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的问题。
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和辎重可不是开玩笑的,在这种典型的山地,如果没有铁路,那运输成本将高到恐怖,这也是朝中部分官员主张谈判的原因,并不是说有人惧怕列强,而是这仗打起来太耗钱了。
要想少耗钱,就必须像进攻莫卧儿帝国那样边修铁路边推进,当初进攻莫卧儿帝国的时候东线可是安排了三十万俘虏在修铁路,而且,那里基本上都是平原,修起铁路来比较容易,这边可全是山地,要达到那种推进速度,这修铁路的人起码要增加一倍。
这个人员从哪里来呢?用俘虏自然是最省钱的,因为他们不需要俸禄,就跟奴隶性质差不多,只要喂饱就行了。
建设军团和五十万南亚俘虏加起来倒是有六十万,但是他们正在坎大哈附近集结,准备修筑欧亚铁路呢。
而且朱慈炅都已经向那些俘虏承诺了,一旦欧亚铁路修通,便还他们自由,难道出尔反尔,又让他们来修筑北疆的铁路?
想来想去,这样做还是不妥,而且想让阿三拼命干活,那简直就是做梦!
最后,朱慈炅想到了个藩属国的军团,东瀛、朝鲜、安南、暹罗、东胡五个属国的军团加起来也是六十万,他们是有俸禄的,不过,俸禄由藩属国承担,并不用大明出钱,就当是练兵了,反正又不用他们打仗,而且,辽东的屯卫经过一年的训练都成了修铁路的老手了,到时候指导他们就行了。
定下了修铁路的人员,接下来就是军队数量的问题了,就现在的三十万辽东军再加上禁卫军第一军团够吗?这是个问题。
朱慈炅个人感觉是不大够的,这个还需要商讨,再加上他还要用电报处理一些国事,他不得不选择暂时离开满泾卫,赶往镇真河卫坐镇。
临行前,朱慈炅专门给孙承宗的灵柩上了一炷香,同时在心中暗暗祷告:“太傅,等朕将铁路修到满泾卫,就兴兵为你报仇,到时候朕再来你的陵园祭拜。”
随后,他便带着秦良玉、曹文诏和禁卫军五万精骑往镇真河卫赶去,至于满泾卫,则暂时交给毛文龙和杨忠把守了。
他相信,有大明十万精骑在,就算沙俄倾巢来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下来。
一路无话,五天后,朱慈炅便赶回镇真河卫,而此时,卢象升和孙元化早已接到通知赶到镇真河卫。
朱慈炅不顾行军的疲劳,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与会人员不多,也就秦良玉、卢象升、曹文诏和孙元化,他主要是想听听曹文诏对敌情的具体介绍,然后借助其他三人的经验分析一下,占领西伯利亚到底需要多少军队。
会议一开始,朱慈炅立马指着会议桌上简易的西伯利亚地图对曹文诏道:”你先介绍一下现在所了解到的敌军情况。“
曹文诏应声而起,指着满泾卫对面几百里处的一个标记道:”这里就是沙俄远东地区的总据点,好像叫什么雅库茨,是一个大型棱堡,平时驻扎人数大约五千人,还有,这里,这里,这里,我们都发现了小型棱堡,结合我们查探过的疆域估算,沙俄在远东的驻军应该有二十万左右。呃,我们查探到的暂时就这么多了。“
说罢,他尴尬的看了朱慈炅一眼,羞愧的坐了下来。
朱慈炅没想到曹文诏这么快就介绍完了,他点头安慰道:”这个不怪你们,西伯利亚疆域实在是太辽阔了,就算派上万人去查探,估计都很难查探完。现在情况大致就是这样了,大家分析一下,要一举拿下西伯利亚,到底需要多少军队。“
众人闻言,纷纷陷入沉思。
很快,卢象升便比划着地图上西伯利亚南北两边,问道:”这西伯利亚南北大概有多宽?“
这个朱慈炅还真不清楚,他不由望向曹文诏,曹文诏尴尬的道:”这个还没有具体测算过,不过,根据奔马的速度,我们估计,这个南北宽度怕不有上万里!“
”嘶“,卢象升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秦良玉紧接着问道:”皇上,沙俄会不会从欧陆增派军队前来支援?“
朱慈炅闻言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现在看来,还真有这种可能性,他分析道:”这种可能性很大,如果仅凭十万人马就敢进攻大明,那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光辽东军就去了三十万,他们应该能查探到,所以,朕估计,他们应该有援军。“
秦良玉闻言,皱眉道:”这就麻烦了,皇上能预测出援军的大概人数吗?“
朱慈炅想了想,猜测道:”要打败大明三十万大军,沙俄就算再狂妄,最少也会组织三十万大军,所以援军数量应该不会低于二十万,而按他们现在国力分析,撑死也就能齐集五十万大军,所以,这个援军数量应该不会超过四十万。“
孙元化紧接着问道:”皇上,他们有火炮吗?“
这帮家伙貌似还教过建奴铸跑呢,朱慈炅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有,肯定有,而且,从缴获的火枪来看,很多都是机床加工出来的,沙俄应该不大可能有机床,所以,这些枪很有可能是英法或者荷兰提供给他们的,荷兰和英法也有可能提供更先进的火炮给他们。“
孙元化闻言,眉头也皱起来了,这样一来,岂不是说,沙俄的装备跟明军的装备几乎没有什么差距!
