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致命伤。忻口战役中李仙洲被日军一枪击中,洞穿胸部,前后透亮,还和人继续聊天呢,根本没觉察到自己负伤。
但是打饭塚国五郎这一枪,实在是太准了一些。当附近的日本兵赶来救护,发现这一枪正从饭塚国五郎的心窝穿过,把心脏打穿了
饭塚国五郎大佐在101师团人称“勇将”,他的意外死亡对101师团的士气是个沉重的打击!在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日军将领看来,第101师团实在是倒霉到了极点!
然而,101师团的霉运还远远没有结束!
9月9日中午,第6师团的先头部队攻入黄梅县城,冈村宁次的判断似乎成为了现实!黄浩然在黄梅地区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虚张声势,第25集团军并不在这一地区。
拿下黄梅之后,稻叶四郎师团长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了地,这些天他的脑海里面全都是第25集团军和黄浩然这两个名字,几乎有些坐下病了!
黄浩然在黄梅玩的这一手应该就是中国兵法上说的“实则虚之”吧?这真是一个无比狡猾的对手!幸好,第6师团不必真的和他交战!
在黄梅休整了一夜之后,9月10日第6师团再次向广济挥起了屠刀!由于稻叶四郎师团长觉得识破了黄浩然的“骗局”,仅仅过了一夜的时间,第6师团的精神状态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谨慎和小心理他们远去,狂妄再次回到了这些日本军人的脸上,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142章:阵线微调()
9142阵线微调
36师阵地上,陈瑞河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开战两天了,荻州中将似乎专与他过不去。最初以26旅团沼田重德少将指挥整整一个旅团猛攻36师阵地。但沼田少将的七八千人被陈瑞河顶住了。荻州见两天未能打开富金山大峡口,一怒之下,又从103山田旅团调过两个大队,汇同第10师团的两个大队一起加强给沼田少将,希望能从左翼突破富金山阵地。
36师一兵未见增加,但面临的对手,却从最初的二三千人增加到七八千人,再增加到上万人。两天前还大大咧咧的陈瑞河见日军不断增兵,自己却不断减员,有些沉不住气了。他把电话打到了宋希濂的军部,要求很简单却很让军长头疼要么增兵,要么放弃阵地,向后转移。他的理由很充分却很让军长心痛,部队伤亡太大,减员已过三分之一。
陈瑞河人粗心却细,他觉得宋希濂不会看着自己的起家老本受难而不顾的。要知道,没有36师,便没有宋希濂的今天而今天的宋希濂,也离不开36师。这支部队既是71军,也是宋希濂的全部“家底”。
可是宋希濂只给了陈瑞河一句回答,那就是一步也不许退!
做为武汉政府的高级将领,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宋希濂的为人处事,职业道德,都远比他的黄埔同窗胡宗南等人磊落。桂永清敢不战而擅自放弃兰封,但宋希濂不敢,也不会。此时,他效忠最高当局,但他不做昧良心的事。胡宗南可以看不上李宗仁,但他对孙连仲这个杂牌将领一样敬重有礼。原因很简单,孙连仲是他的上司,他的长官,长官是不分黄埔嫡系还是杂牌的。
36师阵地前数十道梭坎上,已躺满了日军的尸体。36师阵地上,工事早被每天翻来覆去“光临”阵地的日机炸弹和地面炮弹,揉搓得无影无踪。36师官兵踏着半尺深的虚土,凭借弹坑、死尸战斗着。
一连7天,荻州师团长的两万重兵被死死拖在富金山下,没能越过一步。
兵团总司令孙连仲拨通了71军军部的电话,对宋希濂说“宋军长,撑得住吗?”
宋希濂想了想,说“司令,仗打得苦。商城方面情况如何?我们至少还得守几天?”
“至少3天。至少3天商城方面防御才能稳定。宋老弟,你是条硬汉,守五六天已很不易。刚才白长官来电话,战区嘉奖36师之固守奇功。希望你们能再撑几日,待友军在你们身后站稳脚跟再撤。”
“司令放心,71军定当全力而为。”
放下电话,孙连仲感慨地对老部下池峰城说道“宋希濂是条汉子,比我厉害。他可比汤恩伯那些混蛋中央军强多了。”
荻州师团久攻不下,被日本战地记者抓住了话题。很快,东京的大报小报不时出现“富金山一战由于受到支那军主力部队宋希濂部的顽强抵抗,皇军伤亡甚大,战况毫无进展。”“我军遇到强手,束手无策”
细心的日本人或许已经发现自武汉会战以来,日本国内报纸上像这样无奈的抱怨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不过处在富金山前线的宋希濂对这些全然不知。9月9日,他一次又来到了富金山半腰36师师部。
36师师长陈瑞河可能已经几天没洗脸了,皮肤糙得像是要裂开。脸色灰暗得发黑,活像裹了层硬壳。不知几天没合眼,两眼珠子向外凸着,爬满了密密的血丝,手指让烟熏得焦黄。蓬头乱发,像个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活鬼。
“难为你们了,陈兄。”宋希濂见人生情,有些心酸。
“没什么,只是弟兄们”陈瑞河也有些心酸,说不下去了。
“孙总司令来电话说,战区对你们表示嘉慰,并报请军委会为你们”
陈瑞河伸手止住了宋希濂,“军座,死了的弟兄们是不会要功行赏的。你痛快地说,我们还要守几天?”
