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1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悦乐坪湔ɑ难芯抗ぷ鞣旁谥泄衬诮校沽梢猿榈鞴こ碳际跞嗽彼嫱啊

    苏联方面也同意,加大对抗联留学生的接收力度。所有理工科项目,包括原来限制中国方面选派人数的高能物理等专业,将全面对中国党方面开放。只要能通过苏联的入学考试,苏联方面将会全盘接受这些留学生学习。

    但所有的学费和物资需要,都由中国党自己负责。同时苏联方面也同意,在抗联承担薪金的情况之下,选派一批专家到抗联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一系列专科学校,担任教学工作。以弥补中国同志创办的这几所学校,师资力量现在还很不充足的现状。

    不过对于苏联方面提出,在国内物资匮乏局面越来越严重,甚至基本供应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的情况之下。希望中国同志能够加大对苏联谷物以及农产品的供应量,以改变苏联目前遭遇的粮食困境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杨震在与作为赴代表团长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经过协商之后。提出将东迁的几个大学,暂时迁移到东北境内,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暂时合并,以保证几所大学的供应,并减轻苏联方面的粮食压力。

    只要苏联人同意这几座苏联大学在东北期间,理工科将对中国学生全面招生。所有迁移到中国东北苏联大学师生的供应问题,全部由中国方面解决。同时抗联保证这些大学师生的安全,在战争结束之后,所有的师生要全部返回苏联。

    在几经协商之后,苏联人最终同意了这个交换的要求。但提出在这些大学返回苏联境内的时候,抗联方面不得以任何的借口,扣留任何教职人员和学生。一旦战争形势稳定下来,苏联方面将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大学迁移回苏联。

    不过这几所大学在中国境内期间的中国学生,可以随同迁移回苏联继续就读。而且抗联要为所有进入中国境内苏联大学的学生,支付与在苏联境内留学生一样的学费。不过考虑到中国同志的经济承受能力,苏联人同意部分学费,可以用农产品和煤炭折价支付,不再要求中国同志全部支付现金。

    这份协议在谈判的时候,过程根本就没有杨震后来说的那么温和,那些话只是一些形容词而已。整个谈判过程,可谓是剑拔弩张。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谈判,才最终完成所有的谈判。不过谈判过程虽说艰辛了一些,但是苏联方面落实的却很快。

    在协议还未最后签署的时候,在杨震的坚决要求并作出一定让步的情况之下,苏联人转交的第一批七十架拉格三战斗机,已经运到东北境内。在协议签字的头三天,所有的拉格战斗机,已经全部转交完毕。

    而第一批东迁的几所大学,在协议刚进入落实的步骤,甚至东北局还未来得及准备校舍,这批基本上以苏联沦陷区迁出来的大学为主,所有师生连同教职员工中并未征兵的人,就已经抵达佳木斯。

    这批大学有被包围之前,紧急被从列宁格勒出来疏散的加里宁工学院、列宁格勒医学院、列宁格勒交通大学等位于列宁格勒地区的大学。以及丢失之前紧急撤离的基辅大学、白俄罗斯大学,白俄罗斯铁路与交通学院,白俄罗斯医学院、第聂伯河大学等沦陷区大学。

    苏联人重视高等教育的程度,远不是中国人可以相比的。在国内物资供应匮乏,东迁的各个大学学生,虽说作为重点保障部门,但也一样遭受物资匮乏的困扰。煤炭、粮食、糖类配给数量严重不足,肉类更是难以一见。

    战争爆发一年多来,虽说沦陷区的大学基本都抢救了出来。有的迁移到了中亚,有的迁移到更安全的西伯利亚。但在国内整体供应局面恶劣的情况之下,这些大学师生与所有苏联国民一样,普遍都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已经打乱了原有的教学次序。

    为了保证这些大学教育能够不被战争打乱,为了保证这些教授和大学生的身体和营养。苏联人最终同意了将东迁大学的一部分,迁移到物资供应保障相对稳定的中国东北继续开课。作为交换,这些大学将增加在中国招生的数量。

    随着四三年苏联国内出现灾荒,供应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在紧急与延安商议之后,按照东北的承受能力,苏联人除了四二年下半年迁移的部分大学之外,又紧急迁移了十六所大学进入东北作为临时的教学点。

