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联1991-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八百三十四章 牵动世界的神经() 
大选的日期终于临近,邦联德国总理的建立从日程表上划去。之前双方就因为选票的投票总结地点而困扰——一个波恩一个柏林,提防和戒备重重的双方领导人都警惕对方在现场投票统计动手脚,最后统一口径的决定在波茨坦举行。

    拉方丹与克伦茨,一位是社会主义党派的领导人,另外一位是前东德**主席,如今却走向截然相反的方向。一个坚持德国应该是人民的德国,而另一个却认为德国必须走向伟大的复兴,一个坚持向左,一个转身向右,截然相反。

    唯一相同的是双方之间都曾有过被刺杀的经历,1990年在竞选集会上为一名向他献花的妇女签名时,被对方用匕首刺中了颈部,死里逃生。

    蔡西林霍夫宫,波茨坦公告的签订地点。这次的统计将会在这片绿水环绕的庭院里进行,目的是为了避开某些不可掌控的因素,还有政治阴谋。

    这是双方第一次会面,东德合并之前拉方丹还只是萨克州的州长,政坛上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却在1990年成为联邦德国的候选人。

    德国萧条的冬季让湖面披上一层细碎的寒霜。

    凛冽的风吹干了仅存的一点温度。

    两个都在宣称自己拯救德意志的人在最后的统计开始之前展开了一段秘密的谈话。他有话要对克伦茨说,拉方丹打量克伦茨的目光,却像一个失望的老党员在仇视背叛革命的叛徒。

    拉方丹踩着脚下的积雪,像是要将克伦茨深深掩埋在雪堆之中。

    “真是足够的讽刺,没有想到东德**书记居然成为右翼政党的支持者,你还记得当初入党时的宣誓词么?看来东德不复存在之后你已经忘记了。你曾说过永远的忠诚于人民,但是现在居然跟资本家勾结在一起,不觉得可耻吗?”

    “你不配成为德国的总统,我拼上一切,也要阻止你的阴谋。”

    面对拉方丹的讽刺克伦茨没有失态,他的表现很冷静,冷静的让拉方丹捉摸不透背后的意味。脸部的肌肉都没有产生抖动,完全看不穿背后有什么阴谋和想法。

    平静到甚至在脸上还带着一抹微笑。

    “我在拯救我的国家。”

    “一群傻逼圣母们在摧垮德国的根基,告诉我,我们的舰队,我们的陆军,我们的战斗机,已经多久没有获得过经费了?你们拿着它去圈养一群垃圾与寄生虫。来满足所谓的选票,日复一日的拖垮德国的经济,还希望用欧盟领导的身份来向其他人洋洋得意的炫耀德国的伟大成就,事实上不过是用腐朽的空架子支撑起来的落魄局面而已。”

    伟大的德国?

    一个摇摇欲坠的垃圾堆而已。

    金融帝国的大不列颠在虚拟经济的成就中不可自拔,到最后盛极一时的大不列颠海军只剩下虚有其表的空壳。德国也正在重蹈覆辙,如果继续纵容那些左翼圣母,那些难民下去的话,迟早会面临覆灭的结局。

    克伦茨的重返,就是要以最铁血的手段,来改变德国的命运。

    拉方丹对克伦茨的话嗤之以鼻,在他看来无论对方多么义正言辞,都不属于政治正确的范畴。不明白优秀规则的人永远没有希望加入到西方政治的竞选中。

    克伦茨也没打算继续跟对方讲道理,政治理念的不同注定让他们成为对手。就向他一如既往的坚信,德国需要的是民主的拯救者,而不是向多数人暴政下跪的软骨头。

    “随便你怎么认为,我都不在乎,但是德国现在只缺一个人……”

    剩下的话克伦茨没说出口,估计拉方丹也不在乎他说什么。

    德意志缺少一位推动它前进的,暴君。

    让整个国家走向正轨的暴君。

    他转身进大厅,一场精彩的选票大战正在拉开帷幕,从十分钟之前正式投票,双方之间始终保持着不大不小的差距。微妙的平衡更加增添了其他人的担忧,那些守在电视屏幕面前的人都是竞选变革的支持者或者反对者。

    马里奥总统在昨晚曾与政治顾问讨论到凌晨,话题无一例外是克伦茨上台之后,欧洲将会面临怎样的变革。最重要的是为美国带来什么变数。

    “危机,危险与机遇并存。”

    “我只想知道,对方这么做,最终会导致欧洲出现第二个希特勒么?”

