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鸿逵,郑成功,刘文秀,姚启圣,施琅,刘国轩,又有这样强大阵容的将星组合,何愁朕的东南海疆不安宁?

    朱由崧这样想着,就下定了收降施琅的决心。

    李过,高一功和张环一看他们的陛下,连一点责备的语言都没有,感激涕零,磕头带响,内心里反而更觉有愧于陛下的隆恩,今后只有唯陛下马首是瞻,忠于陛下和大明朝,多立新功,才能不负圣恩。

    朱由崧这一来粮草的问题也解决了,10万担粮草加上姚启圣这几年在山上的积蓄,也够这十几万人马吃上一阵子了。

    双方兵合一处,十几万明军浩浩荡荡往南安州而来。

    早有报事的探马飞报于城中的施家父子。施大宣听闻大明陛下亲征带队,十几万明军来攻取他的南安州,顿时紧张起来。

    “我儿,如之奈何?弹丸之地的南安州如何守得住,赶紧得派人向泉州和京师求救。”

    “父亲大人,有何惧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明的皇帝老儿来了又能如何?看孩儿退兵。”

    血气方刚的施琅本打算趁明营,粮草不济,军心不稳,再杀过去,没想到明军增兵了,大明帝王亲自督师来了,心里稍微吃惊,继而又满不在乎了。

    施大宣不无担忧道:“我儿不可轻敌,弘光大帝天下无敌,远非一个李自成可比。儿难道没有听说,四镇军将一个比一个嚣张,但结果还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么厉害的鞑子都被他赶到了关外,还有悍匪李自成,张献忠全都乖乖的归顺了,我南安州兵马不过2万人,如何能够抗住十几万明军,你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父亲大人,自古以来,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在父亲的大人眼中,难道孩儿还不如李自成,张献忠和那些鞑子吗?父亲大人只管高枕无忧,容孩儿出去先杀一杀他们的威风。”

    施琅谁也不服气,觉得她的父亲有些长敌人的威风,而灭自己的士气。不容分说,点兵5000出城跟明军列阵。

    施大宣一看没有办法,只好上城头给儿子观战。

    施琅摆了个一字长蛇阵,让弓箭手压住阵脚,全身披挂的他,亲自飞马到两军阵前叫骂,“呔,明军明将听着,谁敢与我施琅一战?听说你们的陛下来了,什么弘光大帝,天下无敌,可敢出来与我施琅大战300合?”

    施琅如此叫骂,早有人跑到了明营之中报信。

    朱由崧一笑,这个施琅,真是急性子,朕还没有出兵攻城,他倒先等不及了,既然如此朕就先看看他施琅是个如何的了得!

    因此朱由崧让刘肇基守住大营,吩咐一声,“列队迎敌!”

    “咚,叨——”

    明营之中炮响连天,一只人马冲出明军大营,到了两军阵前,二龙出水势,与施琅的人马摆开战场。全副武装的朱由崧在众将的簇拥之下也来到了两军阵前,撑了一把黄罗伞。

    施琅正在阵前叫骂,看见明军列队了,而且还有一把黄罗伞,伞下面骑红马的,甭问就是大明帝王朱由崧了,嗬,好年轻,好俊朗,跟个玉面书生一样。

    施琅看到这里,叫嚣的更欢了,指名点姓要朱由崧出战。

    朱由崧算是见到施琅的真面目了,原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施大将军就是生得这般模样,个头跟自己高着差不多,但是身材魁梧,肩宽背厚,细腰乍臂,脸庞微黑。宽脑门,尖下颏,粗重的眉毛下面,是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

    朱由崧单看施琅这双眼睛,就知道此人是个非凡的人。武艺高强的人,眼睛上往往能够透露出来。

    头戴青铜盔,红红的盔缨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身披青铜甲,腰中悬剑,手中一口斩马大砍刀,这种刀刀杆跟刀苗子长度差不多,刀身宽有五寸,刀背厚度超过一寸,在太阳下,银光闪闪,夺人的二目。

    坐下一匹青鬃马,这匹马也是膘满肉肥的,高有八尺,长有长二,如生龙活虎。

    施琅坐在这匹马上,更显得威风凛凛,看朱由崧打量他半天没有说话,施琅就更猖狂了。

    这时明军的众将都气炸了,姚启圣,刘国轩,李自成,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田见秀,李过,张环,高桂英,马金华,贺宣娇,小柳是,等等男女众将纷纷请旨出战。

    跟施琅交过手的,就是曾经败在施琅的那些战将此时也不甘落后,宁愿这次战死,也要为陛下尽忠报效。

    朱由崧也是有意看看施琅的武艺,第一个他先让刘国轩出战施琅。

    刘国轩得令之后,抖方天画戟,催马而出,直取施琅。

    (本章完)

