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的一声,张郃拍案而起:“我放你离开,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要带走队伍,想也休想!除了你的亲兵,一个卒子也别想带走!”
看到两位主将吵了起来,高览手下的亲兵纷纷拔刀在手,齐身吆喝:“听高将军的,谁不听,我们砍了他!”
张郃的亲兵也闯了进来,纷纷拔剑举枪,和高览的亲兵对峙,“把刀放下,谁敢拿兵器对着我们张将军,老子宰了他!”
主将营帐中忽然内讧,六七千残兵败卒顿时傻了眼,纷纷围拢过来看热闹,一个个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神情慌乱,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如何沉浮?
高览手握大刀,眼睛血红,怒视张郃道:“张郃,总算兄弟一场,不要逼我!”
张郃大踏步的走到兵器架前摸起长枪,走出大营,立于空旷之地,潇洒的挽了个枪花插在地上,朗声道:“各位士卒听清楚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但高将军打算去投曹**,有人愿意跟着他去吗?你们愿意背着叛军之名去曹营中任人白眼相加么?”
绝大部分士卒附和道:“不愿意!”
但依然有人低声质疑:“我们吃了大败仗,主公肯定会问责的。两位将军挨罚是肯定的,弄不好我们一年的军饷也没了!”
张郃扫了众人一眼,大声道:“我带着你们去并州投靠四公子,他赏罚分明,有容人之量,一定不会亏待我们的,而且并州也是袁公的地盘,我们依然是袁家的兵,身上就不会背着叛军之名。”
“好,我们愿意跟着张将军去投靠四公子!”
绝大部分的士卒齐声响应,对于张郃的提议表示赞成,但仍然有小部分人低头不语,心中对于北上并州或者南去投曹拿不定主意。
张郃拔枪在手,目光肃杀:“想跟着高览投曹也行,从我张郃枪下走十个回合,绝不阻拦,否则便留下头颅!”
听了张郃的话,他身后的百十名亲兵齐声举起刀枪,叱喝道:“谁敢投曹,要么打赢张将军,要么留下头颅!”
“嘶……”
军卒中齐刷刷的传来一声倒吸的凉气,然后就再也没了声音。
“张郃?”高览歇斯底里里怒吼一声,“我算是看错你了!”
张郃面色如水:“你是否也要与我打一场?在我还没有改变主意之前,带着你的亲兵,快点离开,否则,只有刀枪相见!”
高览无可奈何的跺跺脚,翻身上马,手中大刀一挥,招呼亲兵道:“跟我走!”
近二百名亲兵有一百多人翻身上马,跟随在高览身后,其他的近百人摇摇头道:“对不住了高将军,我们的家眷都在河北,不能跟着你去曹营……”
“唉!”
高览仰天叹息一声,纵马离去,身后百十骑紧紧相随,出了营寨,向南而去。
高览刚走片刻,就有侦骑快马来报:“启禀张将军,从东北方向来了一支重甲骑兵,打着袁字旗,的朝我们大营奔驰了过来?”
“嘶……难道是袁尚知道了高览斩杀亲兵的事情,兴师问罪来了?”
张郃站在营门前,眺望东北方向,忐忑不安的自言自语一声,不知道接下来将会迎来怎样的命运?
ps:发现看了上一章之后,很多兄弟不淡定了,留言里一片怨声载道啊,故事嘛,没个曲折怎么能行?淡定,淡定啊!最后求票啊,月票票都行!(。)
第二百六十三章 斩高览()
这支骑兵来到近处,张合才发现自己错了,来的并非袁尚,而是正准备去投靠的并州刺史袁买。。
“吁……”
袁买当先勒马,翻身跳了下来,朝着张合拱手微笑:“呵呵……隽义将军别来无恙?”
张合单膝跪倒在地,一脸惭愧的道:“败军之将,岂敢受公子大礼!此番受主公差遣,攻曹军大营,却中了曹仁伏兵,损兵折将。无颜面见主公,正想去并州投奔公子请罪,不想公子竟然出现在此地,倒是出乎预料!”
“隽义将军不必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世间焉有不败将军?”
袁买扶起张合,心平气和的安慰了一句,然后把自己突然率兵到来的原因解释了一遍:“我接到探报,说曹贼准备夜袭乌巢,所以渡河前来助战。今曰又听说逢纪在父亲大人面前污蔑你与高将军,故此率部来宽慰二位将军,还望两位不要往心里去,我自会在家父面前替你们辩解,容不得他逢纪颠倒黑白……”
说到这里,才发现迎接自己的只有张合一人,并没有看见高览的影子,诧异的问道:“咦……为何只有隽义将军自己在此?难道高将军没有与你一同扎营么?”
“唉!”
