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当中,当属夏侯惇最为暴躁,老远的怒喝一声:“哪里来的穷酸书生,快闪开,不然当心将你碾成肉泥。”
这路当间的人头戴方巾,衣装简朴,看起来似乎是个寒门士子。
然而,纵是夏侯惇怒声提醒,那书生却依然不动,就那样静静站在那里。
这自然是让夏侯惇更怒,便是曹仁、夏侯渊等人也是怒容上脸,顷刻便大声道:“找死!”
但此刻,曹操却勒住了马匹,示意众人停下步伐。
大军就在距离那书生十丈之遥停下了。
曹操制止了旁边暴躁的自家兄弟几人,眉头一挑,道:“于官道上拦住我大军,想必阁下定是有事找曹操,不妨直言。”
那书生微笑道:“果然是能得‘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批语的曹孟德,在下颍川李玄机,见过将军!”
曹操闻言立刻大惊,连忙下马,急迎上来,道:“原来是颍川名士李道先生,操久仰大名。”
李小道闻言心中微笑,这便是他这四年间的成果了。
四年间,他顺利在三国中谋士辈出的颍川之地扎下了根,而以他的修为境界,所见所闻,四年间轻而易举的便取得了一个显赫的名望,不止如此,他还顺势结交了许多历史中的良才。
这一切,都是为了今日与曹操一见。
此时,得知了面前之人的真实身份后,曹仁、夏侯惇等人都不由肃然起敬起来。
曹操此刻激动地看着李小道,问道:“不知李玄机拦住我军,有何指教。”
他心中已有些许猜测。
李小道微微一笑,道:“玄机今日前来,乃是毛遂自荐。”
一瞬间,曹操眼中露出狂喜,急忙拉住李小道的手臂,道:“先生竟愿入操帐下。”
这“李道”的名字曹操可是知之甚多,不说其本身就是一位经天纬地之才,再说其背后交结的那些颍川名士们。
此人愿意帮他,岂不意味着自己有很大机会能和颍川那帮名士扯上关系,更有可能以李玄机为纽带,招揽来更多的人才。
第二百七十一章 盟军必败()
曹操大军往陈留而去,今日,在途中扎营休息。
而在营帐之中,曹操和李小道席对而坐。
曹操慢慢举起酒盏,目光闪烁了一下,道:“久闻先生大名,不知此次对诸侯会盟一事,有何见解。”
李小道微微一笑道:“将军这是考校?”
曹操眼中升起一丝笑意,道:“操以为先生必不会被这小小难题困住,且,能说出一番高人见解。”
李小道轻轻一笑,道:“将军放心,李玄机别的本事没有,单就两样。”
曹操起了兴趣,问道:“愿闻其详。”
李小道一指曹操,道:“这第一项本事,便是‘知人’。”
曹操眉峰一挑,脸上微动,继而问道:“可是相人之术,如那许劭一般,风评天下贤达,那不知先生对操的评论,与那许劭有何别异?”
李小道摇了摇头,道:“此‘知人’并非彼‘知人’,许劭之术不过相面罢了,而玄机之‘知人’乃是熟知天下英雄,或猛将,或文臣,如谋略在心的千古奇才,如以一敌百的罕世猛将,这些人物,或尚在萌芽之中,或已声名鹊起,尽在我胸中。”
曹操闻言立刻露出大喜之色,道:“先生的‘知人’竟然是这种含义,那不知天下之间有哪些文臣猛将,可入先生眼中。”
李小道笑曰:“有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今之世,若论天下间首屈一指的文臣猛将,玄机将他们排了个名次,将军一观便知。”
说着,李小道自袖中抽出两卷布帛,一书‘文榜’,一书‘武榜’,附在了面前案上。
曹操此时的心中可谓是翻江倒海一般,人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李玄机竟然敢将天下之人,排出个名次,先不说他是否有资格排这个名次,就说,他敢冒着被天下间无数文士、豪杰攻讦的威胁,做这一份榜单,其胆略和豪情就并非一般人可以媲美。
随之,李小道伸手在案前拂过两册,问道:“不知将军是想先一览‘文榜’还是‘武榜’。”
曹操指着李小道大笑:“先生是想考验操对于文臣和猛将哪个更为看重吗?”
说完,他毫不犹豫的便取了左侧的‘文榜’,但却没有直接打开,而是感叹道:“自古以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兵法亦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次之伐兵,再次攻城’。这老祖宗的千古良言,操岂能不知。”
“个人武力再盛,也难以与治国安邦之国士媲美啊!”
