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袁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爹是袁绍-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谭和袁尚听说劫营的人马中了埋伏,俱都大惊失色。留下郭图、逄纪率领一万人马守卫营寨,各自领了主力大军前来援救蒋义渠和陈桓。行至半路,忽然杀声四起,漫山遍野的并州军滚滚而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人马。

    在山野里设伏的并州军大约有两万人,由王双、周仓、祝公道、吕旷等四将统帅,从四个方位向着冀青联军发起冲锋,月光下杀声震天,双方纠缠在一起,一时间难分胜负。

    赵云押解蒋义渠来见袁买,司马懿再次献计:“既然袁谭、袁尚已经倾巢出动,大营必然空虚,可让蒋义渠前面带路,诈开联军营寨,直捣敌军巢穴。”

    “仲达之计甚妙,子龙与隽义二位将军可依计行事,只留下元直与朱灵守卫大营即可!”袁买丢下两支令箭,命张郃和赵云一起去劫对方的营寨。

    不多时,赵云便与张郃率领两万人马,驱赶着蒋义渠等人来到了联军营寨前,命令蒋义渠叫门。守门的将士认得蒋义渠,便不复怀疑,飞快的打开了营门。

    寨门既开,赵云和张郃挥军冲入,所到之处,望风披靡,杀得联军哭爹喊娘,一时之间不明白怎么回事?

    “放火烧寨!”赵云一边指挥部曲作战,一边下令放火。

    不大会功夫,联军的帐篷便开始陆续燃烧了起来,一个引燃十个,十个引燃百个,越烧越多,越烧越旺,一时之间映红了夜空。联军的辎重器械、部分粮草顿时化为青烟,付之一炬。

    郭图和逄纪无法挽回颓势,只得率领残兵败卒弃了大营向平原方向撤退,一面派人飞报袁谭、袁尚二人速速退兵。自家大营火光冲天,袁尚、袁谭不等着郭图的斥候来报,就知道后方出了意外,急忙鸣金收兵,向后撤退。

    联军无心恋战,一路上且战且退,被王双、周仓、祝公道、吕旷等四支部队轮流追杀,伤亡不计其数。好不容易摆脱了追兵的纠缠,又撞上了劫营的人马,被赵云、张郃一阵冲杀,又折损了五六千人马。

    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袁谭、袁尚才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率领着残兵败卒退进了八十里之外的平原城,一面下令闭门紧守,一面清点损失。统计之后,方才得知昨夜一战联军折损了三万余人,损失将近一半,粮草辎重几乎损失殆尽。

    袁谭、袁尚自知大势已去,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然无话可说。谁也不曾料到,兄弟二人争来争去,到最后反而为他人做了嫁衣。

    良久之后,袁谭终于开口:“你我争来争去,没想到最后却便宜了袁买这个病夫,如今并州军军势强盛,难以争锋,我欲退兵回临淄,暂避其锋芒。”

    袁谭心里有自己的打算,看这形式,冀州是抢不过袁买了,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回青州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万一把袁买惹毛了,挥军杀进青州,自己连地盘都丢了,还谈什么继承父业,做北方霸主?反正冀州是袁尚的地盘,就让他俩狗咬狗好了,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自己卷土重来,或许能坐收渔翁之利。

    袁谭的心思,袁尚自然揣摩的清清楚楚,不满的道:“兄长何出此言?你我现在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若退一尺,袁买必然进一丈,过了平原便是你青州的地盘了,你若弃城而去,并州军必然长驱直入,泰山郡、济/南国将不复为你也!待到袁买兵临临淄城下之时,悔之晚矣!”

    “我青州仅有八万军马,某此来冀州争锋,带了五万人马,屡经数战,已经折损过半。倘若再有闪失,便是守青州也有心无力,断不敢再与病夫争锋。”袁谭一脸忧虑的把担忧说了出来。

    在丢掉了冀州西部的大部分土地之后,袁尚手中仅剩下平原、渤海、乐陵、安平、河涧、清河等六地,倘若袁谭再退兵回青州,自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所以袁尚无论如何都要说服袁谭留下来并肩作战。

    “兄长休慌,不是还有小弟与你并肩作战么?”