张合摇头叹息一声,一脸惭愧的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不住的摇头:“说起来,这件事是张合之错,不该放高览离开,只是与他并肩沙场多年,实在不忍心刀戈相向……”
听了张合的话,袁买面色一变,想不到自己来晚了一步,高览已经投曹去了。庆幸的是自己之前和张合套的交情总算没有白费,关键时刻,张合选择了自己而不是曹**,这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来的这支重骑兵正是由张辽统率的虎贲骑,袁买下马之后张辽一直紧随左右,此刻听了张合和袁买的对话,沉声道:“请刺史大人下令辽率兵追袭,斩高览之头回来,以儆效尤!”
袁买微微一笑,一副成竹在握的样子:“不必追了,我已有安排,一会高览的首级就会回来了!”
说完后一抖大红披风,引领着众将走进营寨,慢慢高览的消息,边走边道:“就算遭到逢纪污蔑陷害,高览也不该去投曹,他可以挂印而去,也可以落草为寇,甚至可以去投刘备、刘表,我都可以饶过他。而高览偏偏选择了曹**,这就是与我袁家为敌,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只能借高览的人头祭旗了!”
张合面色如水,一言不发,不知道倘若自己拿错了主意,选择跟着高览一块投曹的话,会迎来怎样的结果?
从张合扎营之处,要到曹营必走燕尾峡。
高览带着一百多名亲兵,拼了命的向南飞驰,只要穿过燕尾峡,再走十几里路便可抵达曹军大营,虽然没有把人马带过去,但以自己的本事在曹**手下混个偏将应该不难,总比在袁家等死要好得多。
“吁……”
在燕尾峡里穿行了一半的时候,高览吃惊的发现峡谷出口堵了一支马队,大约三百骑左右的样子,全部都是白色骏马,白色甲胄,甚至连旗帜都是黄白相间的。
“王”字大旗迎风招展,马上的士卒全部弯弓搭箭,朝着峡谷瞄准,蓄势待发的样子。
“不好,有埋伏,掉头出谷!”
高览以最快的速度反映了过来,立即勒马回头,下令掉头出谷,另寻道路去曹营。
“放箭!”
王双奉了袁买的命令提前一个时辰来到了燕尾峡,一直伏兵,想不到果然有一支队伍向南而去。看这支人马行色匆匆,连旗帜都没有打,十有**就是公子说的判军,便果断的下令放箭!
随着王双一声令下,三百名“白羽骑”射手弓弩齐发,来不及掉头的高览亲兵纷纷坠马,转瞬间就有三十多骑坠落马下,就连高览肩部也中了一箭。
燕尾峡长有三百丈,高览率领着亲兵冒着箭雨掉头奔驰到入口的时候,不由得绝望了,进峡谷的时候走得匆忙,没有注意两旁的树林之中是否有伏兵,此刻却已经被堵了去路。
同样的三百白羽骑,列成密不透风的人墙,朝着峡谷中乱箭齐发,一波箭雨射下,又有三十多人中箭落马,高览躲闪不及,腿部又中了一箭。
“掉头到中间,弃了战马,从山坡上出去!”
高览拼死兜回坐骑,引领了仅剩的二十几名亲兵向中间飞奔,企图翻山逃走。
“嗖嗖嗖……”
白羽骑紧追不舍,奔驰之中又是一波箭雨,有一支弩箭正好射中了高览坐骑的眼睛,不由得一声悲鸣,人立而起,将高览摔下马来。
“上山!”
高览也顾不得疼痛,被几个亲兵扶起,准备从中部攀岩逃走。
只是当手掌刚刚抓住岩石的时候,高览绝望了,山峦两侧各有三百名弓弩手,控弦以待。
“我不甘心……”
高览绝望的发出一声惨呼,瞬间箭雨如瀑布一般射来,高览再也无力躲避,全身上下没有甲胄包裹的地方尽被箭矢射透,顷刻间就被射成了刺猬,躺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了!
一条燕尾峡,高览率领的一百多亲兵连人带马,全部殒命于此,一个也未能走脱。
王双飞马赶到,翻身割了高览的人头,悬挂于马前,招呼山腰间的兵卒下山,从外面的树林里牵了战马,一起穿过燕尾峡,奔张合大营而去。
张合大营,旌旗猎猎,气氛有些沉重。
南面马蹄大作,尘土漫天,王双率领一千五百白羽骑赶到,翻身下马,提了高览的首级,进账拜见袁买:“末将王双参见刺史大人,已割了叛将高览的首级,呈于麾下!”
总算没有被高览逃脱,袁买心中一块石头落地,颔首道:“干的漂亮,高览叛投曹贼,罪不容赦,将首级悬挂于营门前以儆效尤。”
望着高览血淋淋的人头,张合心中既悲又怕。
悲的是高览和自己并肩多年,今曰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是该同情呢还是罪有应得?怕的是倘若自己当初拿错了主意,跟着高览一块投曹的话,自己的人头是否会和高览一样悬首辕门?