说完,曹操再不犹豫,慢慢打开了手中绢帛,然而,映目之后的第一个人便让他面色古怪,狐疑的看着面前青年。
只见,那榜上第一位赫然是“颍川李玄机”的大名。
这意思自然是说,他李玄机居然是凌驾在天下文人之上的榜首。
曹操实在不知此人究竟有何资格说这句话。
一时间,曹操下意识的对于引此人入账心生几分后悔,暗思道:“自古以来狂妄自大者,从来都是纸上谈兵之辈,此人”
不过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他将心中的那点心思隐藏的毫不显露,转而看向了榜单之后。
良久,曹操沉吟之后,问道:“先生榜单上的人,除过此次讨董位于董卓那方的贾诩,以及颍川名家之‘荀彧’,其他几人,曹操惭愧,竟一概不知。”
此时,曹操看向李小道的目光已经是十足的审视了。
李小道却面色不改,淡淡笑道:“此时天下正是乱世,人才皆尚在萌芽之中,将军不知,属情理当中。”
曹操面露沉吟,目光一闪,并不说话。
李小道见此哪里还猜不中这位千古枭雄的心思,随之,将那‘武榜’推之曹操眼前,道:“将军可再观此榜。”
曹操面上已经一片平静,轻轻取过了那卷‘武榜’,但就在他打开之后,却是面色难看,他指着榜单上那第一位,道:
“这吕布有何资格能冠绝天下武将之首。”
李小道轻轻一笑:“是否有资格,将军此次不正是要与董卓交手,正可验证此榜真假。”
曹操不再言语,一眼扫过榜单上其他人选,道:“实不相瞒,曹操惭愧,尽管先生将天下奇才都付诸两榜之上,然,恕操孤陋寡闻,此刻尚不知此二榜珍贵,不如先生说说第二项本事吧。”
李小道听完,面色不改,一片平静,道:“将军言重了,这两份榜单,将军不久便会知道价值,既然将军问了,那玄机就直言第二项本事了。”
曹操目光一闪,道:“操洗耳恭听。”
“知势!”
此二字一出,曹操心中立刻一股强烈不满生出,立刻就觉得这眼前青年真是狂妄自负到了极点,人道是“水无常势”,此人说他“知势”岂不就是摆明了说,他竟然知道天下大事的发展趋势,如果他真有这种本事,何必还来投奔自己曹操。
李小道淡淡而笑,道:“知人、知势。这两项就是玄机的本事,然知人一项尚不能给将军提供确凿证据,不久访先给将军论一下眼前的天下大势。”
曹操深深呼吸,尽量平复情绪,此人是否真的有才,便看他接下来如何说了,如果只是一个背负虚名,口出狂言之辈,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将此人赶出去。
随后,就听李小道娓娓道:“既然说到知势,那么将军之前所问,问玄机如何看待诸侯会盟一事,就以此事来说。”
此时的李小道一双目光看向了曹操,轻吐一句,道:“此次会盟,联军必败,董卓也不会死!”
曹操闻言,霎时间便蹿腾上了一脸怒意,但他也不愧是城府极深的千古枭雄,并没有即刻爆发,尽管对方是在否定自己一腔为国尽忠的肝胆之举,同时也在说自己此行无用。
但他依然还是决定听完再说。
于是,曹操沉声道:“先生请明言。”
李小道眼神飘渺,道:“虽诸侯联军达三十多万众,然不过一盘散沙,再加上人心各异,所以我说,诸侯讨董必败无疑。”
一言既出,曹操瞬间脸色煞白,但仍强撑着,问道:“董卓此贼,已经人人得而诛之,你怎知诸侯联军不会同心协力,若他们不会同心协力,又何必响应会盟。”
李小道此时却是轻轻起身,道:“陈留已近,玄机言尽于此,将军可拭目以待。”
曹操脸色阴沉的注视着李小道:“若大势并非如你所说,董贼毙于盟军铁蹄之下,那当如何?”
