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箭取出来了,上了药包扎好了,要不了几天就能痊愈,比自己功劳大的、受伤重的多的是,那些缺胳膊断腿的、现在还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的重伤号大有人在,自己这点伤算什么?
看陛下亲口过问,他感到莫大的荣幸和激动,赶紧跪倒,“一皮肉伤而已,不劳陛下挂怀,微臣随时能上阵杀贼,不知陛下召唤微臣哪旁使用?”
朱由崧点了点头,从龙椅上起来,来到彭纪近前将他扶起,得知他左臂受了箭伤,朱由崧让他退去上衣,露出左臂缠绕的绷带,叫过来一名御医,二次为他诊治伤势,彭纪感激涕零。
然后朱由崧加封他为总兵官,命他驻守彭泽,让他一面守城一面养伤,并给他八千人马归他指挥调度,之所以给他这么多人马,是因为还有三万多俘虏需要看押、接受整编,包括左梦庚、祖克勇、侯方域等三名朝廷重犯,不能出一点差错。另外,此战还有不少受伤的,有轻伤有重伤,也须得留在澎泽养伤。
朱由崧告诉他对待俘虏的政策,并告诉他这是千斤重担,丝毫马虎不得。
彭纪信誓旦旦道:“请陛下一万个放心,出了差错,请取微臣的首级。”
安顿好澎泽的事宜后,连五千水师算上,朱由崧仅带了六万多人马离开彭泽,开进湖口。
朱由崧到达湖口的第二天,便亲自带着郑鸿逵、刘肇基和李全以及水师营的贺兆雄父女、郑彩、柳春红等到城外勘察地势。
湖口与澎泽差不多,也是九江下辖一县,是长江至鄱阳湖的汇入口,地理位置险要,西临长江,过了长江就九江府,湖口以南则是烟波浩瀚的鄱阳湖。
朱由崧先来到了江边的水师大营,看惯了万马千军,五千水师的阵容在朱由崧眼中算不庞大,但却威武雄壮,大小二百多条战船整齐地陈列着,战旗猎猎,在寒风中飞舞,大船的船头上及两侧装有金斤佛郎机以及虎蹲炮等重火器,小船上则部有弓弩手。
不管是大船还是小船上,将士们着装整齐,兵甲森森,朱由崧一看军容就知道其战斗力非凡,想到这是铁臂苍龙贺兆雄和海盗出身的郑彩带出来的队伍,肯定差不了,强将手下无弱兵嘛。
朱由崧登上一条大船,随行护驾的几员大将也上了船,另外船上还几百名水师,贺兆雄吩咐一声开船,这条大船抛锚起帆,顺着江南岸先顺流后逆流,朱由崧立在船头极目四望。
现在是冬天,江面水位是最低的,而且这里已经是长江中下游了,水流平缓,但江面开阔,江面最窄处能隐约望见判军的水师战船,陈列在江对岸,相比之下他们的阵容强大的得多。
朱由崧坐战船顺流南下,几十里后又到达鄱阳湖。
冬天的鄱阳湖水位也是最低的,但仍然是一望无际,放眼四望跟到了海边差不多,烟波浩渺,支叉交错,朱由崧发现这一带不是水就是丘陵,耕地和村舍较少。
视查完地势以后,朱由崧回到湖口御营,召集众将商议作战方案。
要攻取九江府,主要靠水战,因此水师统领贺兆雄、副统领郑彩、侠女贺宣娇、柳春红,还有熟悉水战的郑鸿逵、李全成了重头戏,当然御营统领刘肇基和郑大木也在座。
还没商量出个结果,九江的判军派人送来一封信,朱由崧打开信一看,信的内容是要求跟朱由崧走马换将,用袁继咸、何腾蛟、堵胤锡来换左梦庚、侯方域和祖克勇,三换三,如果朱由崧要不同意,他们主立即将这三个朝廷大员杀掉,悬尸城外,请朱由崧立即经予答复,落款是左良玉的名字,有年月日和武昌侯的印鉴。
朱由崧看完这封信后笑了,其他人还不知道信上是什么内容,还以为左良玉派人下挑战书来了,他们都看着朱由崧的表情,朱由崧把这封信的内容给这几员将读了一遍,郑鸿逵骂了一声,“左贼真会想啊,想换回他儿子,以微臣之见,陛下不能跟他们换,我们怎把他抓住了,放虎归山必要伤人!”