    袁尚拍了拍袁谭的肩膀,一副同生共死骨肉同胞的模样。只是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就在半个月之前,这兄弟二人争夺袁绍的继承权,一副不共戴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架势,看来权利真是个神奇的东西,既可以让兄弟变成仇人,又能让仇人变成兄弟。

    “你手中也不过仅有三万人,再加上士气低落,就是你我联合起来,也难与病夫争锋。”袁谭对袁尚部下的战斗力表示失望,冀州军和自己的青州军实力在伯仲之间,就算联合起来恐怕也不是并州军的对手。

    袁尚悄悄的伸手搂住了袁谭的肩膀,轻声道:“兄长莫急,我还有妙计可破病夫,且听我慢慢道来。”

    反正房中仅有自己和袁谭,这厮要是不听自己的话,执意退兵回青州自保,把自己丢在前线和袁买拼死拼活的话,就干脆把他勒死算了。袁谭死后,自己夺了他的兵权,再占据青州作为根本,以求东山再起,也许是个不错的计划。

第三百章 舌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袁谭并没有觉察到袁尚眼里的杀气,听袁尚说有妙计可破袁买,登时喜出望外:“有何妙计可破病夫?三弟说来听听。”

    “驻守渤海的韩猛将军与我母亲乃是表亲,素来我们母子,手中尚有两万兵力,我修书一封与他,必然前来助战。”袁尚很自然的揽着袁谭的肩膀,说出了自己的妙计。

    袁谭有些失望:“你说的是韩猛将军啊?他已经五十多岁,垂垂老矣。恐怕不是壮年的张郃、文丑的对手。凭你我的军队,再加上韩猛的两万人,恐怕依然难以战胜并州军。”

    看到袁谭有些动心,袁尚悄悄收了手上的动作。现在杀掉袁谭毕竟是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绝不能走这一步棋。只要能有一线说服袁谭的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毕竟袁谭的两大心腹,郭图和辛评只服袁谭,要想把他们收服,几乎没有可能。

    “如果兄长觉得加上韩猛的人马仍然打不赢病夫,可以修书一封给幽州的高干,向他陈述利害关系。让他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冀州和青州完全被这病夫占据了,他高干也别想安然无恙。”

    听了袁尚的这句话,袁谭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点光彩,颔首道:“此计可行,可派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北平,说服高干派兵来援。我就不信,集我三州之力尚且敌不过那病夫的并州军。”

    看到袁谭应允了下来。袁尚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眉毛一挑,又道:“可再修书一封,送往许昌。向曹操称臣,使曹军渡过黄河袭扰河内、河东等地。若如此,病夫首尾难顾,必然可以乘机大破。”

    二袁商议停当,立即修书三封,派遣了快马,连夜送往渤海、北平、许昌三地。分别向韩猛、高干、曹操三方求援。同时下令紧闭平原城门,拉起吊桥。据城死守,静待援军到来。

    一夜的鏖战,杀得冀青联军丢盔弃甲,血流成河。并州军团大获全胜。

    袁买升帐,召集文武幕僚,宣布对司马懿的封赏:“仲达料事如神,算定联军前来劫营,使我军设伏大获全胜。又献上诈营之策,火烧联军大营,重挫敌军元气。居功至伟,今当按照约定,擢升司马仲达为三军主薄。诸位可有异议?”

    不管这些人对司马懿服不服,佩服他料事如神也好,感叹他运气过人也罢。司马懿立下大功却是人亲眼所见的事情,谁也说不得什么,更不会有人傻傻的站出来表示抗议。

    “司马仲达料事如神,此战居功至伟,当受此嘉奖!”众文武一起拱手称颂,表示拥护主公的决定。

    “甚善!”袁买鼓掌称赞。亲自将主薄的印绶授予司马懿:“从即日起,仲达便是军中主薄。享六百石俸禄。”

    司马懿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赌赢了。将长长的脖颈缩进衣领里,拱手称谢:“多谢主公提携之恩,懿必然誓死以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论功行赏完毕,袁买下令三军拔营向前,乘胜追击,直到逼近平原城二十里之处方才安营扎寨。命令王双、祝公道领一万人马直抵城下叫阵,袁谭、袁尚吩咐四门紧闭,任凭并州军在城下叫骂,只是不理,静待各路援军到来,再做打算。

    此时正是六月时节,此后的几天梅雨纷纷,两军都按兵不动。

    司马懿一鸣惊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又来拜见袁买,献上破城之计:“冀青联军龟缩在城内按兵不动,只怕是在援军。若是持久,恐对我军不利。以懿之见,不如引黄河之水灌入平原城内,再加上梅雨纷纷,洪水浸泡之下,平原城墙必然倒塌,如此平原城便唾手可得。”

    袁买手抚胡须,凝神沉思。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胡须已经越来越浓,脸上的男子汉气概也愈加明显,举手投足之间霸气十足,一副枭雄风范,早已不是当年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公子。

    “黄河之水犹如洪水猛兽,决堤之时庶民遭殃,治理还来不及,岂可自行更改河道?为一城之地,失去天下民心,换来万世骂名,得不偿失,此计断不可行!”