    马里奥眨了眨眼睛,躲在睫毛之后的瞳孔里,似乎带着更意味深长的阴暗想法。

    “我们缺少一场战争刺激美国的经济,哪怕仅仅是有限的局部战争,也能再次的振兴美国的产业。”

    国家安全顾问伯杰摇了摇头,“太难了,有一个尚未完全衰落的苏联,法国和英国也在背后压制着德国,想要通过扩张的崛起根本就不可能。而且从历史上事实证明德国的扩张根本是无稽之谈,欧洲的政治地理格局牵制了武力的扩张,科尔的欧洲大一挺联盟原本是正确的思想,如果真的走向希特勒的道路,德国自取灭亡。”

    伯杰还没说完,马里奥总统就打断了他。

    “我知道了。”

    对方的观点跟自己一模一样,但是苏联为什么要拼命的去扶持,将来可能成为自己对手的国家?

    亚纳耶夫到底在下什么棋?

    这是克伦茨和亚纳耶夫之间的秘密。

    欧洲伟大联盟的构想,就是为了让改变阶级对立的局面。

    美国才是世界的头号敌人。

    万恶之源……

    世界和平的破坏者……

    这本是针对你的阴谋。

    牵涉到战略机遇的问题亚纳耶夫从不含糊,莫斯科当局往克伦茨身上压下的赌注和筹码已经够多了,自从前东德**领袖表现出重整德国的决心之后,他就知道这个人会让整个整个世界震惊。

    至于某些人不明白亚纳耶夫为什么要跟一个右翼政党合作,他也不需要去解释什么。

    对于美国来讲,只要对扳倒对手哪怕对方是一条狗也值得去扶持。对于亚纳耶夫来讲只要能为自己获得喘息的战略空间,才不在乎对方是右翼还是左翼。

    看着电视屏幕上跳转的数字,他深吸了一口气。

    决定欧洲命运的竞选结果就此展开。(。)

第八百三十五章 出乎意料的结局() 
一个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到两次,更何况是一个国家。

    克伦茨还没有蠢到要赌上德国的命运去挑起一场灭绝全人类的世界大战,更何况除了德国之外,周围一圈的国家领导人身边都有一个黑色公文包。强行发动战争的结果是核武器的犁地式打击,不用英法苏三国的联合压制,光是苏联快要报废的核武器库存,就足以让汉堡到慕尼黑的距离变成寸草不生的焦土。

    竞选总理的难度却比发动核战争的可能性还要艰巨。

    主流媒体方面偏向拉方丹更多一些,从1990年到现在一直是总理候选人提名的无冕之王。他提出的改善民众福利,增加税收降低国家财政赤字的条件能被绝大多数的“政治正确”派系所接受。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比起侵略性极强的克伦茨,拉方丹和平与发展的呼声更加的平易近人。

    在大选接近的日期,克伦茨看电视时随便转到一个电视台,主持人都是一边倒的看法。都认为德意志民主复兴党是失败的结局。

    “虽然克伦茨提出的驱逐难民,光复德意志正统的口号,但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人民的关注点在福利问题和就业问题上,受到经济疲软的影响,德国的事业危机正在逐渐攀升。克伦茨提出的观点不过是镜花水月,在德国根本没有发展的根基……”

    克伦茨面无表情的摁下了转台。

    “除了东德部分州之外,拉方丹在其他地区的选票节节攀升,人们对于让拉方丹当选的意愿和呼声已经盖过了克伦茨的风头。民主正在走向胜利,他势必会战胜邪恶的独裁者,成为德国新的明灯……”

    他再一次换台。

    “克伦茨在汉堡遭遇了重大的滑铁卢,呼声直线下降,似乎人们对这位极端的总理候选人抱着深刻的成见,我们到处可以看见让克伦茨滚出……”

    他放下了遥控机,几乎主流的呼声都在将最刻薄的语言,最恶毒的诅咒加在身上,深吸一口气平复了情绪之后,如果剧情真的按照这些人所说的话,那么也就不会出现如此高的群众呼声。

    拉方丹所谓的税收及福利改革不过是老生常谈,真要这么有用的话他也就不会在上一次竞选中输给对手科尔,至于汉堡本来就是拉方丹选票的大本营,媒体故意隐瞒了萨克森州大捷而对汉堡州的情况大书特书,背后隐藏的阴谋就是将民众的注意力引导到联邦德国候选人身上。千言万语的诅咒最终也不过是一句话。

    克伦茨不行,他没有资格引领德意志。

    然而卑劣的谎言欺骗不了人民的目光,自由民主左翼的圣母如何摇旗呐喊,他在群众之中的呼声已经有盖过拉方丹的趋势。

    今天,就让他来终结左翼圣母的美梦。

    告诉他们什么叫政治不正确,德意志的土地,不会留给中东的难民一寸!