    甚至在莫斯科保卫战结束之后,因为战线并未远离莫斯科,而留在乌拉尔地区的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财经学院、莫斯科钢铁学院也迁移到了东北。新成立的石油学院,则压根就转到哈尔滨成立。

    不过尽管苏联方面接受了中国同志的好意,将一部分大学转到中国东北。但是这些大学的所有研究所,无一例外的都被留在了国内,一个也没有迁移到中国。即便是农业研究所,也都留在了国内。而且迁移到东北的大学,很多都是师范类的大学。

    尽管大批的苏联师生进入东北境内,极大的加重了东北的负担。但杨震依旧认为这个协议,相比抗联向苏联方面选派留学生还是划算的。中国人的确需要航空工程等专家,但一样需要铁路和交通,电力与水利方面的专家。

    对医生的需要,也一样的有着大量的需求。农业专家,也是一样缺乏的。只要苏联人答应将这些大学对中国人招生,那就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有了借鸡下蛋的地方,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

    管他什么大学,只要能招收中国学生就好。不过杨震经过与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再三商议之后,还是将选派学生的重点放在几所工学院和医学院上。至于原来的一批原定于回国担任教授和讲师的原留学生,如果考上硕士以上的学业则让他们继续攻读。

    而在此协议签署完毕后,中央也在秘密协调各个沦陷区党组织,让他们协助抗联做好在沦陷区招生的工作。保证能有足够的生源,以尽可能的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进入苏联的大学深造,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

    事实上苏联人虽说要求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大学立即迁移回苏联境内。但是有几所德国占领区内的大学,直到四八年之后,那些位于苏德主战场的城市彻底完成重建,才陆续的搬迁回国内。

    这个补充协议中关于教育方面的部分,在整个战争之中一直在执行。苏联人也的确加大了对中国留学生的接收数量,并且将一部分以前并不对中国人开放的大学和学科,也对中国人进行了开放。

    直到整个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也没有中断。以抗联选派留学生为起点,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最急需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国内奇缺的工科人才。

    没办法直到建国之前,国内大学全部都加在一起,培养的学生有七成是学文的。剩下的三成搞基础研究的理科,又占据了大部分。学习工业建设最急需的工科的学生,数量最多也就占据一成的比例。

    别说现在国内的工科毕业生,能来到东北的不足三分之一。就算国内所有的工科大学生都来东北,甚至连眼下的工业建设所需人才都无法满足。没有人才所有关于工业方面的设想,都只能是一堆永远无法实现的幻影。

    国内大学所谓的大师的确数量众多,但是这些大师即搞不了科学研究,又无法真正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知识。苏联模式虽说有弊端,学科的划分过于精细,很难培养出西方那样的全科人才。但是最起码解决了供与需之间矛盾,保证了建设所需的最基本人才需要。

    至于所谓的人文自然、历史、哲学、社会学一类的科学,还是等解决了工业化最急需的人才之后再说。后世有人指责建国后,中国的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大师。原来杨震还很是深以为然,以为的确是中国建国后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

    但真正回到这个时代之后,杨震却发现当年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除了特定的历史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国家为了改变工科人才奇缺的情况,而采取的必要手段。人才缺口过大,才是调整真正的原因。

    苏联模式的弊端,当初的领导人也许不明白。但是苏联那种批量式的培养模式,却是成为解决当务之急的最便利手段。在所谓的质和量之间,尽可能的找到一种平衡,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的燃眉之急。 。

第三百九十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 
旧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文科之中集中了过多的资源;真正急需的理工科人才;数量相当的匮乏;无大规模的现代化工业;绝大部分的工科学生毕业即失业;如果不能出国学习;要么只能转行;要么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而且大学收费虽说不算昂贵;但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尤其是占中国大部分的农民家庭可以问津的;学费很贵出來又很难找到工作;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工科学生;不像文科生学而优则可以仕;如果不能留校或是出国进修;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就更加限制了学习工科的人数;

    有限的毕业生;又偏重在轻工业、采矿、铁路、化工等国内可以就业;主要是轻工业和交通方面;真正重工业急需的人才数量很少;冶金、机械、动力、材料、造船等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更是奇缺无比;

    不仅无法满足国内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而且也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发展;这些人是重工业的底子;洠в姓庑┤艘簿筒豢赡芙ㄉ柚毓ひ担患幢懵騺砉ひ瞪璞福灰参薹ǚ⒒佑Ω糜械男вΓ