第722章 南安州施琅呈威(下)() 
    刘国轩也是20来岁,怒马长戟,直取施琅。大戟一个蛟龙出海直刺施琅的面门,带动劲风,扑面而来。

    施琅一看来将也是个帅小伙子,不过出招狠毒,赶紧摆大刀招架,戟刀相撞,当然一声巨响,火星飞溅。

    震的刘国轩膀臂酸麻,刘国轩就知道自己论力气不如对手,只有凭招数取胜。打仗讲的就是有力使力,无力使智。

    因此刘国轩把大戟的套路施展开来,如同银蛇乱舞,围着施琅的致命要害溜溜直转。

    施琅把大刀舞动的如云片一样,上下翻飞,呼呼刮风,两匹马在阵前如同走马灯一样,令人眼花缭乱。

    这时城头上的施大宣,一看明军将士如山似海,铺天盖地一般,刀枪如麦穗,剑戟麻林,一眼望不到边,再看施琅带的这几千人马,有些形单势孤,替儿子捏了一把汗。

    据说使戟的一般的武艺都很高,如三国时期的温侯吕布,古之恶来典韦,大唐名将薛仁贵,还有梁山好汉小温侯吕方,都是使戟的高手,他们的武艺之高强,自不必说。

    眼前这个刘国轩也是使戟的好手,怒马银戟,如银龙摆尾。

    但是刘国轩今天遇到对手了,也就是二十几合之后,刘国轩不敌施琅,被杀的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朱由崧把刘国轩召唤回来,第二个上阵的是姚启圣,催马抡刀直取施琅。

    两个人都使大刀,两个人也都是20来岁,这一打非常好看,一个是三挺大砍刀,刀头刀杆和刀攥各占1/3,刀攥是三棱透甲锥,姚启圣力猛刀沉,他的大刀施展开来忽而当刀,忽而是棍,忽而又是枪,真是神出鬼没,变幻无穷。

    一个是斩马刀,施琅的刀刀杆和刀身一般长,刀身宽,刀刃的长超过五尺,舞到精彩之处,只见刀光,不见人影。

    二将杀了30个回合,不分输赢。

    两边的众将都看傻了,这真是棋逢对手,朱由崧一边看,一边点头。是两边战鼓如雷,隆隆作响。

    二将杀到四十回合的时候,施琅使了个刀中加剑的招数,姚启圣躲的稍微慢了一点,咔嚓一声头盔被斩落,吓得姚启圣拨马就跑。

    第三个出马的是李自成,两个人也都使大刀。

    “姓施的,别说本帅占你的便宜,你且回去,休息好了再来厮杀不迟,本帅在此等你。”

    “哈哈哈,”施琅大笑,连赢两阵,面不改色,“对付你这样的用得着吗,看刀!”

    施琅抡刀就劈,李自成摆闯王刀招架,这二人一打真是上山虎遇上下山虎,云中龙撞上了雾中龙。眨眼间50多回合过去了,难分输赢。

    两个人不是第一次伸手了,上一次打了个平手,今天看来依然是平手。李自成的绝招是刀里加剑,施琅也会这一招。

    最后两个人把绝招都使出来了,仍然难分胜负。

    这个时候两边的鼓已经停止了,都被这精彩的打斗吸引住了,连鼓手都忘记了击鼓。

    朱由崧看到这里,觉得行了,传令鸣金收兵。锣声一响,李自成只得收招回队。闻鼓则进,闻锣则退,这是军中的规矩。

    连战三将,施琅仍然威风不减。

    此时朱由崧迸马而出,到了施琅近前,笑道:“施将军果然名不虚传,朕佩服之至。不过你可以投降啦,朕将赦你无罪,还将让你官复原职,如何?”

    此时施琅当然已经知道,眼前这个骑红马、披龙袍、自称朕的帅小伙子就是大明帝王朱由崧了。

    身为大明帝王御驾亲征是常有的事,然而亲自冲锋陷阵,要来和他单挑,确实是施琅没有想到的,手下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还用得着他亲自冲锋陷阵吗?

    哦,对了,早闻说这个弘光大帝非同常人。这是个马上皇帝,是个功夫高手,在南京一登基先清洗厂卫,接着就开始御驾亲征,收拾不听话的军阀,再然后就是北驱鞑子,西平流贼,又打到南疆来了,整整打了一圈。无论多么强悍的对手,只要他一出马,必然手到病除,包括满清第一勇士鳌拜和辽东祖家军最悍猛的大将祖大弼,据说没有人能在他马前走过三合。就连悍匪李自成和张献忠也得甘拜下风。

    生的像个玉面书生,真有那么大的能耐?今天他竟然亲自出马,施某可是有福之人,岂能不见识见识?

    施琅这样想着,用惊愕的目光打量了半天之后,听了朱由崧的话,让他投降,不禁勃然大怒,“昏君想让施某投降,凭什么?”

    朱由崧知道他不服气,朱由崧回到大明尽管才四五年的时间,但也算是阅人无数了,那些有本事的人都是这样,降服有本事的牛人才有成就感,那些无能之辈,或者那些一劝就投降的软骨头,朱由崧还不屑一顾呢!