众人沉思良久,还是卢象升率先开口道:”皇上,结合现在的情况分析,微臣觉得,要拿下西伯利亚,最少需要百万大军!“
第十五卷 第五十章 百万大军()
百万大军!就算是一向雄才大略的朱慈炅都被这个数量吓到了,除了上次夺取南亚的战争,其余的几次大战,大明都没有一次性投入过这么多的军队。
他很想告诉卢象升,南亚那儿不一样啊,那里三面临海,可以海陆联合运送,不管是军队还是粮草和辎重,都不用担心运输问题。
这西伯利亚虽然北面也临海,但那海可是冰雪的海洋,一年能通行四五个月就算不错了,万一粮草运送不及,百万大军可就不战自溃了!
想到这些,朱慈炅有点心虚的道:”不用这么多兵力吧?“
卢象升还没有开口,秦良玉倒是先说话了,她详细的分析道:”就算沙俄没有援军,我们最少也要投入五十万大军,因为西伯利亚的疆域太辽阔了,对于那里的地形,我们又没有沙俄熟,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必须全线推进,不然的话,他们一蹿到我们后面,截断粮草,甚至是占据满泾卫这样重要的关隘,那前线的大军就危险了。皇上也分析过,敌人绝对有援军,所以,我们在全线推进的同时还必须预防他们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这样算下来,百万大军已经算少的了。“
曹文诏也跟着点头道:”我们还必须考虑敌人的战斗力,维汉曾经跟末将说过,罗刹兵与他以往遇到过的敌人都不一样,他们的意志很顽强,一旦打疯了,那也是悍不畏死的狠角色,他们,怎么形容呢?好像就是为战斗而生的!“
战斗民族!朱慈炅猛然想起后世这个很有名的称号,的确啊,沙俄打起仗来是很顽强的,他们要么不跟你打,一旦打起来,那意志是相当恐怖的。
后世历史上那个有名疯子打沙俄的时候,第一次就投入了三百万大军,后面陆陆续续投入了五百五十万大军,结果,还是被打败了!
当然现在的沙俄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强大,但是,自己也没有后世那个疯子那么穷兵黩武啊,这样算下来,百万大军还真不算多。
想到这里,朱慈炅缓缓的点头道:”那好,就投入百万兵力,这场仗一定要打赢,西伯利亚一定要拿下,不然不足以震慑列强,更不能解朕心头之恨!“
既已决定动用百万大军,接下来就要考虑调用哪些军团了。
现在集结在镇真河卫和满泾卫一线的总共才四个正规军团,四十万大军,他们分别是
秦良玉统帅的禁卫军第一军团;
曹文诏统帅的关宁军;
毛文龙统帅的东江军;
满桂统帅的辽东军;
也就是说,还有六十万的缺口,卢象升统帅的天雄军肯定是要调过来的,就算这样,还差五十万,再从哪里调呢?
大明陆军现在总共十三个正规军团,六个预备军团,预备军团不用想,守守棱堡还可以,正式参战就免了,因为他们武器装备很少,只有借助棱堡里的火炮才有战斗力。
那么剩下的正规军团能不能调呢?
朱慈炅让曹化淳取来一张军团驻防地图,跟众人仔细商讨起来。
首先,是一等军团。
孙传庭统帅的秦军,不能动,因为整个大明西部就那么一个军团,那边可不是很安定,蒙元的余孽还在蠢蠢欲动呢,如果把秦军调走,让他们乘虚而入,趁势而起那就麻烦了。
侯世禄统帅的远征军第一军团也不能动,临近坎大哈的可是波斯萨法维帝国,如果把征军第一军团调走,波斯萨法维帝国肯定会有想法,万一他们被列强怂恿,发了疯,来攻打南亚次大陆,那南亚就危险了。
秦翼明统帅的远征军第二军团倒是可以考虑调回来,因为南亚还有三个预备军团在那里驻守,预备军团上战场可能还差了一点,镇压平民还是不成问题的。
然后就是二等军团了,貌似二等军团里面只有秦拱明统帅的定辽军还在欧亚运河驻守,现在那边的棱堡和炮台都修筑好了,倒不一定要二等军团驻守,换个三等军团也行,问题换哪个呢?
