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军的司令,还是香港的第一任总督。
“您注意到没有,对面守军的步兵也罢了,良莠不齐,炮兵实力却强得离谱,每一门炮都打得非常得准,几乎比得上大英帝国的炮兵了。”被扶正作为陆军司令官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说道。
关于这一点,璞鼎查也早已注意到了,三元里联军的火炮打得确实打得很好,而且说他们赶得上英军炮兵只是委婉的说法,以璞鼎查等经验老道的军事指挥官看来,三元里军队的炮兵打得很准,准确率比英军炮兵还要高出四五成。
在中英战争开启以后,李仙曾先后俘获过大量军用火炮看,因此璞鼎查和约翰都能接受三元里守军用的火炮质量跟英军相比并不差的情况。
这时代的火炮射击技术比十七世纪发展很多,早期火炮还需要数学高手辅助瞄准什么的,但此时的瞄准具已相当先进,就是文盲操作火炮,也能打得很好,这是这是个需要手熟的行业,需要炮兵发射过足够多的炮弹,才能把射击准度一点点提高上去。
李仙一向注重炮兵的建设,当初获得大量混元道种后,高级军官和有学武资质的士兵能获得道种外,射击能力突出的狙击手和炮兵炮长都是最优先获得道种的人员。
这些狙击手和炮长,获得道种后还修炼各种李仙提供的瞳术,视力比常人高出很多倍,至少都达到二阶武者的水平,使得李仙军队的狙击能力和炮兵能力大幅提高,比起由普通人组成的英国军队,自然要强很多了。
璞鼎查和约翰做梦也想不到李仙这边还有这样的黑科技,自然觉得疑惑重重,不明白刚组建不久的三元里联军的炮兵实力为什么会这么强。
只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牛栏岗的守军有坚固的工事可以依靠,火炮数量和炮兵实力也很强,那么这一仗应该怎么打,就很费思量了。
“我们其实不应该卷入这场中国人之间的战争。”约翰想了想,对璞鼎查说道。
“左右不过两千名中国军队,难道我们这么多人还占领不了这么小的阵地吗?”璞鼎查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
“对面的中国军队非常会做工事,进攻这么一个阵地,即使对面只有两千人,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约翰摇了摇头说道:
“其次,我们认为对面只有两千人,根据又是什么?
前前后后都不过是中国皇子的说法而已,谁也没有验证过,谁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
说不定对面有五六千人,甚至上万,可能对面军队的主力都没有离开呢,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对付李仙的后手()
“你一点都不相信中国皇子的情报,是吧?”璞鼎查无奈地说道。
广东这边的英国军队有非常奇怪的理论,就是认为所谓的中国政府军和中国叛军之间的矛盾其实是装出来的,有意演给英国军队看的。
更激进的甚至认为中国政府军的种种做法就是要骗英国军队一起上阵作战,然后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给英国军队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失。
只是,这种说法过于离奇,无法被北上的英国军队接受,就是见多识广的璞鼎查总督也不可能认可,只能当做是留守军队承受巨大伤亡后的疑神疑鬼了。
说实话,璞鼎查不相信会有人如此处心积虑地谋算英国,特别是在中国的皇子刚刚用巨大而愚蠢的伤亡证明中国政府对消灭叛军的急切性以后。
“我理解您的担忧,阁下,但在那之前,还是履行我们应尽的职责吧。”璞鼎查只能用职责压迫这位不怎么听话的下属了。
“我将履行我应尽的义务,但我保留我的看法。”约翰想了很久后回答,同时还深深地叹了口气,似乎对这场战斗的进展很不看好。
牛栏岗阵地固然很坚固,但如果把阵地当成一座隐形的城堡来看,真要打起来,也不是完全无法可想的。
按照欧洲的战法,遇到坚固的要塞城堡,首先是从四处堵住物资和人员输送渠道,然后把护城河的水排干,再挖着堑壕一点点推进,等堑壕跟城墙足够接近后,就派炮兵推着炮进入堑壕,然后向城墙发射炮弹,把守军的火炮压制和毁灭,再用实心炮弹毁掉城墙,最后派步兵攻上去。