    复兴的荣光将会笼罩整片神圣的土地,他们将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

    思维从梦境中被强行拉到现实,光线涌入视网膜,他从睡梦之中苏醒。

    这几天太累了,以至于直接在休息室的沙发上和衣而睡。此时助手轻轻的摇了摇克伦茨的胳膊,小声说道,“克伦茨阁下,大选的统计结果即将出来了,你要看一下么?”

    从横躺的沙发上爬起来,克伦茨整理了一下西服,缓缓说道,“当然。”

    他要亲眼看见,联邦德国全面的溃败。

    最终结果将在会议厅宣读选票结果,整个统计都采用透明化的方式,杜绝别有用心的人徇私舞弊,最终的结果即将在屏幕上显示,克伦茨握紧了拳头,他的政治仕途,他要复兴德意志的梦想,将所有一切都赌在这场大选上,绝对不允许任何的失败!

    但最终结果呈现在屏幕上时,却让克伦茨感到惊讶。

    拉方丹比他多了十二票。

    “不,这不可能。”

    克伦茨有些难以接受这个选举的结果,对他而言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最终拉方丹以微弱的差距胜利,成为德国邦联的第一任总理。

    他捂着脸,没有说话。失败的痛苦像要粉碎他的心脏,让他难以承受的是那些支持他的目光。

    失败了……

    以不光彩的结局结束了政治生涯,就像一切回到了1989年的政治凛冬。他收拾包袱离开东柏林,向东德最高苏维埃议会的方向望了最后一眼,明天他将会接待新的主人,议会大厅上的锤镰换换落下,换上传统的三色旗帜。

    德意志的荣光不再……

    对不起,我的祖国。

    克伦茨抹掉脸上的温热。

    我尽力了……

    翻转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看到拉方丹的当选,有一部分人捂着脸,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伟大的男人身上,轻飘的纸条上却有更加沉重的分量。

    “你输了,德国人民最终选择了我们。”

    被誉为德国政坛的常青藤赢得了入驻总理府的机会,成功在拉方丹的眼中几乎是显而易见的结局。他从来没有过任何的政治丑闻,始终代表着人民前进的方向,一切都切合德意志代言人身份。

    拉方丹的语气变得缓和,没有选举之前的尖锐刺耳。在一切都成功之后,他也没有必要刻薄的去对待同僚。

    然而克伦茨却不这认同他的观点。

    “我不会认输,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即便你们赢得了选举,德意志并没有投降与屈服。他绝对不会低声下气的弯曲脊梁,低下高贵的头颅!”

    拉方丹笑了笑,没有说话,没有人会在乎失败者的辩驳,他们只会听到成功者的高谈阔论。注意到在就职演讲时的意气风华。

    很快,他将成为柏林的主人,然后引导这个国家的统一。

    但往往有时候,惊讶来的比惊喜更快,如愿以偿成为总理的喜悦还没能从拉方丹的脸上褪去,一个不幸的噩耗却在第二天降临在他身上。

    对联邦德国来讲,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第八百三十六章 无冕之王() 
挂断了电话之后,马里奥总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他感觉自己像是阻止了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整个人都快虚脱了。这时威廉·佩里接到了从国防部过来的消息,盘旋在罗马尼亚的苏17m4已经撤往乌克兰,原本的罗马尼亚导弹危机已经结束了。

    “我们又赢了。”马里奥和佩里部长激动的拥抱在一起,为了阻止苏联的邪恶计划而庆贺。周围的人也微笑着鼓掌,他们都在为自己以最小的代价化解掉一场危机而庆祝,估计美国人民还会感谢白宫为了世界和平而努力的这个夜晚。

    实际上他们却并不知道早已落入了苏联的阴谋之中。

    而在同时布加勒斯特国际酒店,普里马科夫和亚纳耶夫都同时松了一口气。他晃了晃移动电话,说道,“我们赢了,现在该向康斯坦丁内斯库报告这个最大的噩耗了。这样一来,我们几乎花费了最小的代价,而完成了最大的部署。马里奥总统其实并不知道,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一切只不过是被虚假的情报误导了而已。等他发现过来的时候,马里奥已经失去了罗马尼亚。”

    就在罗马尼亚总统焦头烂额的时候,意外的接到了来自亚纳耶夫的求见。他连忙让亚纳耶夫在总统府办公室与自己会面,试图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美国在一瞬间又放弃了所有的制裁,宽恕了罗马尼亚?

    只是当亚纳耶夫将事情的真相告诉康斯坦丁内斯库的时候,对方踉踉跄跄的后腿了一步,显然不敢相信亚纳耶夫所说的话。

    “恭喜你,罗马尼亚总统,你成功的得罪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而现在,苏联因为和美国签订的条约,将会放弃一切对罗马尼亚的援助。换句话来讲,现在的罗马尼亚处于众叛亲离的阶段。你们得不到世界银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