“埋锅造饭,稍后拔营跟着我去见父亲大人!”袁买拍了拍张合的肩膀,“隽义兄尽管放心,有我在,绝不容逢纪颠倒黑白。”
事到如今,也由不得张合拒绝了,生死只能听天由命了,点头道:“一切暂凭公子做主!”
从张合扎营的地方到袁绍的大本营,大约十里左右的距离,不过是弹指间的功夫,旌旗在野风中飘荡,转眼就来到了大营。
“王子全率部在外面等候,这支人马只听我一个人的命令,明白吗?”袁买翻身下马,在进营前拍了拍王双的肩膀,叮嘱道。
这家伙身高九尺,比袁买高出一头,拍他的肩膀有些费力,但袁买还是喜欢这个动作;这样除了会让人觉得自己是老大之外,还会拉近自己和将士们之间的距离。
“双明白!”王双拱手答应,“公子尽管放心,不得你的命令,就是袁公发话,这支人马也不会挪一下脚步!”
袁买满意的点点头,一甩大红披风,转身朝着营寨大踏步而去,张辽、张合、祝公道、周仓等四名猛士,俱都腰悬长剑,紧随袁买身后。
帅帐之中,袁绍正卧在床榻上喘气。
前些曰子他感染了风寒,病的不轻,这几天刚刚好转了一些,又被这次的战局急火攻心,导致咳嗽不断,身体状况堪忧。逢纪、陈琳、陈震、韩范、令狐邵、濮阳兴等人都站在旁边,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许攸刚刚投曹,这荀谌转眼就无影无踪了。更让人震惊的是,根据逃回来的侍卫禀报,高览与张合杀了亲兵谋反,袁绍已经紧急召文丑前来听令,率兵追剿张、高二将,形势风云叵测,谁也不知道局势将会如何演变?
“父亲大人,退兵吧?”
袁尚听说父亲身体欠佳,特地赶来问候,憋了半天,终于吐出了一句话。
“咳咳……”
听了袁尚的话,袁绍一阵剧烈的咳嗽,脸庞憋得通红,心中实在不甘。
这次倾力来讨伐曹**,渡河来的时候十五万人,经过了数战之后,还有十四万人。但乌巢一战,损失惨重,折损、溃逃、投敌的接近六万人,手中只剩下八万军心浮动的兵卒,更的是粮草被烧,军心慌慌。
如果算上去年和曹**的数次战役,已经累计折损了十二三万人,这可是集合了冀青幽并四州人马的三分之一,在最强盛的时候都不能打败曹**,元气大伤之后,自己还有机会入主中原吗?
想到这里,一股挫败感在袁绍的心头弥漫他不甘心又无可奈何。论身世,论相貌,论名声,自己都远胜这个其貌不扬,比自己矮了一头的家伙,为什么就不能打败他呢?
传令兵忽然来报:“启禀主公,并州刺史袁买求见!”
“宣!”
听说幼子来到,袁绍强打精神坐了起来,不知道他从乌巢粮仓中抢回了多少粮草?(。)
第二百六十四章 赎张合()
“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袁买带着随行人员进了大帐,向坐在床榻上的袁绍作揖行礼。
这才一年的时间没见,袁绍看上去苍老了许多,头上已有斑驳的白发,脸色也憔悴了许多,比起之前的意气风发,大是不同。
心中不由得微微一软,问了一声:“一年不见,父亲大人已经苍老如斯了!”
袁绍强颜欢笑:“呵呵……曹贼不灭,寝食难安,怎能不苍老呐!”
随口敷衍了一句,也顾不得寒暄,更顾不上问袁买因何出现在乌巢,作为自己的儿子,袁买出现在乌巢帮助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迫不及待的直奔主题:“乌巢之战,抢出了多少粮食?”
袁买在路上早就想好了对答之策,不慌不忙的回复道:“回父亲大人的话,孩儿无能,只抢出了十万石粮食,六万石草料,其余粮草皆被大火所吞噬!”
听了袁买的话,袁绍脸上的失望之色掩藏不住,叹息道:“十万石?只抢出了十万石么,也太少了,只能维持大军一个半月的口粮而已……”
不等袁买说话,旁边的袁尚冷笑一声道:“真的只有十万石么?只怕有人趁火打劫,中饱私囊吧?”
这次乌巢抢粮,从大火中救出的真实数字是三十万石,但袁买早就做好了盘算,自然不会如实禀告。这次乌巢会战,并州军也损伤了四千多人,自己不获得一点回报,那岂不是太亏了?
所以袁买的计划是这样的,十万石拿出来上缴,十万石用来赎张郃、高览,但现在高览被诛,这十万石只好另作计议了;剩下的十万石就进了自己私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