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苍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苍茫-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统一意见后,赵烈又开始同万基、马涛,商议马上开始的虾夷地之行,此行的困难是既不能打断石岛运送难民的步伐,还得早日前往虾夷地建立码头、军营,开拓屯堡等场所。

    “大人,朝鲜当下北方不靖,建奴抢走了数万丁口,死伤十余万百姓,整个北方一片狼藉,李朝绝没有胆量在此时与我军开战,如此济州岛方面防御的五艘战舰和身弥岛就快返回的五艘战舰在此没有用武之地,不如,留两艘炮舰,其他先将大炮拆下,改作运送船。如此可有十艘盖伦开赴虾夷地,却不会减少石岛运送难民船只的数量。”万基说道。

    万基万般无奈想出了这么个拆东墙补西墙的注意。

    “黄汉,如果有数千朝鲜兵丁登陆济州,你能否战而胜之。”赵烈略一思量,向黄汉问道。

    “大人放心,建奴两月间占据朝鲜平安道全境,可见朝鲜兵丁羸弱,别说是数千,就是数万我破虏军也可战而胜之。”黄汉如今是信心满满。

    铁山之战破虏军的损伤也是不小,不过。此战证明破虏军可与建奴精锐八旗正面野战不败,如此被建奴打的满地找牙的朝鲜兵丁早已不放在心上。

    “黄汉,不可大意,”赵烈板起面孔。“今日济州不同往日,如果朝鲜兵丁济州炮台前登陆,而是在其他位置登陆,先期找到他们,消灭他们才是关键。不能让他们打破我等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坛坛罐罐。如何派出飞剪船找到朝鲜登陆船队,发现其登陆地点就是你须及早做到的。”

    “遵命,属下一定不负大人所托。”黄汉急忙起身恭敬施礼。

    “万基,提议很好,这能大大增加我军运力。”赵烈赞许的点点头。“不过,出入长崎的弗朗机和尼德兰盖伦海船还是对我等船队有一定的威胁。”

    “大人放心,根据海沧等船的哨探,弗朗机人和尼德兰人目下从不向朝鲜海岸靠近,都是从长崎南下。”李虎躬身说道。

    “嗯,如此。可以放心让战舰前往北部。”赵烈永远对尼德兰人和西班牙人心存戒心。

    “大人,虾夷地都是未开垦的林地草原,不同撂荒地,只靠人工速度太慢,济州岛的马倒是可以帮上大忙。不过,运力极为紧缺。”马涛说道。

    “再是运力紧缺也得将马匹运到虾夷地,一是马匹在济州靡费钱粮,二是虾夷地确实缺少开荒耕种的大牲畜,济州马当作战马不行,当作耕马还算凑合。还可以在虾夷地当作坐骑使用。”万基说道。

    赵烈点头,济州马也只能有这个用途了。

    “大人,可在三月到十月间派船队抢运去往虾夷地人员马匹粮食,待到当地冬季封海时船队主力可返回石岛抢运难民。”李虎在旁说道。

    赵烈一拍额头。是啊,船队主力在夏季可安排前往北部,冬季返回石岛,毕竟石岛和济州冬天是不封海的。

    “姜还是老的辣,李虎,记你一功。”赵烈一竖大拇指。

    “不敢当。属下也就是在海上时日多些,不敢居功。”李虎谦逊道。

    “我军建军以来赏罚分明,也只能赏罚分明,否则战阵之上谁会奋勇当先,如我十六岁无功而授百户,大明军将家中个个如此,前方杀敌之功被夺的将士如何不寒心,我军绝不可重导覆辙,本人功绩必是重奖,不过不会荫子,下一代的功名让小子们自己去取。”赵烈点点在座各位。

    毕竟都是从龙功臣,事前建立制度总比以后废旧迎新经历阵痛为好,明白告诉众人,跟从建国你们的富贵不可少,不过后代的荣华后代自己马上取。

    “遵命。”众人齐齐躬身应答。

    这帮二小子们都没有成亲,只有李虎有一儿一女,所以当下感触不深,失去就失去了,如果是没有这个制度,将来如大明般功勋遍地,都会成为国家负担,早晚拖垮财政。

    探查虾夷地的海湾,建立港口停泊船只,卸载货物人员,众人决定派出五艘飞剪船前往虾夷地西北开始探查。

    天启七年六月初五,身弥岛港外五里处,霍去病、彭越等三艘战舰同十余艘福船,二十余艘海沧,沙鸟船的皮岛水师船队相会。

    顾五岳乘坐吨位较小的彭越和毛文龙乘坐的福船靠上了身弥岛的栈桥,如今的身弥岛渺无人烟,在此耕种的几百军户也被破虏军拉走了。

    剩余的两万两白银同建奴的甲勒额真和牛录额真的旗帜盔甲交换。被俘的以毛有俊为首的几十个军将以及其家眷都被奉还。

    都司鲁铭德没有被交换,他是实在无颜回返皮岛,毕竟攻占铁山的破虏军是他引进铁山的,如今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至于此前说好的五百建奴首级早在月前就交给了毛文龙,破虏军经过上番示威之后,并不怕东江反悔,破虏军水师会让皮岛成为孤岛。毛文龙则用这些首级应付朝廷和登莱,建奴攻击宁锦甚急,内阁、登莱日日催逼毛文龙发动攻势,以期围魏救赵。