    因此被骂昏君一点儿也不生气,朱由崧淡然一笑,“就凭朕手中的剑,你施琅也算是武艺高强的猛将了,刚才你的身手朕都看见了。你不是想和朕亲自交手吗,今天朕就给你这个机会,这样的机会可不是人人都有啊,你可把握好了。”

    “少说废话,看刀!”施琅是急性子,刚才已经力战三将,现在一看,朱由崧亲自过来了,他就要急着伸手。

    刚才赢了三将,就赢三十将,三百将,也不如战胜一个朱由崧,如果能把他逮住或者阵斩,这场战争就结束了,那自己这功劳就大到天上了。

    施琅这样想着,浑身上下都是力量,好像是一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人,迫不及待的想和朱由崧动手。

    “慢着。你想和朕交手,朕可以成全你,但是这一场,我们不能白打。”

    “哦,此话怎讲?”

    “你敢不敢跟朕赌一场?”

    施琅血气方刚,个性极强,自信心十足,说白了就是骄傲,而且他还不是一般的骄傲,骄傲到谁也不放在眼里。岂能被朱由崧叫住?

    “有何不敢,但不知赌什么?”

    “朕就和你比一招,如果你能接住朕一剑,这一局就算是你赢了。如果你赢了,朕立即退兵,而且脱袍让位,对你所谓的陛下,唐王朱聿键俯首称臣。如果你要输了,只需投降朕,永不背叛大明,你可敢赌?”

    (本章完)

第723章 一剑服施琅() 
    “身为帝王,说话可算数?”

    施琅觉得朱由崧话说的太大了,能接住你一剑就算赢,我施琅八年学艺,不敢说天下无敌,至少是罕逢对手,至今还没有败过一次,连李自成那么厉害,两次交手他也没讨到便宜,难道说自己真就接不住朱由崧这一剑?他宁愿相信公鸡能下蛋!

    “哈哈哈,”朱由崧看到他上钩了,不由得哈哈一笑,“朕乃一国之君,金口玉言,出口成章,提笔成旨,乾坤朗朗,万千将士为证,岂有说了不算之理?”

    “好,施琅愿赌这一局。”施琅一咬牙道。

    “但是如果是施将军赌输了,说话可算数?”朱由崧心里话,你害怕我说了不算,我还担心你说话不算数呢,既然愿赌就得服输,当面必须得说死。

    “我施琅愿意折箭为誓,愿赌服输,如果说了不算,犹如此箭!”施琅说着,从身后的箭壶生里拿出一支雕翎箭,咔嚓一声,折为两段。

    这一下朱由崧高兴了,古人最相信誓言。

    但是身后的明军将士可有些担心了,他们知道他们陛下功夫盖世,但是也不能无限吹牛啊?

    施琅连胜刘国轩和姚启圣两阵,刘国轩和姚启圣都是悍猛之将,然后又跟李自成打成了平手,从这一点上说明,施琅的本事只在李自成之上,不在李自成指下。

    有不少明军的军将都记得,朱由崧跟李自成对阵的时候,哪一次也不是一招制敌。

    可是陛下竟然要跟施琅来个一剑之赌,而且赌码那么重,陛下有这个把握吗?万一施琅接住了陛下这一剑,陛下就得话复前言,脱袍让位给唐王朱聿键,我们岂不是都得俯首称臣?那以后大明的帝王不就成了隆武帝了吗?这也太可怕了……

    因此,在场的数万明军将士,都为他们的陛下捏了一把汗。特别是马金花,贺宣娇,慧梅等几个美妃,心中着急,暗自埋怨自己的陛下口无遮拦,哪能如此赌注呢?

    唯有军事宋献策,面无表情。小柳是急不可耐的问,“宋先生你能掐会算,你算一下陛下这一赌能不能赢?”

    黑脸的矮子宋献策轻轻一笑,“哼,傻丫头,看来不了解陛下的人多矣,你也是其中之一呀!”

    “先生不许卖关子,你快说,什么意思?”

    “陛下的话虽然说得很大,但是每一次都没有言过其实,难道你们没有发现?”

    “柳是算是明白了,还是先生高明。”小柳是高兴了。

    此时城头上的施大宣也知道儿子要跟大明帝王朱由崧,进行一场旷世赌注,心也提到嗓子眼儿了。

    现场十几万只眼睛就盯紧了两军阵前的朱由崧和施琅,知道这一赌,不只是对他们二人来说生死攸关,对于双方的兵将来说,也都是命决生死。

    这是两匹马一东一西站定,马上的朱由崧和马上的施琅双眼相互盯着对方。

    但是朱由崧没有出剑,施琅迫不及待要接他这一剑,朱由崧的解释是,我们都这一赌一定要公平,你已经力战三阵,朕现在不能动手,否则对你不公平,你什么时候休息好了,力量恢复了,气息喘匀了,什么时候朕才能动手。

    朱由崧越是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