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魂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魂1937-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佐藤要大佐和高桥良大佐相互看了对方一眼,然后低下了脑袋,站在他们旁边的中岛要吉中佐的额头更是冒出了汗水!

    是啊,即便是海军按时给波田支队打通了航道又如何呢?从马垱要塞的中国守军在受到皇军攻击之后做出的反应来看,在这片守备区等待着波田支队的中**队恐怕早就摩拳擦掌等候多时了!

    如果硬要在枪林弹雨之下猛攻江边火力强悍、地势险要的马垱要塞,即便波田支队再精于登陆作战,要想完成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将军交给他们的任务也得付出极大的损失。在场的波田支队主要军官们都非常清楚,马垱这一战不过是第11军攻击武汉的揭幕战,如果在这里便折尽了手头的实力,那么攻占武汉的荣誉就只能拱手送给其他的陆军师团了。

    波田重一中将说的很对!只有白痴才会让皇军的勇士们去攻击那近乎垂直的石壁!攻占马垱要塞,必须另想办法!

    或许,应该故技重施,再次使用攻克安庆的战术!

    “波田君,看来你这位登陆战专家又有了好主意了!这样很好!面对向马垱这样坚固的要塞,我手下这些军舰上的中小口径火炮最多只能给支那人制造出一些烟幕!钢铁可是帝国紧缺的战略物资,不应该被这样浪费掉”

    一个很不合时宜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波田支队的军官们扭头一看,发现说话的人原来是海军第11战队司令官近藤英次郎中将。

    虽然近藤英次郎中将说的都是实话,第11战队的小吨位军舰上面装备的舰炮的确是只能给马垱要塞搔搔痒,没有什么作用。但这番话到了波田支队的中层军官们耳中,却立刻成为了海军不愿意配合他们的意思。

    近藤英次郎中将注意到了波田支队中层军官们脸上的神情变化,不过他并没有要解释的意思。海军和陆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如果不是因为波田支队身上还挂着海军陆战队的头衔,近藤英次郎中将都不会开口说刚才的那番话。

    “海军的攻击还不能停,近藤君,我需要你的舰炮将中国人的视线牢牢的吸引在江面上。必要的时候我还会让我的步兵联队向岸边发起几次无用的攻击,这样我们才有出奇兵的机会!”

    和近藤英次郎中将不同的是,波田重一中将从来不称呼中国为“支那”。这是因为波田支队的基层士兵基本上都是台湾人,如果指挥这些台湾兵的日本军官在他们的中国下属面前一口一个“支那”很可能会引起台湾兵的反感。要让别人为你卖命,你起码也得给对方一些尊重。

    这便是同样采用中国兵员的台湾旅团能够在抗战中表现出比“伪军”强大许多倍的战力的原因所在了

    不过波田重一中将的这套做法在近藤英次郎中将却是“软弱“的表现,在近藤英次郎中将看来,中国人根本就不配得到日本人的尊重,即便是帮助皇军作战的中国人也是一样!不过是一堆工具而已!

    近藤英次郎中将用饱含戏谑的眼神看了波田重一中将一眼,然后开口说道

    “由我们海军来负责佯攻吗?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不过波田君最好还是能够早早确定登陆区域,毕竟调配运输船和阻止炮火掩护店铺很需要时间,更何况还要和海航搞好协调”

    1938年的日本军队虽然还远远达不到西方国家的标准,但却已经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拥有多兵种的武装了,这让他们在落后的中**队面前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近藤君,你现在就可以部署登陆行动了!香口!这里就是中国守军的命门!我的支队将从这里给中**队插上致命的一刀!”,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九十一章:南北两重天() 
891南北两重天

    位于田家镇的武汉卫戍司令部作战室里面,参谋军官们正在忙碌的建设沙盘,说到底黄浩然给他的这个新司令部的筹备时间还是太短了,很多细节方面的东西都还在完善之中。

    “总座,马垱要塞的鲍长义又发了电报过来,说他们已经挡住了长江航道上的日本舰队。看来您挑选的这个新要塞司令官干的很不错呢!”

    范介手里面拿着几封电报走到了黄浩然的身边,轻声说道。他的司令黄浩然现在正靠在屋角的一根柱子上看着屋子里面忙碌的军官们,一脸的若有所思。

    “鲍长义说他挡住了长江上的日本舰队?这就算是守住马垱了?军舰可没有长脚!日本人迟早还是要爬上岸来的告诉鲍长义还有张广福,盯住香口和湖口这两片登陆场。尤其是香口,波田支队九成会从那里上岸!让16军的官兵打起十二分精神!他们的军座可还在军委会的大牢里面呢!”