    单靠那些人文科学的大师;无论他们的名誉在显赫;他们的学识水平再高;也无法真正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任何的作用;富国强兵离不开工业;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更离不开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那些所谓的学者让他们研究历史、文学可能建树颇多;但是无论他们在妙笔生花;那些历史、哲学、人文科学对工业化建设;却基本上洠в腥魏巫饔茫还业姆⒄估氩豢庑┤耍坏钦庑┤硕越ㄉ柘执墓ひ担淮蛟煺嬲墓ひ登抗换旧掀鸩坏绞裁醋饔茫

    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能靠研究历史与自然科学;还有什么社会学吗;这些东西能使得一个国家真正走向富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美英的全科模式;虽说培养出來的学生质好于苏联模式;但是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之下;培养的速度和数量远远赶不上需要;

    这种情况之下苏联模式;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也许当初唯一的错误;就是将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压缩的太低了;将几个著名的综合大学;分拆的过细有些伤了元气;再想恢复相当的困难;

    不过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薄弱;国内文盲占据绝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压缩文科专业;重点发展理工科;尤其是最急需的工科专业;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且杨震绝对不认为将当时的教会大学;收归国有是一个错误;

    在一个大学生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年代里面;国家建设、国防建设最急需的理工科学生;自然要占据优先地位;在这个前提之下;其他所有的学科都要让步;因为洠в姓庑┤瞬牛桓揪臀薹ń⑾执墓ひ祷。

    当回到这个年代;东北根据地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时候;杨震是真正理解后世开国领导人的苦衷了;一方面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尤其是急需的国防工业大规模的开始建设;一方面是工科人才巨大的缺口;有限的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眼下根据地工业建设;除了设备进口因为资金以及美国出口方面的限制;进展并不快之外;最大的困难;就是合格的工科人才奇缺;你总不能让一个学文学的;却搞石油勘探;让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去研究飞机发动机设计;

    即便从关内动员來的理工科毕业生;也只能暂时勉强满足最低需求;在除去其中搞基础研究的理科人员;剩下的工科人才数量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人才的困境;不仅限制了工业建设的速度;甚至还影响到了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所以杨震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在逼迫无奈的情况之下;也只能向这些方向倾斜;将最急需的工科方面;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冶金、化工、地质、机械、造船、动力等工科专业;有一样就学一样;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用时也一样方恨少;在自己已经既定目标之下;杨震实在无法忍受国内大学慢吞吞的培养模式;以及惨到极点的数量;要是等待国内的培养模式;就算那些大学毕业生全部到东北工作;恐怕也满足不了需要量的十分之一;

    当初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文科和自然科学专业;他坚持一个洠в醒≡瘢欢谟胫醒氪蛲抵螅凰苯又碌缰醒耄幌M巯略谒樟粞У娜慷几难Ю砉た疲徊灰パ裁聪肪纭⒄苎А⒆匀豢蒲У冉ㄉ柘执朗乱担桓揪陀貌簧系亩鳎荒呐戮褪茄┮埠茫

    他并不认为研究这些东西;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而且关内的那些大学;类似的科系和学生已经足够多了;现在最关键的问睿皇墙饩龉ひ到ㄉ枳钊狈Φ娜瞬欧矫嫖暑};剩下那些等到以后;依托国内大学培养已经足够了;

    不过眼下虽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杨震依旧认为现在派出去的留学生;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除了想办法与苏联沟通之外;他也在不断的想办法自己培养;他这个手伸的过长的东北局第二书记;除了军事问睿猓凰械慕逃ぷ鞯比什蝗玫慕邮止齺恚

    搞的中央调來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局第三书记;几乎成了他的办事员;教育和对外谈判;这两项工作基本上是由他亲自主抓;别人根本就插不上手;尽管总指挥和那位主席对于他的越权和独断专行;并洠в卸嗨凳裁矗灰苍谝恢敝С炙

    但是在教育上持续巨大投资;也多少让那位主管东北工业建设以及财经的党内经济专家;感觉到压力巨大;即便眼下有美国人的部分贷款也好、援助也罢;但在战时首先要保障的浩大军费开资;已经让东北根据地的经济多少有些不堪重荷;

    在几经苦战之后;抗联眼下控制的地区;面积虽然占据了东北大部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