这一套复杂而行之有效的战法在欧洲相当流行,在火炮威力不断提升,炮弹重量进化到三十磅炮和六十八磅炮后,几乎没有城墙能承受炮弹的洗礼,最后直接导致城堡时代的没落,使得以排队枪毙战法为主的野战成为战争的主流。
虽说三元里守军的堑壕战术很新颖,但只要清军和英军这边依靠人力上的优势,从堑壕守军火炮射程外开始挖堑壕,一点点推进,然后跟三元里守军进行近身战斗,还是有很大的概率能占领这个阵地的。
当然,如果仗着兵力充足,从多个地方发起攻击,让三元里守军顾头不顾尾,那就更好了,至少璞鼎查和约翰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这样一来,在短短两三天内就占领这座阵地,获得大量物资,然后用来对付回师来援的李仙主力的计划就要泡汤了。
英国军队这边提出这样的建议,六皇子这边听到后,脸色却铁青了起来。
“英国人是不是打定主意磨洋工,敷衍我们了?”六皇子愤怒地低吼。
“这帮该死的洋鬼子。”他身旁的幕僚同样感到愤怒,觉得这些洋鬼子实在太过分了。
以六皇子等人的见识,先前看到英军打得很热闹,但双方的损失却很少,自然会认为英国人没出全力,只是在敷衍己方。
“要不要派人去申斥他们一下,让他们多出点力?”幕僚建议道。
六皇子想了想,否决了这个提议。
“还是算了吧,人家好歹发射了那么多炮弹,我们还不好说他们。”六皇子叹了口气说道。
“只是,我们本来指望在这里速战速决,占领整个三元里,然后去进攻失去基地,心神慌乱的李仙军队,看来是不行了。
只希望我们先前布置的手段能发挥作用,给李仙那边造成足够的损失。”
须知李仙不知道六皇子和英军早有勾结,早就带着主力七千兵马到虎门那边去了,此时还在数十里外。
不过这边打了起来,李仙这边早晚也能得到消息,然后明白过来自己被清兵和英军给涮了,到时回兵来援是必然的。
虽说六皇子和英国军队先前也安排一些散手对付李仙的主力,想趁着李仙这边消息不通的空当给人来个狠的,但毕竟不是很保险,如果不能给李仙主力造成足够多的伤亡,后面就会就会多很多变数。
六皇子和英国军队指挥官在实际情况的逼迫下改变了下作战方略,然后突然又忧心忡忡起来,不知道先前派去对付李仙主力的手段,能否取得应有的战果。
另一方面,李仙却不会料到自己只是离开三元里一天,清兵和英军就会急不可耐地攻击三元里根据地,而是按照约定带兵到东莞郊外的虎门镇一带。
说到虎门炮台,一般人以为这是一处比较重要的大型炮台,但这种理解其实是错误的。
虎门炮台并不是独立的炮台,而是分布在珠江两岸的一系列炮台群落的总称,共有十一处炮台,林则徐在的时候曾在这十一处炮台布置三百多门大炮,还配合建造各种防御设施。
具体来讲,以沙角、大角炮台为第一重门户,威远、镇远、靖远、巩固、永安、横档前山月台为第二重门户,大虎炮台为第三重门户,组织三道防线。
此外,又在横档岛、武山之间的江西,设置木排两排,大铁链三百七十二丈,阻截敌舰。
在广州之战发生前,英军就打败虎门炮台的清国守军,并派兵驻守,一直到现在。
一旦这些炮台重新落入中国军队的手中,进出广州的英国军舰都要受到炮台的威胁,约翰等人率领的英国军队有被全歼的可能性,因此这个炮台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更重要的是这毕竟不是一处单独的炮台,而是坐落在珠江两岸的炮台群落,炮台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互相支援并不容易,整个虎门炮台群落的英军守军约有数千人,但具体到单个炮台,可能只有数百人。
当初李仙把进攻的重点放在虎门炮台这里,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三元里军队和清军真能精诚合作,那就能集中优势兵力围攻一个个独立的炮台,发挥武者们特种作战能力的余地也更大,可以用更少的战损取得较大的战果。
按照出发前的约定,李仙的部队六月十三日出发到达虎门镇,六月十四日进入约定的攻击位置,并在六月十五日发起攻击。
第三百三十四章 殷勤的清朝将领()
只是,六皇子这边却打起时间差,在六月十四日就开始进攻三元里的留守军队。
至于李仙,在六月十三日到达虎门镇后,也不进镇子里,而是围绕着镇子外的一处黑色的山坡宿营起来。
从李仙的眼光看,虎门镇只是个面积很小的镇子,城墙还破旧矮小,军队驻扎在里面得不到任何防护不说,还可能被限制兵力的展开,一不留神就要被人堵在里头狠揍,自然不会进驻在里头。
