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这个7月,注定不会平静!
回到自己的住处之后,荒木贞夫立刻发出了两份电报,收电人分别是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和上海梅机关机关长影佐祯昭。
荒木贞夫发给小矶国昭的电报非常的简短,荒木贞夫在电报里面提醒小矶国昭,天皇和内阁现在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断,作为帝国的武士,他们应该为天皇分忧!
这其实就是在**裸的煽动小矶国昭在边界挑起战火!虽然现任朝鲜军司令官的小矶国昭当年是受到荒木贞夫的排挤。才被调出陆军省到关东军任参谋长的,但他也同样是“北进论”的拥趸!朝鲜军第19师团最先踏上了前往边境的征途,这便很能说明问题!
为了实现与苏联决战的夙愿,荒木贞夫愿意和小矶国昭联手!
而发给影佐祯昭的电报内容则有些怪异了,虽然一样十分简单,但是却令人浮想联翩!
“双头蛇计划进展如何?殷切期盼!”
短短的两句话,便成密电码居然用了整整十五分钟!可想而知加密的程序是多么的复杂!这封电报的保密级别明显要比给小矶国昭的那封电报高的多!
这个“双头蛇计划”到底指的是什么?
一个小时之后,影佐祯昭的回电到了,将密电码翻译成电文,同样用了十五分钟!比起荒木贞夫的去电,影佐祯昭的回答更加的简短!
“已经露出獠牙!”
刚刚建立起来没有多久的梅机关,看来是在执行什么重要的任务
武汉,外交部大楼。
黄浩然现在每天除了和远在柏林的蒋百里继续保持通话之外,就是绞尽脑汁敲苏联大使的竹杠!日子过的虽然悠闲,但难免有些单调。
军法处那边将黄杰和桂永清这两件案子的宣判时间再次被押后,应该是何部长的活动起到了作用。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黄杰和桂永清很快就会成功的从军法处大牢里面脱身,这也就是说,陆军二级上将的军衔,离黄浩然不远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三十章:苏联总顾问造访()
930苏联总顾问造访
7月20日上午,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兼中**队军事总顾问德拉特文突然造访了了黄浩然的“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黄浩然让他的副官将德拉特文请到了里间的会客厅,然后便打算叫自己部门的俄文翻译,可德拉特文带来的苏联翻译却告诉黄浩然,德拉特文总顾问希望和黄浩然进行一场没有第三人在场的私人会面。
不要第三人在场?那双方的沟通怎么办?对于德拉特文的身边的翻译黄浩然可有些信不过!他很清楚像这样的外交场面,如果翻译存心在中间捣乱,是很容易坏大事的。
“我倒是很乐意和总顾问先生说些悄悄话,可我们之间总不能用手势来比划吧?”
黄浩然用诙谐的回答轻松的化解了即将发生的尴尬,德拉特文在听完了他的翻译译出来的俄文之后,通过翻译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黄浩然说道“十分抱歉,我的意思其实是说希望黄主任可以找一个能够绝对信任的翻译人员。”
黄浩然笑眯眯的看着站在他对面的这个天真的苏联人,绝对信任的翻译?这样的人岂是随手可以找到的?而且即便是黄浩然的夹袋里面真的有这样的人才,最高当局又会同意他带着自己的心腹到“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来吗?
用视线的屋子里面扫了一圈之后,黄浩然发现了几名跃跃欲试的俄文翻译,不过这些人全都不是黄浩然的心腹,相反,这些人平日的行迹还有些可疑。
看来这些翻译不是军统、中统的特工,就是其他势力安插进来的探子!他们在“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潜伏了这么长的时间一无所获,应该已经被他们的主子骂的焦头烂额了吧?所以现在听到德拉特文要和黄浩然进行一场私人对话,这些探子终于来了精神!
黄浩然身为武汉政府的高官,居然和苏联人有私交,勉强也能算是一条罪名!这些可怜的“卧底”总算可以交差了!
自己到底应该便宜哪方面的“卧底”呢?黄浩然最后决定玩一场“点指兵兵”的游戏,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将“口诀”在心中念了一遍之后,一个长相十分猥琐的少校中了奖!
“你!跟我去会客室”
少校俄文翻译陆委民此时觉得黄浩然的声音简直如同天籁一般,在一屋子嫉妒的要死的目光当中,他得意洋洋的跟在黄浩然的身后走进了会客室。
当德拉特文和他的苏联翻译也走进来落座之后,陆委民立即关上了会客室的门,隐藏在“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办事人员中的其他几家“卧底”差点没用仇恨的眼神将陆委民给杀死了!
