至他还觉得陛下说的太少了,不足以完全表达出自己叔叔的伟大。
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事是不能与陛下争辩的,对于这些给予叔父的荣耀,项羽也是真心对陛下感激。这是人臣所能达到的极限荣耀了,只有为大秦立下天大的功劳的臣子才有此待遇。
“陛下叔父遭人暗算,末将请求陛下告知是何人杀了我叔父,末将要将此人千刀万剐,生吞活剥,方能泄恨。”项羽咬牙切齿,显然项梁的死,对他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
“樊哙。”嬴政如实告之,他也是有私心的,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
“此人是否死了?”项羽连忙问道,对于这个敢杀自己叔父的人,他是发自内心的痛恨。
“没有,他是大秦叛民,是刘邦,萧何,张良,陈平几人的兄弟。项梁将军之所以战死,与这四人也脱不开关系,而樊哙则是砍下项梁大将军首级的凶手。朕歼灭五百万敌军,并未发现此五人,他们应该逃往东方了,你此次出征应该会遇到他们,要多加小心。”嬴政添油加醋,煽风点火道,循序渐进的引诱项羽道。
“太好了,没死就好,末将要手刃这几人。”项羽听闻,心中松了口气,对于嬴政的提醒完全置之脑后了,此时他心中脑海只有复仇的意念,没有其他想法了。
“陛下,臣要立刻召开诸将议事,请陛下见谅。”项羽急不可耐,此时心中恨不得立刻飞到辽东,率领大军前往东方把刘邦几人活剥了。可是眼下还有倭国余孽未除,他等不及了,也顾不得陛下在此了。
“无妨,项将军自行决定吧!这是朕封你为郑东大将军的旨意,朕便先走一步了。”嬴政说完,立刻从项羽的卧榻上消失了,如同一阵风一般,只是一块丝布圣旨从上方飘落在大案上。
项羽见陛下雷厉风行的表现,也有些目瞪口呆,不过瞬间,脸上变得寒冷起来,对着大帐外面吼道;“擂鼓,召集诸将。”
听到帐外一声声巨大的鼓声响起,王守义心中咯噔一下,他知道要变天了,很快一场大屠杀即将来临,倭国彻底从这片天空下抹除了……
第九十五章 风起云涌,四方进军()
大秦一百万,征西大军并没有按照原计划驻守陇西郡,蜀郡,巴郡防守。韩信站在天山之下,仰望这座白茫茫的天山,心中感叹不已。除了一个壮哉,他已经无法用别的言语来形容所看到的情景。
征西大军未到陇西之时,范增便向韩信献策,固守成汤,乃下下策。天下没有不破的防御,只有不败的进攻。一味防守只能被动挨打,主动权都交给了敌人。
范增劝诫韩信进兵,先发制人,必当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奇效。韩信对自己这个自己夫人家的老爷子也深感钦佩,十分认同范增的意见。
至于君命,韩信已经抛之脑后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临场对敌,讲究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随机应变。若是自己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