    袁买略作考虑之后,最终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历史上的三国,曾经有多次引水灌城的战例,曹操破下邳擒吕布、破邺城擒审配都是用的引水灌城之计,二十年后关云长更是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将水攻的威力发挥到登峰造极。

    但那些河流与凶猛的黄河不同,更何况现在是雨季,万一控制不住河水,被黄河强行改道,将会对下游的居民造成破坏性的灾难,从平原到青州的几百里土地将会变成汪洋世界,生灵涂炭。那将是一场无法想象的灾难,袁买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争夺天下不仅仅是争夺地盘,还要争夺民心。民心依附,疆域迟早可得;民心丢失,地盘迟早要丢。

    听了袁买的分析,司马懿倒吸一口气冷气,心说看来我还是有点小瞧了这位年轻的主公,他的志向绝不是一州之地,也不是一方霸主,而是整个天下。我日后行事需要小心谨慎,决不可再像那日铤而走险!

    “主公所言极是,高瞻远瞩,非懿所能及也!”司马懿拱手称颂,将长长的脖颈缩在衣领里老老实实的认错。

    袁买呵呵一笑:“仲达不必自责,日后有良谋,尚需踊跃提议。二袁困兽之斗,士气低落,我军循序渐进,平原迟早可破,不必急于一时。”

    “主公雄才大略,懿不不及也!”司马懿拱手告退。

    既然战局僵持阶段,袁买也不急于一时,慢慢和二袁耗着就是了。他们要等的援军无非就是幽州的高干,这厮不来还好,真要是敢兴师动众,自己就有了征伐幽州的借口,当年这家伙在兵粮上阴了自己的那笔账还没和他算呢!

    又派出使者快马赶往孟津港口,命徐盛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卫水师营寨,自己率领三千水军沿河东下,绕过平原城,乐陵境内,截断青州到平原的粮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水师组建了接近两年,现在也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许昌城,丞相府。

    曹操已经从失去两个儿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几天他刚刚收到了袁买的书信,并且归还了大将军的印绶,这让曹操颇感意外。正在考虑如何回复之际,又收到了袁谭、袁尚的联合求援信,在信中言辞极为卑谦,甚至以臣下自居求曹操发兵攻并州,三方联合瓜分袁买的地盘。

    曹铄、曹丕的死亡固然让曹操痛心疾首,老对手袁绍的去世也让他陡生兔死狐悲的感慨,听到三袁自相残杀的消息之后,不禁抚须大笑:“哈哈……袁本初啊,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你比我差多了,我的儿子虽然都死了,但至少他们是保护父亲而献出了生命。你的儿子倒好,亡父尸骨未寒之际就打的难解难分,这样下去,恐怕用不着我动手,三袁就会死在自己兄弟的手上,你说我该庆贺呢还是替你悲哀?”

    只是让曹操想不到的是,倘若不是袁买的穿越带来了蝴蝶效应,导致曹丕死在吕布的枪下,在若干年之后,他的几个儿子也将会重演袁家兄弟的一幕。不同的是,大权在握的曹丕一言九鼎,其他兄弟只能任凭宰割。

    “咳咳……曹公请听我一言。”郭嘉的身体每况愈下,虽然是夏天,却仍然咳嗽不止。

    “奉孝有话直说无妨!”

    郭嘉拱手道:“袁绍既死,河北四分五裂,三袁自相残杀,对我军正是大好时机。正好趁机用兵汝南,将刘备这颗眼中钉拔掉。主公可修书一封,将冀州分别许给三袁,好言安慰,赠以财帛他们自相争夺,杀戮不止。等到三袁三败俱伤之时,再挥兵过黄河,如此河北可定。”

    “善,此计可行!”曹操抚须赞同。

    曹操亲自提笔修书三封,一封给袁买,以皇帝的名义加封他为车骑将军、并州牧领冀州刺史,意思就是袁买不但是并州牧而且还兼职并州刺史。又修书给袁尚,封他为骠骑将军、冀州牧,并在信里叮嘱他一定要夺回冀州的控制权,继承父业。最后又封袁谭为骁骑将军、青州牧,总督北方四州军事,北方的领土都是你的了,能不能拿下来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派出三路使者之后,曹操在许昌城下集结了十万大军,除了留下夏侯渊镇守长安、于禁守洛阳、曹仁守陈留之外,其余文武幕僚几乎倾巢出动是,誓要在冬季之前把刘备灭掉。

    在队伍即将出征之时,留守的荀彧再次进言:“曹公,那袁买得了冀、并两州,手下兵强马壮,智囊云集。虽然曹公先前用了离间之计让三袁自相残杀,但某仍怕会有人劝袁买调转矛头,乘着许昌空虚之际大举来犯,尚需想个万全之策。”

    曹操在马上闭目沉思,片刻之后忽然睁开了精光四射的眼睛:“舌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孤有妙计可安袁买!”

    h

第三百零一章 嫂子控() 
纯文字在线域名请访问

    数日之后,曹操的使者董昭带着重礼和印绶来到了平原城下拜见袁买。除了运送礼物的马车之外,另外尚有一辆披红挂彩的马车人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