“连今天在内,至少2天。”
“钟彬的88师在干什么?”
“钟师也在作战。而且,他们是军的预备队。”宋希濂说最后一句话时,加重了语气。但当他看一眼神情暗然的陈瑞河后,心又软了下来。
“陈兄,你师还有多少人?”
“1千多,包括轻伤员。”
“我从88师调一个团给你。两天内,我希望富金山还在我们手中。”说完,上前一步,一手轻轻拍了拍陈瑞河的肩,“老陈,国家危难,弟兄们为国捐躯,应该为他们骄傲。36师永远要站着,绝不能趴下。狠狠地打,弟兄们才能死而无憾。”
步出师部,宋希濂走上了战火暂歇的前线。望着三三两两扎绷带,像是从地下钻出的土地爷一样的士兵,他感到骄傲,感到鼓舞,也感到心酸。他走到一位十几岁的娃娃兵面前,正了正钢盔,拍了拍士兵身上的土,转身离去。
9月12日,固始失守。日本人急扑西南,包抄富金山71军后路,守军奉命西撤商城。
整整10天,71军阻强敌于阵前,未失一寸土地。淮河南岸,71军和13师团中、日两军各自的王牌,经过10天血与火的较量,以中**的胜利而告终。
富金山下,宋希濂重创荻州师团,歼敌逾万。为仓促应战的第3兵团赢得了宝贵的10天。
中国守军装备寡劣,伤亡也不轻。仅宋希濂的起家老本36师,就由参战前的1万余人,锐减到**百人。整个部队被打残了。
“火候差不多了,第6师团已经深入到了广济地区,成了一枚突入的孤子,歼灭战的态势已经形成,现在我们需要给冈村宁次减轻点压力,让他将注意力集中到别的地方去!如果第11军再向广济地区增兵,那我可就吃不下了!”
在为宋希濂感慨完之后,黄浩然将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黄梅、广济这片广阔的区域之上。到目前为止,冈村宁次的所有动作都还在黄浩然的预料之中,虽然看起来整个武汉战场上的中**队都在后退,但黄浩然等待已久的战机却悄悄的出现了!
第6师团离开黄梅之后,一路横扫第5战区的多支阻击部队,如今已经攻下了广济城的一半区域。在巨大的战功刺激之下,稻叶四郎已经完全陷入了狂热之中,他甚至命令第6师团的一个旅团绕过了广济,企图一举拿下田家镇!这支野兽兵团终于又恢复到了南京会战时那种不可一世的状态之中!
要其灭亡,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其疯狂!这一点黄浩然已经做到了!
第5战区那边,由于宋希濂和张自忠成功的完成了阻击任务,“小诸葛”从危机中脱了身,不过这位广西大佬现在还是没办法腾出手脚来对付第6师团。所以“小诸葛”只能同意了黄浩然向第5战区借李品仙军团的方案。
九江的张发奎,也秘密的将第4军和王陵基的川军第30集团军调到了田家镇地区,再加上本来就驻守在田家镇的李延年第11军团,黄浩然实际上已经得到了第9战区超过两成的部队指挥权。再加上李品仙军团和江防军原有的人马,原本实力最弱的武汉卫戍司令部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武汉战场上实力最雄厚的单位!
如今刀叉全部就位接下来,是到了该吃大餐的时候了!
“给张发奎发电报,让他放弃九江!然后再第二线缠住第106师团,我要把冈村宁次手中的机动部队全部榨干!看他还拿什么来救第6师团!”
范介应了声“是”之后便拿起记录本开始起草电报,当写到一半的时候,范介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总座,九江一丢,第99军在湖口必定不能持久,而且在围歼第6师团的战斗中咱们也离不开沈老二的部队。是不是让马垱的独立47旅现在就撤下来,这样沈老二的部队也好脱身参战?”