李小道自信笑道:“那玄机任凭将军发落。”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因西凉董卓受大将军何进与袁绍暗召入京后,废除天子,杀太后,霸占龙床,搅得朝野怨声载道,也令天下诸侯纷纷起兵,往京城勤王而来。
时曹操发矫诏,袁绍受之,以广布天下,邀请了一共十八路诸侯讨董。
这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每部诸侯大都佣兵数万,其下又有许多小州郡县纷纷响应,诸如刘备一类,虽兵不足五百,亦参与到了其中。
而今,十八路诸侯会于陈留。
大营之中。
十八路诸侯陈座列位。
曹操扫视席间众位,此刻开口,道:“诸位,此番我等乃是一共十八路大军,然不可无主帅调遣,否则易被一一击破,当由诸公间推举出一位盟主,统率这三十多万大军。”
他虽然不信李小道说的会盟必然失败,但此刻也不由上了一份心,因此,直接开门见山,却是想的由一位盟主统率,当不至于大军涣散,也能扭合力量。
此时的他毕竟还是那个尚且真心想要匡扶社稷的人,并非以后的那个绝代枭雄。
听闻此言,席间的十八路诸侯纷纷动色。
坐在席末的一位黑脸针须壮汉,推搡了身边的一人,偷偷道:“咱大哥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这盟主……”
刘备连忙按住张飞,低声道:“三弟休得胡言。”
张飞闷声哼了哼,不再说话,他也知道自家兄弟三人兵寡将少,这番只是过过嘴瘾。
且说,席间一位身着华贵衣袍的矮小男子,此刻闻言,暗思道:“我袁家乃四世三公,我袁术此次又是率兵最多,盟主之位怎么也该轮到我坐。”
那孙坚却是朗笑一声,道:“依我之见,曹孟德乃是此次传诏之人,就不要推辞了,盟主之位你来坐就是,我们都没什么意见。”
谁知,孙坚此言一出,不说袁术脸色黑了,便是其他许多诸侯也是面色阴沉。
什么叫“我们都没什么意见”,你孙文台有何资格代替我们做主。
立即,就有北海太守孔融摇头道:“文台此言差矣,盟主当是由一个声望德行具足的人胜任,方能让人信服。”
孔融是孔圣人之后代,也就是“孔融让梨”的那个主人公,圣人世家最为注重礼教,而曹操的祖父是宫内宦官,在他看来,怎么能由一个宦官之后来坐盟主,传入史册岂不被后世贻笑大方。
曹操闻言,面色虽然不变,却是内心冷哼一声,同时也隐隐约约觉得李玄机所言真个属实,诸侯联盟,方一会面,嫌隙便生。
“难道真的要如李玄机所说,这次诸侯讨董,要无功而返?”
他暗想道。
此时的曹操还并不是数十年后的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绝代枭雄,如果说这次讨董有谁是真心实意为了匡扶汉家社稷,恐怕也只张邈、孙坚这一小部分人,其他无不是想因此来谋夺利益。
此刻,心中沉重的曹操暂时按下纷杂心绪,对着孙坚与众人道:“文台之言,操实不敢受,也知盟主大位非曹操能任,纵观在列诸公,若说德行声望具足的人,首推袁本初,曹操属意袁绍为此次讨董盟主。”
此言一出,席间诸侯纷纷沉吟,唯独袁术内心大叫:
“好你个曹阿瞒!我才是袁家宗室,袁本初一个小妾庶出,有何资格担任盟主。”
但此时的诸侯却是思索之后,纷纷附言,由孔融先开口附议。
其次,孙坚也响应,一时之间诸侯同意之数,竟过了大半。
袁绍内心暗喜,但面子上总要做些功夫,便先行推辞一次。
然席间诸位再三恳请,道“非袁本初不可”,袁绍这才答应下来。
而袁术却是险些气炸了,就算不是他当盟主,也轮不到袁绍啊,尤其是这个他从小就看不起的大哥,一个小妾之子,这次居然骑在了他的头上,不过,纵然他万般不愿,这结果却是诸侯共同推举,他也只好暗暗记恨,什么也改变不了。
最终,由袁绍担任盟主,又任袁术总督大军粮草,起草讨贼檄文,祭天之后,孙坚自告奋勇担任前锋,领军一万杀向了洛阳,其余诸侯分数路,其后而行。
但尽管这江东猛虎威武无匹,却在虎牢关下受阻,为一名叫华雄的大将所败。
诸侯来到阵前观战,却见那华雄手持一柄观月大刀,上阵之将领,没一个人撑得过数个呼吸,便被斩于马下。
诸侯大惊失色。
袁绍尤恐,忙问众人:“哪位帐下有良将,可败这华雄。”
袁术当下欣喜,这次可是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便道:“我麾下有一良将,名曰俞涉,可斩那华雄。”
谁知,俞涉出去不足盏茶功夫,便有小兵来报:“俞涉出战不足一回合,被华雄斩落马下。”
袁术震恐失声:“我的大将啊,那华雄竟如此厉害!”
此时,太守韩馥冷哼一声,道:“我有上将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