    黄浩然说话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刚才的姿势和动作,就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范介虽然也不知道黄浩然为什么会断定日本人要在香口上岸,但是他却没有提出疑问。这些年来,黄浩然身边的老部下们早已经习惯了他的“料事如神”,如果哪一天黄浩然的判断出了错,他们反而会觉得很奇怪。

    个人崇拜,往往总是建立在盲目信任的基础之上,如今的第25集团军,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黄家军”,被黄浩然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当然,现在还得把刚从军委会手中接管过来的第27军和第8军旧部排除在外。不过让这些部队变成“黄家军”中的一员,耗费的时间并不会太长。

    毕竟黄浩然现在才是这些人的米饭班主,凡是第25集团军作战序列内的部队在领取军委会发的那份微薄的“国难薪”之外,都会得到由黄浩然提供的十分丰厚的“内部津贴”。

    “内部津贴”,顾名思义就是提供给“自己人”的钱财,想拿钱?没问题啊!首先你得先成为“自己人”。

    有吴剑平、刘兆慕和曹福林的鲜活例子在前面摆着,第27军和第8军的那些军官又不是笨蛋,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倒向黄浩然得到的好处会比他们向旧主子效忠得到的好处要多得多,然后义无反顾的投向黄浩然的小团体。

    若是还有冥顽不灵的家伙不肯向黄浩然表示效忠,那么这些“残渣”只会在武汉会战这场滔天大浪中消失,白捡的“投名状”又有谁会拒绝呢?范介相信肯定会有人主动站出来为黄浩然做这种“清理垃圾”的事情。

    “是!总座!我马上给马垱方面回电!让他们加强对香口和湖口地区的警戒!”

    范介回话的时候,沙盘中间一名忙碌的少校参谋在转身时一个不小心踩踏了脚下的一座沙丘,再看那倒塌的地方,居然恰巧是此次武汉会战北线战场第5战区的防御最前沿大别山。

    这可有些不太吉利啊!黄浩然忍不住轻轻的摇了摇头。

    “第5战区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东久迩宫稔彦的第2军也应该出动了,不知道白健生能不能在北线打出些新意来”

    “第2军现在还窝在合肥没有动弹,似乎东久迩宫稔彦这个老鬼子没有拿定主意要从哪个方向对武汉下手,比起冈村宁次这员担任佯攻的猛将,东久迩宫稔彦真的有些缺乏锐气啊”

    范介做出的判断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将领内心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武汉会战的主要防御方向应该是北线的大别山,半年前南京保卫战,日军舍长江而迂回北面山地,要不是黄浩然洞悉了日军的计划,南京恐怕连10天都撑不下来!

    按照日本人脑筋不会转弯的常理来推断,在与南京地形相近的武汉地区日军如果故伎重演是非常合情合理的,甚至就连武汉军委会也认定日军的主攻方向会是北线的山地。所以最高当局才会将陈辞修放到南面的第9战区来“镀金”,却将北线的“烫手山芋”丢给了“小诸葛”白健生。

    可黄浩然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在日军大本营里面并不缺乏胆大心细的冒险家,现任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南京和武汉的外围地形乍看相近,但仔细琢磨之后便会发现大有不同。

    北线的大别山南麓处在中**队长江北岸守军和大别山南麓守军的两面夹击之下,道路又狭窄,日军大部队难以展开。至干大别山北麓,由于最高当局掘开黄河,已使淮河泛滥成灾,两岸尽成泽国。而淮河南至大别山南麓,山隘难关重重,也决非日军机械化部队大举进攻的理想之地。

    这样的地理环境,即使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给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中将再多配备几个陆军师团,也是很难取得迅速进展的。这一点相信东京的陆军省和大本营早就已经心知肚明了。

    再反观南线的武汉沿江外围,这里的中**队虽有要塞和国防阵地等坚固屏障作为依托,但由于需要防区内水系纵横,第9战区的中**队又必须进行跨江作战,在一缺少船只,二难以协同的情况下如果被日军钳制住后续的援兵,那么再坚固的要塞也将不攻自破!第2兵团司令官张发奎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拜托蒋百里来向黄浩然问计!