其中“中统”的“卧底”是认识陆委民,由于“军统”里面精通俄文的人并不是太多,再加上“中统”有不少人都是从“军统”里面出来的,对“军统”里面的特务十分的熟悉。所以当陆委民在“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一露面,“中统”的“卧底”便识破了他的身份!
娘的!居然便宜了这个戴笠派来的结巴!
“中统”的“卧底”在心里面咬牙切齿的咒骂着!他却又哪里会想到,戴笠当初在挑选潜伏人员的时候是考虑了再三的,正是由于陆委民是个结巴,所以才更加容易让人对他放松警惕!
黄浩然现在可是最高当局面前的红人,如果“军统”派到黄浩然身边的特务被黄浩然一眼看穿,对戴笠来说也会是个麻烦!
“主主任!现在是不是就开始?”
陆委民的口吃其实并不严重,只是在很着急的时候会显露出来,所以他才能担任起翻译这样的职务。
黄浩然在发现陆委民是个结巴之后也着实吃了一惊,她没有想到自己随手一指,居然会选出这么个“极品”来!不知道坐在对面的德拉特文会怎么想。
“黄主任的文人果然和大使先生说的一样非常精明!选用这样一位不起眼的俄文翻译,的确非常的保险!”
没想到德拉特文居然会想歪了,他将黄浩然的这个小小的疏漏当成了黄浩然的可以安排!的确,就和戴笠安插陆委民到黄浩然身边的理由一样,德拉特文也认为结巴翻译是个很好的掩饰身份。
黄浩然只能冲着德拉特文露出了高深莫测的微笑,虽然他并不想占据这个上不了台面的功劳,但是也不愿意被德拉特文看低了!
黄浩然的这个笑容更是让德拉特文认定了陆委民是黄浩然心腹在感觉到自己置身于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之后,德拉特文的话匣子终于打开了
“黄主任,恐怕你很难相信,虽然我身为贵**队的军事总顾问,但实际上,我的话却是没有多少中国将领愿意听的”
面对德拉特文的抱怨,黄浩然依旧用微笑来应对。看着满脸无奈的德拉特文,实际上黄浩然的内心对于这个苏联人还是很同情的
虽然德拉特文早在1937年年底便已经走马上任,但他脑袋上顶着的称号却一直都是虚衔!实际上德拉特文真正开始履行中**队军事总顾问的职责,只是从上个月才刚刚开始。
说到底,最高当局还是对来自红色苏联的人员不太放心!而最高当局的这种微妙心态又影响到了武汉政府中的大多数官员,所以现在整个武汉政府在面对苏联人的时候总是有些“小心翼翼”的!
而黄浩然之所以能够成为苏联人员眼中的例外,主要都是靠着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在驻武汉的苏联人员面前为黄浩然说和,比起武汉政府,苏联大使馆内部的关系要融洽的多,鲍格莫洛夫的话,德拉特文这些苏联人是十分相信的!
早在1938年年初,中**队内部便建立了苏联军事顾问体制,随后很快便发展成为一个包括陆军、空军、工程兵、炮兵、坦克兵等诸多兵种顾问、门类齐全、阵容强大的体制。
截至1938年7月初,苏方作为军事顾问在中**队中工作的专家已经达到了80名,分布在各个兵种和有关机构,包括27名步兵专家、14名炮兵专家、8名工程兵专家、12名通讯兵专家、2名防化兵专家、3名后方和运输管理机构专家和2名医务机构专家。
派遣大批军事专家,协助中**民对日作战,是苏联政府整个对华军事援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徐州会战结束之后,中**队的技术兵种几乎损失殆尽,德国顾问团又在希特勒的遥控指挥下消极待命,是这些苏联顾问帮助武汉政府渡过了难关,实施了空军的重建。
眼下德拉特文还在帮助武汉政府重建炮兵、装甲兵和20个新型步兵师,可是不管这些苏联驻华人员怎么做,在最高当局的心中,始终还是不愿意将他们当作自己人。
所以德拉特文会感到无奈和失望,也就十分自然了!
“就拿现在分配物资的事情来说,就进展的非常不顺利贵国的将军们非常的奇怪,有些只相信德国货不愿意接受我们分发的物资,还有些则追在我们的屁股后面不肯走!不过据我所知,他们的部队很多都是不会被派到前线去的,而且似乎这些人还有着做黑市交易的习惯!黄主任,你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渐渐的,德拉特文的问题开始变得现实起来,黄浩然听着德拉特文的控诉,心中也感到有些郁闷
中**队里面的“商人将军”实在是太多了一些!黄浩然根本就不用去查看就可以断定,只要德拉特文将仓库里面的苏联武器交给了这些“商人将军”,第二天早上,汪焕之那里就会收到黑市的报价!