众人的目光不由转向南洋,因为那里有李明甫统帅的武威军和马祥麟统帅的边防军第二军团。
南洋相对来说倒是安定一点,因为那里原来差不多都是大明的属国,民间是没什么反抗意识,但也不能排除个别人带头造反这种可能性,现在藩属国的军团都要调来修铁路了,没一点军队在那边驻防也不行。
想来想去,大家想到一个办法,陆军不够就用海军补嘛。
现在的东番已经不是前线了,也就是说海军预备军团完全没有必要在那里驻守了,可以将海军预备军团调往吕宋、旧港和安南的海防港等地驻防。
星城港其实也不能算是最前线了,一个南洋水师在那里驻守完全就够了,可以把南海舰队调往暹罗和东胡海域驻防,这样的话,整个南洋地区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武威军和边防军第二军团完全可以调出来。
众人商议了一阵,干脆让武威军去镇守欧亚运河,将秦拱明统帅的定辽军换回来,马祥麟统帅的边防军第二军团则直接调到镇真河卫来。
最后就剩下史可法统帅的禁卫军第二军团和曹变蛟统帅的边防军第一军团两个三等军团了。
京城和东大营可是大明的核心,一个正规军团都没有肯定不行,这样的话,禁卫军第二军团就不能动了。
边防军第一军团倒是可以考虑,因为辽东现在也算是大后方了,调个预备军团驻守就行了。
正好洪承畴统帅的陕西预备兵团和左良玉统帅的山西预备兵团还在轮流驻守漠南草原呢,干脆定下来,让左良玉统帅山西预备兵团驻守漠南草原,洪承畴统帅陕西预备兵团驻守辽东,这样,边防军第一军团就能调过来了。
军团的调动是商议完了,但是,总共加起来也才九个军团,一百万大军都只能算堪堪够用,九十万大军能凑合吗?
这可是面对列强的关键战役,显然是不能凑合的,但是,正规军团都调完了,怎么办呢?难道调一个预备军团上?
这显然也是不行的,最后,朱慈炅一咬牙,干脆再组建一个正规军团。
一个正规军团的武器装备,工部兵工厂那边还是能很快凑出来的,人员方面,直接调六个预备军团的精干就行了,至于主将,杨忠在此次满泾卫守卫战中的表现足以载入史册,升他当个主将,完全没有问题。
就这样,朱慈炅又组建了一个三等军团,名称就定为忠勇军,用以赞扬和怀念在满泾卫保卫战中那些忠肝义胆,英勇无畏的大明勇士。
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
六月的欧亚运河,流金似火,滚滚的热浪带着淡淡的咸腥味在荒原上肆意,这种天气最好是躲在屋子里或者干脆在外面搭个凉棚纳凉。
但是,大明的亚非港却人头攒动,热闹无比。
随着运河的通航,越来越多的商船选择欧亚运河做为来往的通道,虽然欧亚运河还要收费,但是相对绕道好望角来说,这点费用连一半都不到,更重要的,还能节省一大半的时间,甚至连反哈布斯堡联盟各国的商船都渐渐的放弃了绕路,直走欧亚运河。
对于这点,大明帝国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很开明,修通运河可不光是为了自己方便,也是为了赚钱,有人来送钱,为什么不收呢?
所以,三国都没有禁止任何国家的商船通过,不过,凡是大明哈布斯堡同盟的商船,都只收取一般的费用,这样一来,同盟各国的商户就更有竞争力了。
秦拱明站在一个棱堡的顶层,用望远镜慢慢的扫视着眼前的景象,终于可以回大明了,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外甥了,他的内心,有欣喜、有期盼,但更多的却是不舍和痛楚。
这个不舍还可以理解,毕竟欧亚运河是在他的守卫下慢慢建成的,但是,他为什么会感觉到心中痛楚呢?
他之所以心中痛楚,是因为太傅孙承宗去世了,在调令到达之前,他就收到了太傅去世的消息。
秦拱明也可以说是辽东一系的将领,他手下的定辽军就是在辽东组建的,想起在辽东作战时孙承宗对他的指导和提点,他的心就跟针扎了一般的痛。
正当他怀着复杂的心情扫视着运河上的景象时,一个庞大的舰队出现在远处的海面上,打头的是一艘巨大的宝船战舰,上面悬挂的正是大明帝国的日月龙旗。
终于来了,秦拱明立马下令道:”传令,所有人,就地集结,准备交接防务。“
亲卫四散传令,整个运河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