“可是如果不换,左贼一定会狗急跳墙,杀了三位大人的。”贺兆雄道。
“三位大人皆是干国的忠良,他们与左贼不同流合污,血战九江,这说明三位大人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真遭了不测,那是为国尽忠,名垂史册,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怨恨陛下的。”刘肇基道。
朱由崧听了他们的话淡然一笑,心中早有了注意,“各位爱卿,换肯定是要换,左梦庚一个懦夫,侯方域乃东林余孽,祖克勇又不愿投降,用三个不堪之人,换回三位对朕忠心耿耿朝堂大员,我们可占大便宜了。”
郑大木通过他老师钱谦益非常了解侯方域,忧心忡忡道:“可是陛下,姓左的不足为虑,侯方域乃朝廷重犯,博学多谋,还有祖克勇悍勇异常,把他们放回去再抓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朱由崧狡黠地一笑,“小爱卿不必担心,待朕略施小计,侯方域跑不了,还能让祖克勇跟他们反目成仇。”
(本章完)
第251章 走马换将(上)()
朱由崧说出自己的计策,众臣皆抚掌称赞。
虽然朱由崧认为这种以三换三的走马换将,自己占了大便宜,因为左梦庚是个地地道道汉奸,虽然现在还不是,但历史上他率二十万军队投降了鞑子,在朱由崧的心理他的汉奸帽早就戴上了。侯方域虽然有些名气,毕竟是东林党后生小辈,祖克勇不过是一员倔强的悍将而已。用这样三个不逮之人,换回三位贤臣良将,民族英雄,这种买卖真是便宜不小。
但朱由崧仍然觉得不够,如果这真是一笔可以讲价讨价的买卖,有着后几百年见识的朱由崧可比明末的几个军阀有经商头脑,他决定用以一换三,而不是以三换三,即用一个左梦庚换回三位干国的忠良,顺便给祖克勇下个套。
不用担心判军不答应,父子连心,朱由崧断定他们主要要的是左梦庚,另两个只不过是随手捎带的拼头而已,尽管朱由崧尚不知道左良玉已经归天了,但这一点“商机”他把握得仍然很准。
朱由崧立即回信讨价还价,但就算是做生意讲价砍价也得有个理由,不然就是欺行霸市了,朱由崧的理由也很充分,在回信中说非常赞成走马换将,但是祖克勇深明大义,经过一番说服已经答应弃暗投明归顺朝廷了,朕有好生之德决定既往不咎,仍然官复原职让其继续为国效力,因此祖将军不能给你们,至于侯方域乃东林一余孽,朝廷之重犯,也不能给你们,说来说去只答应放一个左梦庚。
朱由崧写好信之后交给送信人带回,很快那边有了回信,果然不出朱由崧所料,他们同意朱由崧的以一换三,朱由崧大喜,成交!
遂双方定下了走马换将的方式、时间和地点等详细事宜。
就这样生意成了,朱由崧立即让刘肇基带自己的旨意到澎泽把左梦庚和祖克勇押到湖口,三日后,一队朝廷的军将押着两辆囚车进了湖口县城,刘肇基来见朱由崧交旨。
朱由崧立即传旨,带祖克勇。
时间不大,绳捆索绑的祖克勇被带到朱由崧近前,祖克勇立而不跪,并对朱由崧怒目而视。
郑大木和李全都要过来要揍他,被朱由崧摆手制止了。
祖克勇冷笑道:“哼哼,昏君少来这一套,祖某只求一死,绝不投降,最好给爷爷来个痛快,不要枉废心机。”
朱由崧一笑,“朕今天带你来不是劝你投降的,是给你看一样东西。”说着,把左良玉写来的“三换一”书信扔给了祖克勇,由于手捆着,祖克勇没法捡,郑大木过来捡起来放在他眼前,“贼将,识字不,要不要郑某给你念念。”
祖克勇还真读过几天书,一看这是他们侯爷与朱由崧定下的走马换将计划,用袁继咸、何腾蛟和堵胤锡交换一个左梦庚,没有他和侯方域什么事儿。
虽然祖克勇没见过左良玉写字,因为左良玉不识字,顶多会写自己的名字,但落款有左良玉歪歪斜斜的签名和大红印鉴,认为这绝对假不了了。
其实这封信真是假的,不过造假的不是朱由崧,而是左良玉的谋士黄澍。
“给祖某看这东西干什么?”祖克勇乃军中悍勇匹夫,看完之后无动于衷的样子。
朱由崧紧盯着他一笑,“朕只是让将军知道此事而已,无他。将军张口合口说左良玉对将军恩重如山,但关键时刻他只顾着自己的儿子,早把将军抛诸脑后了,将军现在知道自己在左良玉心中的份量了吧,将军为左家父子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但关键时刻人家只在意儿子的安危,早把将军忘却了,朕真替将军感到悲哀和不值啊!”
祖克勇脸一红恼羞成怒道:“这是祖某之事,何须别人来管!……祖某明白了,你们是想用这一招让祖某投降,简直是痴心妄想,祖某只求一死!”说着祖克勇站得笔直,胸脯挺得老高,嘴撇着,但心里不知不觉中对左良玉已经有了一层阴影。
郑鸿逵等人一看,陛下这一招怕是落空了,但仁至义尽,如此不识时务之辈宰了就得了,但谁也不敢多嘴,都看向朱由崧。
“哈哈哈……”朱由崧没生气反而笑道,“将军言之差矣,将军是不是太过自爱了,朕身为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众之宾莫非王臣,像将军这样的骁勇之士多如过江之鲫,单就这么在意将军乎?”
