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一千人无论拉到哪里,都能抵得上冷兵器军队的千军万马。在当时可以说他们这些红毛子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这样的一支雄师劲旅,用来对付朱由崧七人,这七个人什么样的人呢?也够特别的,从身份和职业上来说,一个是帝王,三个是娘娘,一个是宫女,只有两个是女将。
如果这样pk放在任何朝代,都注定是一个笑话。
然而就因为这个帝王是朱由崧,这样的实力绝对悬殊的笑话却变成红毛子的没有底气。但是没有办法,眼前防务总长巴腾斯和海军司令范佩西也只能抽调出这么多兵力了。因为这一千红毛子,可是整个赤嵌城防守力量的1/5。
偌大的赤嵌城,面对数万明军的猛攻,就剩下4000人在死守,实在是没法再抽调兵力了。
外面明军铺天盖地,城中却有着七个魔鬼和魔鬼中的魔鬼,这些红毛子不仅要发抖了。
还没等他们的一千红毛子从城防上扯下来,朱由崧君臣七人便杀到了。
朱有崧的宝马良驹,千里一盏灯最快,他冲在最前面,最后朱由崧从马上腾身而起,手中的宝剑在空中寒光缭绕,剑风呼啸,十字形剑花不断的闪烁。
城头上,马道上,被剑锋笼罩的红毛子枪械乱飞,残尸翻滚,天空中下了一阵雨星血雾。
朱由崧这一顿宝剑下来,死在他剑下的就不用说了,其余的红毛子像躲避瘟疫一样四散奔逃,再也没有人敢和他接战了,只有朱有松追杀他们的份儿了。
高桂英,慧英,慧梅,马金花,贺宣娇,小柳是六名巾帼英雄,挥舞着长刀宝剑,跟随着朱由崧此时也杀上城头。
一男六女七个人,各展所能如同下山猛虎,又好比是虎入羊群。
这一下城头上大乱,这些红毛子也没心对付城下的明军了,有的跑了,有的过来围攻马金花等人。
因此城头上,红毛子的火力锐减,特别是朱由崧七人所在的这一带甚至出现大面积的火力空缺。
刚才明军冲锋受阻,现在他们一看,可算得着机会了。而且刘肇基,郑成功等冲在前面的不少明军将士,已经看到城头上朱由崧几个在城头上斩杀红毛子的雄姿。
刘肇基和郑成功大喊:“陛下和娘娘在城上接应我们呢,给我冲,冲进城堡,将毛贼斩杀干净!”
他们俩这一喊很有鼓动性,再加上这边是红毛子炮火的虚弱区,因此明军将士像打了鸡血一样,玩儿了命的往前冲,喊杀声彻底连天。
一个冲锋,大批的明军,便冲到了墙根底下。
咔嚓咔嚓,云梯竖起,生龙活虎的登成死士飞快地往城头上爬。负责掩护的弓箭手,往城头上乱箭齐射,流矢如雨,遮天蔽日,中箭坠城的红毛子也不计其数。
两丈高的城墙,根本架不住他们爬,眨眼间的功夫,蹬城死士纷纷跃上城头。
守城的红毛子,只好两面作战。又得对付朱由崧他们君臣七个,又想把攻上来的明军将士赶下城头。
尽管这些红毛子现在腹背受敌,伤亡惨重,但是这些红毛子不是乌合之众,他们训练有素,战斗力也相当强,近身搏杀也不会束手就擒,当然,除了那些逃跑的之外。
手中的火枪现在没法开火,因为双方离得太近,但是枪上带着刺刀。他们可以把手中的枪当棍又当刀,跟明军周旋。
但终因他们人手有限,关键问题还是他们武艺太低,相对来说,近身搏斗并非他们的强项。
更关键的问题是,因为他们遇到了,神勇无敌的朱由崧等人,城外他们遇到了人数是他们数倍且又悍不畏死的大明将士。
因此这场战斗打到现在,已经没有悬念了。
城堡内的朱由崧等七人,与城外的明军将士很好的实现了里应外合,现在朱由崧他们七人与攻上城头的大明将士到完成了接力。时间不长,红毛子被杀的毫无还手之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狼奔豕突。
有明军将士冲下城头,把守城门的红毛贼杀散,踩着他们的尸体,把城门给打开了。
接下来,大明将士如开闸泄洪一般,汹涌而入。
这一下城堡中的红毛子彻底抵挡不住了。
混战之中两个指挥官巴腾斯和范佩西被大明将士团团包围,然后双双被活捉了。
最后还剩下2000余名红毛子一看大势已去,想逃跑已经不可能了,在城堡之中,到处都是明军,干脆全都弃械投降,以求保命。
早就不需要他亲自动手拼杀的朱由崧,在六美的护驾之下,现在成了现场总指挥总指。
有人来请示他,这些俘虏怎么办。
对这些俘虏,朱由崧当然不能把他们视为一般的俘虏,主要是因为他们是殖民强盗,这些年在台湾岛上,作恶多端,恶贯满盈,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杀了他们都是便宜,按说应该把他们碎尸万段,挫骨扬灰。因此不可是能按汉人的俘虏政策来优待。
另外,令朱由崧不能容忍的是,他们现在走投无路了,才想起了弃械投降。早干什么去了?
