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魂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魂1937-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部长在临走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和黄浩然打招呼,只是远远的冲着黄浩然点了点头。这老家伙分明是害怕最高当局追究他串联高级将领的责任,缩了!

    最高当局在官邸的书房里面刚坐了一小会,满面春风的“夫人”便推门走了进来。这位天生喜爱政治的女人似乎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听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今天武汉最热的话题“黄浩然失宠”当然“夫人”当然不会错过。

    “达令!你不是很喜欢你的这个学生吗,今天怎么会如此的一反常态?”

    作为最高当局的妻子兼政治伙伴,“夫人”在问这些明显不敢由她过问的问题时,态度显得是那样的自然。在第一家庭里面,从来就没有什么“女子不得干政”的破规矩,相反,最高当局还很重视“夫人”的意见。

    “夫人,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如此看重黄佑臣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黄佑臣不属于政府中的任何一派,既没有政治根基又没有政治野心。像这样纯粹的军人,是很难得的!所以我是很不希望黄佑臣因为想要获得晋升而这和何敬之搞到一起去的”

    最高当局在“夫人”没有丝毫的掩饰,他将今天会场上发生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夫人”,而且还附带了冷落黄浩然的原因。

    “这么说来,达令,你这次是不打算晋升黄佑臣了?可眼下民间的言论还有苏联人,却都是支持希望你晋升黄佑臣呢!”

    “夫人”笑盈盈的提醒让最高当局感到十分的受用,的确正如“夫人”所说,随着黄浩然在抗日战场上取得的战果越来越多,黄浩然在军界和民间的声望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实际上早在台儿庄会战结束之后,政府内外各方面发给军委会,要求立即晋升黄浩然的电报就从来没有断过。

    最高当局之所以押到最近才让何部长去着手操办,一是不希望黄浩然的过快晋升引起军队内部将领们的妒忌,二是希望可以多些时间将黄浩然掌控的再牢一些。

    眼下何部长倒是送了最高当局一个好机会!

    “夫人不必担心,我不但不会打压黄佑臣,反而会更快的晋升黄浩然!如果说以前黄浩然的晋升速度已经让政府里面的不少人眼红的话,现在我就要让那些人羡慕到滴血!突然看到冒出来这么一位劲敌,我香型政府里面的各方势力是绝对不可能无动于衷的!夫人你是没有看到,就连一向很有城府的陈辞修今天都有些坐不住了!还有站出来为黄浩然讨要好处的何敬之,其实如果不是他的侄女婿桂永清随时可能会被军委会处决,他也是绝对不愿意让黄浩然上位的!毕竟在政府的高层里面,最先与黄浩然结怨的正是他何敬之”

    说到这里,最高当局露出了得意的神色。这么多年来,聪明的“夫人”早就已经将最高当局的脾气给掌握透了,所以她并没有出声插话,而是一直很安静的在旁边听着,她要满足最高当局的表演欲。

    “我是绝对不会让黄佑臣在他与何部长的合作中获得任何甜头的!在晋升黄佑臣的军衔之前,我会先撤掉黄佑臣除了第25集团军司令之外的一切职务,然后将他摆在一边放一放”

    听最高当局说了这么多,“夫人”已经彻底明白了最高当局的打算!说的简单一点,最高当局就是要挑拨黄浩然和何部长之间那本来就不太和睦的关系!

    官场是非常残酷的!只要最高当局表现出了对黄浩然的冷落,恐怕不出三天,政府和军队的其他各方势力就会忍不住跳出来打压黄浩然,落井下石。

    以前因为有最高当局宠着黄浩然,所以各方势力即便是对黄浩然的第25集团军再眼热,也只能看着干叹气!可要是最高当局真的撒了手,那拥有强大的第25集团军也就成了黄浩然的最大罪过!

    这便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

    “很快黄佑臣就会意识到飞速晋升给他带来的坏处了!他不但会成为众人攻击的靶子,或许还会受到何部长的背叛和报复”

    当然,这样的结局并不是最高当局想要的!精心做了这么多的安排,其实最高当局还是为了收服黄浩然。

    “黄佑臣虽然战功赫赫,但是他在政界里面却没有什么朋友。仅仅靠着一个神仙般的蒋百里是绝对无法站稳的,等黄佑臣感觉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就只能倒向我!然后我再将晋升他的命令签发下去,到时候何敬之再想与黄佑臣和平共处,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等到最高当局将他的最终目的和盘托出之后,“夫人”终于开口说话了!“夫人”知道现在的最高当局正在等着来自她的表扬!