祖克勇被臊得脸红脖子粗,但觉得朱由崧所言的确是实话,只好又把英雄气概拿出来了,把心一横道:“要杀开刀,吃肉张口,啰嗦何来!”
朱由崧道:“朕没打算杀你,否则你也活不到现在,投降归顺之事朕从不强求任何人,既然你不愿意归顺朕,朕索性就放了你,你可以继续效忠左家父子,但记着你说过的话,不要投降鞑子,否则,虽然远必诛。明天就是朕与左贼走马换将之时,介时将军就自由了。”
郑鸿逵等人一听,一脸的讶然之色:陛下还要放了此贼?这不是放虎归山吗?他不投降鞑子,但却仍然跟着左良玉造反,这也可以有?这小子如此执迷不悟,陛下为什么不杀了他?陛下太宽容他了,对敌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呀,此贼凶悍,用此能感化得了他?……
顿时怎么想的都,甚至有些不认识他们的陛下了,就是出身绿林的侠义之士贺家父女也有些不解了,但看陛下一脸严肃又不像是开玩笑,身为帝王开口便是金口玉言,但是陛下太不可思议了。
最觉得不可思议的当然是祖克勇本人,他根本不相信朱由崧能这样不痛不痒地放了他,最多是说说而已。
将祖克勇带下去后,前军统领郑鸿逵,御营统领刘肇基,水师统领贺兆雄,等等,纷纷要求陛下收回成命,既然这一招离奸计不成,这说明祖克勇是左贼的死忠,不可能再归顺朝廷了,放了此贼后患无穷,即便不杀他也决不能放了他。
朱由崧力排众议,神秘一笑道:“各爱卿,明天的走马换将我们如此这么办,管叫祖克勇乖乖的回来。”
(本章完)
第252章 走马换将(下)()
第二天上午巳时许,湖口城外的长江岸边,五千水师和从湖口军营拉出来的五万大军包括御营,在江边陈师,全副武装,绵延几里地全是兵马战船,船上以及岸边的大炮弹药全都填充好了,军将们弓上弦刀出鞘,做好了一切准备。
这时朱由崧出现岸边,身边是随行护驾几员武将和御营亲卫,左梦庚被人先带到朱由崧近前,朱由崧看了看他。
这是一个三十岁左右年轻人,看脸面跟左良玉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朱由崧看到他就看到左良玉了,只是此人没胡须,个头也没有左良玉高,身材也没有左良玉魁梧。
此人平日里嚣张,现在成阶下囚徒,自然沮丧不已。
朱由崧道:“知道今天要干什么吗?走马换将,朕这就放了你,同时也想让你明白,你的祖将军已经归顺朕了,这次只能让你一个人走。”
左梦庚这几天也没受什么罪,但也绝享不了福,只是能解决温饱而已,想着自己这次落到朝廷手里肯定要完蛋了,只是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死法,后悔当初没听侯方域的,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过去的事情不可能再重来,看来骄兵必败,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呀!
可是他万没想到还能有活路,听完朱由崧的话,他顿时有种被馅饼砸中的感觉,但随即对祖克勇就恨上了。
一切就绪之后,水师统领铁臂苍龙贺兆雄、水师副统领郑彩以及熟悉水战的郑鸿逵、李全等四员大将押着左梦庚上了一条大战船,船上有二百名水师精锐包括五十名弓弩手随行,船头上还架着一架千斤佛郎机,船的两侧还各装一门虎蹲炮,从军将到器械的配备堪称一流。
因为这条船不但奉旨要把左梦庚交给判军,还须得平安地把袁继咸、何腾蛟、堵胤锡三位大人接回来,可谓是重担在肩。为了防止出意外,贺宣娇和柳春红两位巾帼率五十条大小战船共一千名水师精锐随后缀着。
朱由崧立马在江岸上望向江心,刘肇基和郑大木随行护驾,剩余的四千水师和六万大军随时做好应变准备。
这时最前边的那只大船驶到江心,正好对面也来了数条战船,密密麻麻的,不下百只,开在最前面的也是一只大船,看来他们也精心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
这时两只负责走马换将的战船相距数十米停下了,大炮弓弩手都瞄准了对方,这时从大船上卸下一只小船,满身甲衣的贺兆雄和郑鸿逵每人一口刀,亲自带五名水兵押着左梦庚上了小船,四名水兵划船往方靠。
那边跟这边模式也差不多,数门重炮也对准了郑鸿逵他们,从大船上也卸下一只小船,副将马士秀带着左良玉的卫队头目李强及十名水兵,押着袁继咸、何腾蛟和堵胤锡划船往这边驶来。
当两只小船靠在一起时,经双方辨认确认要换的人无误外,进行了交换,袁继咸三人上了郑鸿逵的小船,与此时同时,郑鸿逵的人把左梦庚交给他们,然后各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