且不说郑成功和施朗他们进攻城堡的战斗伤亡了多少明军将士,耗费了多少大明的国力。
朱由崧给过他们机会,先派使者贺金武来奉劝他们,他们执迷不悟,还大言不惭,非要与朱由崧亲自谈判。现在朱由崧送来了,他们仍然负隅顽抗。
现在朱由崧亲自冲锋陷阵,带着六枚里应外合,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终把城堡攻破了,他们想起投降保命来了,晚了!
因此朱由松怒了,这是帝王之怒非布衣之怒,是要伏尸百万,血流千里的。
朱由崧杀意连连,当即传旨:“这些可恶的红毛贼,朕对尔等早就仁至义尽了,非要作死。除了巴滕斯和范佩西两个殖民头子之外,剩下的不管投降不投降,一律格杀勿论!”
(本章完)
第770章 大明台湾总督(一更)()
“陛下圣明!万岁!”
听完朱由崧这样的旨意,一群老百姓先沸腾了,他们是从城堡里面跑出来的被奴役的男女老少。
原来他们早就恨透了这群红毛子,被奴役了这么长时间,奸淫,烧杀,抢掠,苦力,非人的折磨,现在见朱由崧抓住了他们,这些人恨不得食尔肉,喝尔血。
遵照朱由崧的旨意,数不清的明军将士,挥舞着刀枪,对着这些红毛贼就下家伙了,这些红毛子有的被乱刀砍死,有的被乱枪戳死,还有的被愤怒的老百姓冲过来,扯倒在地,连掐带咬,临死时裤裆里湿了一片,馊臭味传出。
就这样没出一顿饭的功夫,2000多红毛贼,全都被诛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群老百姓再一次跪倒,双眼含泪,山呼万岁。
朱由崧看到如此解民愤,顺民意,也非常高兴。
接下来命人打扫战场,安抚城堡中的老百姓,严肃军队纪律,凡事趁机扰民害民者一律格杀勿论。
朱由崧拿下赤嵌城后,便开始着手收复台湾城。现在就剩下这一座城堡,尽管这也是防守森严的棱堡,里面有四五千红毛子死守。
但是,已经剩下孤城一座。而且三个殖民头子,死的死,被抓俘虏的被抓俘虏。他们已经群龙无首,军心必然大散。
因此对这座城堡,朱由崧不打算强攻,那样会让他们做困兽之斗,徒增伤亡。朱由崧之所以留巴腾斯和范佩西,就是这么点作用。
他传旨,把这两个殖民头子带上来。
巴腾斯和范佩西过来就跪下了,“陛下饶命……”跪下来就磕头,原来这是两个怕死鬼。
在场的文武百官,男女众将,都对他们俩嗤之以鼻,纷纷投以蔑视的目光,这两个殖民强盗,恃强凌弱贪生怕死,简直是猪狗不如。
朱由崧也露出轻蔑的微笑,只要怕死就行,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想死想活?”