    “达令!你的这一手玩的实在是太漂亮了!不但割裂了何敬之和黄佑臣之间的合作关系,还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变成对手的关系!虽然现在的陆军中将黄佑臣的确是还不够分量去挑战何敬之,但等到黄佑臣成为了二级陆军上将,再加上一些安排和推动,何敬之从此就不要再想过安静的日子了!!36年的事情,我可是都记得呢!”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夫人”的情绪突然变的有些激动,她仿佛又回到了1936年冬天的那个无助的晚上,她永远也不会忘记汪兆铭、何部长那些人在最高当局身陷西安后对待她的态度!

    轰炸西安?那不就是要置她和最高当局于死地吗!?

    感觉到“夫人”激动的情绪之后,最高当局伸出手去轻轻的拍了拍“夫人”的后背。这动作是在告诉当年愿意去西安和他同共生死的“夫人”,他最高当局绝不放过那些在他背后捅刀子的人!

    “不过,达令,黄佑臣当年可是很坚定的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如今这样对他,是不是”

    “夫人”想起的并不只有何部长的无情,还想起了黄浩然当年对他们夫妻的“好”来。最高当局看了“夫人”一眼,他知道“夫人”这是心软了!

    女人毕竟还是女人,有时候心肠总是硬不起来。

    “我会有分寸的,你放心”

    等到“夫人”的情绪平复下来之后,最高当局才继续说道“不仅是前面提到的那些,我还会给陈辞修创造立功的机会!最后务必形成一级上将何敬之二级上将黄佑臣中将加上将陈辞修他们这三个人之间军衔首尾相连的态势!让他们彼此之间虽然有距离,但却又显得触手可及!这样他们三个人就谁也不敢偷懒!”

    最高当局真是好打算!如果这一切成为现实,那何部长、黄浩然和陈辞修之间可就真的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迫于来自黄浩然的压力,暂时排在最前面何部长必定会努力巩固优势,拉开他和黄浩然之间的距离。

    暂时落在最后面的陈辞修也会加倍的玩命表现,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换到和黄浩然平起平坐的资本!

    而黄浩然即使再没有想法,在何敬之和陈辞修的“夹击”之下也只有行动起来,被迫应战!

    最高当局则将成为这番龙争虎斗的最终受益者!要知道三足鼎立的格局,才是最稳定的结构!

    “看来你是完全不看好汪兆铭还有你其他的几位学生了?外面可都说胡寿山才是你的接班人呢!”

    既然“夫人”已经有了和最高当局说的心情,也就说明“夫人”已经完全恢复了常态。最高当局冲着他的娇妻笑了笑,然后轻声细语的说道

    “汪兆铭只要不改变他的亲日立场,就等于是自绝了前程。至于胡寿山,他还是缺了些火候!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加入到何敬之、黄佑臣、陈辞修他们三个人中间,那他就得加倍努力,才能有机会将这三人中的一人拉下来,然后取而代之!自己的学生,还是要给他们一点希望的”

    不过是寥寥数语,最高当局已经将武汉政府的官员和将领们全都掌握在了股掌之间!在1938年的中国,最高当局还真找不到什么对手!

    “对了!你的好学生黄佑臣到现在可都还没有成亲呢,我们是不是再个忙,给黄佑臣物色个好的伴侣?”

    “夫人”看起来就像是忽然发现了了一件好玩的事情一样,可实际上她却是有着良苦用心的!为黄浩然找一位“合适”的妻子,不但是一次对黄浩然的绝好感情投资,还可以顺道让何部长显得更紧张一些!这样一箭双雕的好事,自然是得到了最高当局的积极相应!不过再次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件事情。

    “可蒋百里不是说过,黄浩然在老家有个未婚妻吗?”

    对最高当局提出的这个问题,“夫人”显得不屑一顾!这也难怪,在迎娶“夫人”之前,最高当局还是有老婆的人呢!但为了政治前途,最高当局最后还不是选择了休妻?

    “夫人”不相信黄浩然没有野心!由第一家庭安排的姻缘可不是单纯的爱情,更是一种政治!

    “不要紧的!我知道那女子是个满清的格格,这样出声的人又怎么能够配的上你的学生?”