黄浩然点了点头,然后对范介说道“给马垱守军发电报,他们可以撤离了,从8月中旬打到现在,马上就要满一个月了,要塞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在离开,不丢人!”
“是不是让他们去户口和第99军会合然后投入黄、广战场?”
范介的这种考虑是最常规的那种,马垱紧挨着湖口守备区,中间虽然楔入了少量的日军,但是如果和第99军两面夹击突围绝非难事,作为第25集团军的参谋长,范介总是希望看到属于本部的部队可以回收重整,还有那些驻守马垱要塞的海军陆战队,此时也已经被范介视作了第25集团军各作战部队的优质补充兵源。
“不!不要他们走湖口!让他们经九江去庐山!上山打游击去!咱们从陈辞修的手里面一下子抽走了四五个军,也该为他做点事情了!陈辞修还没有认识到庐山的巨大价值,在山上放的部队又少又杂,咱们得提醒他一下!”
黄浩然的指示让范介稍微有些意外,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过来,这招“增援庐山”不得不说是一招妙棋!将张广福的部队往南浔线一丢,黄浩然这边就等于是有了南线的耳目,从此之后再不用从第9战区那里要南线的情报了!
另外,如果让马垱守军走湖口的话,恐怕冈村宁次会在那里有所安排。要知道在战场上,被敌人掌握的动作可是最危险的动作!,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143章:风波()
9143风波
9月12日夜,张发奎指挥着第2兵团突然全线后撤,放弃九江,向着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钻林山区城门湖之线阵地转进。淞浦师团前卫及波田支队得势不让人,追着屁股打来。第4军占据阵地后,返身与追击之敌战成一团。
消息传到武汉,最高当局震怒!
最高当局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里急走两步,立住身,余怒未消地喊着“失去九江,不啻给强敌一个立足点。南浔之战,艰难十倍有。不对此目无军法之将领,决不能再放在前线。”
一旁的何部长等最高当局的火气消了一些,这才上前劝道“委员长,张兵团放置四军不用,也许是见大局难挽,怕被日军缠住脱不开身。如今全军安然撤至第二阵地,结局也还说得过去。不如给他个机会,让他在金官桥一线阻滞敌人,挽回影响。”
最高当局对两广将领本无好感,对手下有私心之嫌的人更不能容忍。
“让他回来,回来。我要让他说个明白。”
出师不利,最高当局盛怒难乎,谁的话也听不进去。9月13日,张发奎接到最高统帅部电令“第2军团的军事即日起由黄浩然负责主持,张总司令发奎即行调回可也。”
接到电报,张发奎呆楞了足有几分钟。放弃兵权,他并不在意,这本就是他预想的结果,有黄浩然在南浔线,日本人别想好过!只是战刚刚开始,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削了兵权,他将何以对一国人、对部下交待?几年来他一直是力主抗战的,今日他的脸面往哪儿放?张发奎一腔怨怒,交接了指挥权,并把所属部队及后方军务交代后,径直回返武汉自请军法裁断。
张发奎弃守九江,实际上陈辞修才是最觉得没有脸面的那个人!要知道第2军团可是属于第9战区的部队,张发奎居然拿着黄浩然的命令奉若圣旨!这简直是对陈辞修的莫大侮辱!
为将带兵的,最怕手下出现不听调动的将领,陈辞修当然也不例外!要不是因为知道最高当局肯定不会放过张发奎,陈辞修肯定要赶到武汉去告上一状!
可等到最后的结果下来,陈辞修完全傻眼了!张发奎虽然被最高当局撤了职,但第2军团的指挥权居然没有回到他陈辞修的手中!而是交给了黄浩然!
如果说以前黄浩然和第2军团之间的关系还是不清不楚的话,那么现在黄浩然调动起这支部队可就成了名正言顺!陈辞修实在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
“喂,我是第9战区的陈长官,给我接武汉!委座办公室!不!还是接珞珈山官邸吧!”
在最后的一秒钟,陈辞修还是改变了他的计划。在黄浩然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之后,陈辞修有些搞不太清楚他和黄浩然到底谁在最高当局的心目中更重要了。将电话打到官邸,那么还可以往私情上靠一靠,不算是正式和黄浩然开战,如果将电话打到最高当局的办公室,那折翼状若是告不成,岂不是将黄浩然给得罪死了?据说黄浩然和现在的侍从室主任林蔚私交非常不错,没准会有什么消息落到黄浩然的耳朵里面。
“这里是官邸!我是林蔚!”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让陈辞修的心里面“咯噔”一下!他已经尽可能的在躲着林蔚了,没想到还是撞在了枪口上!
“林室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