“陛下饶命,当然是想活啦,求陛下高抬贵手,我等愿意为陛下效劳……”这两位一边说一边往上磕头。
“那好,你们给朕听着。让台湾城的红毛子出来投降,如果办不到,明年的今日就是尔等的周年。”
“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他们盘踞台湾岛多年,汉语说的也差不多流利了。
随后朱由崧传旨,让郑成功押着他们俩,带着一支军队来到了台湾城。
现在3万明军包围着台湾城,在这里负责的主将是贺兆雄,施琅,姚启圣等。
明军一举攻下赤嵌城的消息,他们当然也知道了,备受鼓舞,胜利在望,个个脸上,洋溢着喜庆之色。
并且都在赞叹他们的陛下,神威天成,固若金汤的棱堡,这么多明军将士攻了这么多天,损兵折将,束手无策。他们陛下一来,这块难啃的骨头立即迎刃而解。
现在只剩下台湾城一座了,红毛子灭亡在即。郑成功带着旨意来了,这几员主将赶紧出来跪迎。
宣读完圣旨以后,郑成功和他们兵合一处,押着巴滕斯和范佩西,带着军队缩小包围圈。
这一次,城堡内的红毛子,果然没有对明军开火,远近火力都没有开,红衣大炮,千金佛郎,火枪,可以说没有人放一枪一弹,一直到明军到了城墙附近数百米左右的地方。
巴滕斯和范佩西往城头喊话,让他们识时务,赶紧出来投降,而且还是命令的语气。
到了现在这些红毛子还真听他的,大概觉得不听也不成了。孤城难守,当头的都投降了,何况是他们呢?谁的命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因此很快,城堡上挑了白棋,红毛子把火枪全都扔到了城外,然后乖乖地举着双手,城门大开,迎接明军进城。
巴滕斯和范佩西也高兴了,因为朱由崧说过,看来他们能保住这两条狗命了。
这样不费一枪一弹,明军占领了台湾城。
对着五千红毛子,郑成功和施朗等人一商量,当然不敢擅自做主,是杀是留,当然得奏请陛下决断。
朱由崧没想到这么顺利,传旨给郑成功施琅他们,包括巴滕斯和范佩西在内,5000红毛子可以先不杀,这几人主动投降了,可以暂且先留着他们。
这样明军完全占领了台湾,宝岛并归大明版图,结束了台湾,十几年的殖民统治统治,这些红毛子除了几千名俘虏之外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接下来朱由崧在岛上小住了几日,处理战后事宜,看望当地居民,抚恤死难将士,赈济灾民。赢得好评如潮。
驱赶红毛贼,收复台湾,意义太不寻常了,朱由崧学过历史,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在这里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记得那是1661年的事,而现在是公元1649年,也就是说,朱由崧比历史上的郑成功收腹台湾整整早了12年。
岛上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早12年结束了殖民统治,红毛子在这里少造了多大的罪孽呀,12年挽救了多少个家庭和生命?否则这12年,灾难深重的岛上居民,生活在外族的重压和奴役之下,他们的日子该是多难熬啊!
至于施琅从郑氏家族里收复台湾,结束了两个分而治之的局面,是宝岛真正并轨大陆版图,这是30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朱由崧觉得太值得庆贺了。觉得自己就是他们的救世主,太值得骄傲了。民族英雄的帽子,戴到了朱由崧的头上,众将和百官庆贺,岛上居民感激涕零,焚香叩拜,朱由崧感到无比的惬意,成就感满满的。
朱由崧传旨犒赏三军,连御营和水师在内,将近10万大军,在岛上大肆庆贺了三天。
当然朱由崧不能一直呆在岛上,现在南疆平定了,台湾问题也解决了,一个完整的大明版图,呈现在世人面前。他在外面长达几年的亲征也该告一段落了,下一步他打算班师还朝。
临行之前,还有两件重要事情要办。首先他设立了台湾行省,并加封郑成功为台湾总督,坐镇台湾,给他留下水陆军马3万,大小战船1000艘,郑成功跪倒谢恩。
(本章完)
第771章 劳动教养(二更)()
朱由崧收复台湾,举国震动,万民欢庆。特别是岛上的民众,那些受过红毛子奴役的民众,帝王亲自领兵带队驱赶侵略者,这是绝无仅有的。
弘光大帝不但为他们杀贼出气,还在这里设官驻军,永葆安宁,并出台了一系列惠民便民措施,深入民心。
这些深重灾难的人们可算盼来的救星,这样的海外荒岛上,他们得以瞻仰弘光大帝的龙颜,这是连大白天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实现了,我们感到三生有幸。
他们哭拜在地,有的长跪不起,感谢上苍有眼,有的头都磕破了,鲜血直流。
继而他们敲锣打鼓,鸣鞭放炮。庆祝岛上终于结束了殖民统治。红毛子在这里20多年,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一旦驱赶了他们,好像多年的顽疾沉珂得祛除以一般。
这一下,朱由崧觉得更有成就感了。一时间找到了伟人的感觉与光环,其实他在别人眼中,他朱由崧何止是一个伟人,早就是一个神人般的存在了。
看来老百姓最知好歹了,为他们做一件好事善事,他会把你奉若神明。其实,善恶忠奸,功过是非,交给老百姓来判断,定然不会有差错。只听下属和官员的,有时候免不了会出妖风邪气,在前世,朱由松深有感触,现在他更有感触。
接下来朱由崧加封施琅为广东巡抚,加封姚启圣为福建巡抚,加封刘国轩为浙江巡抚。收腹台湾,平定南疆,这几个无疑是大功臣。
郑成功,施琅,姚启圣,刘国轩,这些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现在都成了封疆大吏,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放到后世的和平年代,更是不可思议。
但是朱由崧在这方面不拘一格,功必赏,过必惩,按功劳大小升赏,是他的一贯作风,哪能够论资排辈呢?有能者就上,无能者就下。
但是朱由崧加封郑成功为总督,而是让施琅和姚启圣几个为巡抚,虽然都是封疆大吏,都在地方三司之上,当然还是有区别的。一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