跟着李仙所部一起行军的五千清兵的指挥官叫蒋夜,不明白李仙为什么会放弃舒适的镇子不住,非要到野外吃苦,还多次殷勤地邀请李仙带兵进驻镇子,或者至少带领部分将领到虎门镇接受当地士绅的款待,但都被李仙所拒绝了。
“李大人为国事操劳到这种程度,真是我辈楷模啊。”蒋夜对李仙的作为表示赞叹,眼里却有一股隐藏的忧虑。
“我这人住不惯这种小镇子,还是外面地方更空旷一些,这虎门镇还是由蒋大人治理吧。”李仙慷慨地说道,引得蒋夜又是一阵奉承。
按照六皇子跟三元里联军的约定,跟英国人的战争结束后,李仙和王九玄就要分别授予广东将军和副将,不管怎么说都会是蒋夜的顶头上司,蒋夜自然要努力讨好李仙这个未来的上司了。
“既然大人坚持,那末将只能遵令了。
不过,大军在外地方官员有协助犒赏军队的职责,我一会儿让虎门镇的士绅和官员们筹备粮草和猪羊、钱财,犒劳三军,希望大人务必不要推辞,免得寒了当地士绅的心。”蒋夜说了半天好话,然后话锋一转,便说起粮草的事情。
行军打仗为的就是钱财,李仙也不能免俗,一听蒋夜愿意发动当地官员筹集粮草,还送来黄白之物犒赏,不由心花怒放起来,还不住口地夸奖蒋夜勤于王事,此战结束后一定要禀报朝廷加官进爵云云,倒把蒋夜说得眉开眼笑起来。
李仙这边依托着黑山驻扎,建立宿营地,挖堑壕建寨墙搭帐篷等,一切都做得不急不躁,一直忙到快入夜的时候才结束。
蒋夜先前在李仙面前说话说得痛快,但为人做事却并不怎么牢靠,先前答应的粮草财宝等迟迟没有送到李仙营地里,直到晚上太阳下山,天色都黑了才有一队人马从虎门镇出来,带着好几十车东西到李仙的营地过来。
这个队伍由蒋夜亲自带领,人数只有七八十人,带着五六十辆牛车,上面粮草和名贵木箱等都装得满满的,一看就知道价值不低。
到了李仙营地外,把守营门的军官却拦着车队不让进去。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夜里任何人不得出入军营吗?
你们这么大的车队绝不可能进入营地里,还是先回去吧,不管有什么事情都要明天天亮了再说。”守门的把总说道。
蒋夜急忙上前向把总抱拳施礼,然后又不着痕迹地掏出一块五两重的银子,塞给那名把总。
“我这些东西都是犒赏军队的粮草和财物,李帅先前就令我拿来的,只是兄弟我一向驽钝,做事慢了些,直到现在才把东西凑齐,拿了过来。
李帅一向严于军纪,我答应的事情拖着不办,等到明天才送过来,那必然要吃挂落的,还望兄弟通融一下,让我把东西都送进去为好。”
普天下当官的都差不多,那名把总拿到银子后,脸色总算柔和了些,语言上却丝毫不放松。
“蒋大人客气了。只是,蒋大人老于军务,也应该明白夜里禁出入是任何军队都必须遵守的第一要务。
我现在放你进去容易,但过会儿让执法队的人知道了,就要把我的头砍下,以儆效尤。
他们却不会管我这里是否有别的缘故,只看我有没有把门守好。
还望大人不要让兄弟我为难,还是先回去,等到明天早早地再过来,想必李帅也不会为这点事情怪罪。”把总拱手说道。
“兄弟说得也有道理,只是拖到明天,总是我老蒋办事不力,恐怕要给李帅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这样,我也不为难你,我先不急着进去,你到里面通报一下,把这情况说清楚,看李帅那边是什么章程。
如果李帅觉得我明天再过来也行,那我立即就回去,明天再来;反之,李帅允许我带车进入,那我也好交差,你看如何?”蒋夜脸上笑容不变,又变魔术似地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元宝,偷偷塞给那名把总。
“这。。。,好吧,都是为大帅做事,那我就勉为通报一下吧。”那名把总暗中掂量一下银子的分量,觉得至少有十两重,比前一个还要重一倍,不由眉开眼笑起来,急忙答应蒋夜的合理要求。
蒋夜心中暗中冷笑,心想全天下的丘八都是一个样,塞点银子就没什么办不成的事情。
那名把总进去,过了好久都没有声息,等过了大半个时辰,蒋夜都有些等烦了,才带着一名军官过来。
蒋夜看到这名军官身材欣长,面目英俊,浑身上下有充满难以言喻的贵公子气度,依稀想起来此人叫左少卿,似乎非常受李仙器重。
左少卿在李仙部队里也算老资格了,虽然算是降将,但一直受到礼遇,还参加过多次战斗,依靠出色的武艺还立下过不少战功,现在也是团级军官,算是第一序列的高级军官。
“这点小事还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