    毛文龙此来只是想见见破虏军水师的全貌,而破虏军早有准备,几十艘船早已离港十余里处三艘战舰。毛文龙只是用望远镜看了大略,只能说是风帆铺满了东方的海面,这是毛文龙至今为止看到的最强大的舰队。

    “毛帅,今日在下就将南下济州岛,临行之时我军统领有言相告,”顾五岳恭敬的向南方一拱手。“毛帅既非勋贵之后,也非朝廷在后支撑,只带家丁数百人出海击奴,数年间纵横东江,成建奴心腹之患,明人之抗金英雄,古今少有,我家首领深为敬佩,”

    毛文龙傲然拱手相谢,此乃是其一生骄傲,孤身蹈海,与异族激战,从无到有建立东江,敢想敢做有担当。

    “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毛帅在大明被疑拥兵自重,在建奴被视为后方心头大患,此乃生死存亡之秋,毛帅不可不查。”顾五岳拱手恭敬施礼,“毛帅若有内外交困之时,可向我济州告急,我家首领必倾力相助。”

    “哦,”毛文龙惊疑不定,破虏军首领道出了皮岛最大的忧患,,“不知你家首领所求为何。”

    “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痛饮胡虏血酒既是我家首领所求,毛帅日后自知。”顾五岳行了个破虏军军礼返身上船。

    毛文龙望着南去的船队心绪翻腾,他深知皮岛如今是骑虎难下,沈世魁、毛承禄、耿忠明、尚可喜等诸将当下皆是只听命于他,对于登莱辽东都是阴奉阳违,甚至有的已经有了自立的心思。

    朝廷,登莱诸位大人的猜测大半为真,他虽与建奴虚与委蛇,不过却从没有投贼之心,如此,却是内外交困,攻则无法与建奴野战,败多胜少,不出击,则被视为拥兵自重,如他真有叛敌之心,反倒是没有如此进退两难了。

    毛文龙听凭海风吹乱了自己的须发,一时想的痴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向北向北() 
天启七年六月二十五日,济州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微风,正是出门的好天气。

    辰时中,济州新建成的码头外海,码头上赵烈的亲卫正在登上卫青。

    赵烈与亚历山德拉相拥告别,亚历山德拉本想陪同赵烈一同前往。

    只是赵烈没有同意,此番是带有探险性质的行程,说什么他也不会带着亚历山德拉冒险,好在亚历山德拉没有埋怨,而是尽心为其准备行装。

    介于船队是头一遭前往虾夷地,需要建造的东西很多,赵烈将十三艘五百吨级新建的盖伦船征用了,卫青、霍去病、魏延作为护卫的战舰。

    兴凯湖、巢湖等九艘盖伦商船以及卸下下甲板大炮的赵云、马超、黄忠等战舰作为运送的主力。

    毕竟赵云、马超、黄忠五百吨的体量运力惊人,而北方倭国还没有巨舰大炮,吨位小些的卫青、霍去病,魏延等战舰的武备足够使用了。

    至于虾夷地的阿努伊人只有可怜的渔船,更是不值一提。

    这是赵烈敢于带着大批人员直接登陆的因由。

    此外还有五艘飞剪船伴随,船队满载两个千总队,三个炮百总队,三千强壮的辽民,千匹济州马,万石粮食、水泥、食盐、杂货等向东驶去。

    由于泰山和华山吃水太深,此番被放弃了,留在济州运送石岛难民。

    由于是顺着洋流航行,又是夏季顺风,整个船队保持**节的航速,天黑时,防止船只相撞,船队降下了主帆,在船头、船尾挂夜航灯,每艘船拉开到一里半的船距,以每小时两节左右的航速缓慢行进。