    最高当局从“夫人”的语气中听到了坚决。再仔细想想,这的确也不是什么坏事。给黄浩然添上一把火也好,即便烧不了何敬之,至少也能让陈辞修变得更加积极一些,于是最高当局接受了“夫人”的建议。

    “像这种牵红线的事情,我就不过问了,你看着办吧”

    第二天上午,黄浩然被免去了“物资接收办公室”主任的职务,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四十六章:笔和刀() 
946笔和刀

    武昌,汪兆铭府邸。

    还不到中午,担任行政院院长的汪兆铭便已经得知了黄浩然被“撤职”的消息。将这个消息带到他府上的人是侍从室第二副主任周佛海。

    由于“西安事变”的时候汪兆铭错误的判断了形势,过早的暴露出了他的野心和企图。所以在最高当局安全脱身之后,汪兆铭的小系统立即遭到了最高当局的极力打压

    虽然现在的汪兆铭依旧是武汉政府的元老,但政府内部的官员们都知道汪兆铭已经上了最高当局的黑名单,他的小团体大势已去!汪兆铭自己也意识到他与最高当局之间的关系已经打了死结,所以为了保证自己和手下这些人的安全和前途,汪兆铭开始变本加厉的实施他的通敌卖国行为,从淞沪会战开始,他就没有中断过派出心腹和日本人秘密接触。

    干多了见不得光的事情,汪兆铭自然害怕被最高当局抓住把柄给处理了。为了及时掌握最高当局的动作,汪兆铭话大力气拉拢住了周佛海,放在最高当局眼皮子地下做他的“探子”。

    “兆铭兄!眼下可是个绝好的机会啊!如果我们能趁这个机会置黄浩然于死地,或者将黄浩然的兵权夺,那边肯定会非常高兴的!谈判起来也会容易许多”

    在黄浩然的问题上,周佛海的主张是“落井下石”!在他看来,没有比打压黄浩然更好的见面礼了!用黄浩然的人头换“和平救国的成功”,实在是划算至极!

    坐在周佛海对面的汪兆铭一直看着周佛海,始终没有开口说话。在汪兆铭看来,要扳倒黄浩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抗战这一年多以来,中**队打的几场大胜仗黄浩然不是参与其中就是全盘指挥!要想对这样的“抗战名将”一击致命,明显不太现实!还好周佛海的头脑也还算清醒,将重点放在了夺去黄浩然的兵权上面!!

    南京沦陷之后,武汉成了中国战时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政府的党军、政机构,实际上全部都在武汉办公,在汪兆铭的直接支持下,以周佛海、陶希圣、梅思平、罗君强等“低调俱乐部”的核心分子为中心,在汉口成立了一个名为“艺文研究会”的组织。

    “艺文研究会”设总会于汉口,总会以外还设有长沙、广州、重庆、西安四个分会,另在成都、昆明等重要城市派有通讯员。从名称上看,“艺文研究会”似乎是一个研究文化艺术的学术团体,可实际上却完全是一个政治性的团体。

    “艺文研究会”设理事会,汪兆铭、周佛海、陶希圣均为理事。由汪兆铭负责实际指导。理事会设平行的总务与设计两个总干事,以周佛海为总务总干事,陶希圣为设计总干事。“艺文研究会”成立时武汉政府的军事委员会已经完成了改组,撤销了大本营,周佛海的第二部副部长之职务也随之撤免。因此,除了依旧担任最高当局的侍从室第二副主任之外,主持“艺文研究会”,便成了周佛海的主要工作。

    汪兆铭、周佛海、陶希圣等人拼命的鼓吹“应与日本求和”,这与当时不利的抗战形势是分不开的。南京的失陷,华北与东南广大地区被日军占领,中日外交关系的断绝,使汪兆铭、周佛海、陶希圣等人这一小撮失败主义者对抗战前途感到绝望。在他们看来,与日本谋取妥协,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实际上汪兆铭成立“艺文研究会”的目的就是“对外主和,破坏抗战。”艺文研究会的宗旨就是要控制舆论的导向,使政府“可战可和”。换句话说,就是希望控制舆论,煽动投降情绪。所以他才会授意“艺文研究会”编辑发行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艺文丛书”,还单独在出版组之下又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出版社”,专门编印各种小册子。希望可以形成看衰抗战的理论基础。

    从抗战开始一直和日本人勾勾搭搭到了现在,“艺文研究会”实际上已经成了为日本人办事的半个特务机构!这就难怪周佛海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将日本人的态度放在第一位了!

    思考了片刻之后,汪兆铭居然说出了一番和周佛海的问题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就好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

    “桂系和那些失意分子,都很明白地知道,抗日实际上是他们反抗最高当局的唯一手段。他们都是因为要倒最高当局,所以才会高唱持久全面的抗日战争。最高当局本想以更高的调子压服反对他的人,而这些人却利用最高当局自己的高调,逼着最高当局钻牛角。结果调子越唱越高,牛角就不得不越钻越深。当抗战到底的调子高唱入云的时候,谁还敢唱和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