“总顾问先生,您应该知道我的身份,所以我无法给与您更多言语上的支持!不过我可以告诉您,对于您的境遇我十分的同情,也愿意为您的顾问团提供一些帮助!”
黄浩然的回答充满了官方的口吻,由于知道身边的陆委民身份可疑,所以黄浩然在和德拉特文对话的时候十分的谨慎!
但是德拉特文显然对黄浩然的答复感到很不满意,这位苏联大胡子冲着黄浩然一边做着夸张的动作,一边大声的说道
“黄!你可不是像那些人一样的官僚!鲍格莫洛夫什么都对我说了!你其实就是个有着黄皮肤的西方人!别想用这些官方的答复来打发我!”
陆委民和德拉特文的翻译先后将德拉特文说的俄语译成中文说给黄浩然听,比起德拉特文的翻译,陆委民的翻译速度显得要更快一些,译出来的中文也比苏方翻译译出来的中文听起来舒服的多。
这些结巴翻译官,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好吧!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总顾问先生,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将,你都不能解决的事情,我当然也解决不了!”
遇到了直爽的苏联人,黄浩然决定还是直来直去的比较好!否则的话德拉特文肯定会非常的不快,作为“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的主任,可不能得罪了财神爷!
黄浩然的态度改变了之后,德拉特文立即露出了笑容,他对黄浩然说道“你当然可以办到了!黄主任!实际上除了你的第25集团军,我也找不到第二个拥有那么多轻武器库存的交易对象了!”
德拉特文总算是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三十一章:不划算的买卖()
931不划算的买卖
话题怎么会扯到第25集团军的头上来了?虽然黄浩然一时间还有些想不太明白,不过随后听到德拉特文的翻译说出“交易”这两个字,黄浩然立即变得精神抖索起来!
没办法,谁让黄浩然对苏联人的交锋记录始终保持全胜呢只要苏联人有求于自己,黄浩然就一定能从苏联人的身上榨出点油水来!
这段可是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说的原话。对于黄浩然这种“雁过拔毛”的作风,鲍格莫洛夫的体会实在是太深刻了
“总顾问先生,您有话不妨直说,这样我也好早做决定!”
在陆委民用俄文对德拉特文转述黄浩然的话时,黄浩然一直在偷偷的观察着这位举止有些怪异的少校翻译官。
说来也怪,陆委民在将中文翻译成俄文的时候不管说的多长多复杂也不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可一旦要将俄文翻译成中文,陆委民就会说的断断续续。看着陆委民说话时灵时不灵的样子,黄浩然不禁有些想要发笑。
“黄主任,我代表我国政府正式通知您,第一期贷款协定已经全部履行完毕。截至6月27日,用这笔贷款购买的军事物资已经全部交付给贵国政府的接受人员,这些是三笔军事物资采购合同的清单。”
德拉特文说的这些对黄浩然来说一点也不新鲜,身为“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的主任,黄浩然可以说是武汉政府里面对苏联军事援助的项目进展最为清楚的人,他知道德拉特文现在说的话依然只不过是此次会面的开场白。
陆委民从德拉特文的翻译手中接过了文件然后递到了黄浩然的面前,黄浩然原本只是准备打开随便看看,但是很快他就被苏联人提供的这份详细清单吸引住了!
由于武汉政府外交部和黄浩然手下的“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忠实的履行了黄浩然在庐山上提出的“多要快拿”四字方针,所以武汉政府方面在接受和催缴苏方物资的时候采取了先一股脑运过边界线之后在慢慢归类清点的战略。由于国内懂得俄语的人才有限,又有不少官员企图浑水摸鱼中饱私囊再加上苏联方面赶得太急,在交货的时候仅仅提供了非常模糊的俄文清单,从而直接导致黄浩然这个“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至今也没法搞清楚中国到底已经接受了多少来自苏联方面的援助物资。
好在大部分的苏方援助物资并不是由“援助物资接受办公室”负责接收的,外交部的这一本烂账主要都是在黄浩然到武汉走马上任之前造成的,所以黄浩然还不至于被扣上玩忽职守的罪名。
不过对于这样混乱的物资接收情况,黄浩然始终是耿耿于怀!最近这些天来,重庆和武汉的黑市里面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