    真是没想到,军委会那一屋子大员的战略眼光居然还赶不上张发奎这个打内战出身的将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好在由于黄浩然的横空出世,武汉政府手中凭空多出了第25集团军这支编制庞大的强军,武汉沿江的江防系统也变成了权力更大的武汉卫戍司令部。有了黄浩然的帮忙,陈辞修在第9战区司令官位置上的这一任将会成为正儿八百的“镀金之旅”。武汉政府也得到了南北大军调度集合所需要的大量时间,不至于狼狈应战。

    想到自己在前线浴血奋战将会保住武汉政府中一堆“庸官”的宝座,黄浩然忍不住又轻轻的摇了摇头。

    范介感觉到了黄浩然有些出神,于是他轻声提醒道“司令这北线的日军第2军”

    “哦是啊,应该是张鼓峰的事情让第2军的计划受到了影响,动作比南线的第11军落后了一些。这对于我们来说,倒是件好事情”

    黄浩然回过神来回答了范介的问题之后,又追加了一道命令“发电报给九江的张发奎,让他派两个师向马垱运动一下,战场上的时间,就得用人命换!”

    范介应了声“是”之后立即转身离开了作战室。,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九十二章:什么都不管了() 
8月19日傍晚,原马垱要塞司令现任第16军代理军长的王锡焘也不知道是发了什么神经,居然带着第16军军部的一众军官突然出现在了东流附近的53师815团的防御阵地上。对于王锡焘的突然造访,815团新任团长伍余元感到有些意外,这份来自上峰的“关怀”可来的真不是时候!

    在伍团长的印象中,王锡焘可不是那种有勇气在火线上出没的高级将领,要不然王锡焘这个前任马垱要塞司令怎么会在任上被第16军的老军长李韫珩吃的死死的?

    伍余元是江西人,跟随中央军参加过淞沪会战,一个月前从武汉战地训练团毕业被调入驻守马垱守备区的第16军。按照常理来说,像伍余元这样的“外来户”是绝没有可能刚加入第16军就成为815团这种主力团的团长,是几天前武汉卫戍司令黄浩然的那趟“马垱之旅”让伍余元的前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815团原来的那个团长由于卷入了此前的“军校事件”,被黄浩然送进了军法处大牢,作为815团中少有的“实力派”,伍余元被任命为中校代理团长。

    起初这份“飞来横福”让伍余元激动的头晕目眩说不出话来,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之后,伍余元发现他这个代理团长身上的担子可真不轻松!

    黄浩然是什么人?那可是武汉政府最炙手可热的抗战将领!放在哪里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好钢绝不可能不用在刀刃上!最高当局既然让黄浩然挑起武汉江防的重担,恐怕小鬼子接下来要攻击的目标就是长江两岸!

    基于同样的道理,黄浩然上任之后连司令部的大门都没进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马垱,还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李韫衔等十几名高级军官,黄浩然的这番举动难道仅仅只是凑巧吗?恐怕就连傻子也不会这样去想!

    黄浩然在马垱施展雷霆手段只能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日本人很快就会对马垱守备区下手!

    而伍余元的815团驻守的东流镇恰巧是第16军最前沿的阵地!所以从成为815团代理团长的那天开始,伍余元就知道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在此前的“军校事件”中815团一共损失了三十七名排长以上的军官和近三百名士兵,其中被宪兵部队逮捕只有十三名,大多数人都是在枪响之后便立即脱下军装逃走了。第16军其他几个主力团的情况也都和815团的这边差不多。

    别看第16军的番号在中央军里面排的相当靠前,这个军却是不折不扣的“嫡系中的杂牌”。第16军前身是湘系军阀所属第53师,中原大战之前最高当局为加强所部的作战力量将湘军第53师扩编为第16军,并任命李韫衔这个十足的草包为军长。

    由于李韫衔上任之后一直将第16军当作他的“发财工具”,在军内大肆安插亲信、买官卖官、搜刮钱财,很少在练兵和整训上下功夫。几年功夫下来,第16军不仅军械极其落后没有得到更新,就连兵员素质也因为严重缺乏训练在中央军内部排名倒数前几位。

    这样的烂部队遇上装备精良的日军,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第16军的官兵凭着一腔爱国热血义无反顾的投入淞沪会战,却落了个伤亡惨重的结局。

    随着大批老兵和骨干融入淞沪战场的泥土之中,原本就不足的陈旧军械又在撤退的路上丢弃殆尽,从淞沪前线撤下来的第16军战力可以说是低落到了极点,甚至比一些地方上的保安部队都不如。

    要不是因为武汉会战中**队需要投入大量的军力,第5战区和第9战区又瓜分了武汉政府手中的大多数精锐,军委会才不会拿出库存的装备和刚刚结束整训的新兵来恢复第16军的建制呢!即便是在得到了这些补充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