    凌晨时分。海上出现了大雾,每艘船上的夜班水手启动了紧急备案,大部水手开始当班,瞭望台设双岗。

    赵烈也被惊醒。看到雾中行驶的船队,他忽然有了时空交错的错觉,很有后世影片加勒比海盗中雾中行船的韵味。

    唯一不同的是真实的雾中行船不是静谧的,而是甲板水手和瞭望哨不断喊话交流,甚至和前后船只水手喊话提醒。防止相撞。

    船队就在浓雾中摸索前行。

    辰时初大雾消散,水手们在吃过早饭后,船队升起主帆,加速驶向东北,半个时辰后,一片陆地隐约出现在北方,对马岛就在此处。

    由于借助洋流的作用,舰队走的是对马岛与九州之间的海峡,所以出现在北方的陆地就是对马。

    对马早年间是朝鲜的属地,后来被倭国大名侵占。因此,到此时为止,朝鲜仍然宣传对对马拥有主权,而倭国天皇和幕府更是将大名分封于此。

    如今的对马大名更是对两国称臣、上贡,在丰臣侵朝后,朝鲜和倭国出于颜面没有恢复交往,表面上看还是毫无往来。

    其实,他们双方就是由对马藩相互转交国书,秘密来往,尤其是朝鲜。被倭国蹂躏了十余年,朝野对恢复往来反对声极大。

    但是两国一衣带水,又不可能毫无往来,就是从了解对手出发。也不可能哈无往来,因此,对马藩就是中间的撮合者。

    船队向东北行驶了两个时辰后,接连遇到了一些倭国的渔船,渔船都不大,船上的人也不多。他们对于盖伦船不是很害怕,这里还是有弗朗机人和尼德兰人的商船偶尔出没。

    不过,当一艘接一艘的巨舰出现时,他们大多的选择就是脱离主航道,往九州方向退去。

    蓝三如今是飞鹰的水手长了,作为不到百吨的飞剪船,它所需的水手只要十余人,不过远洋航行时,盖伦船都是配备双倍的水手,毕竟盖伦等西式帆船的船帆众多。

    风帆、保养维护需要人手,一队水手不可能上上下下全天在岗,必须是两班换着来。此外,还有二十余名披甲铳手、十名炮手,船上可是还有四门九磅炮。

    不到二十岁的蓝三能当上水手长,主要是因为从小在船中长大,水性极好,操船熟练,又粗识得几个字,投入水师又是最早一批,因此今年飞鹰建成后,他被升任了水手长,蓝三对此还是很自豪的。

    但是一想到已经是卫青水手长的张环,蓝三立时觉得没什么兴奋的情绪了,二十岁的战舰水手长,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了,而且卫青还是赵大人的坐舰。

    “水手长,前方是该到我们的水域了吧。”年近三十的方茂手拿单筒望远镜看着南方的海域,陈涛原来是海龙的副水手长,水师大扩军,他成飞剪船海鹰的船长。

    “船长,前方两里处往东五十海里就是我等的探查位置。”蓝三急忙答道,方茂可是老水手了,战船上服役十余年了,经验丰富,蓝三是极为佩服的。

    红黑的方茂点点头,对于这个虽是年少不过十分机灵的水手长还是极为满意的。

    “如此,从这里我等往东探查,记住大人交代的。”方茂说道。

    “遵命。”蓝三施礼答道。

    五艘飞剪船前往探查虾夷地港口时,他们同其他的船长和陆师的军将们一同听取了赵烈的讲述。

    据赵大人讲,他听一个到过虾夷地的弗朗机船长说,虾夷地的西南一个半岛被倭国人占据,但是中部和北部现在只有数万的渔猎部落人丁占据,中部是一个较大的平原,在这个平原的西南方有一个天然的良港,水深港阔适合建港。

    这个港口同最大的平原不过百里,最是适合人员辎重的登陆卸载,依此地为根基,向东向北开拓田亩,安置辽民,至于南方的倭人,今后安置停当后再收拾他们不迟,此刻倒是不宜冲突。

    赵烈之所以记住这么多是因为赵烈曾经到这个北部海港游览过,它后世的名字是小樽,除了东京,赵烈在日本就游历了这个北方小港,赵烈不是到日本血拼购物的华夏女人。烦透了大都市的赵烈是特意选择了这个偏僻的北海道小港,因此记得很清楚。

    赵烈赵大人大略画出了虾夷地的舆图,在经过卷尾的南方,绕过一个半岛后五艘船长就应该探查。

    五艘船是沿着虾夷地的南缘开始沿着海岸航行的。经过一个半岛后,五艘船发现他们开始由向南改为向东航行,那么大人吩咐的开始探查的地点就应当开始了。

    大人发布了赏格,先发现这个港口的船长赏百两银,还将港口的名字以船长的名字命名。

    为此。五艘船抓阄定了次序,一过半岛,每艘船先后探查十海里,大人说就在五十海里内。

    此前的第一个探查的飞鱼没有探查到,此时正蔫头蔫脑的押后,飞鹰作为第二个探查的船只开始上阵了,方茂回头看看三艘紧跟在后虎视眈眈的飞剪船,

    “老天保佑,我等找到海港。”方茂虔诚祈祷。

    “呃,那个。船长,最近都是流行赵大人保佑,说是极为灵验。”蓝三咔吧着眼睛说道,他倒也不是胡编,家中老母,妹妹在家如此参拜,老母还说很是灵验,这不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哦,”方茂看看自家手下的水手长,“赵大人保佑。我等找到海港。”

    飞鹰沿着海岸向东探查,此行不止是探查海港,对于沿途大小海岛、礁石、水深也得在舆图上标注出来。

    探查了三里之后,远处出现了一处高耸的山岩回绕的海湾。方茂激动不已,心中默念一定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